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美术·看历史 | 新莱比锡画派:本世纪初最热门的艺术事件

| NATIONAL ARTS
2024-09-03





新莱比锡画派

本世纪初最热门的艺术事件

文 / 于幸泽


2005年前后,一群出生在德国莱比锡的年轻人掀起了绘画热潮,崛起于国际艺坛,这一群体被称谓“新莱比锡画派”(New Leipzig School)或“年轻的德国艺术家”(YGAs)。纽约现代艺术馆的策展人约克蒙·毕沙罗(Joachim Pissarro)形容为“地球上最热门的事物”。“新莱比锡画派”出现的源头是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Academy of Visual Arts)。二战后,这所位于东德境内的学院重新命名为“莱比锡平面艺术与书籍艺术高等学院”(Hochschule für Grafik und Buchkunst Leipzig),教学主要为版画艺术类、印刷技术及书籍装帧设计。冷战时期,由于阻断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前东德接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坚守着固有艺术教学体系。在这个学院中,学生要花七年时间学习素描造型、空间营造、色彩理论、结构和透视等绘画基础课程。1959年的比特菲尔德会议(Bitterfield Conference),要求艺术家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古典艺术传统,这也阻止了苏联艺术观念侵入。




▲ 莱比锡平面艺术与书籍艺术高等学院外景图




由于体制的差异,柏林墙成为了有效的屏障,让莱比锡的画家们免受博伊斯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艺术上延续着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der Altere)与马克思·贝克曼(Max Beckmann)的绘画传统,70年代初成为“莱比锡画派”(The old Leipzig School“老莱比锡画派”)的雏形,1977年该画派主要成员参加了第六届卡塞尔文献展,包括维尔纳·图布克(Werner Tubke)、沃尔夫冈·马托埃(Wolfgang Mattheuer)和伯纳德·海森克(Bernhard Heisig),他们是莱比锡画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参展的还有辛哈德·吉勒(Sighard Gille)和阿诺·林克(Arno Rink),这两位被认为是在新老莱比锡画派之间的第二代。这次展览的参与是“老莱比锡画派”成名的重要契机,而集体的成功也标志着“莱比锡画派”(Leipzig School)的正式确立。




▲ 马克思·贝克曼 《夜》 布面油画 1919




89年柏林墙被推倒,东西德统一,莱比锡成为了新的艺术圣地,而进入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们仍执著于客观写生的造型和色彩训练,绘画系课程依然没有变化。90年代中期,作为阿诺·林克的学生,毕业于莱比锡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的尼奥·劳赫(Neo Rauch),因杰出的绘画表现开始为外界所知。2000年,劳赫在纽约的大卫·茨维纳画廊(David Zwirner Gallery)举办个展,标志着被称为“新莱比锡画派”的德国青年画家群体开始登上国际艺术舞台。




▲ 尼奥·劳赫





▲ (上) 尼奥·劳赫 《切割》布面油画 2003(下)  尼奥·劳赫 《宣传》 布面油画 2018




德国统一后的“新莱比锡画派”,无论是什么题材,小幅习作还是宏幅巨制,都明显体现了他们曾经拥有专注于绘画基础训练的经历。他们使用具象手法,追求画面的叙事性,意味着画面中所隐含的某种社会现象或生活经验。前东德的城市景观具有无限的魅力,废旧工厂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大量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们,阴郁破败的街区和建筑物,整个城市透露出浪漫的诱惑。阴凄的社会氛围对应着冷战后的物质匮乏,人们陷于过去与现在的迷茫之中,内心充满了对未知自由的渴望,同时呈现出沉默与堕落,莱比锡的社会氛围为画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




▲ 马提亚斯·怀瑟




▲ 大卫·施奈尔




▲ 克里斯托弗·胡克赫伯勒




新莱比锡画派的名下,以尼奥·劳赫为代表,马提亚斯·怀瑟(Matthias Weischer)、大卫·施奈尔(David Schnell)、克里斯托弗·胡克赫伯勒(Christoph Ruckhaberle)、提洛·鲍姆加特(Tilo Baumgartel)、蒂姆·埃特尔(Tim Eitel)以及马丁·科比(Martin Kobe)受老一代莱比锡画派老师们的影响和对具象绘画的热爱,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中借用主题和图像,以超现实主义方法对奇幻、冷漠、诡异和忧郁主题进行了描绘,使这群年轻艺术家们在国际艺术界上名声大噪。


▲ 提洛·鲍姆加特



▲ 蒂姆·埃特尔




▲ 马丁·科比




尼奥·劳赫是这群画家的楷模和榜样,也是中坚力量。莱比锡当代美术馆馆长汉斯-维尔纳·斯米特(Hans-Werner Schmidt)对劳赫评价:“他是连接1970年代、1980年代乃至当今绘画的重要一环。”他的绘画善用创造性的夸张透视法,消褪的色彩及迷幻的风景,冲突的人物穿着不合时宜的服饰,以多重视角同时呈现在古怪和戏剧性的画面中,流露出一种刺穿时空的孤寂感。其它的“新莱比锡画派”的画家们大都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均毕业于莱比锡艺术学院,他们每个人都学到了精湛的绘画技巧,以至于都擅长在具象绘画中表达自己的艺术想法。怀瑟的寂静幽深空间,施奈尔的废弃工厂,胡克赫伯勒画面中的半裸人,科比的离奇建筑物,鲍姆加特的孤寂都市形象,以及埃特尔的单调街景与孤立的人,他们的作品共同表现出前东德人对宿命的清醒和无奈。在借用这些现实图像的同时,却在陈述着世界的荒诞和混乱的气息,表达对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的不安。在极度自我理性的驱使下,作为莱比锡艺术学院教师的劳赫,将恢复艺术自信的努力带到了学院(2005年辞职),使得一向宣称有两百年继承传统的学院悄然发生着变化。




▲(右) 尼奥·劳赫 《光》 布面油画 2018
(上)  尼奥·劳赫 《怀疑》 布面油画 2018
(下)  尼奥·劳赫 《情人》 布面油画 2018




伴随着这群年轻的艺术家名声鹊起,这座古老的城市越来越受到艺术界的关注,甚至大批的前西德和世界各地的学生也来此求学,莱比锡在艺术界获得了类似于50年代纽约或90年代伦敦的艺术之城的美誉。但实际上莱比锡的年轻画家们在绘画的样式和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风格并不具有统一性,但可大致概括出“新莱比锡画派”绘画具有的共同之处。首先,所有的画家都推崇具象主义,所画的内容和题材具有清晰的识别度,虽然个别人的画面带有抽象的局部,但总体上较为容易辨析。其次,在具象语言运用中将画面的故事内容形成叙述式的情境,述说着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故事,即使故事不同,但均表达了故事混乱不安和荒谬感。最后,是高超的绘画技艺,他们当中无论何种作品题材,从构图到造型再到用色,年轻的艺术家长期对于绘画的专注,显示出扎实的基本功。




▲ 尼奥·劳赫 《障碍》 布面油画 2017




▲ 尼奥·劳赫 《棕色挖掘机》 布面油画 2018




对战后新希望的幻灭和冷战时期的动荡局面,作品中流露出深刻的忧郁和内心不安的情绪,这也许是对莱比锡画派唯一的作为群体式的内在共同精神的总结,作品所呈现别样的面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以美国为主的收藏家曾疯狂购买任何来自“新莱比锡画派”的作品,并作为其私人收藏在重要的美术馆进行大规模展览。2005年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美术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举行的奥维茨家族的收藏展,2006年在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馆(MASS MoCA)举办“死而后生:鲁本家族收藏的新莱比锡绘画”的展览,对新莱比锡画派的画家们的作品进行了全方位而系统的展示。鲁本夫人回忆道:“对我们而言,在莱比锡发生的一切非常独特。在一天之内发现五位艺术家,这在我们四十多年的收藏史中是绝无仅有的。”2006年前后“新莱比锡画派”成为艺术界最热门的现象。




▲ 克里斯托弗·胡克赫伯勒 《无题》 布面油画 2004




▲ 大卫·施奈尔 《好东西》 布面油画 2006




2006年尼奥·劳赫的作品《密码》以46.5万英镑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售出,对于“新莱比锡画派”商业运作上的成功,要归功于经纪人杰德·哈利·林伯克(Gerd Harry Lybke)。1983年开始了其职业经纪人生涯之前的他,曾在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做人体模特,后来在合租公寓里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画廊,名为“Eigen + Art”(拥有艺术和命运)。1990年,他从朋友那里筹得资金参加了法兰克福艺术博览会,除了展位的租赁外,他将剩余的钱全部用来对艺术家的宣传上,亲力亲为将宣传资料四处分发。他充分地认识到国际平台和国际化的运作方式对这群年轻艺术家的重要性,因此对莱比锡的青年画家作大肆宣传,把画廊开到了东京、巴黎乃至纽约,出于和艺术家沟通的便利,1993年他把画廊开回了故乡莱比锡和首都柏林。由于在林伯克的影响下,莱比锡新开张的画廊如雨后般的春笋,且纷纷展出莱比锡年轻艺术家的画作。




▲ 马提亚斯·怀瑟 《房子》 布面油画 2003



▲ 蒂姆·埃特尔 《无题》 布面油画 2002




其实“新莱比锡画派”是德国和美国画商们制造艺术事件而打造的投资品牌,也是一次手法高超的艺术品营销策略,这一事件背后的操盘手就是林伯克。早在2000年前后林伯克就对莱比锡画派名下的资产进行托管,并让最早的莱比锡画派艺术家入驻画廊公营,这些手段与其说是与他们的深度合作,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营销策略,这取决与林伯克商业判断力和对这群年轻人的信心。另外一位对莱比锡年轻画家的成功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马提亚·克莱因丁斯特(Matthias Kleindienst),他曾是莱比锡平面设计与书籍艺术高等学院木工车间的负责人,从学院的楼道中发现了这些有价值的作品,并经过画家的同意,用少量的钱将其收藏起来,后来也开设了自己的画廊,发现和挖掘人才,他的努力为许多年轻莱比锡艺术家找到了更多的机会。莱比锡画家另一个市场成功的主要原因是,2002年创建于柏林的艺术基金项目(LIGA)项目,每年在这个项目资助和扶植很多艺术家,让刚刚走出学院的学生衣食无忧,安心从事绘画创作。2003年,在利伯克引荐下,美国顶级收藏家唐纳德(Donald)和梅拉·鲁贝尔(Mera Rubell)到柏林、莱比锡购买画家的作品,此次购买的数量轰动了西方艺术收藏界,至此更多的收藏家纷至沓来,一度出现了抢购莱比锡青年画家作品的热潮。与此同时必然带来了作品价格的飙升,新莱比锡画派艺术家在艺术市场上创造了新的传奇。2005年莱比锡几家新开业的画廊吸引了全球收藏家,他们搭乘私人飞机前往收购作品,这群年轻人被推上了这个投机的艺术市场的泡沫顶端,可谓一夜成名。




▲ 马丁·科比 《无题》 布面油画 2003




▲ 大卫·施奈尔 《工厂》 布面油画 2019



新莱比锡画派商业的成功和学术上的认可,是由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特殊的城市背景、接近的生活阅历(尽管有的艺术家来自西德)和东西德重新统一的时间段,但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所具有整体性的高超绘画技能,这离不开莱比锡艺术学院扎实的艺术教学体系。但是,尽管他们所有的人都是毕业于莱比锡艺术学院,并且现在也都生活在莱比锡,其实他们的绘画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从风格分析,“新莱比锡画派”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艺术流派或者艺术运动,这些画家们因共同居住在一个城市,拥有相同的学习背景和精湛的绘画技巧,与共同代理画廊的商业策略关系极为密切。今天的艺术在信息时代中,艺术家个人声望和单打独斗很难在短时间受到媒体关注。一群人的集结,即便是各自拥有绘画语言和风格,也即使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甚至很少往来,但在曾经拥有深厚艺术传统的城市中发生和传播,在受到艺术市场的热捧后,大大小小画廊此起彼伏的展览造势、收藏家与画廊经纪人的大量交流,从出版到宣传,围观者好奇者甚多,声势浩大的周期性艺术展会,以至于拍卖会上屡创新高的作品价格,所有这一切都是铸造了“新莱比锡画派”艺术神话的因素。




▲ 马提亚斯·怀瑟 《无题11》 布面油画 2003




▲ 提洛·鲍姆加特 《接人》 布面油画 2002




“莱比锡画派”也是民主德国时期的艺术家共同体的代名词,他们的作品是他们非凡想象力的产物。“新菜比锡画派”并不是指莱比锡艺术学院里的教学理论下形成风格统一的艺术流派,而是画风和立场各异但并存发展,彼此在绘画语言上并无影响,各自为营且自觉进行社会分析和绘画实践的一群年轻人。“新莱比锡画派”在发扬老莱比锡画派绘画传统的同时,依旧以可读性的事物作为绘画对象,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和形而上的理念,加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场景,用自己勤勉的艺术工作证明绘画自身的价值。事实上,成名后的“新菜比锡画派”的成员并不赞同甚至拒绝自己属于“新菜比锡画派”,但是,由于地域性限制的客观因素和“新莱比锡画派”本身概念的模糊性,它仅是艺术市场的营销中的标签,是20世纪初的艺术事件,至今未在市场隐去仍然处于被追逐的对象。




▲ 提姆·埃特尔 《白墙》 布面油画 2018




▲ 提姆·埃特尔 《蓝墙》 布面油画 2019




艺术商业上的成功亦无可避免地给莱比锡城市和艺术家们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莱比锡许多旧厂区被改建为艺术区,如今全盘商业化,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与浪漫带有悲剧的气息。年轻的艺术家对于市场的专注胜过作品的本身,创作之初就考虑市场的需求,这对艺术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如果莱比锡更年轻艺术家们还像现在活跃在市场中的“新莱比锡画派”的画家们,一味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陷入对久远的前辈大师们的技术探究中,还执迷于绘画技术的专研和精进,将不会再造一个“新神话”,历史不会重演,艺术市场也不会青睐同一个城市和城市中的艺术家。而艺术史的发展,不是一个事件所能推动的,必将是在艺术的广度上,具体说是视觉艺术领域中发生的审美变革,亦或改变了人们对绘画的标准,颠覆了艺术史已有的绘画认知,有共同的艺术思考后形成相近的风格,才能形成真正的流派而被载入历史。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NATIONAL ART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