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哎呀!|英国《卫报》如何用短视频做数字化转型

守塔的3号部落君 纽约灯塔 2022-08-09

点击“纽约灯塔”,来哎呀部落,找到你的同类


这里是【哎呀!| My eye!】部落的

第12篇分享

纽约灯塔已开启全新栏目

【哎呀!| My eye!】

用部落君的眼睛

带给你“会心一击”


起名【哎呀!】,是向《纽约时报书评周刊》(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早期书评栏目“哎呀!”致敬,希望和你分享好玩儿又好看的内容。来,和我们一起,看见世界,发现世界,用眼睛做个有趣的global trotter。


你好呀!我是【哎呀!| My eye!】3号部落君。


在前两期的“媒体系列”中,部落君和你分享了BBCCNN是怎么在新媒体时代开发短视频的。作为传媒行业的领跑者,这两家媒体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抓住了短视频的风口,推出了各自的短视频产品。


但是,在短视频时代,纸媒要如何应对呢?今天部落君想和你分享的,就是一路走来的“变革者”——卫报(The Guardian)。


 

Can we live forever? | Death Land


这是卫报11月7日在YouTube平台上更新的短视频——Can we live forever?(我们能长生不老吗?)。这一期短视频带我们走进一个叫做RAADfest的年度聚会。许多思想家、科学家、活动家为了“长生不老”的信仰在这里聚集。


它是Death Land(死亡之地)系列短视频的第一集。视频发布4天,播放量就已经突破20万。


拥有将近200年历史的英国老牌报纸——《卫报》,在短视频时代下是如何走上“变革之路”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路走来的“变革者”


技术的更迭可能会带来很多改变,它会将新鲜的事物推上顶峰,也可能让过去的“成功者”跌下神坛。而卫报,则早早的做好了变革的准备



1995年,卫报成立了新媒体实验室,希望实现《卫报》的电子化出版。时任卫报主编的艾伦·拉斯布里杰(Alan Rusbridger)说:“作为卫报的总编,我的职责就是提前打造好卫报,这样当纸质报纸不再流通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能够在只有互联网的新闻世界里生存。“


近年来,随着“可视化”的兴起,卫报作为 “新闻可视化”的先驱而受到推崇。


2010年10月23日,卫报刊登了一则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数据新闻。它将伊拉克战争中的伤亡情况标注在一张地图上,包含了伤亡人数、时间、原因等信息,点击地图上的红点就可以查看。


卫报在数据新闻上的尝试也获得了成效。2018年9月,英国市场调研公司Ipsos MORI对于“受众对网络新闻标题的信任度”展开了调研,卫报在“数据新闻”方面获得了最高分。8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相信在卫报上看到的内容。


“变革者”如何应对短视频时代


全球化、互联网、可视化、去中心化……在这些趋势中,卫报都抓住了时机,走在了变革的前列。而面对“短视频”时代,卫报会做出怎样的应对呢?


卫报与视频的渊源,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2008年,卫报开始在其网站上做视频新闻报道,成为了英国第一家月访问量超过两千万的新闻网站。到2016年4月,网站单月访问量达到1.55亿次。


随后,卫报重整自己的采编队伍,开始考虑社交媒体化,希望在社交媒体上增强自己的传播影响力,在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等平台上开始投放短视频。


很快,卫报在社交媒体短视频的领地上打了一场胜仗。


2016年开始,卫报针对Facebook平台推出了一个定制系列短视频——Dab(含有“少量”的意思),并为这一系列打出了“A bit of news, every now and then”(时不时的,来点新闻)的口号。


Dab系列短视频


正如这个名字一样,Dab系列的短视频极其短小,时长大约在1-2分钟左右。它的内容涉猎比较广泛,关注全球变暖、关注枪支、关注青少年抽烟,也关注在韩国举行的space out(发呆)大赛。它希望以更轻松的方式,吸引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关注新闻。


起初,视频很少有旁白,主要由大量的图片、简单动画和字幕组成,配上较为活泼的背景音乐。


2017年,卫报推出了Dab第二季。这一季的短视频主体,由视频画面取代了图片,加入了现场同期声,也增加了主人公的采访画面。


 

Being gay,65 years apart


2017年的Dab系列,是卫报在Facebook上的巅峰时期,几乎每条短视频都会达到百万以上的播放量,有些视频的播放量甚至达到了千万。


除了Dab系列,卫报在Facebook上还进行了很多其他影像探索——Guardian Virtual Reality(卫报虚拟现实系列),Guardian documentary(卫报纪录片系列),In My Opinion(观点系列),Live(直播系列)。


Guardian documentary系列视频


2018年,卫报顺势推出了Dab第三季,也获得了不错的点击量。


但是,在那之后,卫报就停止了在Facebook上的系列短视频制作,只投放单个的短视频,以及常态的图文新闻发布。


出走Facebook,我们的“变革者”又去向了哪里?


在Facebook上投放系列短视频,卫报的用意是吸引年轻用户。那么出走Facebook以后,卫报短视频的主阵地又将去往哪里?或许从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2018年,皮尤研究中心发布公告称,Facebook的总用户量仍在在社交媒体中占领先位置,但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皮尤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针对美国13-17岁青少年的数据。这群年轻人中,YouTube的使用率为85%,其次是Instagram的72%,Snapchat的69%,而Facebook则位列第四,使用率为51%。


图片来自网络


而“变革者”卫报吸引年轻人的主阵地,也随之发生了改变。2019年,卫报继续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发布视频,但把系列短视频的项目放在了YouTube上,也得到了不错的反响。


2019年,卫报在YouTube上推出了Outliers(局外人), Modern Masculinity: season 1(当代的男子气概 第一季), Death Land(死亡之地)等新系列。


此外,2013年开始推出的短视频系列——Owen Jones meets(遇见欧文)和2015年开始推出的短视频系列——Anywhere but 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以外的地方),也一直在保持更新。


Death Land第一集在11月7日发布,不到4天时间,播放量就突破了20万。


“变革者”在短视频时代将走向何处


目前,卫报在Facebook, Instagram等平台上都继续进行短视频的投放,并根据平台的特性做出一定的调整。但主要以新闻短视频为主,彼此之间没有太多的区别。


和这几个平台不同的是,卫报在YouTube上运营了多个账号,包括The Guardian(卫报), Guardian News(卫报新闻), Guardian Football(卫报足球), Guardian Culture(卫报文化)…


卫报的新闻类短视频主要Guardian News上发布,而主账号The Guardian主要用来发布系列短视频。


这些系列短视频,正是卫报在新闻之外做出的尝试,为“纸媒在短视频时代要如何找到突破口”交出了一份答卷。


01

 兼顾大众和小众选


我们在之前的分享中提到过,BBC和CNN推出的短视频产品,都偏好关注小众、边缘的事物,发掘受众的好奇心。


卫报的系列短视频也关注小众。


它推出了系列短视频Outliers(局外人),把目光放在了一些较为边缘的群体上。但Outliers的“边缘”并不是指底层,也并不弱势,而只是因为人数较少,或是因为新兴,而没有受到过足够的关注。


Outliers关注在YouTube上的“网红孩子”、用药物增肌的健身者、仿生学发展下人们的新式假肢,它甚至还关注到了一群“地球是平的”理论的支持者。


Outliers系列部分视频


而另一个系列——Modern Masculinity(当代社会的男子气概),则把关注点放在了“男人”身上,主持人走访全国,探讨当下社会的“男子气概”、男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男人的责任。

 

Modern Masculinity系列短视频


卫报的另一些系列,则显得大众的多。


Owen Jones meets是卫报坚持了多年的一个系列,主持人Owen Jones走遍各地,和各色各样的人对谈。话题则是关于时下的社会热点,比如英国脱欧、种族问题、世界的环境问题。


无论是大众还是小众选题,卫报的短视频都不仅仅是到好奇心这一步。也许是纸媒的基因带给了它的一些不同,卫报的短视频始终在尝试呈现一种社会现象,呈现社会的某一个层面


比起CNN短视频的天马行空,BBC短视频的浪漫主义,卫报的短视频确实“接地气”的多,它从未脱离过社会,也从未脱离过人。


02

 融合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制作形式


卫报系列短视频保留了许多传统媒体的痕迹。


在卫报的大多数视频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记者”的存在。“记者”不只是作为旁白或是流程引导而存在,而是真正参与到视频中去,来挖掘出背后更多的内容。


此外,BBC和CNN推出的短视频大多都在2-5分钟左右。相比起来,卫报系列短视频的时间则长的多,一般在十几分钟左右。这给了它足够的时间,去采访不同视角的人,呈现多方的观点。这更能够引发受众去思考,而不仅仅是呈现一个事实。


 


Steroids, syringes and stigma: the quest for the perfect male six-pack


像在Outliers的Steroids, syringes and stigma: the quest for the perfect male six-pack(类固醇、注射器和针头:男性对于六块完美腹肌的追求)中,视频展现了许多视角:在YouTube上介绍“药物增肌”知识的健身教练,“药物增肌”的使用者,大量使用“药物增肌”而猝死的健美运动员,相关领域的教授,“药物增肌”危害的宣传者,以及对相关救助机制提出质疑的人。


多元的视角,让我们能看到这个现象更深的层面。


同时,这些短视频中也融入了社交媒体的特点。


短视频中融入了大量“花絮式”的内容:笑声,路人突然的入镜,主持人的“自嘲”,和旁人的打闹……这些片段的加入,削减了视频内容带来的“正式感”,增加了趣味性。


Why Jordan Peterson is filling the void


在Modern Masculinity系列中的Why Jordan Peterson is filling the void,就是以主持人的一串笑声开头的,紧接着是主持人的一段与主题无关的“废话”,之后才出现了介绍主人公的片段。


甚至视频的拍摄方式也是杂糅的。现在可能是个摄像机的拍摄画面,下一秒你可能会看见主持人自己拿着手机,录了一段歪歪斜斜的画面。


正式片段和花絮片段夹杂在一起,采访镜头和旁白镜头夹杂在一起。碎片化的片段组合在一起,有着明显的社交媒体的风格。而这也是卫报融入社交媒体的一个重要策略。


卫报在社交媒体上投放短视频的最初目的,是吸引年轻人来关注重要的新闻。这和很多单纯为了赚取眼球经济的主体有着明显的不同。


《卫报》创刊以来,它的主要读者就是政界人士、白领和知识分子,它希望自己的内容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而卫报在YouTube上投放的短视频,也再次印证了它的初心。它选择了一些有深度的话题,以探讨的姿态和年轻人分享,希望在这个追求眼球经济的时代,也能保持思考。


作为一个从纸媒变革而来的媒体,卫报顺应着时代的潮流,在短视频这道题上似乎已经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但是下一步,要走向哪里,如何转型,受众是否会买账,还在等待着卫报去探索。



好啦,今天部落君的分享就先到这里,

如果你还有什么

想看、想玩、想了解的内容,

快猛戳下方的留言告诉我们吧!

咱们下期再见!

My eye! See you!


——END——


撰稿、编辑/木瓜


灯塔照亮过

  

哎呀!| BBC在短视频时代如何为“好奇心”讲故事?

哎呀!| Great Big Story,和 CNN一起去探险  

哎呀!| 大疆,“远方的一切都和它有关” 

哎呀!| 亚马逊,如何像“大管家”一样管理你的生活?

哎呀!| 特斯拉真能改变世界吗?

哎呀!| 成立43年的Apple,仍然玩转“主角游戏” 

哎呀!| 比尔·盖茨“隐退”后,微软如何继续把故事讲好 

哎呀!| Accenture,短视频中的“另一个我” 

哎呀!| “蓝色大象”IBM如何用短视频跳舞  

哎呀!| Facebook上的点击率之战,Google在怎么玩?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或邮箱nylighthousestudio@163.com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