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期推荐| 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策略

陈林会,刘青 体育与科学 2022-04-25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正式成为一门专门性学科以来,体育管理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体育理论的繁荣和体育管理实践的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有诸多深层次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无意于或无力于体育管理学术话语创新和学科体系构建,现有的体育管理学发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为促进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稳健发展,我们需要回溯体育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明晰体育管理学发展困境及其成因,总结体育管理学发展逻辑,思考体育管理学科发展道路。 






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策略

文 | 陈林会,刘青

(《体育与科学》2021年第3期)



1 我国体育管理学的演进

  

1.1 以契合外在体育管理实践需要为学科发展基础


     体育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源于体育发展实践的需要。从1896年钟天纬在上海创办的上海三等公学规定“每晚放学,应令诸生体操,在园中或散步数百,或拍球等戏”,到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纳入近代我国统一的学制中,到1952年成立“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再到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管理在我国体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管理人才的需要。体育管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被引入中国”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学科的形式出现:继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开展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之后,1989年武汉体育学院在全国率先招收体育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此后,曲阜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开始了体育管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在,全国众多体育类本科院校、综合性院校、师范类院校、财经类院校、体育类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体育管理相关专业或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下招收体育产业与管理或体育管理等方向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体育管理人才培养很好地契合了体育领域的创新驱动发展和体育产业转型升级,较好地满足了体育事业发展对各类、各层次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


1.2 由定向计划走向自主竞争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建设初期,各项工作充分遵从自上而下传达的各项高等教育指令。为了国家建设需求、贯彻“宽口径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在1997年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体育学二级学科从10个压缩至4个,原来的体育管理学、体育理论等并入体育人文社会学二级学科,成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下设的研究方向。在之后的各个版本《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或《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没有再单独设置体育管理学科(专业),国内有10余所高校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设置体育管理相关方向。


     高等教育计划体制随市场经济不断调试,体育管理学科也在不断创新、打破身份壁垒。部分院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前景,自主设置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3个二级学科、5个三级学科(方向);或在体育学一级学科范围内设置了体育管理、体育赛事运作、体育产业管理和竞赛组织等二级学科(专业);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二级学科下设置了体育管理学、冬奥赛事管理、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等三级学科(方向);在体育产业管理二级学科下设置体育赛事经营管理、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 健康休闲管理等研究方向,几乎涉及所有体育管理领域,凸显出守正创新与自主竞争在体育管理学科遴选及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1.3 以学科建设涵摄范围来拓展工作领域


     自传入我国以来,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经历了“经验管理、行政管理、科学管理”几个阶段,体系不断完善。学术组织建制不断丰富,并成为生产和传播体育管理学科知识的场所。从1985年5月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性体育管理学术活动——“全国体育管理研究学术讨论会”以来,陆续召开了“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成立了“国家体委系统科学推广工作领导小组”(1994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设置了体育管理分会;湖北省、吉林省、陕西省、上海市、武汉市等地体育科学学会下设立的体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等体育管理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和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从1996年7月,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将体育学纳入国家管理的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列为当时第19个国家一级学科)以来,每年都有多项体育管理领域的课题立项;其中2016年至2020年期间,体育管理学科共有22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有332篇CSSCI论文和33篇SSCI论文发表。除了1935年体育学者金兆均编著、由上海勤奋书局发行的《体育行政》一书,1955年东北师范大学鞠兴绥编写的《体育行政》、1955年中南体育学院李雨三编写的《体育行政讲义》,国内学者先后翻译和编著了40余部体育管理学教材,极大地提升了体育管理研究的规范性;体育管理领域的学术专著不胜枚举。


     从编写出版我国第一本《体育管理学》教材以来,孙汉超、汤起宇、张江南、谢雪峰、秦椿林、徐家杰、田雨普等教材编写组专家们为我国体育管理科学研究、体育管理干部培训、体育管理人才培养及体育管理学科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我国体育职业化改革以来,杨桦、任海、王家宏、高雪峰、刘青、程林林、张瑞林、肖林鹏、曹可强等学者纷纷关注体育管理学科及其相关领域,他们以不同的学术视角、不同的研究方法介入体育管理具体领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造就一批批优秀的体育管理科研团队,推动我国体育事业长足发展。这些专家学者还利用充分利用各类体育管理学资源,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2 体育管理学科的主要特点

  

2.1 实践性较强


  体育管理学科具有应用性、政策性、知识性相结合的特点,它以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为基础,研究各种体育事务的管理问题;不同的体育管理主体致力于探索如何通过预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创新等管理职能来寻求和提升体育活动的组织效率。在传统的体育行政管理、竞技体育管理基础上,近30年来体育管理学科不断分化出多个新研究领域和相应的研究路径及研究特色,比如体育管理体制创新、体育产业管理、体育社会组织运营与管理、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育竞赛组织管理、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社区体育管理、体育发展规划编制、体育发展战略与政策、健康管理等。体育管理学的出现与体育管理学研究领域的演进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其知识体系和演进出的新研究领域都是为了回应体育管理实践中的各类需求和解决体育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2.2 学科边界模糊


     体育管理学与体育学其他学科的边界较为模糊,尚未得到明确的界说。一是,存在与体育学其他分支学科有颇多重复的现象,难以凸显体育管理学本身的学科性格和独特性。二是,公共政策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被引入体育管理,这让曾为体育管理学独占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现象越来越普遍,体育管理学科的独有意义值得重新思考。三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现代通信、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体育管理融合,体育管理研究和实践不断领域化,满足体育管理学术场域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四是,在延续“应用型”学科特征的基础上,体育管理学研究不断满足提高体育效能和生产力、为体育相关部门提供证据和事实以证明体育实践和体育政策的有效性,因而出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等学科背景的学者用统计模型和“数字”取代理论,或寄希望按照经济学的统计模型运作以实现体育管理组织机构效能。虽然在研究和体育实践中不应该受学科边界约束,但多因素叠加之下,体育管理学科的学科边界越来越模糊。


2.3 知识体系片段化


     “片段化”是对内容及其结构的区别和差别的强调;体育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片段化表现为学科内部研究取向和知识体系的独立。体育管理学从管理学等母学科发展中“汲取营养,丰富、充实自身的理论体系”;从管理学中筛选出“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激励”等职能及相关内容,并运用于竞技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管理、群众体育管理、运动训练管理、体育俱乐部管理等相对独立的体育领域,形成借鉴母学科的平行、“块状”知识体系。不同时代,管理学母学科职能创新和主流解释不断演进,体育管理学也会出现相应的研究取向和研究领域。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对各自领域的体育管理事实进行描述与说明,但又大多都在套用或者复制母学科的思想和观点。另外,这种局部的“问题导向”——“理论构建”路径,让体育管理理论“片段”被反复“强化”并成为一种“刻意”的追求,备受“推崇”,致使体育管理学科整体性、垂直积累的知识积累和体系构建式微。


2.4 学科归属不明确


     我国体育管理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机构设置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体育类院校根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该学科纳入教育学门类,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之下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二级学科设置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与管理、比较体育、体育与城市发展等方向;二是在工商管理(120200)下设市场营销管理(体育)、企业战略管理(体育)等方向;三是自设体育管理(0403Z1)、体育赛事运作(0403Z3)等二级学科;四是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在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行政与公共事业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下设置体育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体育产业管理、体育事业管理等二级学科;五是部分院校在体育学学科下设体育(045200)(体育管理、竞赛组织、体育经营管理)专业学位。在本科专业目录中现有2012年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以及学科下的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120212T)和2018年在教育学门类体育学下设置的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040210TK)两个与体育管理相关的本科专业。另外,我国的各类官方文件分别将其归属于管理学门类和教育学门类,跨越了多个一级学科、同时作为一个二级和三级学科而存在。这造成体育管理学科归属混乱无序,越级提升和各执一偏并存;还导致体育管理学科建设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在各科研院所出现了格局纷呈的现实。



3 体育管理学科建设及演进的逻辑


学科演进和发展遵循四种逻辑途径:社会逻辑、权力逻辑、学术逻辑和知识逻辑,每一种行动逻辑都会从不同层面对体育管理学科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社会逻辑是大学和科研院所根据社会需求和外部环境演进,开展发展规划。只有为实践服务,即“为发展体育科学服务才有实际意义”,体育管理学科要使用现代体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体育行业发展。体育管理学只有真正发挥其在指导体育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为体育管理学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提供一种概括性、普适性的指导,由经验总结上升为完整的体育管理理论体系,才能不断巩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地位。


  行政权力输入对体育管理学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按照制度的规范性力量运行;在漫长的内在知识建构基础上,学科必须形诸外在社会建制,学科成长需要国家意志和政府规划提供保障、物质基础、促动机制和扶持措施。缺乏健全的学科发展组织框架和完善的制度安排,加之学术群体薄弱,体育管理学科产出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堪忧。因此,迫切需要相关部门有意识地从顶层设计入手,帮助体育管理学学科划分一块独立“地盘”。从宏观制度改革层面为体育管理学科发展释放空间,又从高校(科研院所)内部治理及学科管理机制创新等层面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学术逻辑是体育管理学科发展内源性驱动力量。然而,随着体育管理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代表人物因年龄等多种原因逐步让出学术主导地位,接续的体育管理领域的中青年学者或学术带头人学术研究持续性和创新性相对不足,大师级领军人物、中青年领军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投入学科建设的精力不足等问题比较严重,学术权力“虚化”。遵循学术逻辑,体育管理学科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对体育管理学进行研究,以更加包容的方式补充和深化相关内容,以适应学科实践发展的需要,并真正提高体育管理学的学术标准;要根据体育管理学科发展规律,构建体育管理学内部学术秩序,培育起富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学术生态。


  体育管理学科发展及成熟程度还受知识逻辑的影响。体育管理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术共同体,以学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为载体,开展知识探究、知识的细化、知识创新、知识发展活动,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培养优秀人才。体育管理学科发展,除了要开展应用型和实用型知识的生产,还要加强对我国体育发展原创型知识的生产;实现体育管理知识的聚合、传承、创新与理性追求,促进学科延续及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管理学科建设需要同时遵循多重行动逻辑。因为,学科成长和发展除了需要基本要素配置,也需要必要外力扶持,还需要学科内外部各类相关要素的互动、衔接和契合(见图1),形成学科建设动力场域,建立起良性循环机制。


图1 体育管理学科建设逻辑



4 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学科地位:管理错位与混乱并存


从我国体育管理的现有学科设置来看,存在行政管理“错位”的情况。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中有工商管理类下设的体育经济与管理(120212T)专业;然而在我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以下简称《学科目录》)和学科行政管理中体育管理只是体育人文社会学二级学科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格局和现行的学科生态中,这样的学科(专业)设置让体育管理学科处于明显的不利和弱势境地,发展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制约,既导致体育管理知识矮化,也导致体育管理学科知识的不当归属。因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不能很好囊括体育管理学全部知识体系,体育管理学无法被体育人文社会学统摄;目前借助于行政手段,迫使体育管理学知识归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理依据不充分且逻辑上不够严谨。比较而言,与体育管理学科被归并成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二级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相反,同样服务于国民经济某一行业的旅游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地位远高于体育管理学科,旅游管理(120203)历来就是工商管理专业类的固定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120403)等历来就是公共管理固定的二级学科,而且旅游管理已经从专业上升为“专业类”,其学科地位可见一斑。

从现有的二级和三级学科设置现状看,体育管理学科正在经历外延式扩张的混乱状态。与体育管理学科在体育学中地位低下不同,国内多所高校根据教育部“学位授予单位可在获得授权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与调整二级学科”等相关管理规定,在管理学类的管理学科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体育管理学、体育管理科学、农村体育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体育产业管理等二级学科,在教育学类的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体育文化管理二级学科。体育管理学相关学科设置跨了教育学和管理学门类,跨了体育学、教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多个一级学科;在教学机构持续增加、外延式扩张的表面繁荣之下,这种“创新”使得体育管理学科名称混乱、学科定位混乱;多种名称混用,必然还会带来体育管理学科“身份危机”在内的其他问题。因此,建立稳固的体育管理学科地位,由多向依附的关系样态走向学科独立,应当成为体育管理学科发展基本走向。


4.2 知识体系:面临学科基础薄弱的尴尬处境


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一是,丰富我国体育管理学学科理论内涵与框架的基础性研究不足。体育管理学学术研究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对真正补充、丰富我国体育管理学学科理论内涵与框架的基础性研究明显不足。国内体育管理学的相关论著,针对目前我国或世界范围内体育管理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某些问题针砭时弊,多为以应用型研究为目标的经验性理论研究,偏向应用型、实用型研究,缺乏对体育管理学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的深入探讨。二是,针对国内某些“体育治理”“负面清单制度”等等体育管理新现象的描述,缺乏研究的深度;体育管理研究的对象不仅是事实层面的东西,更有价值层面的领域。三是,借用或者套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新理论,甚至新名词来解释体育管理问题,这种“加标签”“理论套用”“概念套用”,照搬其他学科模型而不做任何修正的体育管理理论研究,即“移植、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去解决体育运动中所面临的问题”,这样的所谓学术研究,反而会使体育管理学科专业化陷入误区。因为,体育管理学“不仅是将一般性的管理原理应用于体育领域”,应该有自身特有的研究议题、关注焦点等。然而,当前体育管理学相关研究,既没有对这些理论在体育管理领域内进行创造性转换或阐释,也没有在体育管理学方法、策略、维度以及价值取向上的明显创新,没有为体育管理理论创新带来结构性影响与变化,还导致了完整且严密的体育管理理论体系难以建立。

缺乏逻辑严密的理论内核。当前,国内的体育管理专家学者们围绕“体育管理理论”和“体育管理实践”两个板块建构起了体育管理学学科的研究体系;管理理论板块借鉴管理学、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一般理论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方法等知识介绍,实践板块包括竞技体育管理、社会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管理、体育场馆管理、运动竞赛管理等内容,是一般管理学理论及其他学科相关理论在体育管理领域中的应用,这些研究“对我国体育事业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进程产生过较为深远的影响”。这些研究及研究框架,主要是跨学科研究范式和跨学科研究视角下的具体理论的体育应用。然而,比母学科理论运用更重要的是,逻辑严密的理论内核才是推动体育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源;缺乏作为支撑学科发展“硬核”的逻辑框架,无限从其他学科汲取所谓营养,让体育管理学科范围不断扩大,乃至无限延伸,导致体育管理学科对其他学科有强烈的依赖性,甚至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陷入主宾颠倒的危险境地。因为,如果剥离了从其他学科借鉴来的相关概念,已有的大多数体育管理研究成果,已经所剩无几。纵观各个成熟学科发展的历程,它们除了有广阔的视野,融合其他学科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积累的基础上让新的研究范式推动学科的纵深发展,还收获了学科的独立性和学科生命力。

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松散。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材建设,体育管理学学科研究思维方式大都处于理论与实践的松散结合阶段。一方面,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把体育管理当作与研究者主体相对立的客体来对待,理论研究者置身于体育管理之外,以一种居高临下或者旁观者的姿态看待体育管理实践,并以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来演绎构建所谓的“体育管理理论”。少有人能主动走进体育管理实践,参与体育管理活动,并从体育管理活动中抽象、凝练出“体育管理理论”,形成对体育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指导体育管理实践。另一方面,体育管理实践工作者又因理论知识的欠缺和时间的限制,无法真正从事体育管理研究,无法促进体育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结果就是,体育管理理论与体育管理实践的松散结合,体育管理理论很难有效指导体育管理实践,体育管理实践也不能检验体育管理理论的正确性,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受到影响。体育管理理论范式的建设,亟需像《运动训练管理》等具体业务管理理论那样,走向体育管理实践活动,把自己与体育管理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在体育管理实践中去感受、思考、认识体育管理,然后结合相关理论抽象出体育管理自身的理论并实现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3 学术研究:科学意识缺失导致理论研究薄弱


反思能力与批判能力不足。自觉遵循本学科内在发展规律、规范进行学术研究,在研究中表现出“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是学科发展的“根”或“灵魂”。学科意识不足导致的理论研究薄弱已成为体育管理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方面,部分体育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往往局限于为了论证既有体育管理事实,而亦步亦趋地成为应用研究的尾巴和附庸,失去了认识体育管理和解释体育管理现象的同时应表现出来的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另一方面,方法论意识不强,随着定量研究方法渐趋普及,体育管理领域伪实证研究、唯模型分析泛滥。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大量所谓“实证研究”成果,但仔细阅读后发现:已有的所谓“实证研究”,大多只是一味地填充搜集来的事实,属于缺少理论思考的现象罗列或经验描述,或是对相关分析模型的直接复制和套用,与真正的实证研究相去甚远。因为“实证”是对现象之间联系的观察以及对这些现象作系统评价,即“在于为了预测而观察,根据自然规律不变的普遍信条,研究现状以便推断未来”。鉴于体育管理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很难用“精准”的语言,实现对体育发展条件及其知识的“明确”解释。加之需要用丰富的社会背景对体育管理学科内涵及其体系等进行阐释学的解释,并归纳、总结出活跃在其中的体育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活动规律和模式。

理论的简单延伸。现有的比较研究,侧重于对西方发达国家体育发展及体育管理模式及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发展经验的总结,很多还是理想条件下的理论;有少数做了简单延伸,提出了对于我国的启示和相关思路。但我国体育与发达国家相比,难免具有较大的差异。因为我国还处于从政府主导的体育发展模式向市场及社会主导的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过程中。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理论来看我国,似乎可以把我国体育发展中的问题解释得很清楚,很容易让人相信按照这些理论来进行改革就能够把问题解决好。但是,我国体育发展中的问题与我国发展阶段相关,许多问题是内生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及理论适用与否,取决于发展阶段这一前提条件,前提条件不一样,在我国套用总结于发达国家经验的理论难免会遭遇“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以我国的资料及体育管理实践来检验西方现有的理论的研究方式,虽然研究成果容易在国内期刊发表,但这样的比较研究还鲜有从研究我国体育管理现象中总结出新理论、新概念、新思想,不仅难以出现有国际影响力、开宗立派、引领世界体育管理学思潮的研究成果,而且,这样的研究成果也很难发挥帮助我国体育管理各界“认识体育”和“发展体育”的作用。体育管理学研究除了经验观察及事实的描述之外,还应该关注对经验提供启示的那些基本原则,即还必须要有超越经验的理性思辨。还有研究将已经相对成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或管理学理论作为我国体育管理制度创新和运行的重要理论来源。客观地反思,这种理论学习及运用的过程,无意中变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后来的学者们更多探讨的是将这些经典理论作为“标尺”用于中国的体育管理及体育管理实践,以发现我国体育管理实践与“标尺”的偏差,并成为一种惯例;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体育运行规律,因为体育管理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并非仅仅为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堆砌,它的逻辑力量和说服力来自于对体育管理运行和体育发展中各种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及机理的揭示。


4.4 服务社会:体育管理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带来挑战


体育管理工作内容多样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领域中的‘举国体制’使得体育管理必然侧重于宏观和行政方面”;而传统模式导向下体育管理及体育发展在思路、定位、方式和政策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局限与困境。新时期,党中央做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机构新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成为我国各类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践行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体育管理及体育发展的定位、体制改革及路径设计。另外,伴随着我国各层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管理学亟需探索如何在体育管理机制和发生方式上转变,即从发挥市场在各类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立场出发,增强市场意识,按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律谋划体育转型升级,完善满足政府、市场的双向设计;积极探索体育工作形式和工作方式创新的模式与办法。

体育管理主客体的多元构成及复杂关系。一方面,体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多样化,需要体育管理学重新认识体育管理格局。伴随着“体育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等体育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管理学亟需探讨在体育管理中不同主体各自的定位、分工和相互关系,以期形成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社团、社区、企业甚至个人共同参与体育管理事务的崭新格局;行业协会等将成为我国体育管理的核心力量,体育管理学亟需探索体育行业协会在体育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体育行业协会参与体育管理的方式等;体育管理学还要研究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及参与体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及制度保障等,为体育行业协会体育管理职能职责的发挥创造条件,从而克服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唯一体育管理主体所产生的种种弊端,有利于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体育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需要体育管理绩效提升。在传统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体育管理唯一主体的前提下,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各类体育事务的管理不存在竞争压力,加之行政效率的测度十分困难,政府效率不高难以避免。但随着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主体参与体育管理,就意味着体育管理权将在多个主体之间进行竞争;再加上体育管理客体多样化及社会大众的体育需求多元化的特点等,对体育管理绩效水平提升及体育管理方式革新有了更高期待。

成果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改革开放40年来,学者们通过参与体育管理决策和指导体育管理改革的方式,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国家、地方的体育管理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体育管理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体育管理学科研究成果在体育管理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还不够。这主要是因为,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推进体育管理改革,依据的主要是国家的方针政策,而不太看重体育管理理论。但既然是体育改革或体育管理改革,应主要按体育改革的规律办事,体育改革的规律也可以反映在体育管理的理论之中,体育改革也应该按反映体育管理改革规律的体育管理理论办事。鉴于体育管理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体育管理科学研究,还应该有助于体育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体现在体育方针、体育政策、体育法、体育体制、体育机制等的改革方面。当然,要进一步发挥体育管理的研究成果在体育管理改革中的作用,也需要提高相关部门对于体育理论对体育改革作用的认识。



5 促进体育管理学科建设的未来路径

  

5.1 以完善的顶层设计为体育管理学科发展提供制度引擎


应厘定体育管理学科身份。以科学的态度厘清体育管理学作为二级学科在体育学科中的学科地位,实施科学、动态、与时俱进的建设。当前,体育学作为教育学学科大类中的一级学科,体育管理学只是从属于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下的学科方向,还未能成为一个二级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从长远发展的意义上来讲,体育管理学只有具备了属于自己的学科地位,才会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另外,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或涉及的学科的范畴远比体育人文社会学复杂,体育人文社会学已经无法涵盖体育管理,也使得体育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缺乏科学的学科理论支撑。一个支撑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学科,却没有一个支撑其自身发展的学科平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而且,普通高校的学科建设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其专业是学科体系转换和演进的结果,只有确定了自身的学科地位,体育管理学学科及专业体系才能进一步完善。自十八大以来,体育行业及体育产业日益受到国家领导人重视并已经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战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因此,无论是从体育产业需求与体育经管人才培养角度,还是从体育管理学科组织职能与知识体系职能角度,体育管理学升级为二级学科势在必行。

完善其他相关制度为体育管理学科建设提供系统性规训。一方面,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良好的制度环境及其具体实施,要进一步完善体育管理学科建设的学科评价制度、资源保障制度等,保障学术自由,形塑学术权利和学术秩序。另一方面,基于体育管理学自身的独特规律与特征——跨界性,从知识类型的角度,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二级学科之间的科际整合与互相融通,并在明确学科自身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打破二级学科壁垒,实现各个学科之间的共通与融合,构建学科内部秩序。还要敏锐感知社会需求、体育发展、科技进步等外部环境变化,选准未来体育管理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寻找切入点,要结合体育发展及体育管理工作实际,不断调整和调节其他相关管理制度,集中力量体育管理学科前沿方向,给予扶持和倾斜;要提升学术的权利和地位,完善学科治理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学科竞争力学科优势,并发挥其对学科其他领域的关联效应和辐射效应。


5.2 以学术水平提升为体育管理学科发展贡献内源动力


形成切合学科特点的学术自觉。确立“理论自觉”意识,既要弄清楚我国体育管理学科相关理论的来历、形成过程、前提预设及解释限度等,要立足于我国传统体育管理模式和本土体育管理改革创新实践,积极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关切,要提升体育管理理论创新能力,并努力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需要研究者倾注自身的情感体验于其中,充分激发人文科学研究者所独有的创造力。要充分利用我国体育管理改革的历史性变迁的巨大舞台和现实性宝贵资源,提炼和创新体育管理的概念、命题和理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术话语,为体育管理学科丰富体育管理学者自己的创造,为世界体育管理贡献中国体育管理学者的创造。还要积极推进体育管理方法论革新,借用哲学现象学的精神,回到运动世界,回到事物本身,在人的运动行为这个意义上来思考体育学科,探寻研究人的运动行为的管理问题的方法学路径;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如引进文化观察法,创新对体育运动生存发展的思考,引入体育管理学科建设文化人类学的人文视角,找寻体育管理学科的系统完整性。此外,还要开展对体育管理研究范式本身的反思。

保持对学术真理和价值的追求。只有深化研究内容,保持对学术的坚守,学科发展才有内在源泉和坚实的基础。除了拓展研究议题外,体育管理学还应重视对中国体育改革及体育管理改革中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的研究。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用现有的理论难以解释体育管理领域出现的问题、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等,这也是体育管理创新的“金矿”。在研究我国体育管理经济现象和问题时应该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以更好地把握我国经济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许多体育发展现象和问题的本质。通过提炼和总结体育管理学基本范畴、基本方法、基本原理,有意识地构建逻辑严密的体育管理学理论体系,提高中国体育管理学理论的解释力。比如,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用,体育的发展也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因此,基于我国体育发展资源禀赋及我国体育发展实践,认真分析各层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体育发展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从功能和体制机制角度加以研究,从全局利益出发,从体育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角度出发,各层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体育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及其行为规范,再进一步构造出一个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体育社会组织、企业、社会大众共同参与体育管理及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抽象出一套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5.3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话语体系中实现学科价值


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构建学科场域。“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及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供需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行政手段配置体育资源方式和作用领域亟需调整,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需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寻找新的宏观平衡,竞技体育管理需要通过基础能力提升来重新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体育管理学科要服务新时代、回应体育发展改革需求,即扎根于中国体育发展及改革的伟大实践,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在体育理论上、观念上突破此前的体育管理实践模式,给出强有力的持续推进中国体育管理深水区改革开放的理论谋划,为中国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条件。还要积极围绕我国体育发展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体现中国的体育发展立场、中国的体育发展智慧、中国的体育发展价值的基本理念、主张和方案,去服务区域乃至全球的体育发展实践,引领体育发展的追求。

让话语体系建设为体育管理学发展提供强大生命力。话语体系建构是对应然的体育管理价值的彰显,体育管理价值也是体育管理学生命力之所在。体育管理学话语体系建设,除了体育管理理念创新、范畴勘定、体系梳理,增强体育发展价值引领和话语建设才是根本。体育管理学话语体系建构既是对应然的体育价值的彰显,要从“实然”的体育发展实践出发,追求应然的体育发展价值、表达本真的学术回归、规约实际的体育管理生活;体育管理话语权和话语体系建设,也是权力表达形式及技巧的创新,也需要对我国体育管理理论、思想、经验等进行必要包装,以增强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6 结 语

  

国家“双一流”战略为体育管理学带来了学科建设的大好时机和促进学科建设的政策话语空间;越来越多有各种学术背景的中青年学者的参与和40余年学术实践的积累让体育学的学科具备较强的现实实力和发展潜力;我国体育管理实践正经历着伟大的改革进程,也为体育管理的理论创造、学术繁荣和学术队伍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但体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国体育管理学者以高度的学科[JP1]建设责任感与使命感,直面体育管理学科建设的痛点与难点,积极参与自省和争辩、参与对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反思,创建更贴合外部环境变迁引发的体育管理学改革实践的理论与方法,充实那些促成体育管理学成长为一流学科的基本条件。




文献引用格式:

陈林会,刘青.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发展:历史回顾与未来策略[J].体育与科学,2021,42(03):1-6+15.




往期回顾 

新刊速览 |《体育与科学》2021年第3期

疫情下竞技体育如何可能?——“没有赛事的训练”与“没有观众的赛场”工作坊综述

《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体育大事记

性别视角下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