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披露 | 安天旭详解柴赛“错曲”事件内情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19-08-31

安天旭在柴赛中演奏。


文 | 李瑾



20岁的中国青年钢琴家安天旭在结束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之后,7月3日踏上返乡之旅。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与安天旭相约北京,请他详谈比赛经历及决赛“错曲”事件内情,安天旭也借此机会与读者分享了他此次参赛的心得体会。

 


问:天旭,首先祝贺你载誉归来,获得第16届“柴赛”钢琴组别第四名和特别奖的好成绩。可否请你谈一下,为这次比赛你备战了多长时间?

   

安天旭(以下简称安):我是从5月13日收到入围正式比赛的消息之后,开始进入备赛状态。准备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来月,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仓促的。因为这个比赛原本在2月截止报名,后来可能是因为报名参赛的人数逐渐增多,连续推迟了两次,到4月才正式截止报名。

    

具体的程序是这样的:报名之后,组委会专家评审审核选手报送的录音,5月13日在官网上宣布入围正赛的名单。那时,我开始真正进入比赛备战状态。第一轮、第二轮的曲目,是我之前已经学习好的。然后,我开始学习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练习这部作品,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因为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选入正赛的25人名单,所以说协奏曲的准备时间并没有那么长。

   

安天旭


问:你如何理解柴赛这个比赛,你觉得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安:我认为柴赛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比赛特别注重选手对于俄罗斯音乐的展现,它要考察比赛选手能否将俄罗斯作品演奏好。这个比赛上诞生了很多很伟大的钢琴家,他们当中相当多人是俄罗斯的演奏家。除了第一届比赛的大奖得主是美国钢琴家范·克莱本,第二届的阿什肯纳奇、第三届的索科洛夫和后来的普雷特涅夫,包括这届评委会主席马祖涅夫以及2011年的冠军丹尼尔•特雷凡诺夫,他们都是俄罗斯钢琴家。这些钢琴家各自有着非凡的演奏特色,同时他们还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对于钢琴键盘和自身技术的控制力,都非常令人敬畏。


当然,我对于这个比赛的理解和认知,更多来自于我国音乐家的参赛历史。比如第一和第二届在柴赛中获得第二名的钢琴家刘诗昆和殷承宗。这两位都是在我国钢琴演奏历史上非常重要且令人敬仰的钢琴家。另外,我国老一辈钢琴家很多都有留学苏联的经历,是苏联专家指导出来的音乐家。因此,我们对于这个比赛如此关注,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

 

问:在柴赛获奖的钢琴家中,你最钟爱哪一位?


安:我个人最喜欢索科洛夫。索科洛夫年近七十,但我听说这样高龄的他,仍然每天坚持练琴好几个小时。他演奏的时候所传递出来的那种状态和精神,可以说是臻于化境。我尤其佩服他在音乐演奏中展现的惊人技巧和戏剧张力、丰富的色彩和力度变化以及情感表现。


年轻一代的钢琴家,我更喜欢丹尼尔•特雷凡诺夫。他的演奏有一种能力,有着非常强的牵引力。他可以牵引着观众从第一个音直到最后一个音,好像是一口气或是一个精神上的意念延伸下来。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特点。

 

问:你如何评价或者说审视自己比赛时的状态呢?


安: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表现的支持和鼓励。


在第一轮比赛的时候,因为是第一次来俄罗斯参赛,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台下有那么多观众,难免心里紧张。举办柴赛的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演奏厅音效也很特殊。第一轮比赛的前十分钟,我一直努力想使自己镇定下来,聚焦在自己的音乐里,但是并不能完全融入进去。在这里,我特别感激俄罗斯观众对比赛选手的那种热情和成全的态度。从第一轮比赛开始,音乐厅始终座无虚席,而他们可以做到不发出一点声音。这样的状态可以帮助演奏者很快地融入到自己的音乐环境和想法之中。第二轮的时候,我就很快找到状态和感觉了。我演奏的是普罗科菲耶夫、拉赫玛尼诺夫和勃拉姆斯的奏鸣曲。

 

问:大家都认为你在第二轮比赛的表现特别令人难忘,当时的你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安天旭第二轮比赛现场


安:我个人也觉得第二轮的比赛是发挥了最好的状态。普罗科菲耶练习曲(普罗科菲耶夫四首练习曲,作品2号)是我第二轮比赛的第一首作品。这个乐曲的开头非常强健,很精神。或许是因为作品这样的特性和情绪,将我的状态很快带了进去,融入到了作品的演奏中。第一轮比赛演奏的是巴赫。巴赫作品的风格比较理性、严谨和典雅,因此情绪状态的代入感不是那么强。在拉赫马尼诺夫的《肖邦主题变奏曲》(作品22号)中,我认为自己还是较为清晰地表达了每一个变奏之间情感和情绪的不同特点。因为前两首作品在体力上的消耗比较大,所以到第三首勃拉姆斯《帕尼尼主题变奏曲》的时候,尤其是结尾部分,我感觉自己还是稍微有一点虚。但总体而言,仍然发挥得很好。

 

问:有关第三轮决赛曲目报错的问题,网上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安天旭决赛演奏现场


安:首先是给你说下这个事情的前因。其实,在决赛之前我跟柴赛工作人员报过自己比赛的顺序,就是第一首“柴一”(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首“拉狂”(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那位工作人员还在名单上做了备注,我也在备注上签了字。因为他跟我确认了比赛曲目的顺序,而且他也说跟指挥和乐队都有过沟通,所以后来出现那样的状况让我始料未及。到了台上之后,我听见英文报的曲目也是“柴一”第一首,但后来他们又用俄语报了一下修改的顺序。这我就完全没有听到了。比赛之后,我自己又重新审视了一下这个过程,有点后悔。当初要是在上台之前,能跟指挥再确定一下曲目的顺序就好了。如果有一个充分的沟通,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我并不会把这个事件看作是一件坏事。

  

问:换作其他人,肯定慌在台上了。你当时在台上的心里活动是怎样的?

   

安:你们可以想象得到,在台上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想的都是“柴一”的音乐,结果乐队一上来是“拉狂”。我接晚了一拍。“拉狂”音乐的一开始是几个和弦,和弦弹完以后,乐队就进入一段比较长的引子。在当时那样一种紧张的情形下,我不是不知所措,也不是惶恐,内心更多想的是尽快平复下来,集中注意力。大家在网上那个视频里看到我做那样的表情,其实是我开始想后面的音乐,我是在思考——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如何赶紧进入状态。那应该是我在思考的时候,一种下意识的表情吧。



问:有网友在问,如果是主办方报错曲目,你为什么没有停下来,跟指挥沟通之后再重新开始?

   

安:说句实话,当时的情形容不得我想太多。我当时就坚持一个想法——必须弹完!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我现在认为这个决定是对的。这种态度是对比赛评委会,对观众,对演奏者的一种尊重;是对比赛的尊重,也是对于我自己,作为一个职业演奏者的尊重。我的本能也告诉我必须弹完。我很高兴自己能够很快镇定下来,完成了整个作品的演奏。我认为自己的演奏基本上是成功的。我也很庆幸自己做到这一点。

 

问:很多朋友对出现这样的状况为你鸣不平,并且认为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你最终的比赛名次一定会更靠前。你如何看待最终的结果?

  

安:如果没有那个状况,或许我会发挥得更好,但我认为我当时的演奏还是完整的。名次对于我而言,并不那么重要。对于我来说,能够参加这样高规格的比赛,能够得到评委和观众的支持,顺利进入决赛比赛,真的很幸运。我每进一轮比赛,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每一轮比赛都是演奏经验的又一次积累。能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音乐厅进行演奏,我感到开心。我更感激评委和观众对于我演奏能力的认可,这也增强和坚定了我未来对于钢琴演奏的信心。这个事件并不会对我日后的演奏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相反,我很感激有这样的一次特别的经历,它对我日后的演奏,也是一种历练。

   


问:经过为期两周的紧张比赛,你都有哪些收获和经验?

   

安:以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两个钢琴协奏曲一起弹奏。所以,在最后,我明显感觉自己在体力的分配上出现了一点问题。在奏完“拉狂”再弹第二首“柴一”的时候,特别是到最后,我感觉自己在体力上有一点力不从心。这对于我日后参加比赛,是一个非常好的经验:如何在像柴赛这种需要连续演奏两首协奏曲的要求下,去认知和把控体力与精力上的平衡点。

     

我的协奏曲演奏经验要远远少于独奏方面的经验,我会注重日后在协奏曲演奏方面的训练和经验积累。可以说协奏曲的演奏还算是我的一个短板吧,我需要尽快地把这个短板给补上。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乐团愿意跟我合作,积累更多协奏曲的曲目和演奏经验。                                             

问:你眼中的金奖和银奖选手是怎样的?


安:因为前两轮一直在忙于比赛,我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自己独处和练琴。但是到第三轮的时候,因为决赛是三天,我完成自己的演奏之后,终于有时间和有心情去现场听其他选手的比赛。当时,法国钢琴家亚历山大•坎托洛演奏的“柴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


金奖选手坎托洛是本届比赛惟一一个选择“柴二”作为决赛曲目的选手,其他选手选的都是“柴一”。我个人觉得他的演奏中有着非常高贵典雅且细腻的特色,是典型的法国特点:既感性又高贵,既敏感又丰富的演奏。我认为他的这种特性,根植于法国民族文化,是他们本民族文化的情结所在和体现。这种演奏特点,是根本模仿不来的。而他这个演奏特点,也特别符合“柴二”的曲风。他的演奏真的是非常好。当他演奏完,全场掌声雷动。


银奖选手藤田真央的演奏,我也特别喜欢。我之前看过他的简介,他是瑞士哈斯基尔比赛(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 piano Clara Haskil)第一名。这个比赛非常注重德奥作曲家作品风格的挖掘和表现。我个人非常佩服他对于德奥作品的演绎,特别是他对莫扎特作品的演绎。后来他在颁奖晚会上,也演奏了莫扎特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第一乐章,味道非常纯正、得体。他能把这首大家那么熟悉的作品演奏得如此高质量,非常不一般。



- THE END -


欢迎关注《音乐周报》

快手、抖音账号


柴赛决赛爆“错曲” ,中国选手安天旭经历“惊魂一刻”


北京合唱节开幕,音乐周报与北京音乐家协会邀全国合唱团晋京展演


张国勇:由一次历险而想到……


《梁祝》诞生60周年,见证者终于还原作品创作历史真相


童声合唱是个慢活儿,急不得


歌唱的高音技术可以速成吗?


你所不知道的巴黎圣母院和音乐的故事


音乐教师有哪些隐性负担?| 争鸣


足不出户,跟世界排名前30音乐院校导师直接上课


订阅2019年《音乐周报》,戳这里!


民族管弦乐队座位究竟怎么排?


唱合唱,你的声音“炸”吗?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