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白毛女》开始,中国歌剧蹚出了一条新路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22-04-23



70年前,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声庄严宣告,开启了华夏民族的新篇章,也为中国音乐的蓬勃发展奏响了新的乐章。在全国音乐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音乐各领域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发展与飞跃。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音乐周报》推出“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刊,从今天开始陆续推送,回顾和记录70年来中国音乐与音乐人的成就和故事,描画历史侧颜中音乐发展的动人瞬间,展望下一个开拓进取的70年。





文 | 游暐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百废待兴,中国歌剧却可谓乘兴而上。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诞生,成为中国“新歌剧”的起点和奠基石。“新”,一是内容新颖,作品反映的是当时的现实,体现的是进步和积极的意义;二是形式新,作品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也没有照搬西洋歌剧的表现方式,是一种全新的音乐舞台戏剧的艺术表达。因此,歌剧《白毛女》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践行的成果,其在“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三方面,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歌剧的创作发展,起到了可行的示范作用。

1949年至1966年

朝气蓬勃


歌唱家王昆作为第二批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陕西队队员为社员演唱歌剧《白毛女》选曲(李一方/摄)


这一阶段中国歌剧的发展可用朝气蓬勃来形容。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艺术家们,对于和平年代的歌剧创作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歌剧创作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艺方针的指导下,题材以歌颂时代、反映现实、展现革命斗争生活和英雄事迹为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创作中,艺术家们大胆探索,在承袭《白毛女》创作理念的同时,不断尝试创新,大胆进行实践,一大批优秀的歌剧作品由此诞生。


《小二黑结婚》首演,乔佩娟饰演女主角小芹。


1952年,为宣传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实施,由田川、杨兰春编剧,马可、乔古、贺飞、张佩衡作曲的歌剧《小二黑结婚》诞生。这部歌剧戏剧性强,文本的语言具有剧诗化的韵律,朗朗上口。音乐创作方面,该剧进一步发掘和吸纳了民族音乐、地方戏曲元素,在音乐形式上更加完整,设置了独唱、二重唱、三重唱甚至六重唱,以及营造戏剧氛围的动听合唱段落。该剧首次公演即轰动京城,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新剧目,随后还被改编为电影、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小二黑结婚》是继《白毛女》之后,在新歌剧探索之路上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


歌剧刘胡兰选段


此后,中国歌剧一步一个台阶向前迈进,先后诞生了歌剧《刘胡兰》《草原之歌》《红霞》等,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1957年,中国剧协、音协联合举办召开了“新歌剧讨论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歌剧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意在发扬成绩找出不足,并对今后歌剧的发展方向予以了明确。这次会议,进一步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以更加活跃的思想力求多角度进行歌剧创作,在手法和经验上也更加成熟。此后,除了前述题材选择,反映少数民族历史生活的作品也极大丰富起来。这一时期有影响的歌剧创作有:《槐荫记》《红云崖》《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望夫云》《阿诗玛》《嘎达梅林》《江姐》等。


歌剧《洪湖赤卫队》剧照


这一阶段创作的特点,首先是以集体创作为主,这也是“一白一黑”等老一辈的传统;其二,与其他艺术形式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通有无。很多作品是根据小说、戏曲改编,也有很多歌剧作品因为广受欢迎而搬上银幕,如《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红珊瑚》《阿诗玛》《刘胡兰》《刘三姐》《江姐》等;其三,这一时期的创作,一旦搬上舞台,作品中一定会有一首或几首唱段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传唱。是不是有一首或几首好听的唱段,也成为日后衡量一部歌剧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

 

歌剧《江姐》选段“红梅赞”


1978年至1999年

焕发青春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被压抑许久的艺术家们重新焕发艺术青春。歌剧创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爆发期。在新时代的感召下,艺术家们不再拘泥于以往的各种表现形式,题材的选择紧跟时代潮流,围绕当下的社会热点、焦点而创作,体现出新时代的创新与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大约有200多部新创作的歌剧作品问世。在那样一个“万物复苏”的年代,广大观众对于歌剧艺术也有了新的需求。因而,这一时期,大量的轻歌剧作品涌现,这些作品内容上紧扣时代,多是反映上世纪80年代新青年、新面貌的励志故事,充满正能量,音乐旋律动听、通俗简单,表现方式多样,歌舞并重,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走进剧场。作品有《风流年华》《特区回旋曲》《白莲》《快乐的推销员》《水乡浪漫曲》《请与我同行》《未来组合》《征婚启事》《十五的月亮》《台湾舞女》《海风吹来》等,仅从剧名就可以看出其丰富性。


这一时期的轻歌剧创作,也被称为中国音乐剧的萌芽阶段。1984年,由向彤、何兆华编剧,王祖皆、张卓娅作曲的《芳草心》,是当年那批轻歌剧的代表作,剧中那首“小草”成为久唱不衰的经典广为流传。


《芳草心》主题曲“小草”


1984年,由商易、李林、张汀等创办的《歌剧舞剧资料汇编》诞生,这本当时作为同行中传阅的内部刊物就是《歌剧》杂志的前身。1988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歌剧艺术》双月刊公开发行,贺绿汀为杂志题写刊名。2004年《歌剧艺术》更名为《歌剧》,2006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从创刊至今,《歌剧》杂志坚持“理论普及兼顾、分量质量并重”的办刊方向,对推动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


1987年,由万方编剧,金湘作曲的歌剧《原野》问世。作曲家金湘在歌剧《原野》的创作中,对西方歌剧写作技法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如何更好地结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以歌剧思维统领创作,努力确立一种独特的中国风格,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新时期极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久演不衰。


歌剧《原野》,万山红饰金子。


万山红演唱《原野》选段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还有:《韦拔群》《多布杰》《傲蕾·一兰》《第一百个新娘》《大野芳菲》《深宫欲海》《仰天长啸》《屈原》《归去来》《党的女儿》《从前有座山》《张骞》《苍原》等。


1990年,由文化部主办,湖南省文化厅和株洲市政府联合承办的“全国歌剧观摩调演”在株洲举办。这次调演也是一次对中国歌剧整体发展的大调研,共演出15部歌剧作品,对38个歌剧团体和一大批歌剧艺术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并对中国歌剧今后的发展给予了更多深入的思考。


应该说,这一阶段歌剧创作之活跃、成果之丰厚,得益于改革开放。那时候的一部创作,不专属于某个院团,只要首演之后受欢迎,其他院团都可以引进演出。虽然在今天看来这样做与版权法相悖,但却也让这些作品有了非常广泛的传播。歌剧作品只有多演才会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这是不争的事实。据档案记载,那时候很多歌剧作品一演就是几十场甚至近百场,这种演出场次,对于今天是难以想象的。


2000年至今

开拓求新


进入新世纪也必将会有新视野。这一阶段的创作依然活跃,艺术家们对于歌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呈现出很强的探索形态。很多实验性歌剧诞生。从新世纪开始到2009年,诞生了二十几部歌剧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再别康桥》《木兰诗篇》《野火春风斗古城》《雷雨》《狂人日记》《夜宴》《命若琴弦》《赌命》《咏别》等。


歌剧《西施》,魏松饰勾践,徐晓英饰西施。(王小京/摄)


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正式开幕。两年后,国家大剧院与上海歌剧院共有版权的原创歌剧《西施》首演。紧接着,国家大剧院驻院合唱队、交响乐队相继组建,剧院自主创作制作的能力完备。十年时间,除去引进或联合制作的剧目,国家大剧院共生产70余部自制剧目(包括原创歌剧),成为目前中国极少数能够实现“场团合一”的剧院。这也让国内只有演职人员而没有演出剧场的国有院团羡慕无比。国家大剧院以“歌剧”为中心的战略,对于全国的歌剧发展形成强大的激励。


自开幕以来,国家大剧院每年都会举办相当规模的歌剧节,而中国的歌剧爱好者们,终于有机会能够在家门口,欣赏到国际化水准的歌剧演出,歌剧观众群体逐渐扩大。国际团队高水准的演出,对于中国歌剧创作也是一种鞭策。很多国有院团都把将新创作品搬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作为奋斗目标。


2009年到2011年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歌剧创作数量直线上升,2009年全国共有新创作品6部,2010年12部,2011年15部。


2011年11月,首届“中国歌剧节”在福州举行。作为政府主办的歌剧领域最高级别艺术活动,中国歌剧节特别强调作品的民族精神、时代意义与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歌剧节的举办极大地调动起了全国各歌剧院团进行中国歌剧创作的积极性。从2012年到2018年五年间,中国歌剧新作品超过90部。


中国歌剧节至今已举办三届,前两届都有评奖。第三届开始,将“评奖”改为“评剧”,简称“一剧一评”。因为没有“评奖”的负担,观演后的每一次研讨会,不论是院团、主创还是参加研讨的专家们,都能够轻装上阵。专家们本着“成绩说够、不足谈透”的原则,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不评奖只评剧”对于所有参演剧目在未来进一步提升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


2013年12月30日,为了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国家艺术基金”正式建立。在资助金额方面,对于歌剧、音乐剧的资助力度是最大的。这对于促进歌剧的发展是非常强大的推动和保障。


2017年,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举办“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该工程对于中国歌剧在新时期的发展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和促进。


“工程”开展两年多来,共对17部作品进行对口扶持。对于入选扶持剧目,均安排专家进行对口专业指导,每部剧目至少都是“三审三改”。在今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工程”中的《马向阳下乡记》《松毛岭之恋》《英·雄》三部作品同时入围参评剧目,最终现实题材喜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摘得文华大奖。


喜歌剧《马向阳下乡记》选段“做人就要将心比心”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开展也大大激发了各院团进行歌剧创作的积极性。两年间,先后有多部非扶持计划内的原创歌剧诞生。如《呦呦鹿鸣》《楚庄王》《檀香刑》《包青天》《马可·波罗》《玉堂春》《画皮》《与妻书》《晨钟》《在希望的田野上》《陈家大屋》《田垄之上》等。《沂蒙山》《呦呦鹿鸣》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呦呦鹿鸣》剧照

《楚庄王》剧照


分析新世纪以来的歌剧创作选材,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征,那就是本土化选择的现象很明显。这种选择比较保险但也很保守。一方面,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域的文化特点和历史积淀都不同,只要有好的艺术眼光和判断力,本土题材的选择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从大中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样选择歌剧题材很容易形成固化思维,眼睛只盯着自家区域的那点东西,会越来越缺乏大的艺术格局,久而久之,难免会成走到创作选题的死胡同中。如果回眸之前两个阶段的创作,会发现老一代艺术家们,很少会囿于本土进行创作。这也让当年的创作在题材内容上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到今年是第三轮,该工程在坚持发展民族歌剧的道路上,也提出了歌剧创作要全方位、多样化发展的愿景。民族性是歌剧创作必须要坚持的。老一辈作曲家石夫就说过:“我的成绩得益于民族民间丰富的艺术宝藏,一个搞艺术的人,你对自己民族的艺术精华吸收融汇多少,你就有多少东西献给人民。你不能指责听众的耳朵不及格,关键是要有真正的好作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大明确了要“建设文化强国”,在十九大的时候则是进一步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可见“文化”在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文化建设是灵魂”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中国歌剧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机遇当中。




- THE END -


欢迎关注《音乐周报》

快手、抖音账号


密 | 国庆70年联欢活动中国交响乐首次“千人绽放”


史上最大力度!中央音乐学院奖励“柴赛”头奖师生100万元


19岁假声男高音的舞台梦 | 人物


考级证书真的有用吗?


张国勇:口味越来越重的交响乐


《梁祝》诞生60周年,见证者终于还原作品创作历史真相


歌唱的高音技术可以速成吗?


音乐教师有哪些隐性负担?| 争鸣


足不出户,跟世界排名前30音乐院校导师直接上课


民族管弦乐队座位究竟怎么排?


唱合唱,你的声音“炸”吗?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