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信是做人处世的根本,正所谓“信者,行之基也”“行非信无以立”。对于每个人而言,遵守信德都至关重要,因为它关乎一个人的形象和声誉。
孔子强调“信则人任焉”,因而信可谓立身处世的基石。相反,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不守信德,辜负社会、他人的信任,则往往为人所不齿。正如孔子感叹的那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与人社会地位固有差异,才能性情也各不相同,但不论贫富贵贱,唯有诚实守信、坦荡无私,才能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堂堂正正地立足于天地之间。
宋代的查道为人淳朴厚道,一天早上和仆人挑着礼物去看望远方亲戚。中午时分,两人都饥饿难耐了,可路上没有饭铺。仆人建议从礼物中取些来吃。查道表示,礼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东西了,吃了便是偷。东西还没有送到人家手里,人家也不知道,但内心已经决定了,这就是承诺,不用外在约束。查道这种质朴诚实的真性情,令人敬佩。
君子真诚,才能光明磊落。真诚就是信德的内在要求。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讲信德,就是要彼此真诚,心胸坦荡。真诚坦荡,就要做到“正心诚意”,以诚敬立身。在待人接物中,忠实于自己真实不妄的本性,行于外而动于中,动于中而发于外,无一丝夹杂,完全展露真心真性真情。
东汉第五伦为人坦诚,奉公尽节,以为官清白而著称。曾经有人问他:“您有私心吗?”他说:“以前,有人送千里马给我,我虽没收,但每当朝廷要三公举荐人才时,我心里总是不能忘记此事。虽然最终并没有推荐那个人,这难道可以说我没有私心吗?”第五伦的“私心”之说,正显示了他心中的坦荡。
光明磊落也是信的必然要求。古语云:“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朱熹说:“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与“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内在统一。一个人如果襟怀坦荡、言行磊落,自然就不可能说欺上瞒下的假话、虚话。领导干部应当加强个人修养,做到真诚坦荡,正如蔡锷将军所说:“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诚信,不仅要求人立身处世做到不欺人,还要做到不自欺。所谓“不自欺”,指不能欺骗自己的本心和良知。古人所谓“不畏人知畏己知”,就是这样一种自律自守精神。这种道德修养的功夫,就是儒家所一再申说的“慎独”,“君子必慎其独也”。东汉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就体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唯有做到慎独,才能问心无愧。唐代韩愈所说“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的“三不愧”的状态,没有慎独的功夫是做不到的。
要做到慎独,为人处世问心无愧,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还要有敬畏之心,常怀戒惧之感。在道德修养上,中国古人高度推崇敬畏心,于是有了“君子以恐慌自省”的金玉良言,有了“君子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深刻劝解。
从古至今,为官者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手握权力,便可能会有人献媚进奉,便有可能借公权谋取私利。与古代相比,当下诱惑更多,领导干部尤其需要慎独的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中写道:“党员干部要‘慎独’。……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作为领导干部,就要把慎独与“不自欺”“无愧于心”联系起来,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以高度的自觉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克制自己、抵制私念,从而达到“见欲而止”的境界。
本书是一部以阐释中华传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通俗理论读物。本书立足于历史传统,充分借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阐释了每个德目的来源、涵义和本质,以及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和国家治理的密切关系;同时又关注当前社会道德现象,落脚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古为今用。本书语言生动,行文活泼,深入浅出,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道德的洗礼,实现道德修养的提升,对于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戳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在买
读懂新时代 | 全面从严治党 | 讲政治 守规矩 | 六大纪律 | 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丨中国家规丨盛唐历史 | 八项规定 |“禁令”手册 | 隐形腐败 | 漫画评论 | 廉洁从政 | 习题集 | 追逃追赃 | 2018业务书单 | 案例剖析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