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音乐家建言:推动校外艺术培训健康发展,对离校未就业学生开展针对性帮扶……(一)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24-04-08

两会进行时

编者按:3月4日、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文艺界代表委员们都关注了哪些议题?本报将陆续为您呈现部分委员的建言献策。



韩新安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推动校外艺术培训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校外艺术培训作为校内艺术教育的拓展与补足,既是实现国家美育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几年,受市场政策叠加疫情影响,校外艺术培训市场发生转折性变化。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艺术培训规模为937亿元,到2022年降至461亿元,校外音乐培训领域濒临倒闭的教培机构超过50%,剩余机构勉强维持,甚至亏本经营,盈利不受影响的机构不足10%。 


校外艺术培训市场从火爆到萎缩,既有外部环境和有关政策的影响,如一些地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将学科类培训与非学科类培训“一刀切”纳入监管;同时也与校外艺术培训市场自身存在的痼疾息息相关。校外艺术培训机构规模虽然日益扩大,但由于缺乏标准化、专业化、系统化的评估机制,存在教学理念方法陈旧、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课程设置过于注重技巧训练等突出问题,培训质量难以保障和提升。由于发展观念上的偏差和资本过度介入,一些培训机构过于追求短期成果和商业利益,忽视了规模化发展和品牌化建设,应急抗压能力和长远发展动力不足。 


推动建立健康、有序的校外艺术培训市场,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培训机构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建立市场管理、职能管理和行业管理一体化机制。校外艺术培训市场具有复杂性、交叉性等特点,涉及教育、文化、工商、安全等各个方面。目前市场监管主体过于单一,且缺乏统一政策设计,难以实现尊重艺术教育规律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双平衡:或在教学资质、合规宣传、安全运营等方面监管有所缺位,或走向粗放管理、矫枉过正等管理极端,一些地方校外艺术培训市场出现“人为性”萎缩。建议建立涵盖各部门和行业组织的跨领域联席监管工作机制,论证出台系统性专业性监管办法,形成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 


第二,加强校外艺术培训机构负责人和教师的周期性培训。针对当前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的一些不良行为,除依法惩处外,相关主管部门应开展相应的经营管理培训教育,进一步明确艺术培训机构运营“红线”。对所有参与校外艺术培训的教师进行全面排查、登记,开展常态化师德师风规范培训,有效引导校外艺术培训教师兼修授艺和传道,同时依托相关行业组织和专业院校定期对校外艺术培训师资开展资质认定。 


第三,建立多元化多维度评价机制。针对当前校外艺术培训市场缺乏专业系统评价标准等问题,建议建立科学化、专业化、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估和引导行业良性发展。评价内容涵盖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收费管理、安防措施、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评价主体除政府主管部门外,还应注重提高相关行业组织以及参与培训学生及其家长的权重,形成规范化、差异化的评价视角。



许宁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



加大对中国歌剧的创作扶持和传播推广力度


歌剧来源于西方,自20世纪20年代起逐步传入中国。“中国歌剧”这一称呼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学术成果中。迄今为止,中国歌剧已经走过百年的历程,艺术成就巨大,社会影响深远。与欧美歌剧相比较,中国歌剧虽然历史不长,但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反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国歌剧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性与时代性,如马可的《白毛女》《小二黑结婚》、金湘的《原野》等,均为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创作的《伤逝》《扶贫路上》《党的女儿》等优秀中国歌剧作品,在中国社会发展建设不同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下文化高速发展,中国歌剧的传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对歌剧事业的投入增大,国家及地方各级艺术基金也加大了对中国歌剧的扶持与推广力度。然而,中国歌剧的发展目前仍然存在较大阻碍。新创的中国歌剧优秀的少,能传唱的就更少。首先,由于歌剧的体量大,创作、排练、演出需要资金支持多,社会大众对新创歌剧的认知度不高,市场化运营艰难;其次,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创作缺少理论支撑,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再次,歌剧青年艺术人才断层。目前,急需通过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主流媒体大力宣传,社会各界广泛呼吁等方式解决,使中国歌剧事业能够健康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重视中国歌剧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对中国歌剧的鉴赏力。一、建议教育部门在大、中、小学及各类学校中开设中国歌剧鉴赏专门课程,广泛开展歌剧进校园活动,从青少年抓起。二、建议各级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中推广中国歌剧演出,进行相关知识讲座。三、建议在全社会大力推广小型歌剧创作演出,让中国歌剧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入寻常百姓家。 


建议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加大对中国歌剧的资金扶持力度,助力中国歌剧创作演出推广及中国歌剧人才培养。一、推动建设中国歌剧话语体系。二、针对目前各项艺术基金对于歌剧的扶持“重创排,轻演出”的情况,专设歌剧演出基金。三、针对目前专业歌剧演员待遇较低情况,为具有一定成就的专业歌剧演员,提供专门资金扶持。四、针对歌剧专业创作力量不足情况,在高等艺术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开设歌剧编剧、歌剧导演、歌剧作曲等相关方向专业。 


建议各级宣传部门引导媒体力量,加大中国歌剧的宣传推广及知识普及力度。一、各大新媒体平台优先推流中国歌剧相关信息。二、在各大卫视及相关主流媒体开设中国歌剧专题。三、请文艺评论界关注中国歌剧发展,加强歌剧艺术评论相关工作。



许忠

全国人大代表 上海歌剧院院长



进一步加强歌剧艺术文化惠民


文化惠民的主旨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推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歌剧艺术是把古今中外的戏剧之美真正凝聚和融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典型的高雅艺术形态。进一步加强歌剧艺术文化惠民的力度,是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歌剧艺术的发展和普及,培育中国歌剧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第一、歌剧艺术文化惠民现状。


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措施和推广项目来支持歌剧文化的发展。例如文旅部的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原创精品歌剧。同时,中国的歌剧院与国际艺术机构合作,开展国际演出和交流活动也愈加频繁,歌剧的创作和演出在中国蓬勃发展。具体的惠民政策推行也已经从“大包大揽”向“有商有量”转变。这些举措和平台为歌剧艺术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提高了公众对歌剧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第二、歌剧艺术文化惠民存在的问题。


一是歌剧艺术本身小众。欣赏歌剧还没有成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受众范围比较狭窄,有比较高的准入门槛。二是歌剧的创作和演出成本较高,人才资金等保障力度不够。三是歌剧的演出场所较少。当前各个城市都把歌剧院建成高大上的地标性文化设施,基层群众接触和观赏歌剧的场所较为有限,已有的社区文化场馆大多又不能满足歌剧的演出条件。四是歌剧艺术的传播手段和方式还比较单一,在数字化程度和能级上有待提升。


第三、加强歌剧艺术文化惠民的相关建议。


加强歌剧艺术的文化惠民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加强中小型文化场馆的建设,应高度重视中小型艺术剧场和人民群众家门口的艺术空间的内容开拓;创新活动形式,注重传播和推广方式的多样化,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艺术普及;重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围绕歌剧本身的综合美学特征完善高品质艺术普及的内容体系,以扎扎实实的内容提升全社会的艺术氛围和全民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地创作出于能引起百姓共鸣的作品。


应细分受众群体,进一步创新推广和传播方式。走进社区意味着要面对更加多元化的观众群体。针对青少年群体,通过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讲座、观演、沉浸式艺术实践,课外艺术大课堂等丰富的形式,实现青少年美育普及教育。针对中青年群体,要致力于培养其文化消费习惯,培育潜在市场,为高雅艺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优化会员俱乐部,加强周末和节假日的会员定向活动,将高雅艺术主动送入楼宇和商业空间,提供演出票务之外的多元化公益性的艺术服务,培养更多热衷高雅艺术的忠实观众。针对老年群体,以高雅艺术助力老龄化社会美育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与老年大学、社区、养老机构等合作,为丰富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提供最具温度的艺术营养。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歌剧艺术传播到基层群众中去。可以通过在线直播、录制视频、推出APP等方式,让基层群众能够更方便地欣赏到歌剧表演。


号召名家进行艺术普及,主动拉近与社区百姓的距离;提供高质量、低门槛,高能量、低票价的文化产品和活动并形成品牌。应充分发挥高雅艺术名家名团效应,聚力整合形成艺术普及全国范围的名家资源库,号召更多艺术家、文艺院团和艺术名师走出殿堂和象牙塔,积极投身于艺术普及教育,保障艺术普及的质量和水准,让艺术普及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歌剧文化走进社区时,应注重运用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社区演出、歌剧导赏、歌剧工作坊等做出亲和力,不仅能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将普及歌剧知识、提高艺术审美融入其中,让歌剧之美“声”入人心。



吴碧霞

全国政协委员 民进中央常委



对离校未就业学生开展针对性帮扶


根据共青团中央对2023届离校未就业学生的调研,该群体主要分为三类:“专心备考”群体专注于考研、考公等考试,占比近六成;“仍在求职”群体有求职意愿和行为但未找到工作,占比三成半;“另有打算”群体暂时不打算找工作。调研发现,2023届离校未就业学生表现出一定群体特征,其整体情况和背后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思想状况整体稳定,但悲观情绪应引起重视。“专心备考” 群体目标明确、规划清晰,“另有打算”群体短期内没有求职意愿,有自己的节奏安排和具体打算。相较而言,“仍在求职”群体占比不小,有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或非常悲观,应加强关注。二是普遍获得家庭支持,但个别存在网络借贷风险。绝大部分学生离校后获得了来自家庭的各类帮助,其中经济支持是最普遍的支持方式,成为大部分未就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调研发现,极少部分学生将朋友接济或网络借贷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值得关注。三是部分群体求职急切,但缺乏有效社会支持。在 “仍在求职”群体中,超半数认为自己当前的就业需求“非常急迫”或“比较急迫”,希望通过就业来保障自己基本的生活,但是就业需求迫切群体在毕业后受到的社会支持不足,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就业指导帮扶。四是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求职困难应引起高度关注。调研显示,52.5%的“仍在求职”毕业生为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且就业需求较为急切,要通过就业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与普通学生相比,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各项就业能力指标全面相对不足,乘积效应造成的差距显著,受就业的向下挤压影响,面临的就业形势比其他学生更加严峻。 


202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能否科学引导、有效帮助离校未就业学生找到工作,不仅关系到民生福祉、经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形势政策解读和就业观念引导。动态掌握离校未就业学生求职状态和思想动态,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等学生易接受的渠道让其了解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就业政策,要让学生了解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就业预期、先就业再择业,树立理性务实、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就业观。 


二是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就业服务。提供精准就业指导服务,针对其存在的具体 就业困难,将就业服务落到人头,加大对困难 群体的帮扶力度,完善困难家庭工作台账,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为重要工作力量,提供 “一对一”社工上门、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就业见习机会等。 


三是增加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并向困难群体适当倾斜。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实施力度,加大中央财政牵动力度,强化地方财政配套,在城乡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卫生医疗等方面开发大学生公益性岗位。针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设置一定比例岗位向该困难群体倾斜,增强公益性岗位项目的兜底属性。 


四是面向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精准就业帮扶。高度关注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健全联系和服务机制,通过“一对一” 结对帮扶,科学动态追踪帮扶对象状态,针对离校后求职存在的现实困难,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就业帮扶举措,形成政策合力,确保帮扶举措务实管用,同时在帮扶过程中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



赵聪

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



创建世界音乐联盟,
以民乐助力新时代国家文化外交


在多年的对外交流演出实践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的民乐具有“政治色彩淡,政治功能强”的特点,它蕴含着自古有之“和为贵”的中国精神。中央民族乐团接受国家委派,积极配合频繁的文化外交活动,参加了许多重要演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比如,乐团在过去的一年中参加了“庆祝中西建交50周年暨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音乐会”和“庆祝中法建60中法文化旅游年开幕音乐会”,两场音乐会采纳了中西乐混合乐队的形式,邀请当地知名交响乐团同台演奏。这些国度的艺术家初见时并非想象中的友好,他们谨慎和高傲的态度让人难以亲近。但只要经过几小时合乐排练,艺术家们就能冲破心理藩篱,在不同的声音样貌中相互吸引、默契配合。演出结束时,对方总是意犹未尽地向我们发出再度合作的邀请。通过这些经历,一方面让我看到“以艺通心”的强大魅力,另一方面也让我体会到,无论从乐器的科技含量到作曲的技术掌控等各类综合因素衡量,中国民乐都有足够的能力与庞大的西方交响乐进行精彩对话。 


为此,我建议在相关部门的统筹安排和规划指导下,创建世界音乐联盟(以下简称 “联盟”),联合世界各国的音乐表演团体、艺术院校和相关音乐机构,实现民乐与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音乐交流和融合,并以此来增进彼此的友谊,达到以艺通心的效果。具体建议有: 


一、以“联盟”为平台,建立常态机制,通过组织音乐会、音乐节、乐器工作坊、音乐研讨会等相关活动,邀请世界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与中国艺术家合作,实现不同形式、不同方式的交融与碰撞。 


二、以“联盟”为载体,通过创作实践,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使用场合和功能需求,推出有创意、有思想、有内容的优秀作品,更新曲目库存,以高质量的曲目为交流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三、以“联盟”为中心,积极吸纳各层次、各领域的专业人才,以作曲、演员、翻译、研究人员、营销人员等身份加入智库团队,进一步优化智力资源。 


四、以“联盟”为基础,辐射各地网络链、区块链,加强网络传播的深层次研究与实践,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一切先进技术,加强与国际媒体的交流合作,开辟丰富的线上赛道,建设好文化交流的“第三空间”。 


五、以“联盟”为依托,推动音乐教育体系的资源共享。举办师资培训、学生交流等活动,促进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音乐人才。 


六、以“联盟”为纽带,加强音乐版权保护、音乐产品推广、音乐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促进音乐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同时,推动音乐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更多元化、更具活力的音乐产业生态。 


综上,如果充分发挥“联盟”的联动作用,可以为民乐提供更多样的交流平台和更开阔的交流空间,让民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更重要和更积极的作用。期待这个全新的世界音乐交流机制早日成行,以助力新时代国家文化外交。



莫华伦

全国政协委员 歌唱家

进一步发挥香港国际化优势,
助力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


香港在文化艺术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更不断演变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和世界文化交流的高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加强香港与内地及海外的交流合作、资源互补,利用香港国际化的优势,能助力中国文化辐射到全世界,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彰显“文化自信”,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日益繁荣的中国。


这些年,我在世界各地参与、举办音乐会,用歌剧展示中华优秀文化之美,也实地考察了世界文化发展的状况,对进一步发挥香港优势、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有了直观深切的感受和认识。在此,我提出两点建议:


一、加强香港青年人才培养,储备香港文化艺术人才。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香港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建议加强对香港青年艺术人才的培养,让青年人创作更多艺术精品,并通过与内地和海外的交流合作,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及国民身份认同感。之前我在香港歌剧院制定了培养艺术家计划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但香港演出市场有限,建议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让香港艺术团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一是能让内地的观众欣赏到香港的演出,二是能让香港的艺术团亲身体验,了解内地的市场及观众喜好,为两地将来更多合作打下基础,同时也能让香港青年在内地发挥价值、寻找获得感,并激发香港的文化活力,全方位推进中华文化在港澳台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二、利用香港独特优势,输出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加强香港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香港的文化演出审批相比内地快捷,可考虑多在香港进行演出,利用香港的平台和资源让内地更多优秀的作品在香港进行展示;同时,利用香港作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窗口,让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化作品通过香港在全世界展示,推动艺术成果的转化。



- THE END - 

↓ 点击图片 ↓
直达音乐周报小程序电子刊
 热门文章精选 


《音乐周报》2024.2.28目录


2024年音乐校考呈现新态势:部分校考专业招生人数增加,取消分省计划面向全国招生


这支乐团成为中国新生代乐团中的现象级存在


从钢琴家到艺术总监,95后的她用匠心与初心描绘青春 | 人物

美育浸润,音乐教师如何行动 | 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声健解读文件精神

清唱!当声乐艺考没有了钢琴伴奏

基础音乐制作等岗位或将被AI取代

王羽佳独奏会:正式曲目和返场曲目的撕裂性差异 | 乐评

《乐队的夏天3》:让音乐说话

Q:想订阅《音乐周报》?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