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音乐家建言:支持文化艺术领域国际组织发展,推动新增博士硕士交叉学科学位授予机制……(二)
两会进行时
编者按:3月10日、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今年文艺界代表委员们都关注了哪些议题?本报继续为您呈现部分委员的建言献策(点击查看上期)。
王宁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大剧院院长
支持文化艺术领域国际组织发展
国际组织是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文化艺术领域国际组织更是为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文化艺术领域国际组织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一系列发展问题。一是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国际组织建立与运行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导致国际组织在开展工作时面临诸多限制,造成不便。比如负责参与国际组织运作的公职人员出访,只能参照驻在城市现行外事管理政策执行,占用所在单位因公出访批次及人员指标,不可避免对国际组织对等交流带来影响。二是国际组织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强,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吸纳新的成员机构、推动开展务实合作、构建多边交流机制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到位。为此,建议:
一、制定相应政策,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中央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出台适用于国际组织,特别是由我方主导的国际组织运行管理的专项制度、专门措施,从制度层面明确资金来源、人才培养使用和内部运行管理等事项。二是国际组织驻在城市要研究制定最大化便利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出入境政策,对国际组织内的中方领导及成员因公出国次数、团组规模、出访日程、停留天数等不做特殊限制。三是驻在城市政府部门与国际组织之间,要建立多层次、常态化交流机制,围绕新时代文艺服务对外交流这一目标,更好地发挥民间交往作用。
二、拓宽全球视野,变被动为主动。
一是由我国主导的国际组织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申请成为国家重大主场外交及大型国际性活动主办方或承办地,广泛接触各界来访人士,开展更有效的务实合作,建立可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二是要以更加主动、负责任的态度参加、回应其他国际组织或国际机构举办的论坛、会议、艺术节等活动,积极参与本行业、本领域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更好地凝聚国际共识,形成更有效的多边机制。三是要引导和鼓励本国、本地区企业、商(行)业协会和高校等积极参与国际组织运营管理和人才培养,为大型国际活动策划组织、涉外人才培养交流等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持开放包容,搭建交往桥梁。
一是国际组织要结合自身特点,策划组织更多“走出去”活动,密切国际组织之间、本组织成员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同时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机构加入,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地展示大国形象、传播中华文化。二是要发挥国际组织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广泛邀请国际友人来华参观、访问,实地观摩、切身感受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艺术发展成就,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使者。三是要依托国际组织的国际性、专业性特点,助力我国在相关国际标准研究、国际议题设置、话语权建设等方面形成“主场”优势,为完善相关领域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俞峰
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推动新增博士硕士交叉学科学位授予机制
近年来,交叉学科建设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将交叉学科设置为新的学科门类,即我国的第14个学科门类,意味着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将以正式的学位教育形式开展。
目前国内一大批一流艺术院校正在积极寻求顺应时代趋势、融合现代科技的转型发展之路,已经先后成立了艺术科技交叉学科,如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这些院系通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艺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探索培养“艺术+科技”复合型人才的道路。
由于我国开展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时间较短,积累的经验不足,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模式和学位授予机制尚未发展成熟,学校在边试边行的探索过程中难免面临一些困境。在学位授予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一、无法充分体现学生跨学科学习的价值和成果。
虽然我国已经将交叉学科设置为新的学科门类,但在具体的学位授予机制上,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制度来支持交叉学科学位的授予,多数情况下仍然是按照传统学科门类进行授予。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例,音乐人工智能学科的课程体系中除了传统的音乐类课程外,包含了大量的计算机类、数理类、信号处理类课程及科研实践,学生涉猎大量的科技知识和技能,但最终只能获得艺术学学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跨学科人才的吸引、认可度和职业发展,无法充分体现学生跨学科学习的价值和成果。学生即便在交叉学科领域有出色的表现,也难以获得相应领域的官方学位认证。
二、限制确立学生评估、学位授予的标准体系。
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交叉学科学位的授予机制,仍然按照传统学科门类授予艺术学学位,这对于“艺术+科技”这类交叉学科在课程设置、学习指导、学生能力评估、学位授予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带来了不小挑战。对这类人才的评价标准、职业定位等仍然较难有明确的指导和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科融合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建议:
一、吸纳国际经验。美国是最早开展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国家,起步早,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张。统计显示,美国1970-1971年跨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数仅为101人,跨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数仅为924人,但在2018-2019年分别增至900人和10721人。其体系化、常态化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开展跨学科教育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二、建立和完善交叉学科学位授予机制,明确交叉学科学位的授予标准和流程,为跨学科领域的学生提供更加公正和合理的学位认证。
三、加大对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各界对于跨学科教育和交叉学科学位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复合型人才的社会认可和职业发展。
廖昌永
全国政协委员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充分发挥艺术高校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近年来,文化产业特别是文旅产业迅猛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虽然同样形势喜人,但也存在社会关注度不足、资金捉襟见肘等问题。艺术高校作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柱力量,也有一些有劲使不上的现象存在。根据《“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的目标任务,结合上海音乐学院办学实际与相关领域调研的情况,我认为应坚定艺术高校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积极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由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释放艺术高校文化生产力,发挥推动事业发展主力军作用。文艺创作是文化事业的源头之水,应像抓文旅经济、艺术产业一样,花大力气抓创作。要打破文旅、教育条块,整合资源,借鉴影视创作经验,设立国家艺术创作表演专项基金,专用于资助和保障艺术院校原创节目生产、制作与国际国内传播推广。同时,借鉴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突破政策瓶颈,建立文艺创作成果转化认定机制,使高校教师劳有所得、心安理得、轻装前进。
二、将学校高水平场馆与高品质公共空间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繁荣文化事业主阵地作用。将高校高水平艺术场馆与公共开放(文化)空间纳入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文化事业体系建设,并借鉴文旅院线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高水平艺术场馆、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管理与运营专业化、规范化,设立专项支持资金以购买服务等多元形式实现财政补贴,以凸显其在文化事业发展中、校内外美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三、支持艺术高校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文化事业标识,构建文化传播交流主渠道。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需要凝聚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标识,其发展水平需要有顶级文化标识的牵引,有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区域、城市的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建议由文旅部支持推动,由艺术院校主办高质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音乐节赛,集各方力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文化标识。
李心草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而形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继而迈向辉煌的历史文化,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红色文化仍然是引领时代前进的主流文化,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品格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可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导向功能,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高等院校肩负着思政教育培根铸魂、培育新人的重任。将主题教育引入高校日常教学,将红色革命文艺精神深入至人心,让师生深刻认识到红色革命文艺精神的深厚内涵和特殊价值,唤起他们肩负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文艺精神的重任和使命,是国家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通过主题教育和红色革命文艺精神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优秀文艺人才,为国家培养堪当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根本任务。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教育引导全体师生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促进全体师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是高校办学的重要职责。
结合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办学情况,聚焦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综合性地建议:在充分挖掘红色革命文艺资源,吸收高校在红色革命文艺资源传承发展,以及思政教育及其人才培养等优秀经验的基础之上,努力探索建立一套机制健全、团队成熟、内容具体、方法科学、实施有效的“专业音乐院校大思政教育体系”。
具体建议:
一、建设全国性的合作联盟和联动机制,加强红色革命文艺精神宣传意识,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建;建设国家级红色音乐文化博物馆、中国红色音乐文化数据库、红色音乐教育传播基地;全面展开对红色革命音乐的系统性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
二、组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团队,探索建设红色音乐课程体系,探索设置红色音乐专业方向,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编写以“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为主题思想的思政课系列教材,探索建立“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大思政教育体系”。
许忠
全国人大代表 上海歌剧院院长
提升中国式歌剧的国际影响力
从上世纪40年代以《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为代表的“板腔体”,到1992年第一部被搬上国外舞台的中国歌剧《原野》,再到近年来的《晨钟》《玛纳斯》《拉贝日记》《茶》等精品力作,中国音乐家们与时俱进地讲述中国故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歌剧,一些优秀的中国式歌剧作品开始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关注和认可。
然而,与西方歌剧相比,中国式歌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然相对较小。目前中国式歌剧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歌剧艺术的认知还比较狭隘,在普通百姓中普及程度不高,自下而上的民间动力不足,中国歌剧还没有与民族文化建立内在的联系;二是还没有建立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的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还未充分彰显;三是与中国歌剧艺术特质相适应的国际传播交流平台比较缺乏。
提升中国式歌剧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政府、艺术家、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遵循开放与自主的辩证法,守正创新,找到中西结合的平衡之道;要关注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讲述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国歌剧艺术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第一,不忘本来。创作和推广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歌剧作品是关键,这是中国式歌剧的立足之本。以当代人民群众的审美为基础,观照百姓的现实精神需求,通过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新性和独特魅力的作品,才能极大地拓展本土受众,继而吸引更多国际观众的兴趣。近年来,中国式歌剧的海派探索正积极主动地在创作中挖掘艺术创造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其中,有传承红色基因、讴歌先驱者革命精神的主旋律作品,如歌剧《晨钟》《田汉》《义勇军进行曲》等;有源自家喻户晓的中国历史人文故事,如歌剧《天地神农》《楚霸王》等;有来自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如歌剧《雷雨》等;也有正在酝酿的体现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些都是立足新时代、提升城市软实力、深入人民城市建设的有效尝试。
第二,吸收外来。中国式歌剧的国际化发展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拿来主义”,加强与国际歌剧界的合作与交流是提升中国式歌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国际知名歌剧院、音乐家、主创团队等合作,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创作理念和表演技术,提升中国式歌剧的艺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歌剧教育、培训和演出机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歌剧演员、导演和编剧等人才,为中国式歌剧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推动中国式歌剧的多元化发展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探索不同的表演形式、题材和风格,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可以扩大中国式歌剧的观众基础,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三,面向未来。中国式歌剧要以发展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中国式歌剧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和观众审美需求,不断创新歌剧的题材、内容和形式,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在中国式歌剧的主题演绎中,要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向人类精神世界的更深处探寻,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挖掘素材,善于用中国故事、中国音乐艺术风格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要不断加强与国际歌剧领域重要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推动联合委约、联合制作等各种方式,借船出海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在歌剧制作舞美场景中的全新应用,提升歌剧的观赏体验,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要推动歌剧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旅游、影视等,拓展歌剧的市场空间和影响力,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中国式歌剧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深度融合,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
刘晓静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
近年来,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以ChatGPT、Sora大模型相继问世为标志,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发展。时代不等人,时间趋紧迫,我们要正视差距补齐短板,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以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的创新型人才,应对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国际竞争。
今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想明白如何破局、如何开新局。人工智能被广泛认为是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战略性科技,它能为很多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当然也会对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改造已经在进行之中,深度融合后的应用场景更会不胜枚举。比如,“虚拟数字人”美育老师不受时空限制为全国各地各族青少年提供同样高水准的教学;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使课本知识变得可感可知,知识学习的进不去、看不见、摸不着、难理解问题得以解决;实验实训过程中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及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的“三高三难”问题不再重现。由于通用人工智能的即将问世和元宇宙的普遍应用,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大变革必将席卷全球。
我们正处于智能时代教育大变革的前夜,破与立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是现存教育体系遇到信息革命后人的认识滞后问题,特别是校园和家庭对人工智能的接受度问题,现实还停留在防止青少年沉溺网络和手机电脑终端阶段,如果没有体验度高、说服力强的案例,相关工作很难推进。第二,是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在广度上,是如何对智能教育应用场景进行多样化设计且如何落地问题;深层次问题则在于教育模式的改变,看能否产生新的教育要素,并对存量教育要素进行改变甚至替代。第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目前我国高层次数字科技人才在场景想象、先发创新能力方面有欠缺,直接影响了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这与长久以来我国“从0到1”方面的痼疾是一致的。究其原因,不是青少年的科学知识学少了,而是人文修养、美育浸润匮乏,眼界和想象力受局限,创新意识不够。
在此,提两条建议:
一、建议在教育模式转换方面进行发力。
教育模式转换是教育变革创新的重点,其关键在于教育要素的改变。在智能时代,教育者是“教师+虚拟教师”,受教育者会变成“学生+虚拟伙伴”,教与学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交叉融合。为此,要改变长期以来只把信息技术当作辅助工具的局面,设计出可操作性强、接受度高的智能教育应用场景,使人工智能深深融入教育体系,与学科、专业、课程深度交融,在主体、目标、内容、手段、环境、途径等方面提炼出新的教育要素,实现对现行要素的替代改变,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新兴教育模式,构建出新的融合生态。
二、建议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发力。
要极端重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拓展人才的想象空间。艺术的灵感推动着科技进步,科技的理性平衡着艺术的超前意识,它们互相丰富着表现手段,Sora就是人工智能与艺术融合共通的产物。智能时代的中国,富有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创造性人才的想象空间更加广阔,创造出的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将蕴含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融入更多中国语言风格表达。因此,我们要强化青少年的人文和美育教育,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补齐他们的创新短板,为应对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国际竞争,积蓄绵绵不绝的创新能量。
尹晓东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大力加强戏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一代代卓越的艺术家创造了戏曲艺术辉煌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戏曲艺术剧目创作、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当前制约戏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戏曲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的独特作用认识不足。戏曲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基因,是中华文化的显著标识,其中蕴含的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审美理想,是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源泉。现实中由于对戏曲艺术价值的认识不足,支持其传承发展的相关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二是戏曲人才培养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戏曲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格局尚未建立。一方面戏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大批理论研究人才;一方面开掘创作题材、创新艺术形式、拓展传播方式,需要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创作和表演人才。培养戏曲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行业和社会的热切期盼。
三是戏曲行业的特殊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人才培养,以往都采取统一标准,一把尺子丈量,没有充分考虑特殊领域的行业特点,尤其是戏曲作为戏剧与影视学的二级学科时,如中国戏曲学院这样独立建制的在行业有重要贡献的代表性院校,都无缘获得博士点授予权。
四是现有戏曲学科专业博士授权点结构不合理。全国拥有戏曲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多为综合性院校或研究机构,多侧重于戏曲史或戏曲文学研究,个别具有博士授予权的艺术院校,增加了一些戏曲舞台艺术研究方向的学术型人才培养,而编、导、演、音、美等专业创作方向几乎不涉及,更缺乏剧种覆盖面。
2022年9月国家颁布了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戏曲与曲艺”成为与一级学科并列的专业学位,并设置了博士专业学位,这对戏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戏曲艺术传承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建议:
一、充分认识培养高层次戏曲人才的重要性。要以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为契机,以培养戏曲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下大力促进戏曲艺术传承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新版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旨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博士授权单位申报中,应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给予戏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更多政策支持,让杰出人才脱颖而出,使其在秉承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戏曲美学形态的新创造,开拓中国戏曲的新境界。
三、更多考虑戏曲教育特殊规律。在各类综合评议的同时,加强分类考评,不盲目比较办学规模,更注重内涵特色发展,对真正在研究、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行业贡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业院校,优先考虑给予其博士学位授予权。
四、重点加强戏曲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充分遵循戏曲艺术特性和戏曲教育规律,把培养造就具有艺术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艺术家作为工作重点,在兼顾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适当侧重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提高戏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以新的人才培养成果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刘侗
全国政协委员 原北京京剧院院长
建议加快举办全国学生电视(网络)戏曲大会
2017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这些内容和精神,无不体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戏曲艺术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讲道:“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加强戏曲艺术在义务制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实践,是根植中华民族血脉基因的重要工作。
戏曲是以活态表演方式进行的承启和弘扬发展。把中华戏曲广泛地播撒到校园中,让广大的中小学生在学习体验戏曲艺术魅力的同时,受到戏曲艺术的全面熏陶和滋养,是中华文化血脉传承的基本任务,而在学生中举行中华戏曲电视大会,是促进这一项文化传承工作的有效方式。
开展全国学生电视(网络)戏曲大会,有雄厚的基础和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推广。由教育部和文旅部指导、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艺术院校学生职业(戏曲)技能大赛已经举办过多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极大促进了全国中、高职(高等)院校的戏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2019年,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戏曲院校展演在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下于北京举办,汇集了全国64所院校的戏曲类学生近千名、数十个剧种,是一次以剧种和院校为单元、以剧目展演的方式开展的一次空前的学生戏曲大会演。
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吸引了全国62家京剧院团、校的671名青年演员报名,堪称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的大荟萃、大检阅、大汇报,是近十年来的一次全国青年京剧人才盛会,成为2023年度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的现象级事件。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京剧青年之间的交流展示和促进,它对中国京剧艺术的深入普及推广和宣传、当代传承发展和建设,乃至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文化建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推动。
开展全国学生电视(网络)戏曲大会,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整合动员,前景可期,意义重大。首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搭建电视平台,再辅以线上的网络平台进行全网播出。其次,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家领导机构进行动员和号召。第三,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作为艺术院校参加单位的组织方直接负责报名、初评、复评演出及终评演出等相关工作的运作。
目前全国开展戏曲专业教育的中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有近百所,所涉猎的剧种有数十种之多,在校生近万人。在这样一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域举办电视(网络)学生戏曲大会,必将极大地促进各地的教学交流和学生培养、戏曲剧种间的交流发展,促进中华戏曲的传播和生态建设,促进中华戏曲“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树好中华形象、传播好中华声音,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全国学生戏曲大会,必能以戏曲艺术交流推广的方式,在广大的青少年中播撒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优良种子,促进他们生机勃勃健康成长,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刘玉婉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女高音歌唱家
推动演艺事业数字化发展
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赴湖南、广西,关于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通过参观、走访、学习、座谈,了解到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调研后,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助推舞台艺术的数字化进程、开发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探索演艺事业的创意创新,推动舞台艺术相关产业的发展、数字化赋能艺术发展等。
如今,数字技术已在演艺各环节应用。元宇宙、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已经深刻影响了演艺行业的全产业链和全流程。在创作阶段,这些技术应用涵盖了剧本创作,灯光、音响、舞美、服装、化装设计,作曲,仿真排练和交互环节设计等方面。在制作阶段,智能化管理涵盖了舞台美术制作、流动性舞台机械制作、布景服装化装道具的制作,以及交互环节的制作。融合应用增加了舞台表演空间创新的多种可能,让舞台美术效果的呈现与艺术剧目内容的表现更加呼应,更具情景化和生动性。
我们应坚持创意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内容、技术、模式、业态和场景创新;创造效益,对舞台艺术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打破从线下到线上的壁垒,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具体建议:
一、积极融入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发展数字创新运营,推动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文化产业项目,让舞台艺术数字化创新运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演艺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数字演艺演播。加快推进演艺事业数字化产业,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建设“云剧院”,打造“互联网+演艺”平台,加强数字化文化艺术产品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打造舞台艺术演播知名品牌;探索线上消费模式,以定制化的线上演出服务,惠及更多观众。
三、提供数字化内容生产。创作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数字文化产品;整合优质艺术教育资源,打造演艺事业慕课平台;建设“艺项国际”应用网络平台。
四、管理运营平台建设。依托中国演艺创新发展联盟平台,积极建立国家级演艺管理平台,开发全国统一的剧院管理系统。
张立萍
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不出国的留学教育”,为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紧缺的专业人才培养,推进教育国际化、现代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已具有相当体量,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2月,依法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到2862个,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一度超过45万人。保守估计,高等教育阶段毕业生每年新增或超过10万人,毕业生总数接近250万人。
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当比例中外合作高校毕业生落户就业问题成为办学内涵化高质量发展羁绊,甚至陷入困境。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条在于合作办学的特殊性造成社会对其毕业生身份认识的模糊性。他们往往既不被认为是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也因无相关出入境记录不被视作海外留学生。目前全国各地各级人才业务办理系统未纳入中外合作高校,同时其人才政策中也较少纳入中外合作高校,结果导致不仅中外合作高校的一般毕业生无法合理落户,难以就业;其中许多高素质国际化,甚至社会亟需的优秀毕业生也因为无法对标地方高层次人才条件而难以进入地区人才引进与人才使用正常通道。由此必然产生不利影响:一,掣肘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二,局部固封教育赋能社会经济发展应有潜能。三,造成结构性人才资源不足与产业发展人才短缺。
解决中外合作高校毕业生落户就业困境,表面上是解决该群体的身份属性问题,实质是促进人才要素流动、稳定就业形式、服务于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大计。国家花费大量成本培养人才资源,却受到限制无法高效利用人才资源,因此,解决中外合作高校毕业生的落户就业困境十分必要,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国家层面明确中外合作高校毕业生身份性质,给予等同留学生的待遇。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办学质量评估要求等相关国家办学规范,在录取标准、培养方案、学术要求、学历学位证书颁发、培养质量各方面,其毕业生群体都等同或者超过相同外国教育机构的留学生群体,受到中外官方认可,具备享受留学生待遇的客观基础。
二是教育战略层面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及其他国家教育战略。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国家教育战略,提质增效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其高质量发展。
三是制度环境层面优化完善政策体系,破除落户就业限制条件。加快更新匹配中外合作办学性质的人才政策和业务系统,营造发现、引进、培养、留用中外合作办学优秀毕业生制度环境。
四是人才政策层面重点考虑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高校。通过创新改革人才政策,在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地区,靶向发力,重点引进这些与世界前列名校合办而培养出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使之转变为经济新质生产力。
姜克美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广播艺术团胡琴演奏家
加强民族音乐网络传播
民族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加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在当前科技赋能、媒体变革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与传统媒体互补配合,提升民族音乐的传播效果,是进一步推动民族音乐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有力途径。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网络传播等新媒体传播方式日益成为大众传播的主流途径之一。相较于传统媒介,网络传播在传播范围、内容、效果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民族音乐通过网络加强传播推广的尝试越来越多,并成效初显。例如,各大民乐团通过各类网络平台,进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会及节目直播;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连续多年举办民乐“艺”起来活动,汇集全国各院团的精彩节目,进行线上音乐会公益展播;各类进行民族音乐知识普及和宣传推广的主题网站、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繁荣发展;2023年抖音平台上的民乐直播场次超过414万,累计观看人次突破128亿,同比增长均超200%;中国广播艺术团打造了24集中国节气文化音乐短视频《聆听二十四节气之声》,与抖音合作制作了以四大名著经典歌曲为线索,融合民乐、西洋乐、流行音乐以及舞蹈、武术等元素的《重温经典·大乐争鸣》节目,获得大量海内外观众的喜爱,网络观看人数屡创新高,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但由于民族音乐的网络传播还处在探索与发展阶段,因此在配套政策的支持、精品品牌的打造、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宣传推广的加强等方面还存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空间。建议:
一、出台配套支持政策
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加强民族音乐网络传播的配套政策,例如支持民族音乐院团、从业者与各类网络传播平台建立合作关系,设立民族音乐网络传播专项经费,组织成功案例研讨会进行经验分享等。
二、打造精品民乐品牌
民族音乐的网络传播需要重视传播内容的质量把关,汇集专业院团、艺术家、创意设计及技术支持团队等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品质上乘、形式丰富、与时俱进、引人入胜的精品民乐品牌节目,提升民族音乐对于大众的吸引力。
三、培养传播专门人才
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对民族音乐从业者的相关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掌握从节目创意、内容创作到拍摄制作等全链条各环节,建议广泛遴选,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及技能培训,培养具备较高网络传播素养的民乐人才。
四、加强民乐宣传推广
对于民族音乐的精品品牌,可以建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宣传矩阵,从多种途径加强海内外宣传推广,并通过线上节目为线下演出引导培育观众群体,提升民族音乐的整体影响力,促进民族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姚珏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弦乐团艺术总监
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国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合作不仅仅是基建、贸易、经济方面的联通,更重要的是文化和民心的融通。文化自信是推动未来“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思想,文化艺术力量在促进交流合作、提升发展质量、激发创新动力方面具有巨大的力量。我曾经率先代表香港特区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演出。2023年11月,我又率领创办十年的香港弦乐团前往中东欧国家巡演,其中11月9日在希腊的音乐会被中国大使馆纳入“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作为闭幕演出。当我们用西洋弦乐演奏中国民谣《放马山歌》时,感受到海外观众的热情和喜爱,全场观众加入我们一起呼喊“唷吼”。
通过实践,我感觉到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还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开拓发展。要走出去进行文化交流,还需要更多的全方位支持,特别是对中小艺术团体的支持。中小艺术团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能丰富交流层次,更好地展现文化自信。另外,要重视有中国传统元素的文化作品创新,丰富文化传播的跨界性和融合性。在此建议:
一、推进针对中小艺术团体的全流程支持。作为香港特区的中小艺术团体,香港弦乐团能在国家支持下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展示作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得益于“一国两制”伟大制度的独特优势。我们得到中国驻当地大使馆以及香港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中小艺术团体要有机会到海外担任文化使者,还需要资金、宣传、邀约嘉宾等各方面的支持。这不仅仅是出发前的项目支持,还可以发展为全流程的支持,如项目结束以后的评奖奖励、二期三期项目的推进支持、国家搭建民间力量参与的文化平台或交流峰会等。
二、在香港建立更多与“一带一路”有关的文化社团和组织,包括文化产业协会,形成恒常交流机制,促进世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理解和融合,促进民心相通。
三、扩大宣传效应,展示文化自信。海外文化交流是一个综合性的国际传播案例,不仅有文化演出和交流,更需采取多层次的宣传方式。希望未来国家对海外文化交流予以进一步支持,扩大宣传效应,让普通民众都能容易接触和了解。
彭家鹏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广播艺术团首席指挥
当前,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5G、4K/8K、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不断发展,超高清、沉浸式、互动式、VR/AR/MR等视听内容形态不断创新,媒介使用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
在音乐这个艺术领域,我们也应紧跟新时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打造国际网络(数字)音乐平台,让来自东方的新声音传播世界。
当前,国内外不少乐团都创建了数字音乐厅。例如,柏林爱乐乐团数字音乐厅是柏林爱乐乐团的在线音乐厅,也是柏林爱乐面向全球的音乐舞台。十余年来,数字音乐厅对柏林爱乐每个乐季四十余场音乐会进行高清在线直播,并在几天后将音乐会视频添加至档案库。来自世界各地的爱乐者通过屏幕共同汇聚成了乐团最具国际化的听众。数字音乐厅可以在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流媒体设备上使用,其便捷性让全球的听众们可以足不出户即可欣赏到当代最杰出指挥家、独奏/独唱家、顶级音质与画质的流媒体、每季四十余场高清在线直播、跨越六十年的七百余场音乐会、免费的名家访谈与作品导赏讲解、独家纪录片、艺术家肖像片、老少咸宜的教育项目音乐会。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等优秀民族乐团也纷纷创建数字音乐厅平台,乐迷只需打开手机即可登录各乐团“数字音乐厅”,收看4K高清的直播或点播节目。数字音乐厅不仅满足了乐迷高品质的文化消费需求,向创新商业模式迈出实质性一步,也通过“文化+数字”将中国音乐文化品牌发展实践推向新的维度。
数字化为民族音乐的普及传播提供了更广泛、更高效的渠道。在短视频平台、网络直播间里,许多民乐人以直观生动的形式传播民族音乐知识,展示民族音乐魅力。这些灵活便捷、具有网感、互动性强的传播形式,打破了音乐传播壁垒,带动全世界关注了解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也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民族艺术宝库,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打造国际网络(数字)音乐平台,将为中国民族音乐创作、演出、传播带来新的机遇,推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音乐形式迸发生机活力,在全世界“圈粉”更多受众。
- THE END -
两会音乐家建言:推动校外艺术培训健康发展,对离校未就业学生开展针对性帮扶……(一)
2024年音乐校考呈现新态势:部分校考专业招生人数增加,取消分省计划面向全国招生
Q:想投稿?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