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摆的清晨 在上海能看到什么?| 国家美术·关注
人,创造了一切,也破坏所有一切。人是动物中最残酷的,但我们就是从这种残酷之中发展而来的。今天的世界已经瞬息万变。像今天的上海,已经与我那时的上海完全不是同一座城市了。我无法判断这种巨变是好还是坏,我只能画我看到的。
——严培明
乍看之下,画面上的这座城市被模糊不清的笔触所勾勒,像是被笼罩在了清晨的雾霭当中。艺术家选择了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取景地,将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与上海中心这三座地标建筑囊括其中。
但观看这幅画的我们,却感觉到了一丝不安与彷徨,这是为什么?
画面左端,厚重的雾霭笼罩着半边天空,几道不规则的笔画像是挣扎留下的痕迹,似乎在讲述着上海沉重不堪的过去;而东方正升起的太阳,则像是要驱散那股黑云般发出柔和的光,想让这座城市焕然一新。
▲ 严培明《上海清晨》(局部) 150×250×3.5 cm 布面油画 2022
我们无从得知艺术家创作这幅作品的契机,但我们仍然能够从中理解他对上海所抱持着的那份感情,那与我们心中的别无二致——那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的重新审视。
▲ 严培明《上海的葬礼》布面油画 2019
那么这位在沉默了整座城市的疫情中,依旧牵挂着自己的家乡的艺术家,究竟是谁呢?
他被认为是首个有生之年在卢浮宫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展出作品被卢浮宫全数永久收藏。他也是继赵无极、陈箴之后,第三位被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作品的华裔艺术家。他还曾荣获包括法国荣誉骑士勋章在内的诸多殊荣。
他,就是上海籍艺术家严培明。
▲ 视频转载自bilibili
——
黑白的纯粹
实际上,没有多余的色彩,没有特殊的笔触,严培明的画作更多的是表现为大幅的单色肖像画。因此,它们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永远单调的色彩:黑白灰。
正如他只愿意用一幅画来讲一个故事那般,“这样的方式会被人们记住多一点。”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清楚,用最强烈的对比造成冲击,是严培明的作品最独特的表现力。
当人们问起他为什么不画彩色肖像时,他是这样作答的:“处理颜色问题有一个困难,当你面对它时,所有大师的影子都会笼罩着你,你得很勇敢、很伟大。我是一个卑微的人,就逃避了,只画单色。”
严培明说这是一种上海人的小聪明。但也正是因为他选择了抛弃彩色,使得他的画面表现更为纯粹,而被极度放大的尺寸则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冲击着观众的情绪防线。
▲ 严培明 《骷髅自画像》布面油画 2006-02
艺术语言一旦变得啰嗦,就会失去纯粹的力量。这跟讲故事一样,讲得太多,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就少。我的艺术语言也是很简单的,比较纯粹,画肖像就是肖像。
——严培明
▲ 严培明《Prie-Dieu》布面油画 2015
他还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自己不画彩色肖像是因为买不起彩色颜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倒也是实话。
▲ 严培明 《起重机》布面油画 2005
在充斥着大字报和革命标语的那个狂热年代里,他在宣传课上第一次接触到了绘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但命运给他开了个玩笑——因为严重口吃,他被上海工艺美校拒之门外。
“在中国我命中注定没戏,因为我是底层工人的儿子。无论我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都很渺茫。我没有立足之地。而在法国,底层阶级出生的艺术家,也可以有自己的未来。”
▲ 严培明油画作品
——
沉默的力量
这段早年艰苦的求学经历,深深刻进了他此后的创作语言当中。得益于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严培明的肖像画涉猎甚广,从亲友、明星、领袖到乞丐,几乎没有他没画过的。
出生在上海“下只角”的他,选择了用最粗犷的笔触去描绘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哪怕给人画面单调的第一印象,他也坚持认为这样的画作才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能够打动人心。
严培明是这个时代最坚定和最不妥协的画家之一,看他强有力的作品,让人充分感受到紧张和冲突的力量,并意识到艺术与人生的密不可分。
——侯瀚如
无论是在《蒙娜丽莎的葬礼》里所展现的生死博弈,又或是在《上海的孩子们》里描绘出的城市感性,严培明关注的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那些话题:从终极形而上的生与死问题,一路下降到底层民工子弟的生活百态。
▲ 严培明《蒙娜丽莎的葬礼》布面油画 2009
不可否认的是,单色调的画面虽然沉默无言,却总是让人感觉到画面之下的暗流涌动——那是抛去一切精致的颜色所独独剩下的生命力量。严培明用他的画笔肆意挥洒,颜料飞溅,试图用黑与白照出他笔下的人们那种“赤裸的人性”。
▲ 严培明《上海儿童》(双面画) 180×126 cm×21 铜板丙烯 2010
与这种纯粹质朴的作画风格相呼应的,是严培明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他始终保持着规律的、甚至相对隔绝的生活,每天十几小时泡在第戎的工作室里,甚少参加社交活动。
“我不停地工作,就像机器开在那里。中国艺术家可以吃老本,一张画成名可以吃一辈子,在西方,艺术家越成功越努力。”这是严培明的生活语言,也是他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焦躁的当下始终保持沉默和冷静的缘由。
——
人,让生活更美好
那么,对于被封闭在家的我们来说,严培明的创作语言、生活方式又意味着什么?
曾经,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但严培明却说,是“人,让生活更美好”,“人,创造了一切,也破坏所有一切。人是动物中最残酷的,但我们就是从这种残酷之中发展而来的。”
▲ (上) 严培明《野性到来:鳄鱼之路》200×300 cm 布面油画 2011
艺术永远面对着人。
——严培明
▲ (左) 严培明《装置、教皇的椅子和头骨》布面油画 2020
(右) 严培明《弗朗西斯科教皇》布面油画 2014
毕竟,绘画的对象最终还是人,观看绘画的也是人。
▲ 严培明《妓女艾米丽》布面油画 1998
也不要错过艺术史上的精彩!
经典回顾
An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