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旅融合:回归源头的逻辑探究 | 典型观察

付萍 小荣说 2020-09-06

近段时间,关于“文旅融合”的辨析,成为热点话题,使得这个原本一窝蜂的年度热点,因有不同理解,而冷热酸甜,风味杂陈。


4月1日,孙小荣在《警惕“文旅融合”的语境误导》一文中表达出自己的忧虑,“‘文旅融合’的兴起,或许会以偏概全,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文化旅游,而影响其他旅游形态的健康发展......我们已不知不觉地偏向了文化本位主义;当这些经不起常识打量的数据,成为一种刻意而为的语境诱导,产业的发展就会出现失衡的可能。

同一天,张辉在“中原文旅讲坛”演讲中提出,“文旅融合,实际上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而不是灵魂与形式上的融合。文旅融合是要通过以文促旅和以旅彰文这两个路径来完成。

4月12日,魏小安在“第二届中国文旅产业大会”主题演讲中说:“文化到旅游其实只差‘一张纸’,这张纸就是市场。旅游到文化中间差了一座山,这座山就是学问。

三个专家三篇论述,在业界引起高频关注和广泛讨论。文旅融合后,业界面前铺就的并不是一览无余的康庄大道,在基层的发展中,反而充满了徘徊不定的迷茫。到底是顺其自然,“能融则融,宜融尽融”,还是充满激情地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地风风火火、其乐融融?

面对这种矛盾心理,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回到文化旅游的源头上,重新审视定义的边界线,厘清易于混淆的认知误区——


误区1:所有的旅游都是文化旅游

文化伴随着人类而来,它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并将与人类社会相始终。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包含着“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

当以上帝视角追寻到文化的源头、追溯文旅融合的发展踪迹时,会发现,伴随着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文化旅游在国内、国际消费市场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符号鲜明的文旅产业品牌的形成,衍生出了越来越多丰富又多元的文化旅游产业形态。

譬如,从横向意义上来看,中国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和不同产业融合的视角下,区域旅游、民族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等;纵向体验意义上,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深度体验旅游、沉浸式体验旅游等不同的旅游业态。还有与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关联的组团旅游、自由游、自驾游、背包客旅游,个性的“定制旅游”,“说走就走”的即时旅游等等。

文旅融合并非一时之策,一时之景,不是脑海中想当然的具象区分,而是二者互为媒介、互相形塑、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

以生态旅游为例,以生态资源为打底的旅游产品,常态上冠名的“生态文化”是理论层面对崇尚环境、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生态文化通过生态旅游去彰显传达,生态旅游反过来也传播和加深了生态文化的认知,这二者并非泾渭分明的语境对立。

文化旅游涵盖广泛,但只是旅游的子集,并不能直接代表所有的旅游形态。

误区2: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模棱两可


文化旅游并不等同于旅游文化,乍看来模棱两可,只有细细的品酌二者的区别和关系才能加深认识,避免跌入误区。

“旅游文化”属于文化范畴的部分,旅游文化正如”旅游与文化的关系“一般,有着对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的理论研究。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是旅游产品开发或经营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对一个地方旅游文化的研究,也许涉及到文学、艺术、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建筑学、园艺学等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联的部分,这些研究对文化旅游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反过来,“文化旅游”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 ,也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当一个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或打造一个考古遗址公园,我们说“要挖掘文化”,那定不能绕开地方的“旅游文化”来凭空捏造出一个旅游产品来,开辟遗址公园,必然要围绕遗址研究这个地区的民俗习惯、历史故事、地质建筑等等“旅游文化”的理论参考方面。

对于旅游目的地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而言,把握二者含义,更有助于在认知上加深对文旅融合方向上的指导与创新。“傻傻分不清”的结局,反映的是对“文化”的懵圈,对“旅游”的懵懂。


误区3: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混淆不清

在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中,对于落地的文旅项目、文旅产品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混淆不清,极易出现事件认知和运营实践的偏颇。这里面往往会存在政府与企业的利益权衡和互相博弈的过程,正确的区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本质内涵,洞悉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具有正确的实践指导意义。

探讨文旅融合语境,先将众说纷纭的文旅产业融合方式放在一边,只有对文化产业的特征和属性进行认知背书,才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文化事业不同于文化产业,它以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提升社会文化素养为主要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文化产业的狭义定义从客观上为其画上了分界线——从事文化产品创业、研发、生产、营销的经济业态,也是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与消费文化有机统一的经济业态。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存在着“天生一对”的契合性和互补性,正如“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命题,文化因旅游而广泛传播、富于活力,旅游因文化而提升品位、彰显魅力。

文化事业就像肥厚的土地,给文化产业提供了优良的土壤、湿度和温度,优质的背景底色为文旅融合助力,促进产业创新。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就是最好的典型,洁净升级、焕然一新的厕所,以最基本、最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为引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创造了“厕所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旅游目的地革命。


辨析4:再探文旅产业宏微观融合路径

文旅产业融合不能停留在口号上,科学高效中,踏踏实实脚踩实处才是硬道理。业内专家们有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自己的疑虑,或者从认知上给以形象的总结,也有从具体的实践层面上深度阐述怎么去融,如何融得好。

以宏观与微观的融合路径上考虑,“融”代表的含义其实就是要探寻到其各自资源要素相互渗透、流动交换的合适路径。

宏观融合路径上,首先要与区域发展战略相适应。文旅产业融合,是相关企业间资源要素的交换与重组的过程,并不是凭空而出创新点子,无土之木,注定夭折,资源要素的整合离不开本区域的发展土壤,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时,彼此是齐生共长的关系。

其次,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设计相适应。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品牌IP的文化价值指代,形象的定位和立意是文旅产业融合前行的罗盘,所谓“形成拳头”旅游产品、“龙头效应”和“力往一处使”,整合全区“一盘棋”就是这个意思。

微观融合方面,一是基于资源要素禀赋的融合。文化和旅游资源要素禀赋的融通,以文促旅,对文化产品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出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然后以这种文化内涵为魂,赋予相关旅游产品全新的理念与价值,为其注入特色文化元素,进而形成对游客更具吸引力的新型资源要素,提升旅游产品及其产业链的层次和水平。

微观融合路径二,基于技术创新的融合。技术创新是文旅产业融合的重要引擎。许多情形下,文化价值、理念、创意等资源渗透融合到传统旅游业中去,客观上要求有一定的技术手段为其提供支撑和保证。而以互联网科技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是转换和促进二者融合的最佳媒介。

微观融合路径三,基于市场优势的融合。市场是配置资源有效形式,通过市场化过程,找准市场定位,强化市场细分,对文化旅游融合产品的商业运营,吸引顾客,刺激消费,扩大市场份额。

旅游是一种文化,也是文化的媒介。旅游的本质是一种文化体验、文化认知和文化传播的形式,虽说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的消费热潮反映着大众文化诉求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在文旅产业发展的落地业态上,也不应牵强附会的将“文化”无限放大,以至于失去旅游的本真。

文旅融合,众说纷纭中,在十字路口,厘清误区,回归源头的意义探究是有必要的,对文化旅游的正确认知具有积极的、清醒的、镇定化的意义,下一步,了解了文化,如何去正确高效的表达文化?当旅游目的地苦思冥想、抓耳挠腮时,切勿情绪化“冲动”。

目的地旅游供给上,无论是旅游业态、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或是旅游服务,都应遵循着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规避“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思维误区。

积极学习文化、认识文化,学习旅游,弄透旅游,认真对比,勇于创新,以互联网时代前沿的品牌营销思维立意,带着清醒的思考和认识再开疆扩土、占领市场主动权。即便百舸争流,文旅融合排头新兵,都是时代旅游发展的弄潮儿。

— End —




“小荣说”近期精彩文章回顾:

论领导审美决策的尺度:从四川“三九大”到福建“全福游” 

吴中凤:金银与火的淬炼——“蒙镶”传承之路

孙小荣:警惕“文旅融合”的语境误导

孙小荣:谁的“全域旅游”?

景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典范:城景融合,城乡联动的“崂山模式”



付 萍

孙小荣工作室

文旅产业研究员

更多作者原创文章回顾:

魏翔:高出立意低处着手,以非常态思维破局文旅难题

非遗会客厅:古老手工技艺的传承与现代演绎

激活大运河:以符号化和场景活化,重塑运河居民的文化认同

文化新零售:为什么投资上百亿的文旅景区,做不过一家书店?

唤醒”城市精神“,重构人与城的温情 | 读书记





特别说明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小荣说”所发文稿除特别标注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为“孙小荣·工作室”原创稿,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若需更多平台及个人原创文章详情,请关注“小荣说”微信公众号。

“小荣说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中国旅游的变革力量》、《中国旅游“515战略”系列访谈录》和《中国旅游营销的新价值时代》,聚焦中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变革,以媒体视角对旅游产业进行系统解读,新观点讲述中国旅游转型故事,新视角研究中国旅游品牌营销,新笔法批判中国旅游困境与出路。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京东、当当、亚马逊等有售。


小荣说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