【怀旧星期四】发现鹦哥岭(三)之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们团队成立23年,要数最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工作,非鹦哥岭保护区和海南长臂猿两个项目莫属。两个项目均运行超过十年,项目内容多样,成效显著。但由于过去网络不发达,有关这些保育故事的报道并不多。这些艰苦但让人回味的陈年旧事,在“怀旧星期四”系列中让我们来一一旧事重提,说不定能带来新的启发。
2005年的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综合资源考察,让人回味的,除了这座神秘大山接连发现的新种、新纪录等丰厚科研成果外,还有整整三个月在山里同吃同睡、一起爬山淋雨的热血专家和考察队员的各种经历。这个为期一年的大型综合考察由海南省林业局和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联合组织,总体规划统筹的是对海南生态考察经验丰富的江海声教授。我很荣幸地被安排作为野外调查小队长,负责邀请不同类群的专家、设计考察地点和行程。我们把考察安排在5月中旬,8月下旬和12月中旬,横跨海南的春夏冬季,14个考察驻点尽量涵盖鹦哥岭505平方公里的崎岖山地。
鹦哥岭保护区50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基本都是茂密的山地雨林,要开展细致的野外调查殊不简单!
考察队人数每次约30-40人,不少骨干成员基本全程参与3次考察,而很多大专家、省林业局相关领导也多次抽空亲身上阵参与调查。由于不少专家、考察队员都是认识多年的老朋友,考察队一开始氛围就非常融洽和欢乐。虽然大家风餐露宿,付出了海量的汗水与体力,但众人都情绪高涨,日以继夜、不计辛劳地挖掘鹦哥岭的生态宝藏,好为往后的管理规划和申报建立国家级保护区提供最全面的资料数据。历时三个月的野外生活有数不尽的趣事和难忘回忆,这次给大家介绍一些骨干考察队员和分享一些野外点滴,与各位老战友共同怀缅,希望大家喜欢。
鹦哥岭大考察“尖刀组”
首先隆重介绍我们精干的尖刀组,成员都是在海南各大林区生活了一辈子的保护区骨干。当我在从未实地踏足的鹦哥岭地图上打一个叉作为考察点,他们便要出发探路踩点,寻找大部队稍后的上山路线,到村里招请后勤挑夫,和可以容纳40人驻扎、有水源的驻点。听说很多次因为路途遥远,他们要摸黑找路出山,辛苦啦各位!
在香港,我在谷歌地球上根据植被、山峰、水系等挑选出考察点,尖刀组就要开始头疼了!
王文毅 – 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的正规军,尖刀组队长,也是我们兽类考察组组长。王工短小精干,我们笑称他“小钢炮”。
陈庆——霸王岭保护区有名的土专家。考察期间他参加植物和兰花调查,但其实他是位“全能型”的土专家!见识过他为了保护衣履免被雨水打湿,把衣服鞋子都脱下用塑料袋裹好,只留下“最后防线”,赤脚从雨林深处跑回驻点——森林就是他名副其实的家!
郑海强——同样来自霸王岭保护区,我们考察队的肌肉王,尤其是他一双如棘胸蛙般不成比例粗大的前臂,令人叹为观止!他是大内总管,负责整个考察队的衣食住行等后勤安排,识别兽类痕迹也有一手!
李仕宁 – “司令”曾经长时间负责管理俄贤岭这个十分重要的石灰岩林区。他是我们鸟类考察组的主力。
嘉道理团队全力以赴
我们嘉道理的各个类群专家也全程投入到鹦哥岭大考察中:“靓仔” 吴世捷博士是植物组主力,“观鸟神童”李国诚和我本人都基本全程参与。我除了指指点点外,也负责鱼类和两爬调查。我们的两爬专家刘惠宁博士也多次粉墨登场参与调查,在雨季考察更借调了其他部门的几位昆虫专家来到核心林区马域岭进行快速调查。
鹦哥岭大考察的“嘉道理三剑侠”:左起吴世捷,李国诚和本人。记得到了大考察的尾声,我瘦了将近十公斤,而且爬山的速度要比护林员更快了!
5月考察时,两爬组刘惠宁博士与霸王岭的周照骊(中)和韩文涛(右)讨论夜间调查路线。
嘉道理不同昆虫类群的三位专家也参与到我们8月的雨季调查。背着镜头的是蛾类专家Roger Kendrick博士,正对镜头的是蚂蚁专家John Fellowes博士,看到侧面的是蜻蜓专家Graham Reels。在雨林深处的泥沼中住宿三周后,他们再也没说要参加我们的大考察了 😂
各路专家齐心协力
由于当时海南本地缺乏某些类群的专家,我们也向省外同行发出了邀请,很感谢来自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海南师范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等各路专家在百忙中拔刀相助,抽出宝贵时间为保护海南最连片完整的雨林出一分力!
华南植物园首席研究员邢福武教授是海南文昌人。鹦哥岭大考察期间大专家鼎力支持,多次随队深入雨林考察,极为难得。
邢老师的大弟子张荣京博士沉默寡言,但付出了大量心力做好植物调查,对鹦哥岭的植物了如指掌。
华南农业大学的王敏教授是我们的鳞翅目考察组组长,带着几个徒弟参加了整个考察,收获了大量珍贵资料。
兰花组邀请了广西植物研究所的刘演教授(正中间)参加。
还有(左起)罗永博、萧丽萍和卢刚的全力辅助。
董仕勇是我们的蕨类专家。我有理由相信,披着上衣不穿上的这种超前穿衣风格,就是董教授带起的!
植物样方组的核心:陈庆(中)、华南农业大学的林家怡(右)
来自尖峰岭保护区的植物土专家陈焕强(前)也全程参与了鹦哥岭大考察
李之龙警官,既是我们考察队的保安大队长,也是随队生态摄影师,会说点广东话的他经常跟我们几个香港小伙子开玩笑。李警官现在已经是海南霸王岭林区森林公安局局长。
这张在冬季考察坡串岭驻点的大合照里可找到苔藓专家张力博士、时为昆明动物所在读生的张明霞博士、负责水生昆虫组的华南农业大学童晓立团队的姚海元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的植物专家莫罗坚博士、华南植物园的叶育石等,和海南各保护区抽调的调查队员。人员太多,无法细数。
除了上列专家、队员外,霸王岭的冯业旺、邹正冲、徐应源、徐应东,番加保护区的谢林顺,螽斯专家刘春香,植物专家秦新生,鳞翅目专家陈刘生等都多次参与调查,抱歉这次未能找到你们的“可识别”照片。
山中点滴
雨林深处有人家——虽然驻点是简陋的,但打造它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却不少
受条件所限,很多考察队员要先从县城开始站在东风卡车上颠簸几个小时到达公路尽头,然后再爬几个小时山才能抵达驻点。这种折腾在以前是平常的,现在看就是不合理。
爬山路途遥远,队员都尽量少带行装。烈日当空,不少具创意的消暑设计就此诞生。
一到驻点,后勤组开始建厨房、捡柴火、处理食物。其他人就开始抖出如万国旗般的帐篷和装备,各自安顿未来几天的家,像市集般热闹。
在山中要找一个足够40人吃住的平坦驻点一点都不容易,大家睡觉时只能靠得非常亲密,各种呼噜声如环回立体声!
驻点的人数确实太多了,如果不远处能找到有较平坦的大石头,我一般情愿席地而睡。
两爬组和鸟类组考察途中在山上偶遇
考察归来回到村里的霸王岭韩文涛、周照骊一身雨水加汗水,但脸上还是露出真挚的笑容。
晚饭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各种发现和趣事,也是轻松开玩笑的时候,充满了欢乐。
下雨是山里考察最令人讨厌的事情。一身泥泞、衣履尽湿、蚂蝗空群而出不在话下,最惨的是驻点变成了泽国,“厨房”被洪水冲毁(留意上下图同一角度)。
2016年1月,鹦哥岭已经是一个举国知名的国家级保护区。我们联同保护区管理站举办了一个探讨鹦哥岭发展方向的研讨会,大批参加过2003、2005年大考察的专家、队员齐聚鹦哥咀管理站;机会难得,大家晚上都兴高采烈的回忆往日趣事。虽然不少队友腰围都涨了(可能不止)一圈,但是风采依然!
最后,以此图片集向在天国的苏文拔先生(左一)致以崇高敬意。我们昵称为苏工的海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前副局长,是嘉道理能在海南开展梦幻般保育经历的关键人物。我在2001年在五指山初次认识苏工,2003年起我们便在苏工的大力推荐下开展了海南长臂猿保护项目,到2005年筹建鹦哥岭保护区,特别是在大考察期间,我们更是合作无间。我们永远怀念您!
发现鹦哥岭系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