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好的夫妻关系,是从哪里开始的
关
注
关注精彩内容
要先点击这里哦
念
2019.4.17
佛
(一)
同事小雅告诉我她准备离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特别惊讶。
认识小雅三年了,从来没有听她抱怨过家里的不好,他们夫妻结婚这几年,出现在他人面前也一直是恩爱有加的样子。
我劝小雅再考虑考虑,婚姻不易,是不是真到了过不下去的地步。小雅沉默了一会,然后邀请我周末去她家坐坐。
去了小雅家,我才发现小雅要离婚的原因。
那天,小雅的老公也在家。大家一起去厨房做饭,端菜的时候,小雅不小心把汤洒在了地上,还没来得及收拾,只听他老公一顿训:“你这么大的一个人了,怎么连汤都端不稳……”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我看小雅的脸色立马沉了下来,默默拿起了拖把拖地。
好好的一顿饭,大家都吃得不开心。我更是觉得尴尬,想帮小雅说两句,又不知如何说起。
匆匆吃完饭,小雅以送我出门为名,一起跟了出来。
我问小雅,以前见他老公不是这样啊?怎么如此小事就发脾气,不会好好说吗?小雅苦笑,在外面他表现得很绅士,在家这才是他正常的样子。
原来,在外面的好好说话很大程度是表演给别人看的。
我想很多夫妻都犯了小雅老公的一个毛病,对外人说话总是和和气气,对自己的家人尖酸刻薄。只顾忌外人的感受,恰恰忘了最需要照顾的是家里人的感受。
因为我们知道家人不会责怪我们,所以可以对着家人说话肆无忌惮,一次次把语言的刀子刺向了对方。
两人刚开始结婚时都是打算过一辈子的,如果对自己的另一半都不能好好说话,那这日子过得有什么意思呢?我们结婚不是为了忍受最爱的人一次次语言伤害。
(二)
我的婶婶脾气比较急躁,叔叔斯文儒雅,但是他对婶婶说话却一直是粗声粗气,非常不耐烦。
记得一次去叔叔家玩。婶婶下的面条还没有完全熟,叔叔吃了一口立马大骂婶婶:“你干嘛呢?连面条都不会煮了,娶你有什么用?”
婶婶立马把一锅面条倒掉,指着叔叔骂:“我没用,那你怎么不动手做?一天到晚好吃懒做,还挑三拣四……”
接着就是一阵鸡飞狗跳,两个都不甘示弱,骂声一声比一声高,吓得我早跑出了屋子。
本来就是面没煮熟的小问题,叔叔大可这样说:“这面好像没煮熟,是不是再重新煮一下?”你看,这好好的一句话,非得说得那么难听?
有多少夫妻像我叔叔婶婶一样,过着夫妻之名的生活,说起话来却跟两个仇人一样,伤害对方却全然不觉。
家是我们的港湾,从来不是战场。夫妻之间的好好说话,有效沟通,就是对对方的尊重,对婚姻的维护。
【按】
一个幸福的家庭、一段好的夫妻关系,一定是从好好说话开始的,好好说话也体现着夫妻之间的互相包容。一个家庭中,夫妻之间说话和气,态度和蔼才是通往幸福婚姻的基石。
佛门最重视“和”,这一个字看起来不起眼,很平常,但它的境界、涵义,却非常的好、非常的高。佛教所讲的最高的境界——涅槃寂静,其实也可以用“和”这个字来诠释。
涅槃有种种角度的诠释,譬如以“灭度”来诠释的话,就是灭除贪瞋痴,脱离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也因为没有贪瞋痴火的燃烧,也可以说是“寂静”。佛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个火宅就是六道轮回,根源来自于贪瞋痴。
涅槃也可以说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心境都处在一种平和、宁静、稳定的状态,是不增加也不减少、不生起也不消灭、不被八风所动的。所谓“八风”,就是指称、讥、乐、苦、衰、利、誉、毁这四顺四逆八事。若这八风都不能影响行者的心,行者心如同寒潭中的水,很平稳,很平静,不起一丝的水纹;即使水面风再大,也不会起浪:这就是所谓的“和”。
“说话要和气”,这是指口业方面;“态度要和蔼”是指身业方面。口业也好,身业也好,都是根源于内心(意业)。
说话和气,表示他的心也是和气的;态度和蔼,表示他的心也是理性、冷静、不起情绪、不起烦恼的。这样的人,当然也就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甚至不评断。所以,说话和气,态度和蔼,也是着眼在“和”这方面的。
《四书•中庸》的第一段就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可见“和”的重要。
即使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的也要中节,也要恰到好处,能这样就已符应中和之道。这不仅显示个人心性与涵养的高超,同时也表示他与身边的人、事、物也都能够和谐相处。
人与人之间要达到和谐是不容易的,但至少要能和睦相处;倘若也不能够和睦,则至少也要能够相安无事。
然而,我们的个性是生生世世累积而来的,有人说“八岁定终生”,或说“三岁定终生”,其实人是落地的时候就定终生了;但不是别人定的,是我们自己定的。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来,我们累积了很多不好的习气,譬如贪——贪财、贪吃、贪名、贪利、贪色、贪睡,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六根攀缘贪恋六尘也是贪;贪不到,所求不遂意,不能满自己的意就瞋,就会不平、不满、忌妒、愤恨:所谓“逢顺生贪喜,遇逆起瞋怨”就是这意思。
我们生生世世所形成的顽强个性中,最根本的就是贪瞋痴。若再细加分析,每个人又有各自偏重的习气——有的人偏于贪,有的人偏于瞋,有的人偏于痴,如此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性格。
现在我们读书了,学佛了,了解到,要和气、和蔼,要谦虚、谦让,但是我们现在就做得到吗?做不到,因为修养不是看了、懂了,也能写、能讲,就算修养了;必须要藉由人事磨练,如果没经人事磨练,我们永远都难以进步。
所以,要学和气、和蔼,就要在不能和气、不能和蔼的环境当中去学、去忍,直到在任何环境当中也能够和气,也能够和蔼,这样就过关了。
如果只是观念,没有在人事上历练,遇到事情的时候,脾气就来了,骄慢就来了,还谈什么和气、和蔼呢?所以,修行一样要藉境练心。
☞短视频 | 可不可以学习济公和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