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照片 | 1948,山西流亡学生在北平的“平安照”

2017-04-22 彭庆东 太原道

1948年晋中战役后,解放大军围困太原城。阎锡山困兽犹斗,推行“兵农合一,全面守城”的反共方针,强迫城内学生一律扛枪上城防守。父亲是家中独子,当时就读于太原成成中学。父亲不愿充当阎匪的炮灰,在校期间听说北平成立了山西临时中学,那里“管吃管住管学习”。于是,他联系了许多进步学生准备出走太原。当时已难逾越太原封锁线,爷爷便凑了二十块大洋,托人让父亲搭载了一架运输机飞抵北平。


16岁的父亲来到北平后,因生活和斗争的需要,加入了“山西流亡学生同学会”,开始了居无定所的流亡生活。当时在太原听到的“管吃管住管学习”只不过是个传说,实际情况是十几个人挤住在一顶军用帐篷里,每日两餐,每餐两个玉米面窝头;上课则在天坛公园或太庙公园的露天场地上。后来,天气渐冷,露天课堂也无法上课了,学习被迫停下来。于是,父亲便与山西及东北流亡的学生联合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开展了反对内战的示威斗争。


就在此时,从太原刚逃到北京的一位老乡告诉父亲,原本有病的奶奶因思儿心切,病情加重。父亲听说后,一时心情沉重,焦虑不安,于是便想出了“拍张‘写真’报平安”的主意。衣食单薄的父亲为了显得自己在北平的日子“好活”,特意借了一件学生制服和一顶学生制帽,上衣左口袋别了两支同样借来的时髦钢笔,准备谎称是学校统一发的。来到前门大街的一家照相馆里摆“立姿秀”时,才发现下身是旧时农村孩子穿的缅裆裤,破旧肥大,与上衣极不相称。于是照相师让其半坐半侧卧,以此修饰缅裆裤的“不足”。



照片上的父亲虽然衣冠整齐,每粒扣子都扣得规规矩矩,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儿,但清瘦的脸上仍显得心事重重,眼神里迷惘惆怅。可就是这张凝聚了父亲万般思绪的“照片秀”,由于战事正酣,最终也没能寄给奶奶。还是太原解放后,父亲把它揣回家,在奶奶面前继续他的“谎言”。


走过了艰难岁月的父亲,后来称这张照片为“流亡‘平安照’”。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老照片 | 山西妇女早期影像记录

从进山学子聚会老照片看1961年的迎泽公园

一本山西人家庭相册里的时代变迁

老照片 | 1979年在工厂加班的特别春节

老照片 | 三十年前在五一广场留影

老照片 | 八十年前的山西女童子军

老照片 | 抗战胜利日的太原县张家三姊妹

老照片 | 因为三毛钱而迟到了半世纪的毕业照

老照片 | 八十多年前一张冲破樊笼的夫妻照

岁月·光影 ——晋祠百年记忆老照片

老照片 | 学大寨展览馆里的女知青讲解员

老照片 | 爷爷奶奶郎才女貌

老照片 | 那些年,曾在迎泽宾馆住过的名人

老照片 | 一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时代烙印

老照片 | 山西大同·1980年

1983年一位美国学者镜头下的“机车王国”大同

半个世纪的南宫影像

112年前那些围观美国萨金特探险队的山西人

日本《支那文化史迹》拍摄的云冈石窟百年沧桑旧影

日本《支那文化史迹》中近百年前的晋祠、童子寺、龙山石窟和双塔寺

1922年日本学者镜头下天龙山被破坏前的珍贵照片

1942年日本《北支》杂志山西特辑珍贵历史图片精选

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镜头下的山西

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镜头下的大同

1908年美国克拉克探险队山西老照片的百年沧桑对比

1908年德国建筑师柏石曼山西老照片的百年沧桑对比

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镜头下的太原古城

1978年精心印制的《大寨》画册,一个中国政治图腾的最后余晖

1978年的太原风光,似曾相识的景物,难以忘却的记忆!

1964年的《太原风光》画册,似曾相识的景物,难以忘却的记忆!


太原道三晋文化微论坛开通,直接发帖,深度讨论,永久留存,全网互动,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