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编寄语 | 白长虹——开展幸福产业交叉研究


白长虹,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管理评论》主编,现任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


开展幸福产业交叉研究


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曾这样描写春天的到来:满街桃李绽红霞,百卉迎春競作花。冰雪劫余生意在,喜看烟树茁新芽。诗人所述当然是她自己的心境。其实这种心境人皆有之,只是人们更常用幸福感一词来形容,指那种欣喜、满足的感觉。当人们在工作中实现了个人乐趣或完成建设性的任务,以奔放的热情追求知识、新奇事物或恋人,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和睦与温馨,都会产生幸福感,虽然导致幸福的原因各不相同。


早在2000年前,幸福的含义就成为智者先贤们讨论的对象。我国秦汉时期已有“五福”之说,“五福临门”至今仍是民间流行的吉祥贺词。如何才能感到幸福?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修身养性以达孔颜之乐说,有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说。古希腊哲学家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追求快乐、远离痛苦的享乐主义,有强调人的精神快乐、道德完善的理性主义,中外哲思莫衷一是。


过去几十年间,幸福已从抽象的哲学议题转变为一个具体的发展议题。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对幸福感、幸福的含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理查德·伊斯特林提出的“伊斯特林悖论”开启了幸福经济学的研究,而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展现了以培育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走向幸福的可能道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关于幸福的研究呈现出更为繁荣的多学科并发之势,而且许多理论成果在经济与社会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有关国家区域、行业或特殊人群的幸福指数测量、幸福社会建设、幸福组织管理等。


这种学术活动的聚合趋向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在经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数不清的地区战争、动乱、饥荒、自然灾害和瘟疫之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创造和享有幸福是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世界和平、社会平等、环境美好、安居乐业和健康生活,只是从属于根本目的的具体内容。满足人民幸福,已成为愈来愈多的国家、地区、科学、技术、教育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决定着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模式、质量高度与价值贡献。


对幸福的多学科探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学科作为学术志业的分工,既是知识领域专门化的划分,又是专家学者专门的组织方式。每个学科有着在内部被普遍接受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和共同关心的问题,甚至有自己的传统与文化,学科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就在所难免。有时学科隔阂之大,就如英国学者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描写的1960年代的科学家和作家这两个团体那样,“智能可以相互媲美,种族相同,社会出身差别不大,收入相近,但几乎完全没有相互交往,无论在智力、道德或心理状态方面都很少有共同性”,就像是横隔着“一个海洋”。学科之间的隔阂甚至可能引起误解,乃至相互敌视。1980年代《自然》杂志刊登过两位物理学家的文章,把卡尔•波普尔和托马斯•库恩等人直斥为“科学的敌人”,因为他们批评了科学能获得客观知识这一传统信念。有了这样的隔阂,不同学科之间又能如何合作呢?客观地说,现代大学是多种学科共存之地,不同学科之间对大学资源的竞争十分充分,但它们之间的协作却是大学建设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但学科所代表的理论方法和思想体系,其价值在于应用,在于它们在解决问题时所创造的结果。实践多次证明,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来不受学科的限定,不同学科之间理论的相互作用在解释或解决问题时往往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各种理论的相互启发、渗透、融合甚至可以衍生出新的学科。有人做过统计,20世纪是交叉学科十分繁荣的世纪,共出现了2000多个交叉学科。至于今后,人们普遍预计交叉学科会进一步蓬勃发展。


对于交叉学科的形成过程和交叉特点,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分类。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分类是:(1)边缘科学,由两个或数个学科边界附近的问题诱发出的新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在解决某些特定问题时相互联系起来;(2)横断科学,即各个学科对于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共同进行研究而形成的学科群;(3)综合科学,各学科对同一问题展开研究,各种方法的结合有可能综合而成独特的方法体系。综合科学是交叉学科的一种高级形态,有些学者认为这种形态才能被称为是跨学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郑重宣誓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幸福问题已成为社会科学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而如今的相关研究虽然呈现出多学科并进之势,还没有达到对其中一些问题展开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阶段,没有形成所谓的“横断科学”,更没有达到“综合科学”阶段,这与回应社会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我国已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列为“五大幸福产业”,“幸福”已经成为现代发展方式的核心概念。对“幸福产业”展开交叉研究,不仅会促成新的交叉学科,也可能改变工商管理学科自身的内容。学科的分界从来不是静止的,知识创造和需求演化的力量不断驱动着学科体系的发展。学者们承担的使命之一,是借助这两种力量改造和重塑学科。作为一名学者,能够耕耘在百花盛开的学术田园之中,本身不就是一个幸福的事业吗?

原文刊发于《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第二期


相关链接
实践转型


  (2020第6期)主编寄语 | 管理实践与学术研究公式化

  (2020第5期)主编寄语 | 管理创新的实践逻辑

(2020第4期)主编寄语 | 实践转型需要大兴调查研究
(2020第2期)主编寄语 | 面向实践的管理学研究转型
(2020第1期)主编寄语 | 疫情中反思危机管理
(2019第6期)主编寄语 | 反思“问题导向”
(2019第3期)主编寄语 | 案例研究:求实还要求真
(2019第1期)主编寄语 | 新百年 新篇章
(2018第6期)主编寄语 | 中国管理研究有未来么
(2018第4期)主编寄语 | 基于40年、面向新时代
(2017第6期)主编寄语 | 管理学术研究:基于实践,引领实践
(2021第1期)主编寄语 | 白长虹——面向实践的研究:调查、案例与“管理地图”

理论方法


 (2020第3期)主编寄语 | 管理研究与隐喻方法

 (2019第5期)主编寄语 | 企业家精神的演进

 (2019第4期)主编寄语 | 好理论的特征

 (2019第2期)主编寄语 | 管理中的迷信与科学

 (2018第5期)主编寄语 | 创业、企业家精神与管理工具的演化

 (2018第3期)主编寄语 | 管理理论:为管理决策提供理性基础

 (2018第2期)主编寄语 | 推进管理知识旋转门

 (2018第1期)主编寄语 | 新时代管理研究必须坚持科学精神


编辑:张维宁

审核:周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