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流域到海湾: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逻辑之变

何舸 城PLUS 2019-05-20
海湾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生态要素,东江、北江、西江等河流是联系海洋与陆地的纽带,海洋、河湖、陆地相互依存,构成了海陆一体的生态系统。以湾为核,以海定陆,海陆统筹,是思考与解决大湾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01 核心特征

海陆一体且资源丰富

但是有过度开发之忧


生态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大湾区北依环形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南临海洋蓝色生态屏障,西江、北江、东江等区域性生态廊道纵横交错,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国际候鸟迁徙停歇越冬中转站和栖息地。区域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系统占比达54%,并分布有100余个生态保护区,油气、地热、海砂、地表水等资源丰富。


大湾区生态资源分布图


候鸟迁徙路线及重要地点分布示意图


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环境质量有所提升。2006~2016年,大湾区各城市(除港澳地区)建成区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逐年增加,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到2016年各城市主要绿化指标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城市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区域内主干江河水质保持良好,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等指标得到一定提升。


大湾区2016年各市绿化指标统计图


大湾区各市历年绿化覆盖率变化趋势图


生态空间减少,生态格局破碎化。改革开放以来,大湾区处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扩张规模大、速度快。2000~2015年,大湾区建设用地增长3000多平方公里,占用了大量林地、耕地、湿地等生态用地,海陆之间的生态过渡带、城乡农林过渡带、山海之间的生态廊道等被人为活动破坏和阻断,导致区域生态格局趋于破碎化,也引发生境破坏、光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问题。


大湾区建设用地演变图


大湾区2016年城市热岛等级分布图



02 热点思考

拥湾发展,大量围填海

大湾区生态解体之忧


热点事件:我国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指出,我国将完善围填海总量管控,取消围填海地方年度计划指标,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
观点:海洋生态系统大面积被人工化改造,湾区亟需海陆统筹一休化发展和精细化管理。

大湾区围填海过程速度快、面积大、范围集中。1973年~2017年,大湾区填海造陆面积总计约758平方公里,仅低于渤海湾地区,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仅深圳、珠海、香港、广州四地的填海面积就达到575平方公里,占大湾区总填海面积的75%以上。大规模的填海造陆也导致珠江口湾区面积缩减15%以上,面积超过270平方公里,按此速度估算,到2035年海域面积将再减少109.8平方公里,超过一个深圳湾的面积。


世界主要湾区围填海区域分布示意图


珠江口海湾1973~2035年面积变化及预测图


填海造地成为战略地区空间拓展的主流。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或接近开发强度警戒线30%,如深圳、东莞、珠海、广州分别为48%、47%、35%、25%,香港为24%。受限于土地资源紧张,这些城市要摆脱传统发展路径制约,只能调整旧有经济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将眼光转向海洋。随着横琴新区、南沙新区、前海新区、翠亨新区、滨海湾新区、澳门新城区、深圳海洋新城等一大批新区、新城陆续开始围填海建设,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发展,已经成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主流。


大湾区新城、新区分布示意图 


大湾区围填海空间分布示意图


自然岸线持续减少。大湾区海洋生态系统的人工化改造也反映在自然岸线变化上。1973年,大湾区人工岸线占比仅10%,主要分布在香港地区;到2016年,人工岸线占比达65%,自然岸线仅占35%,与旧金山湾区持平,高于渤海湾和东京湾区。2017年出台的《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规定,2020年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大湾区自然岸线比例已超过或接近这一限制,几乎无可开发岸线余量。


世界主要湾区岸线类型分布示意图


大湾区1973~2016年岸线类型变化图


有待实施海陆统筹,提高海岸带空间治理能力。在建设海洋强国目标的引领下,在全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在自然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未来大湾区需提高开发质量,加强海陆统筹,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优化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空间格局,以海岸线为轴,以分类分段功能管控为抓手,实现精细化管理,协调海域陆域功能对接,提高海岸带空间治理能力。



03 热点思考

成长的代价,一湾清水何处寻


热点事件:珠三角黑臭水体治理不力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

2016年,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40%以上的城市主要河流属劣Ⅴ类水体,珠江口及周边区域大部分近岸海域水质属劣四类海水。2017年4月,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因黑臭水体整治不到位,被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点名批评”。

观点:控源截污不到位,水污染流域长效治理机制未形成。
重点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染物直接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大湾区入河废污水量占广东省的50%以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核心城市污水网管收集率和处理率均不高,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最终汇入海洋,污染近岸海域。以深圳为例,截污是深圳治水攻坚的重点,目前,深圳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已大于实际污水量,只有加快推进管网完善,才能提高污水收集率,使污水处理厂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然而,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污水管网缺口达4600多公里,全市污水收集率不足50%,广州、东莞等重点城市的污水管网也均未配套到位。


治水工作过于急功近利,缺少系统和整体谋划。一些城市不能坚持长期治水工作,急功近利,统筹协同不够,导致整体收效甚微。如深圳市在茅洲河等流域污染治理中,大量采取箱涵截污,导致清污不分、雨污不分,截污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有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应根据黑臭成因、污染程度和治理目标,因地制宜、综合部署,制定系统化的污水治理策略和方案,从城市水系统、流域水循环、区域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城市水体综合治理。


缺乏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跨界河流污染严重。大湾区流域干流水质良好,但部分跨界河流和流经城市的局部河段污染较为严重,水体黑臭现象明显。大湾区水环境治理应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逐步建立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充分发挥流域协作机制监督作用,强化跨界断面和重点断面水质监测和考核,建立完善水质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实施大湾区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从流域统筹,合理规划布局入海排污口。



04 热点思考

上善若水,

海湾水生态共治是最大的共识


海陆统筹,构建分类治理模式。大湾区海湾众多、河网纵横、山区环绕,海洋、河流、森林等不同生态系统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具有系统性思维,由海向陆寻找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和治理方式,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基于大湾区的自然生态特征,遵循“以海定陆、以水定城”的理念,将大湾区各市辖区(县)划分为海岛区、珠江口湾区、沿海区、沿江区、沿河区5种类型,构建生态环境分类治理模式,让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更具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海岛区


包括97个岛屿。海岛是大湾区的核心自然资产,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或生态价值。该类地区实行分类开发保护,对于无居民海岛应加强海岛保护和受损海岛的整治修复,完善海岛防护林带建设;对于有居民海岛应加强生态保护,合理控制海岛开发建设规模。


图片来自网络


珠江口湾区


包括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以及14个沿海区(县)。海岸带是湾区社会和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该区域拥有大湾区最重要的海岸带资源,分布有大量新区、新城,是承载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该类地区应以建设环珠江口宜居湾区为目标,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围填海区域、面积和海岸带开发强度,并推动珠江口湿地修复,实施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沿海区


包括除环珠江口湾区以外的其他8个沿海区(县)。该类地区应加强自然海岸线保护,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合理发展海洋捕捞和旅游业,加强重点港口和渔港环境污染治理。


沿江区


包括53个沿西江、北江、东江三大主干江河的区(县)。珠江口近岸海域水质常年为劣四类,而江河是连通海洋与陆地的通道,改善海洋水质的前提是治理上游河流水体污染。该类地区应重点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强化水污染协同治理和流域联防联治,积极防治农业面源和固体废物污染,加强耕地土壤污染监测及生态修复,加快推进森林生态体系和城市森林绿地建设。


沿河区


包括31个沿河道支流的区(县)。该类地区虽然没有主干江河过境,但分布有众多支流水系,应强化陆地污染源头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强山地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以连片山地为核心、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天然生态屏障。


生态环境治理区划分示意图


结语:


上善若水。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生态资源,大湾区因海而生,以湾得名,拥有一片美丽、洁净、宽广的海洋是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的基础。在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常态下,面对大湾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巨大压力,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江河湖海等水域入手,由海向陆寻找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和治理的方式,保护“山水林田湖湾”生命共同体,将大湾区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美丽宜居湾区。


*感谢方煜、赵迎雪、牛宇琛在本文观点形成和写作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  ·  ·

推荐阅读:


马向明 | 湾区时代,中轴创新


港深FinTech合作:大湾区的发动机


创新湾区:科技命门与创新链整合


袁奇峰议广州总规:宜将新桃换旧符


流空间:广深都会性和网络化的大湾区


深圳: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 | 何舸

中规院深圳分院城市基础设施研究中心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