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新经济:传统美学的消费升级 | 典型观察
前不久,祝勇又出版了《故宫的古物之美·绘画风雅1》,这次的“故宫美文”又不出意料地引来众多热捧。《绘画风雅1》的封面用的是故宫红墙的满屏图,这种兼具古韵和大气内敛之美,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东方美学的意蕴。
“古物”虽说是一个时代的物质载体,但是折射出不同时代精神文化审美的演变。《大美中国》更是通过对古代大量工艺品、美术作品、建筑、器具等严谨审视,透过当时生产方式、生活信仰等对审美对象的渗透,勾勒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史的演进。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从宋画的角度切入,透过古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挖掘与呈现,愈发引起当下人们的关注。
不光是出版界掀起东方审美风潮,无论内容、设计或是形式、载体,悄然间,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关注,并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所传达出的美感。回归传统品质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与时代背景相关,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变和升级,在文化自信提升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
东方美学回归日常生活,“国潮风”兴起,将传统文化和潮流时尚相结合的非遗产品,愈发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并随着时代裹挟呼唤,迎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红利。
羌绣装饰的小羊,是收纳耳机线的萌物;扎染拥抱家居,为小窝添加一抹中国蓝;夏布与银饰碰撞,成为摇曳在耳畔的呓语;蜡染的卫衣和牛仔裤,是年轻人穿在身上的IP......
漫长的非遗保护与发展之路,非遗与时尚接轨,现代与传统解构,当非遗产品不自觉的又被人们加进购物车之时——猛然回头,那一场叫做“非遗新经济”的战争原来早已打响。
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一路走来,伴随着不同的年代背景,谁主沉浮。“濒危”、“抢救”、“挖掘”、“创新“是说道非遗的高频词汇。
由最初势薄力单的传承人维系着的非遗记忆,在翻天覆地的时代变换中,借助外力,愈发激活千年非遗的现代活力。或经由平台化、市场化、产品化、场景化打造非遗经济,或强调“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创新生活的理念,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故事依旧未完待续。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早期的传承和保护更多是以民间的、自发性的保护为主。
直到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以政府为主导的体系化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开始起步,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与此同时,非遗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相关行业、学术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参与方开始加入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沿着时间的轴线回溯,三个时间段刻画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之路:
探索起步阶段——2001年,昆区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由此,拉开了政府主导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序幕;2004年8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台,此后各级政府开始了一系列非遗保护工作和宣传活动;2005年国务院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2005年至2009年,第一次大规模开展全国性的非遗普查活动,普查出非遗资源总量近87万项。
发展成型阶段——2011年,非遗法正式颁布实施,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和工作机制日趋完善;2015年,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启动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为非遗传承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在这五年里,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支持生态区建设了151个非遗综合性传习中心,顶层设计和工作流程和机制不断健全。
跃上新台阶——自2016年以来,文化部牵头研究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支持18个国家级生态区62个非遗传习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工作,安排2520万元在生态区增设287个非遗传习点,非遗保护在实践方面有了诸多新的发展和创新,非遗保护跃上新台阶。
从2001年昆区入选非遗名录至今,政府主导下的非遗保护工作已走过了18年。从“抢救性保护”到“整体性保护”,从“生产性保护”到“生活性保护”,非遗保护工作在不断完善和深化。
以最初对非遗传承人给予物质和金钱上的捐助,到为手艺人提供研习培训,帮他们提升技艺,打开市场,提高收入,促进非遗传播,多元赋能,让非遗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道路。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理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迭代不断更新。非遗保护从思路到形态上都出现新的裂变。
思路上,从输血到造血,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形式上,多种跨界融合的新型模式不断涌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与消费,渐成风尚。
近期,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北京非遗主题文创园开园。该平台集产品投资与设计、生产与管理、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以非遗为内核,通过全新的商业模式,将非遗创新转化成全要素、全产业链、全整合的赋能平台。可以说让非遗新经济在市场化运作的赛道上再次前进了一步。
以往,各类博物馆、展览与非遗结合,为非遗产品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但受地域、时间等方面条件限制,传播有限。一些非遗文创品,旅游纪念品或特产,由于文化特色不突出、或质量参差不齐,或与日常生活脱节,实用性低,导致市场效应差。
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非遗传播媒介的同时,弱化了产业边界。非遗+动漫、非遗+影视剧、非遗+综艺、非遗+旅游、非遗+电商、非遗+直播......各类与非遗相关的影视剧、综艺、动漫、游戏、直播等形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非遗保护的跨界融合,让非遗走入更多人的生活。
“非遗+电商”的形式更是进一步拉近了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为非遗产品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唯品会打造的特色电商公益平台“唯爱工坊”是典型案例。
于2017年5月底正式启动的唯爱工坊,通过非遗人才培养、非遗时尚产品打造、电商公益售卖等举措,推动非遗现代生活化、时尚商品化和发展可持续化。唯爱工坊凭借唯品会时尚电商优势,重新诠释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理念。
见人——非遗手艺人帮扶与培育,平台通过捐建“唯爱・妈妈制造非遗手工艺合作社”,为手艺人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见物——时尚产品重构,通过携手知名品牌和设计师走进非遗手艺地采风创作,共同打造非遗时尚好物;见生活——非遗产业链重塑,发挥电商平台优势,全链条推动非遗时尚消费,让非遗回归生活。
“产、学、研、售、秀”,即唯爱工坊以生产组织建设、文化研究梳理、产品创新开发、电商平台销售、非遗传播推广,打通“非遗新经济”全链条,为我们提供了非遗产业闭环发展的启发和思考。
非遗邂逅电商,则为实现非遗的传承与活化,为非遗的二次创作、商业化价值转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平台和出路。
无论是政府主导非遗保护与传承,还是企业入局,非遗传承人、非遗手艺人始终是发展的核心。政府或企业从输血到造血,扶贫到扶智,让非遗手艺人从“深闺”走向市场,让非遗传承实现自给自足良性循环。
然而,非遗产品市场化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存在诸多痛点。非遗手艺人老龄化严重,时代的变化让他们措手不及。除了非遗手艺人市场意识薄弱,以及渠道信息不对称的痛点之外,非遗产品市场化仍然存在着诸多固有屏障——
手艺人缺乏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市场接受度差;产品的生产流程不规范、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且质量相对粗糙,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竞争力差等,此外,在扩大非遗文化和产业影响力方面也会陷入一定瓶颈。
在政府或企业打造的非遗产业平台上,非遗技艺成为手艺人的“脱贫生产力”,手艺人不再为了经济条件或家庭情况放弃热爱的技艺。
当逐渐认知到非遗传承的受重视程度,手艺人们从以前只顾埋头手艺工作养活家人的状态中走出,随着合作的非遗平台或机构的带领下,手艺人们参加各种活动、登上更大舞台,技艺提升,眼界更为开阔。
当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后,手艺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再次增强。另一方面,版权意识和契约精神的提升,让非遗手艺人拥抱市场,拥抱时代的变革,提升了个人与平台合作的综合效益。
非遗新经济全链条打通,平台的价值和意义将极大凸显。找准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核心痛点,以造血式机制,改善非遗手艺人的从业状况、技能水平、收入状况、家庭情况、心理态度以及市场意识,让非遗手艺人全面赋能。
凝聚更多社会力量与合作机构,将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队伍、加入非遗手艺人队伍,让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焕发出蓬勃的时代生命力。
全面开发的非遗技艺,让传统与时尚逐步接轨;设计升级的非遗产品,让现代与传统解构融合。丰富的非遗消费品品类,全面融入日常生活。
当非遗的元素被轻盈的融入在服装、鞋履、箱包、首饰配饰、日用家居、文具用品、数码电子等生活用品上,你才发现,一场东方美学的消费风尚悄然兴起。
唯爱工坊网上非遗商品
产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营,是非遗产品生产的发展引擎。非遗产品从开发、设计到生产、销售,均有迹可循:开发阶段,引入设计力量加入,让非遗产品美感和实用性大大提升,让非遗产品现代生活。
生产阶段,通过产业流程规范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价格更加亲民;销售阶段,联合多方资源,创新营销方式,让更多消费者认识、了解到非遗产品,扩大非遗产品影响力。
最终,非遗消费还应物有所值,据唯爱工坊最新研究数据表明,在设计上,相较于大面积的使用非遗元素,消费者更易接受小范围巧妙融合的非遗纹样产品,大面积使用图纹,消费者表示“太挑人”,小而美的设计风格销量更突出。
品类上,扇子、项链、围巾、腕表、棒球帽等,首饰配饰类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在价格上,亲民化定价更受欢迎,三百元以内价位接受度最高。
从博物馆走进百姓家,非遗产品化拉近了消费者与非遗的距离。除使用体验之外,生动化的非遗营销传播手段,以丰富多样的内容玩转非遗,如微电影、时装走秀、创意短视频、现场直播等,用最直观的方式向消费者展现非遗的现代化形象,让千年非遗“活”起来,改变大众对非遗传统的刻板印象。
生活化的非遗营销同样让人拥有耳目一新的消费体验,当非遗潮流走进时装周,非遗跨界合作音乐节,非遗线下艺术生活体验展、商圈快闪、社区试点......生活场景与非遗消费融合,让消费者体验提升,认知感触也更加深入。
非遗产品独特的文化气质特征,契合了“国潮风”背后的东方美学生活范式,纯手工的非遗工艺凝聚了匠人匠心的温度,每一款都独一无二,彰显独特个性,不仅具备收藏家价值,还具有工艺价值。
诸多的优势的产品特性,让非遗产品兼具颜值和品质,不仅俘获了以80后已婚高知女性的助力消费人群的芳心,而且随着年轻化、普及化的消费趋势,越发扩大了非遗消费主力人群的边界。
不断朝我们走来的非遗,愈发显示出嫣然的“少女”模样,生命的奥秘不在于年岁,千年一梦不是她老去的理由,时代与创新给她注入了时尚与活力的原生密码。
非遗血脉里流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且会一直延续——串联起过往,依旧温热的器物与手工技艺;串起我们的当下,对物品审美和文化内涵新定义;串起未来,关于新与旧,生活美学未完待续。
— End —
更多作者原创文章回顾:
“小荣说”近期精彩文章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