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分享 | 数字化发展与服务化转型 ——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赵宸宇 南开管理评论 2021-05-22




作者简介


赵宸宇,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制造业转型升级、国际投资。

研究缘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农业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第一制造大国。然而,我国实体经济仍然面临“大而不强”的突出问题,虽然经济体量庞大,但供给质量不高,无法满足消费结构转型的需要。从国际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制造业的供给质量,推动制造业转型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仍然较低,服务业高度不够、效率不高已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最突出因素,影响着整个工业体系的生产效率和创新发展能力。鉴于此,在全球服务经济的发展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找到一条现实路径,这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发展为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研究视角。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不断推进,粗放的生产方式和低附加值产品不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企业迫切需要实施数字化战略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们不禁思考,数字化能否推动企业服务化转型?内在机理是什么?数字化发展能否通过服务化转型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服务化效应,深刻理解数字化发展和服务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作用。
 
理论渊源与国内外研究基本情况
 
国外学者最早是从企业业务转型的角度对服务化的概念加以界定。服务化(Servitization)一词最早由Vandermerwe等提出,Szalavetz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内部生产投入和外部服务产出两个方面对制造业服务化现象进行进一步解释。在最近的一些研究中,学者们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验证,发现随着交通成本降低、通信技术发展以及规模经济效应,发达国家的服务化转型趋势在不断加强。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有助于自身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像苹果这种“无工厂企业”(Factoryless Goods Producers,FGPs)的研发能力更强、生产效率更高,可以获得制造业附加值中的大部分收益。上述研究大多是基于发达国家数据,而国内学者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发现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仍然较低,与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仍有较大差距,服务化转型有助于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
从以上可以发现,既有关于制造业服务化的研究大多围绕其内涵、发展趋势以及经济效应等方面展开,较少有文献关注到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影响因素。一些文献从动力机制与阻碍因素两方面对其进行考察,但主要是站在管理学视角从顾客需求、差异性竞争优势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互补性等方面给出回答,鲜有文献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具体实现路径进行思考。国外一些学者尝试从开放经济的视角讨论贸易和对外投资对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国内学者杨玲基于OECD国家的视角,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有助于加快本国优势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从数字化发展的视角看,既有关于数字化和服务化的文献大多相对独立,最近一些研究开始将二者进行结合,探讨数字化和服务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对其作用机制和影响渠道进行分析和检验。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异质性传导机制三个维度阐述了数字化发展推动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内在机理,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构造了企业层面的数字化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从实证角度检验了数字经济的服务化转型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数字化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服务化水平,已成为新时代推动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强大动力。(2)基于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数字化发展能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的机制间接促进企业服务化转型。(3)数字化发展对企业服务化转型的推动作用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服务业开放度和企业要素密集度的差异性影响。(4)通过考察数字化企业的服务化转型质量,发现数字化发展可以通过服务化转型提高企业的销售净利率、人均产出和每股收益,实现绩效改善和价值增值,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结论为理解企业数字化战略的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为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
 
实践价值
 
第一,企业应重视数字化发展对服务业务转型的强大推动作用。首先,加快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其次,加强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基于智能化生产拓展增值服务,拓宽企业的服务业务范围;再次,企业应注意对生产流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形成独特的“数据”资产,通过数据共享和重新利用激发服务业务活力;最后,企业在经营中应充分拥抱互联网,紧紧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
第二,制造业服务化是以创新要素驱动的先进制造模式,因此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中要以数字化战略重构企业的创新生态,重视人力资本管理,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引领企业服务化转型。
第三,数字化发展对企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应体现在“质量”上。因此企业在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服务化产出在量上的提高,也要重视服务业务水平在质上的提升,通过服务化转型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实现产品价值增值和利润空间拓展,防止一味扩大服务化投入对企业经营效益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政府应通过一些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壁垒等。
 
研究心得与展望
 
《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列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实际上这几个方向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有机融合的,既有文献关于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讨论还不够,尤其是缺乏从微观层面上进行的定量分析,后续我们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另外,既有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内涵与特征的研究大多为定性分析,实证的研究也主要从“互联网+”的角度展开,用企业的互联网化程度替代数字化转型。实际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含义有多个层次,互联网使用只是其中一个维度,这些特征决定了我们很难用单一维度和单一指标来全面衡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虽然本文构建了一个指数来综合反映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水平,但主要使用的是文本挖掘方法,可能和实际情况略有出入,如何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原文引用


赵宸宇.数字化发展与服务化转型 ——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21.24(2).149-161.


相关阅读

jjjjjj

新刊 | 《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第二期目录

主编寄语 | 白长虹——开展幸福产业交叉研究

研究分享 | 消费者世界主义、外族中心主义与民族中心主义对品牌态度影响机制的比较研究——面子正负效应的调节作用

研究分享 | 资源获取互动及其双缓冲机制——基于CMNEs应对国际化节奏不规律的事件路径分析

研究分享 | 本地任职与独立董事异议行为:监督效应vs.关系效应

研究分享 | 包容型领导与情绪劳动策略选择——来自银行业一线服务人员的实证研究

研究分享 | 竞争环境下研发企业组织情绪能力与组织绩效:双路径模型检验

研究分享 | 跨越采纳漏斗:前期间断、用户学习与持续使用




编辑:严莉
审核:徐芳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