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 08 |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耶鲁男孩
早在耶鲁出结果的3天前,我们就突击采访过Mzm同学一次。那时我们另一名学员刚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在兴奋之余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冲击耶鲁的种子选手——Mzm同学。他身上有着很多光环:环境保护专利研发者,学校天文社社长,天文摄影爱好者,坐拥5万粉丝的天文instagram账号...
尽管大家对未知感到紧张,Mzm同学却显得异常平静。他正在写斯坦福大学的补充文书,做事的效率丝毫没被即将公布的结果影响。当被问到“如果没拿到录信会怎样”时,他答得很笃定:“总会有学校要我的。”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简介:耶鲁大学,成立于1701年,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是一所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春藤八校之一。至今耶鲁校园共走出了5位美国总统、19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16位亿万富翁、61名诺贝尔奖得主等。据19年USNews排名,耶鲁大学在美国综合性大学中排名第三。
REA 录取档案
姓名:Mzm
背景:新加坡华侨中学
GPA:A-level 未出分
标化:托福 110+(18年4月)
SAT1 1550+(17年12月)
SAT2 数学 800(16年6月)
物理 800(16年6月)
化学 800(16年6月)
主要活动:科研、天文社、环境、哲学
申请专业:天文、环境科学
附加信息:发表论文,个人摄影网站
主要面试:耶鲁
耶鲁出结果前一天晚上,他在朋友圈提醒朋友去看双子座流星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好运。12月15日早上6点10分,Mzm同学被耶鲁录取。群里一下子被学员们的祝贺刷屏,而成为焦点的他发完表情就继续安静地潜水了。
今年拿到耶鲁REA录取的中国人仅15人不到,Mzm同学能在众多理科申请者中被选中十分不容易。然而在我们眼中,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耶鲁出结果前后,他内心始终如一。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他申请耶鲁的实力,又是给了他保持定力的勇气?我们希望今天这篇推送能给你一些启发。
1. 得知被耶鲁录取了,心情怎样?
12月初,我从新加坡回国后就到上海三士渡办公室和导师并肩奋战申请季。REA出结果的前一天,我出去看了《星球大战》的电影,逛了会儿街,等待结果的心情有点紧张和忐忑。那天晚上十点睡,第二天早上六点自然醒,我拿起手机查看结果。看到录信后,我的心情挺平静的,长期远程放养我的父母很高兴,平时在申请群深度潜水的他们居然冒了一下泡,发了个表情包。
2. 明年入学前想做点什么?
明年入学之前,打算去中国比较好的拍摄点拍银河(特别喜欢天文摄影),比如宁波四明山、西藏纳木错、敦煌鸣沙山等。也想继续进行我的Instagram公众号(@the.astronomy.daily),可能会跟同学搞一点app开发。
3. 三士渡在申请季帮到了你什么?
我是在规划师的建议下选择耶鲁和申请天文专业的,从结果看这个选择很明智,因为申耶鲁的天文系的确比同档次学校的类似专业把握稍微大一点。我的文书被文书导师们仔细反复修改了很多遍,两个月后才确定下来,我非常感谢导师们的耐心改稿。坡党要在10月-12月考A-level,我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也在写文书,如果不是双方有效率地交流,时间上肯定来不及,写文书还是要赶早。
4. 活动做了啥?如何在申请中展现活动优势的?
我是学校天文社社长,做过大大小小的科研,主要是关于环境和天文的,也组织过几个环境保护的志愿者活动。我感觉之所以能申进耶鲁,主要是在活动和文书中抓住耶鲁天文的优势和自身天文方面的特色和成绩,毕竟我参加过挺多天文的比赛(比如天文奥林匹克和astro challenge)。在写耶鲁文书的时候,我也在文章里倾注了自己多年的想法。因为我热爱天文,所以写主文书很顺畅,效率也高,一般都是和导师讨论好当天晚上直接改完。
5. 主文书都写了什么?你如何决定素材的?
我一般是先确定想法,再写素材的,这可能是我自己的写作步骤。这几年我都在想,天文在光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会有什么出路?我做过很多科研项目,发现很多科研实验的结果多半是有随机性的,而且面对这些结果,即使是学术大牛也未必能解释清楚。这让我开始思考,科研本身的意义在哪里?因为之前我对西方悲观主义挺有共鸣的, 所以希望天文结合哲学能写出深度和新颖感。文章中具体结合了一点自己对加缪和尼采对虚无主义的看法。
6. 印象深刻的文书题是?你是怎么回答的?
耶鲁有两篇补充文书,一篇我谈了谈自己做环境保护的过程,另一篇我从哲学角度讲学术思想碰撞的重要性。印象比较深的一道文书题是:Think about an idea or topic that has been intellectually exciting for you. Why are you drawn to it?
我写了哲学上的真理不可知(主要是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和天文的间接观测做对比。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宇宙的过去,而不是现在这一刻的宇宙,所以天文的真理其实是不可知的,跟哲学中的观念很相似。
然后我结合了自己的一点想法,讲学术思想碰撞虽然不能改变真理不可知的现状,但让我们在真理的路上更近了一步。打个比方,就像拍一个房子,如果我们只拍一面,看到的东西肯定是2D的,如果很多人把他们拍的2D照片拼在一起,我们没准还能组建一个3D的照片。分享和观点的融合让我们超越了自身思想的局限性。
这个想法联系到我的天文科研项目合作(research collaboration) 、哲学上的公众号、写书之类的活动。
7. 有没有什么申请上的小秘诀?
我觉得很多时候静下心来观察生活,会发现有新的有意思的机会可以寻找。比如我看到很多同学写微信公众号,那时候我正在看新媒体营销的书, 我发现Instagram比微信公众号影响面更大。比如周围有同学写中文哲学书,我以前听到过亚马逊自出版,然后去尝试出版了一本书《Philosophy for People in a Hurry》。做这些都是基于我的兴趣,也做出了点成果。我感觉观察生活不光是对申请有帮助,更是一种探索自我和践行想法的过程。
8. 做选校调查时,耶鲁哪几点戳中了你?
第一点是耶鲁的天文真的很强!当时做研究的时候,我发现本科居然有对天文那么重视的学校!我很喜欢耶鲁和夏威夷凯克望远镜的合作项目,让本科生在科研中也能用到世界顶尖的器材。
除了天文,我喜欢耶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良好的人脉。因为之前在天文社组织活动的时候,我发现要做一个大规模的活动,人脉是必不可少的。参加天文比赛并获奖离不开新加坡大学天文社成员给我们的很多帮助。
第三点是看中了耶鲁的人文气质,我感觉耶鲁的博雅教育很适合我的个人成长。我平时看了很多书,特别喜欢霍金写的一系列书,比如《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我也挺喜欢社科类,比如国际关系、哲学、博弈论、心理学等内容。
9. 耶鲁喜欢什么样的申请者?
我也不知道耶鲁喜欢什么样的申请者,我猜大概是我在申请中展现的文理结合的形象。一方面,我对文科有一定研究,另一方面,在工科有发论文和专利,理科有竞赛,也喜欢组织活动。不过被录取主要还是运气惹。
10. 你拿到了面试吗?能简单描述么?
我在提交完申请后拿到了校友面试,面试我的是一位和善的年长校友,看起来有60多岁了。她以前在耶鲁学经济,1977年毕业。我们就像朋友一样聊天,我给她讲我天文的故事。
因为她年龄挺大,所以我跟她聊instagram时她也不太了解,就问了一些基础问题比如:How do your friends see you? What do you see yourself in next 5 years?
因为之前跟导师有过模拟练习,演练了基础的面试问题,去咖啡馆面试的衣着和面试完发感谢信的注意事项,所以正式面试了也没那么紧张。我们聊了一个半小时,面完我这个extrovert感到挺开心的。
11. 申请中有遇到有趣的小故事吗?
虽然耶鲁主要的申请是在Common App上进行的,但学校官网是允许申请者在portal交STEM paper,所以一开始我想把我发表的科研论文(research supp)作为申请辅助材料上传。然后当时上传的截止日期是11月6号,但我并没有发现上传的地方。因为时差和双休日的缘故,一直拖到截止日期前一天11月5号。我打电话询问,耶鲁方说忘记弄了。第二天, 我的portal上突然冒出了一个按钮让我上传,原来申请界面是可以定制的,真神奇。
12.有什么想对在申请的朋友们说?
我一直觉得不要让大学申请定义了我们的高中教育。正如我个性化导师说的,在未来十多年回过头去看你现在的申请,其实它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与一些导师的谈心使我通常在申请季很焦虑的心平静下来。申请大学对我来说,是一个不断认识我自身的过程。对自己人生做个长远的规划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能对高中生活做一个满意的告别。
在采访全程,Mzm同学一直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在别人看来,申进耶鲁这种难如登天的操作,对他来说道理很简单:把手头上的事,认真做好。
首先,Mzm同学在申请全程与导师配合很默契。他很早就考到了冲击top大学的标化分数;每次导师给完反馈,第二天一早他就把文书改好了;拿到耶鲁面试后,他立马向我们讨教经验和技巧...因为他做事毫不拖延,所以他从没在申请上让导师们操心过。
其次,他热爱天文和环保的形象与耶鲁的天文学专业很匹配。作为天文社社长,他组织了各种的天文比赛, 带领大家去观测行星动向...这些活动展示了他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另外,他设计的一个环保方向的清理隔膜装置拿到了专利,说明他善用创造力去改变身边的环境。耶鲁很喜欢这种有情怀又想要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理科生。
最后,申请对他而言是一种“自我探索和践行想法”的过程。他对哲学的浓厚兴趣推动他去选择了亚马逊自出版书籍;他对天文摄影的爱好促使他号召全球众多天文爱好者投稿,一步步将ins账号扩大成5万粉丝的大号...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从中汲取灵感的人,所以我们为他塑造的申请形象便水到渠成了。
被耶鲁录取后的这十几天,Mzm同学依然活跃在三士渡上海办公室。像往常一样,他与导师们积极探讨着文书的修改,以平常心对待剩余几天的申请季,潜心钻研着天文摄影和ins账号的运营...在外人眼中他的身份已经变了,成了万众瞩目的耶鲁男孩;但他知道,他依然是自己,那个热爱仰望星空的人。
猜你想看
END
还想读我们其他文章?
(点击相应题目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