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不要减税?先看一瓶可乐有多少税?一文了解中国主要税种

2017-12-04 马军生 财税闲谈

(摘要:一瓶3元可乐,包含增值税及附加至少0.48元,企业所得税约0.17元,合计0.65元,占到3元售价的21.7%,这个比例是一瓶可乐包含的税费最保守比例)

网Ease曾推出一个《成本控》系列,对各类商品的价格构成做了个分解,其基本原理应该是根据公司年报的利润表各项目构成,对商品售价进行分解,从而得到商品各项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占到商品售价比例。

但是,这份流传甚广的《成本控》系列,犯了个低级的财务错误,测算所有商品售价构成时,对于税金占售价比例,几乎全部算错了。

一个标价为3000元的TOTO马桶,出厂价格通常在售价的60%,也就是说经销商的进货价格在1800元左右,毛利率为40%, 净利润为600元,净利润率20%, 而其中企业综合税收为18元,仅占到总售价的0.6%,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如果真的这样,那中国税收,真的是远低于特lang普所谓税改了。

一瓶500ml的可乐卖价3元的话,原浆成本仅仅为0.3元(占10%),瓶0.45元(占15%),利润和公司运营成本各占0.5元(16.67%),零售商+经销商0.61元(20.33%),物流0.25元(8.33%)…税占到多少呢?0.15元,仅占售价的5%。

纳尼,真有这样的好事,翻看了网Easey的各期成本控系列,发现其测算的税金所占比例很多都是在10%以下。

稍微对中国财税政策有所了解的,都会知道,that is impossible!要知道,所有货物销售,仅增值税一项就达到17%。

(当然,也许这个《成本控》的价格构成不是指中国价格,而是国外的)

话说网Ease财经为什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对财经记者来说,也属情有可原,因为目前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是属于价外税,在利润表上根本就不会体现,所以当财经记者,拿着一份年报里的利润表来分解成本费用结构时,难免就会犯错,因为在会计报表的利润表上,增值税都是绕过利润表的,企业实际售价为3元,在会计报表上体现销售收入时,为2.564元(=3÷1.17),相应的成本费用,也是按不含税价来核算的。

增值税对企业利润到底有没有影响?

学财务的人都知道,增值税不在利润表上体现,因此,不直接影响利润表,有人据此认为,增值税不影响利润。但老板甚至一部分财务人往往感到很困惑,交税肯定要花钱,而且钱就从企业的帐上扣去了,利润当然会减少,那怎么说不影响利润呢?再说,如果增值税不影响利润,又为何要绞尽脑汁去纳税筹划呢?

如果说营业税不影响利润,那么,同作为流转税的增值税也不影响利润,但地球人都知道营业税是影响利润的,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增值税都存在一个与营业税相类似的税负率,因此,我敢肯定增值税确实影响企业利润,但为什么大家还在为增值税是否影响利润存在困惑呢?

增值税是价外税,其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均未包含在收入和成本费用中,在增值税核算时,是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这个负债类科目,而不是损益类科目,增值税不在利润表中体现,所以大家有此困惑

举个例子:企业采购一批原材料,含税价为117元,其中增值税进项税额17元,企业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加工后卖351元,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51元,假设不考虑“营业税金及附加”。在这一经营活动中增值额是200元,这200元要交增值税34元(51元减去17元)。企业账务处理后,收入金额为300元,成本金额为100元,销项税额51元、进项税额17元、应交增值税34元均体现在企业负债中,该经营活动使企业增加税前利润200元(300元减去100元)。

乍一看,这个例子似乎印证了,增值税不影响利润。可是,如果上述条件稍加变化:企业采购117元原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企业应交增值税51元(因为企业没有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企业账务处理后,收入金额仍为300元,成本金额为117元,该经营活动使企业增加利润183元(300元减去117元),企业的利润减少了17元?因为企业当期进项税额减少了17元,企业成本金额增加17元,企业当期缴纳增值税额增加17元。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确定,增值税是影响会计利润的。因此,实务中,一般纳税人企业财务人员会要求业务人员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企业利润会减少。

既然增值税影响利润,那为什么增值税没有体现在利润表中?这是因为增值税的设计使用了一种狡猾的技巧。增值税是价外税,税负最终由消费者承担,体现的是代收代付的性质,它的账务处理也配合得天衣无缝,它将销售获得的一部分收入(改名为“增值税——销项税额”)、一部分成本费用(改名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核算放在损益核算体系之外,这样二者之间的差额(企业承担的增值税税负)也放在损益核算体系之外了,用来迷惑纳税人,这样增值税就不体现在企业的利润表中了。

增值税在财务报表上的列报

如果利润表所有项目都采用含增值税的数据来核算的话,也是可行的,下表不含税这列是目前利润表采取的方式,销售收入为100,销售成本为60,毛利为40;如果采用含税数据的话,销售收入则为117元,企业销售成本为68.5元,其中材料费58.5元(不含税价50元,进项税8.5元),直接人工10元;本环节承担的销售税金为8.5元(销售税17-进项税8.5元),毛利为40元。

这两种方法的核算结果是一样的,但后面的模拟计算,可以清楚地显示企业本环节承担了多少增值税。

(注:表中的数据都是举例假设的,实际经营时,企业成本构成不一样,增值税税负率高低会有变化,增值税税负率=企业缴纳增值税/销售收入,不像营业税与销售收入的比例是固定的)

目前增值税的这种核算方法,也经常会引进很多管理人员的困惑,一些企业的业务人员在计算收入和回款的数据,都是按照含税口径,而会计报表给的数据都是不含税;管理人员在分析售价以及成本费用结构时,通常概念都是含税数据(实际销售价格和采购价格),而会计报表上给的是不含税数据(报价÷1.17)。

在实务中,增值税这种价外的会计处理,给业财沟通、决策时会造成困惑和冲突,一些企业人员在分析数据、报价时,不理解增值税征收原理和核算方法。为此,企业对业务人员要进行简单的税法培训,在内部报表时,要统一数据口径,或者都还原为含税数据,并把增值税税负作为一项成本费用列示,或者都按不含税口径。

此外,在计算一些财务指标时,例如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分子销售收入如果直接采用利润表数据,则分子为不含税数据,分母是含税数据,计算的财务指标是有偏差的。在分析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逻辑关系,也要注意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

对国外进口货物时,其实影响境内外的价差,不仅仅是关税,还有很大一块是增值税,即使以后商品都是零关税,所有商品进口时,入境报关时就要缴纳增值税。之前有位海外回来的创业人员,就吃过不懂税法的亏,他看海外设备报价加上关税税率后比国内便宜,就决定从海外采购,结果最后发现虽然海外的报价便宜,但加上17%的增值税后,其实际采购价格就高于国内同样设备,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

所以,就算以后进口都零关税,境内外的货物价格差异仍会较大。(如果国内17%增值税税率不变的话)。

言归正传,一瓶从正规超市售出的零售价为3元的可口可乐会包含多少税费?

首先看增值税,至少要3÷1.17×17%=0.436元 (具体缴纳是整个产供销链条各环节厂商累计缴纳);

其次看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各地会有所差异),一般要缴纳增值税10%,即0.044元。

流转税及附加合计至少0.48元。如考虑到增值税在上下游抵扣时会有损耗,一些上游缴纳的增值税,下游不能抵扣(例如:利息的增值税、业务招待费的增值税等就不能抵扣),实际国家收取的税金会更高。

再看企业所得税,目前税率是25%(高新技术企业是15%),如可口可乐公司的一瓶可乐净利润为0.5元,则税前利润总额要0.67元,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为0.17元(=0.67×25%),当然,如考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调整因素,所得税实际税负会更高。

这样,以上相加后,0.48+0.17=0.65元,占到3元售价为21.7%,这个比例是一瓶可乐包含的税费最保守比例了。

实际税费肯定会高于这个比例。

因为,配套服务的各个环节厂商也要赚钱,则要缴纳相应的企业所得税;还有,各个环节厂商雇佣员工,员工工薪所得要缴纳个人所得税(3%~45%累进税率)。如果这些加进去,一瓶3元可乐的税收占零售价比例在30%以上。

这还仅仅是税收部分,如再加上国家征收的各项社保和行政性费用,则比例会更高。

社保费用负担,可参看下面这篇。

【原创】月薪1万,实际到手7457元,企业实际付出多少?99%HR会算错!

媒体曾报道,娃哈哈反映税费过多,达533项。

发改委回应"娃哈哈500多种税费":实际仅收过317项

问:此前,两部委曾表示已请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对娃哈哈反映缴纳了500多种收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请问有什么新进展?

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企业反映的问题,委托浙江省等25个省(区、市)财政、价格及其他有关部门协助核对娃哈哈集团及所属企业的缴费情况,采取与企业座谈、查账对表等方式逐笔核对。此前,浙江省有关部门已公布了具体核对情况。

娃哈哈集团提供了所属131家企业2013年以来曾发生过的缴费项目共533项。经核,2015年有支出数据的实际缴费项目为317项,与企业提供的缴费项目相差216项。

综上可以看出,对绝大多数商品,税收占终端售价比例是不会低于20%的。

对于烟酒、汽车和高端化妆品,还要加征消费税,对进口商品还要加征关税。所以,看到进口豪车国内外巨大差价请不要吃惊,因为这里隔着好几道税呢。(进口关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路虎揽胜运动版

中国售价:198万起

美国售价:48.96万起(7.9995万刀)

中美售价差:150万元(人民币

中国土豪:肿么会这样子的?不过还可以接受。

网上有个段子:上不了战场的热血青年们,不要在那里发朋友圈强力谴责啦!也不要愁自己报国无门,赶紧下楼去买酒买烟吧,酒瓶子烟杆子养枪杆子,你懂的!指不定哪天击沉敌军航母的导弹就是你贡献的!

网Ease财经《成本控》的小编应该向全国纳税人道歉,因为我们每买一瓶可乐、每买一瓶香水给国家贡献的税收,是远远超过你们所列的数据比例了。

最近美Di特Lang普在搞税改,大幅度降低税负,挑起税务战,其阴谋是逃不过我国广大网民的雪亮眼睛,并纷纷表现出很高的觉悟。

面对减税战,你认为中国该减税吗? 欢迎投票!

注:未经作者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公众号其他文章欢迎点击:

【原创】月薪1万,实际到手7457元,企业实际付出多少?99%HR会算错!


内部控制十大漏洞


财务尽调如何挤掉财报水分【附:财务尽调授课PPT和底稿下载】

财务分析深度解析(框架、工具和核心指标)


【指南】如何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CFO?

IPO审核中关注的财务问题【2017年11月、9月保代培训记录】


【财务舞弊系列】揭底万福生科造假全过程
【财务舞弊系列】昆明机床财务造假调查结果公布,虚增收入4.8亿!

【财务舞弊系列】金亚科技财务造假,受证监会多项处罚

【财务舞弊系列】什么样的公司有财务造假嫌疑—来自香橼和浑水的启示

【财务舞弊系列】中银绒业财务造假案: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

财务舞弊系列:胜景山河,弥天大谎!这公司IPO差一点点就挂牌,却因财务问题被搞死

系统性财务舞弊 ——达尔曼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与启示

从股王到地雷 ——台湾博达财务舞弊案剖析

PE必读:从“对赌第一案”,深度解析对赌协议的效力

证监会稽查总队:虚构经济业务型财务造假手法剖析及识别


【内控连载23】“三无”财务总监的高薪秘密何在?

内控连载22:“螺丝钉”为何会生锈? ——5000万元资金挪用舞弊案的思考

内控连载2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若干问题思考

内控连载20:读《杜拉拉升职记》向500强外企学内控 之内控执行策略


各位可加入“财税闲谈会”微信群,共同探讨财税问题。(可加小编微信:18930690049,邀请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