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大发现丨 在简牍上写字,一旦写错还有救吗?


互联网出现之前

人们传递消息主要靠纸张

那么

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呢?



我国近代西北地区简牍的发现肇始于十九世纪末外国探险家的盗掘。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地区(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发现一万余枚汉简,内容与数量远超之前的发现,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是为第一批居延汉简。此后,我国考古工作者又于1972年至1986年(第二批)、1999年至2002年(第三批)在居延地区进行科学发掘。迄今总共发现了三批居延汉简,内容大多数为汉代边塞屯戍文书。


早在二十世纪初

罗振玉与王国维合撰的

简牍学开山之作《流沙坠简》一书

即已实践“二重证据法”

利用出土简牍材料

与传世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研究历史文化


而随着居延汉简的大批出土

与整理研究的不断深入

极大地推动了简牍学的发展

并为汉代历史、考古的研究

开拓了空前广阔的新天地


简牍是中国古人在纸张发明之前采用的主要书写材料,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尚书·多士》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推测至少在殷商时代,我国就开始使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只是这一时期的简牍遗存尚未发现,现存最早的简牍实物为公元前五世纪后半叶的战国早期。


居延地区出土的《永元器物簿》,出土时编连的麻绳历经两千年依然保存完好。


“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简牍的制作,需要对竹木原材料裁截加工,单片简牍可以用丝绳编联成册。成语“韦编三绝”,按照传统文献的解释,是指孔子勤于读《易》,将编连简册的熟牛皮条磨断了多次。简牍以笔墨书写,错谬之处以削刀削改,这一书写方式也衍生出了“刀笔吏”的称呼 。


“简”呈长条形

多为竹质或木质

“牍”的幅面较宽

多为木质

(出土实物中亦见少量竹质的牍)

简牍的形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

札、牒、两行、檄、觚、楬、检等


· 展 品 ·



汉 居延破城子遗址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楬是作为标志的小木条,作用类似现在的卷宗标签或索引卡片。



汉 居延破城子遗址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制作规范的简牍耗费一定时间精力,如果需要较大的书写版面且不注重形制的规范,即可对天然木材稍加刮削,制作成多角棱形的觚,此觚即为三面书写。



汉 居延破城子遗址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检,又称封检,覆盖在简牍之上起到信封的作用。封检与正文简牍对合后以绳绕扎,有时还要加上封泥,并在封泥上铃印。


买木简

汉 居延破城子遗址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在居延边塞,木简和编绳可以购买获得或由专门的戍卒取材并制作。该简记载出钱二百购买一件长八尺五寸、粗四围的木料,用于制作书写吏卒名籍。


书绳简

汉 居延破城子遗址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简牍编绳称作“书绳”,在居延边塞,简牍、书绳是作为物资进行储备的。


书绳简

汉 居延破城子遗址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削衣

汉 居延破城子遗址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简牍用削刀削改,削下来的竹木废片称作“削衣”,是简牍书写者削改文字的物质遗存。


敦煌悬泉汉麻纸

汉 敦煌悬泉置出土

甘肃简牍博物馆藏




“简牍以笔墨书写

错谬之处以削刀削改”

“刀笔”难道不是

古人的橡皮擦、涂改液嘛?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17日-2024年3月10日

展览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同心路)1-4号展厅

定点讲解时间:14:30




▇ 往期推荐 ▇


请注意!深博预约系统即将升级

传承之道丨看了一下IP地址,发现蛮夷竟是我自己......

四大发现丨三千多岁的甲骨文,是如何被“读”出来的?

作品征集丨@公主王子们,云冈喊你来约“绘”啦~

传承之道丨为什么古代流放“胜地”会有岭南?发言权留给大家



▇ 官方新媒体平台 ▇


订阅号

深圳博物馆

视频号

深圳博物馆

微博

深圳博物馆


可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回复【开放时间】【场馆地址】【预约】

获取相关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