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编寄语|戒除学术病态与泡沫


 戒除学术病态与泡沫


学术泡沫是学术领域难以根除的病象。无论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领域,总有一些人为了个人名利,借助各种机会,制造一些全无价值的学术作品。当学术泡沫围绕一些热点问题泛起时,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制造了无用的、带有迷惑性的信息,干扰了学术事业的发展。在网络时代,学术泡沫趁网络之便利快速传播,更会引发民众的强烈反感,使学术研究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影响。近年来,反智主义正在逐步演化成为一种潮流,民众对专家的印象日益负面,就是这种负面效应的明证。

回顾历史上的学术泡沫事件,1989年发生的“冷聚变”可谓是一个最具警示意义的故事。这一年3月,美国犹他大学的两位化学家宣布,他们在室温下用一套电解装置实现了氘离子的聚合反应,并释放出可观的热量。也就是说,他们在常温下实现了核聚变。在20世纪80年代,石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令人忧虑的国际政治议题,发达国家开发新能源与核能的投入都在加大,核聚变技术也取得了明显进步,但这条耗资巨大的技术路线距离实现可控条件下的核聚变“点火”还遥遥无期。就在人们对能源革命求成心切之时,犹他大学的科学家居然利用简单的设施实现了核聚变,这一消息立刻震动世界。犹他大学的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后,世界上几十个实验室的科学家马上着手重复这项试验,唯恐在这一领域落伍于他人。一些实验室最初的结果还很激动人心,美国、日本、匈牙利、意大利、印度和苏联都有研究人员宣称重复实现了冷聚变。由于新成果不断出现,新闻报纸已经取代学术期刊成为发布科研成果的渠道。美国某大学的一份新闻稿称,“现在科学和工程都有了无限前景,就像火被发现的时候”。犹他州政府还出资在犹他大学建设冷聚变研究所,似乎一场能源革命已经开启。

但是仅仅在犹他大学新闻发布会召开20天之后,一些实验室开始撤回研究成果。人们发现,或是由于仪器操作不当,或是观测不够准确,他们所观测的结果并不是核聚变。随后,MIT、布鲁克海文等一批著名的实验室公布了更精确的实验结果,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任何核聚变的迹象。特别是英国哈维尔实验室由10位科学家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反复重复犹他大学的实验,最后没有发现任何核聚变的产物。即使这样,核聚变的热炒还是继续了一段时间。直至一年以后,犹他大学由于不能重复出当初的实验,关闭了冷聚变研究所。这个沸沸扬扬的热点才开始降温。

实际上,关于冷聚变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中。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美国的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投资过这类研究,而谷歌公司在2019年才终止了资助了四年的冷聚变项目。2022年7月举行的第24届国际凝聚态核科学会议上,一些学术机构还报告了取得的相关进展。虽然这些项目无一发现冷聚变的可能途径,但科学界对这些项目并不是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始终有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内的一些科学家相信核聚变有可能在常温下实现,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无不当。科学技术事业永远需要在这种不同认识驱动下的探索中蹒跚前行。对于1989年的冷聚变事件,并没有人认为两位当事人在有意造假,或者认为他们应该为那个技术方案承担道德责任。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他们的错误在于违反了提交科学成果的规范,成果未经严格的实验检验,又未经同行评议向学术刊物提交论文,结果制造出了一条耸人听闻的虚假消息。

这场风波值得人们反思,而且反思一直在争议中进行。不少学者发表文章或出版书籍,将之归结为“坏科学”“科学的惨败”或“病态科学”。有些学者则认为不应将冷聚变研究视为“病态科学”,认为这条道路值得人们去探索。“病态科学”的概念是著名科学家朗缪尔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类自身会被一些主观因素、妄想或临界效应引入歧途。这些都是病态科学的例证,它们都是些引人注目、耸人听闻的事情。”这种“病态”的特征包括:研究者发现异想天开的结果,又不能客观对待有根据的反对意见;他们观察到一些偶然因素引发的现象,却相信找到了自己认定的原因等。当犹他大学的两位学者得知有同行做同类研究时,未对研究成果进行复验而抢先发表成果,他们拒不提供研究细节和数据,还拒绝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批判和质疑,这些显然具有“病态科学”特点。美国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出版的《怎样当一名科学家》一书中特别指出,“实验方法的目的之一……旨在将研究中个人偏见的影响减到最小。如果研究工作不采用普遍接受的方法,其他科学家就会不大愿意接受其结果。这是在80年代后期许多科学家对冷核聚变原始报告反应消极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态科学”一说只是将反思聚焦在科学家的行为上。而从“冷聚变”事件中,人们还可以看到催生学术泡沫的其他社会力量。首先,犹他大学校方的态度对事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校方听到“冷聚变”成果的汇报后,对这件事便显出了极高的热情,为保护学校可能获得的发明权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而且支持抢先召开新闻发布会。其次,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几十家实验室竞相追逐,竟然都能获得支持“冷聚变”的成果,他们的动机显然影响到了他们的研究行为。另外,新闻媒体夸大、不负责任的报道,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说到学术泡沫,管理学领域当然不是一池清水。类似“病态科学”的现象,在管理学领域时常可见,比如追求耸人听闻的选题、不做充分的对比性研究、在众多因素中找出自己认定的因素作为原因、对一些管理时尚的无谓追捧等。这些学术成果共同的特点,是学术研究与管理实践的脱节。研究者不去深入观察管理实践,不能冷静地思考实际现象背后的机理,所述之事既没有充分的实际依据,也没有对事物的深刻洞察。这样的成果对管理实践毫无意义,对管理理论毫无建树,自然也就成为人们可以随意撇去的泡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学术泡沫,我们应常怀警觉之心。特别是在ChatGPT这类颠覆性技术成果突然涌现之际,学者更需要保持冷静,认真观察技术变革对管理实践的影响,把学术热情转化为客观求实的研究行动,把个人的智慧和精力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术共同体应当严格审查研究成果,并鼓励学者之间开展正常争论和交流;社会媒体共同维护学术新闻的严肃性......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维护学术尊严,推动管理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商学教育

(2021第5期)主编寄语丨商学教育的反思

(2021第4期)主编寄语丨商学教育创新的五个方向

(2021第3期)主编寄语丨商学教育的嬗变


实践转型

(2022第3期)主编寄语丨管理研究需要工匠精神

(2022第2期)主编寄语丨管理学科的窘境与制度突破

(2022第1期)主编寄语丨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

(2021第2期)主编寄语丨开展幸福产业交叉研究

(2021第1期)主编寄语丨面向实践的研究:调查、案例与“管理地图”

(2020第6期)主编寄语丨管理实践与学术研究公式化

(2020第5期)主编寄语丨管理创新的实践逻辑

(2020第4期)主编寄语 | 实践转型需要大兴调查研究

(2020第2期)主编寄语 | 面向实践的管理学研究转型

(2020第1期)主编寄语 | 疫情中反思危机管理


理论方法

(2021第6期)主编寄语丨管理学者的伦理责任

(2020第3期)主编寄语丨管理研究与隐喻方法

(2019第5期)主编寄语丨企业家精神的演进

(2019第4期)主编寄语丨好理论的特征

(2019第2期)主编寄语丨管理中的迷信与科学

编辑:王思羽

审核:刘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