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门店超37000家!连锁药店“巨头们”将扩张的战火从区域烧向全国

棕哥2025 药渡 2022-10-11


来源:药渡

撰文:粽哥2025    编辑:丸子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主旋律。

连锁药店行业的主旋律,无疑是扩张、扩张、扩张。这一点,从近年来上市连锁药店不断攻城掠地就能得到印证。

本文将从三个层面来剖析上市连锁药店大肆扩张背后的底层逻辑:

1、为什么“扩张”会成为连锁药店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2、上市连锁药店的扩张模式有哪些?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3、以基本面业绩为例,扩张战略给上市连锁药店带来了哪些变化?

1

连锁药店扩张背后的底层逻辑



影响连锁药店行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政策。

在“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的不断深入下,“药占比、零差率、医保控费、分级诊疗、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双通道、DRG支付改革”等一系列医改措施稳步推进。

对于带量采购政策而言,随着中小药店也可能参与集采,龙头连锁药房的价格优势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另一方面,那些原来医院销售规模较大的落标品种和外资原研药都能给零售药房带来较大机会。特别是那些在全国十多个省份构建了庞大销售网络的上市连锁药店,对上游厂家的议价能力更强。
 

另外,随着“处方药网络销售”政策的逐步放开,会对线下销售的零售药房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长远看,医药零售市场会呈现出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对于那些借力O2O布局新零售的连锁药店而言,线上销售成为了很好的补充。

除此以外,DRGs/DIP(按病种付费)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医疗机构的收入和成本关系。药品、医用耗材等都转变为医疗成本,占用医保费用结余和医疗服务收费空间,将加快推动处方外流和医药分开、使得医院处方药流向药店。

整体而言,在产业政策驱动以及大众对健康的刚性需求下,连锁药店行业仍将保持着螺旋上升趋势。而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只有通过扩张来提高规模效应,才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才能掌握竞争优势。

因此,随着全国性和区域龙头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加速整合,连锁药店行业的集中度也逐步提高。

据中信证券研报显示,零售连锁化率和市场集中度的持续提升的同时,我国头部连锁市占率也在逐年提升。TOP10连锁的市占率从2015年的13.56%提升至2020年的26.97%,TOP50连锁的市占率从26.87%提升至41.24%。
 

但是,相较于美国、日本等成熟市场,我国连锁药店行业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尚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IQVIA的数据,美国药店的连锁化率从1990年的不到40%增至2021年的90%,TOP3连锁门店数量占据了全美药店数量的近37%。

基于此,行业并购整合、扩张战略成为了我国连锁药店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而在这一大趋势下,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等传统上市连锁药店加速了扩张的步伐。

2

上半年延续扩张态势,

老百姓门店数突破一万家


如前文所述,门店扩张已经成为连锁药店行业发展的核心逻辑。这一点,从四大药店龙头历年来的门店数量变动情况中也能得到印证。

从四大药店龙头往年的门店数量变动情况来看,一心堂的门店数量一直占据领先,尤其以2016-2019年最为显著。但到了2021年,四大药店龙头的门店数量已经差距不大。
 

其他三家药店龙头的门店数量之所以增加得如此之快,主要是由于扩张战略有所差异。

众所周知,连锁药店的门店扩张战略主要分为三种:自建、并购、直营式加盟。其中,一心堂专注于自建门店,以直营零售连锁为核心,走的是“少区域高密度”的全面立体化纵深布局策略,因此扩张速度以稳健为主。

作为“西南零售药店龙头”的一心堂,坚持走核心区域门店高密度布局,将区域市场做深做透,形成城乡一体化垂直渗透拓展的门店布局结构策略,目前重点发展区域在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同时兼顾华北地区的门店发展。

截至2022年上半年,一心堂共有8990家直营连锁门店(上半年新增了430家门店),其中西南地区门店数量最多,达到7064家;其次为华南地区,1247家;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分别为634家、35家、10家。
 
一心堂门店取得医保资质情况 来源:2022年中报

而益丰药房、大参林则主要采取“直营+并购+加盟”的拓展模式。其中门店数量最少的益丰药房,近年来更是侧重于兼并与收购战略,而老百姓则采取“自建、并购、加盟、联盟”四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扩张模式,加盟门店的占比为四家中最高。

近年来,通过实施兼并与收购战略的益丰药房不可谓不“激进”,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4752家暴增至2021年的7809家。三年内足足增加了3057家,今年上半年更是净增了1391家门店。

据数据显示,益丰药房自2015年上市以来,成功完成了近百起同行业的并购整合。例如,公司分别于2020年7月、2022年4月收购唐山德顺堂重组新公司70%股权、湖南九芝堂51%股权,两项收购后合计新增了近600家门店。

截至2022年6月30日,益丰药房在湖南、湖北、上海、江苏、江西、浙江、广东、河北、北京、天津十省市共开设了9200家连锁门店(含加盟店1516家),华中、华东和华北区域竞争优势明显,向顾客销售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健康食品、个人护理用品及与健康相关联的日用便利品等商品。
 

大参林主要采取“直营+并购+加盟”三大模式拓展门店区域布局,以“深耕华南,布局全国”为核心发展战略,通过持续下沉渗透华南地区,聚焦拓展长三角(环渤海)、东北地区及中部地区。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大参林已开业门店共8896家(含加盟店1376家),公司的零售业务覆盖广东、广西、河南、河北、江西、福建、江苏、浙江、陕西、黑龙江、四川、山东、湖北、海南、重庆等15个省份。其中,上半年新增自建门店194家,加盟门店441家,收购门店172家。

老百姓则采取“自建、并购、加盟、联盟”四驾马车并驾齐驱,精细化深耕下沉市场的模式。

截至今年上半年,老百姓构建了覆盖全国20个省、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共计10009家门店的营销网络,其中直营门店7254家、加盟门店2755家。其中,上半年全国新增门店1814家,其中直营门店1205家,加盟门店609家。
由此可见,四大药店巨头的门店总数已经从2021年末的32914家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37095家,扩张的战火也从区域烧向了全国。


3

扩张带来了哪些变化?


那么,坚守门店扩张战略的上市连锁药店,近年来业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门店扩张最“激进”的益丰药房,凭借“区域聚焦、稳健扩张”的发展战略,得以快速占领区域市场,获得超过行业平均的盈利水平和较高的销售与利润提升。

近年来,益丰药房的总营收从2018年的69.1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3.2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22.02%,同期归母净利润从4.16亿元增长至8.88亿元,CAGR达20.87%。

今年上半年,受益于老店的内生式增长和并购门店的外延式增长(新开门店、同行业并购),以及公司管理效益的提升、加盟配送业务持续拓展,益丰药房实现总营收87.5亿元,同比增长19.11%,归母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14.2%,继续保持稳健态势。
 
A股7家上市连锁药企2022年中报业绩对比 来源:萝卜投研

另外,大参林上半年实现总营收较上年增长20.68%,主要系零售业已有店的内生增长及新开、行业并购而新增门店的业绩贡献,而且由于收入增长、管理效益提升得到营业总成本的有效控制,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10.62%、19.39%。

按市场区域划分,上半年华南地区、华中地区的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10%、22.46%,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而华东地区、东北华北西南及西北地区都取得了较高的增速,分别高达53.23%、196.8%,主要来自于公司积极实施省外扩张战略,通过门店并购带来的销售增长贡献。
 
大参林的直营门店经营效率情况 来源:2022年中报

同样地,由于原有可比门店内生增长,以及新开、收购等新增门店增长,上半年老百姓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51%、12.48%。其中,华中地区有较突出的领先优势,实现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超过42%,是公司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相较之下,已经形成“以直营零售连锁为核心,多元化业态并存”发展格局的一心堂,经营业务相当多元,不仅以药品零售业务为主,而且还拥有互联网业务、个体美妆产品、商保业务、彩票业务等。

从收入构成看,一心堂在电商业务模块的运营上搭建了O2O业务和B2C业务,实现全渠道销售网络。2022年上半年,电商总销售额为2.62亿元,同比增长62.64%,其中O2O业务、B2C业务分别同比增长77.59%、8.61%,占电商业务总销售额的比重为85.53%、14.47%。

其中,占电商业务主导的O2O业务销售之所以能实现高增速,得益于O2O业务覆盖了全国10个省份及直辖市,且上半年O2O业务门店数共计增加542家至8833家,覆盖率更是达到门店总数的98.25%。
 

另外,上半年一心堂的创新业务也获得了良好成效:个护美妆业务的产品销售涉及产品层次36种,半年实现破亿元的销售;第三方保险业务实现销售额3.71亿元,同比增长33.11%,占连锁门店总销售额的比重达到5.78%,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彩票业务方面,目前公司在云南、广西和山西的近500家连锁药店开通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渠道销售点。


4

结语


总地来看,通过实施扩张战略不断的实现攻城掠地,提高规模效应优势,能给业绩增长带来正向反馈。

可以预见,随着上市连锁药店继续执行扩张战略,行业集中度仍将保持上升态势。


参考资料:
1.《大参林-603233-首次覆盖深度报告:快速扩张的高利润率药店龙头》,浙商证券
2.各公司财报、公告

*药渡媒体商务合作扫码添加



康方生物2022H1业绩:PD-1半年卖3亿,PD-1/CTLA-4双抗强势开局

浅谈国内新药加速上市政策

泛生子私有化后,能再续辉煌吗?

【重磅】肿瘤部位的适应性免疫抗性AIR:机制和未来展望

亚盛医药2022H1:专注细胞凋亡,商业化首战超预期,自我造血能力强




点击"阅读原文",随时掌握行业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