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览 |《体育与科学》2021年第5期



“东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发展”专题





苏炳添东京奥运会突破“常理”的训练学反思——苏炳添与程志理的训练学对话录之二

苏炳添,程志理,周维方(记录)

摘要: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在100米半决赛中以9秒83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突破了训练学理论和现有认知的“常理”。为揭示这一突破背后的训练学问题,此篇训练学对话录主要运用运动行为志和运动行为意象分析两种方法,对短跑训练的“人种论”、体能与技术关系、技术关键三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认为,短跑训练的“人种论”理念并不成立,完善的培养体系、趋于实践理性的训练是关键;短跑体能训练应以有利于专项技术表达为依据,体能与技术二分的做法值得商榷;运动技术的形成是一种身体认知范式的建立,跑步姿势因人而异,臀肌积极下压、连贯性强和能量输出合理是短跑运动员技术有效性的关键,减少无效腾空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有意识增大步幅对提高运动成绩的负面效应更大。

关键词:短跑训练;身体认知;无效腾空;臀肌下压;人种论;运动中能量输出的有效性








奥运金牌“生产”的社会逻辑——浸染、幻象与备战中的运动员身体参与过程

王智慧,杨冠强,吴欣蓉

摘要:本文立足于体育发展的现代性反思,以身体为主线对运动员“入场”(身份确立)、“过程”(损伤再造)和“出场”(意义感锻造)进行研究,发现:(1)个体身体生物性潜能和家庭背景主导着竞技项目的参与和行为选择,身体作为一种原始能量成为底层文化资本运行逻辑的拥趸;身体的教化驯服、情感管理以及身体技术的精确积累建构了“备战”场域情境“浸染”之下的身体秩序;组织技术控制与意识形态支配的融合,促使个体发挥无法遁身的自动化功能,使高强度的身体训练变得更有价值和吸引力;(2)个体对伤痛风险的高度认同,呈现一种近乎“定制化”的身体状态;在饱含“英雄”意象的伤痛叙事符号系统中,个体试图通过身体资本超越阶层的愿望与纾解自身由伤痛带来的身份焦虑相互影响,进而实现身体意义的再生产;社会性的伤痛抚平机制是个体重建信心,进而寻求自我救赎实现身体再造的有效途径;(3)显性和隐性的符号系统强化了身体的秩序化和政治化,共同体从利益、情感、理想和目标动员等角度入手完成了对个体的身体动员和战斗势能的激发;“自我感觉”与“集体表象”的趋同是身体意义锚定的基础,备战动机的确立取决于对文化特质的仪式性强化和意义延伸;身体的社会意义之锚是实现身体理想与书写的深层文化逻辑,榜样的引领促进了共同体成员自我效能的再赋予。

关键词:奥林匹克;身体资本;运动队共同体;伤痛叙事;伤痛记忆;文化资本;仪式化身体;精英运动员






从“更快、更高、更强”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本质与升腾

李 艳

摘要:经过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投票表决,奥林匹克格言自此变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更团结”的提出,既是国际奥委会基于多元共识危机下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再思考,也是奥林匹克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价值与内涵再赋予。不同于以往在奥林匹克中所表现出的“国家共同体”有限团结,“更团结”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继承与再丰富,对推动人类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建构具有积极意义。在“更团结”中所凸显的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化交互方面,同时体现在意识唤醒方面。在促进“更团结”从理论向实践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多元主体拓展文化场域,鼓励多元文化的公平对话,延续改革路线,以《奥林匹克2020+5议程》推动“更团结”实践,遵从发展伦理,强化全球主体间协商合作。

关键词:人类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教育;文化;改革;发展伦理








奥林匹克运动新图景与中国体育发展新理路——《体育与科学》“多棱镜中的东京奥运会”云学术工作坊综述

王润斌,郑一婷

摘要:2020东京奥运会作为历史上首次因公共卫生事件而延期举办的奥运会,在希望与失望、支持与抵制、精彩与灰暗的两极互冲中落下帷幕。东京奥运会折射了奥林匹克运动什么样的新景象?中国体育能否以此为契机找到新的发展理路?带着明确的“国际”“国内”双层问题意识,《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于8月10日邀请了国内奥林匹克专家、东京奥运会亲历者、体育文化学者,围绕东京奥运会举办的复杂社会动因、东京奥运会呈现的多元文化图景、中国体育代表团整体表现的深层剖析与中国体育发展的未来愿景等诸多论题展开激烈讨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赓续奥林匹克运动蕴含的理想愿景,为创新大型体育综合赛事的举办方略,为彰显奥运会作为“不死文化场”的符号价值,为推动中国体育找准新定位、激发新动能奉献了富有启迪意义的思想集合。

关键词:新冠疫情;2020东京奥运会;奥林匹克改革;中国体育;体育强国






专论




体育产业:以关键词为视角的学术观念史叙事

董红刚,孙晋海

摘要:本研究以“体育产业”为关键词,以实践探索、政策表述、学者争鸣的互动为脉络,讲述我国体育产业概念与观念的形成、面相与路向的呈现。学术观念史演进内蕴于体育产业研究的3个阶段。(1)在国家要求与市场需求、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辨析中,明确体育产业的概念、功能、属性及其政策的作用和内容。(2)体育产业从朝阳产业走向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继而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家强调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政策指向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融合、鼓励科技创新等;学者们致力于将我国体育产业置于全球体育产业链的横向比较中,思考其比较优势与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将体育产业纳入国家经济体系的宏观框架下,思考产业之间的异同及一体化发展的可能。(3)体育产业研究呈现出主题变与问题不变的矛盾,研究紧跟政策但内部结构、外部要素、支撑体系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学者们开始反思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和治理现代化的约束条件,以及体育产业与社会文化、经济体制、法律法规的关系,在反思与拓展的交替中明确未来路向与研究指向。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观念史;学术叙事






新探索











布迪厄实践理论对体育社会实践研究范式的启示

殷怀刚,陆东东,胡松芹

摘要:为探究布迪厄实践理论对体育社会实践研究范式的启示,本文基于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场域、惯习、资本这三个关键概念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方式。(1)建构以实践依据、实践空间、实践媒介为核心要素的体育社会实践研究范式结构框架。(2)体育行动者以资本为实践媒介、以惯习为实践依据、以体育场域为实践空间进行互动和竞争,从而产生了体育实践,体育实践又反作用于体育场域,从而影响体育场域内研究范式建构的个体惯习和资本。(3)对体育场域规则的认同和体育惯习所映射的实践规律作为构建体育社会实践研究范式的两个基本条件,以对规则的认同作为底层逻辑,以体育惯习为内生性动力,共同作用于研究范式的建构。(4)不论是场域集合体还是场域分化的三重“小世界”,都为研究范式的结构性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空间。(5)体育赛事的运作机制和体育资本的转换机制成为建构体育社会实践研究范式的实践媒介,要充分重视个体研究者在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定位,以及所携带的资本在转换行动中所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布迪厄;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体育资本;实践理论








射艺与传统哲学思维考辩

杨晓光,王殿义

摘要:射艺作为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之一,不但具有狩猎征战的本体性价值,而且表现出礼仪教化的工具性价值。对于射艺文化所嵌入的传统体育的哲学思维的把握,不仅有益于我们深层了解传统哲学思维,而且有助于我们多维领悟传统文化。射艺文化初步形成于狩猎、战争、祭祀的直接需求之下,在封建社会治理中逐渐走向规模化、秩序化,兼容了“身心一统”“尊卑有序”等价值观念,成为了促进社会认同和治理的媒介。具体来看,个体在身体控制、反求诸己、不射之射的文化实践中进行自我修炼,统治阶级通过“以礼入德”“以射育才”“以射选才”对民众进行礼仪教化。

关键词:工具理性;身心一统;反求诸己;尊卑有序;规训;认同






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体系的建构机制研究

鞠文强

摘要:青少年时期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个体在该段时期所接受的体育教育对其体育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已关注到体育素养的培育,但受种种因素影响,我国尚未建构成熟的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体系。基于青少年体育素养的现状,本文尝试从文化建构、意义建构、价值共识建构等角度出发,探讨青少年成长中体育价值涵养与体育素养培育体系的建构机制。研究认为:面对由“重文轻武”“体育属男性”“工具理性”等文化观念对青少年体育教育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促进本土化、全方位、全员化的文化建构便成为青少年体育价值与体育素养的本土化建构核心;结合“生命历程理论”“三生教育”“五育融合”建构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终身意义、生命意义、综合意义,是青少年体育价值与体育素养的动态化体系建构之根本;由价值认同与价值认异建构的价值共识,为青少年体育价值与体育素养的普及化体系建构提供了关键保障。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素养;生命历程;生命教育;终身教育;价值共识








唐代娱乐文化中的身体观研究

朱亚伟

摘要:在“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的社会氛围影响下,唐代的娱乐文化活动不仅形式多样、频繁开展,而且成为外交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唐代娱乐文化活动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身体观,不仅有益于我们对唐代文化有更生动、更深刻的了解,而且有益于我们初探性别平等主义等身体观的萌芽。本文认为:虽然唐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了多元文化和宗教并存,但在唐代的治理、发展中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娱乐文化活动中的身体观也呈现出对儒家“天人合一”身体观的继承。在以“天人合一”的身体观为核心的同时,延伸了自我向内“修束”、向外“敬”“身”的身体观。唐代的娱乐文化活动不仅具有娱乐性、节序化等特征,而且呈现出身体的政治“联结”、社会“普适”等观念。娱乐文化活动中的身体,在共同参与、集体欢腾、外交仪式中,跨越了族际、阶层及国家间的隔阂,促进了共同体的建构及政治稳定。除此之外,唐代娱乐文化活动中“普适”的身体观,在文武并重、男女皆可参与其中的社会氛围中,强化了“舍身取义”观念、建构了我国“性别平等”主义身体观的萌芽。

关键词:天人合一;修身;敬身;联结;普适;性别平等






研究报告





扎根理论迭代过程在体育学研究中的运用经验与问题——基于SSCI和CSSCI数据库的分析

林志义,杨海晨

摘要:50年来,扎根理论已然发展成一套系统的方法策略,各大流派在某些方面虽有歧见,却也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识,其中便包含迭代过程。但总体而言,体育学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成果,在迭代过程的运用方面尚有诸多值得探讨的空间。通过对扎根理论方法原著与SSCI、CSSCI期刊中相关体育学文献的回顾,围绕迭代过程的核心要素,探究当前采用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的体育学文献对迭代过程的认识偏差,并分析成因。研究表明,迭代过程是一种基于资料收集-理论性抽样-连续性比较交互作用的动态步骤,但学界部分成果因对迭代过程的使用偏差与学理性认识不足,致使在运用扎根理论时破坏了它的方法整体性。具体问题如下:多数研究并未对迭代过程予以清晰地呈现;访谈提纲僵化;多种抽样方式的混淆替代或错用;对连续性比较技术存在狭义认识;对迭代过程的总体性认识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者需对既有的研究规范性持中立态度,并从经典原著中寻找理论支撑,灵活运用迭代各要素;还需在文中对迭代过程予以清晰地呈现。

关键词:体育学;扎根理论;SSCI;CSSCI;迭代过程;认识偏差








体育教学内容操舞化的表征、审视与应对

杨小帆,孟傲天,丁建岚,史兵

摘要:体育教学内容操舞化是指体育教学中广泛使用体操和舞蹈类项目,以及竞技体育项目被改造为操舞形式的现象。该现象可归因于:顺应当下民众的身体文化认同与身体运动审美观念;反映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传统的延续;教授与学习形式相对灵活;能有效规避体育课程教学的安全问题;适合大班教学与场地紧缺的现实情境;有利于组织表演和集体练习等。但过度的操舞化导致教育功能单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全方位育人;遮蔽了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本研究提出应合理发展,发挥操舞类项目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慎重改造,避免对其他运动项目的过度操舞化;全面育人,编辑时应考虑体育的全面教育价值;区别对待,体育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等方面对其进行应对。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操舞化






民国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育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特征研究

张玉宝

摘要:壬子癸丑学制是数千年封建帝制被推翻后我国实施的第一个学制系统,期间政局动荡,思潮澎湃,20多个体育教师培养培训机构得以创建。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育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的创设时间、办学性质、命名方式、地域分布、学制及招生、课程设置等方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时的体育教师培养培训机构主要创设于1919-1921年;存在民办、官办、会办3种性质的机构,官办机构呈现“少而精”特征,民办、会办机构呈现“多而杂”特征;机构命名共有10种形式,以“体育学校”“体育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3种为主,命名中隐含着由“学堂”到“学校”、由“体操”到“体育”、由“男子独大”到“男女平权”、由“职前”到“职前职后”、由“单一”到“综合”的体育教师教育理念转变;机构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相对集中”的特征;机构学制以2年为主,招生规模一般维持在30-60人;机构课程设置方面,呈现出由“仿日”到“仿美”的设置理念转变,课程门数显著增加,课程分类以学科术科二分法为主,术科类课程所占比重大,女子机构重视舞蹈类课程等特征。

关键词:壬子癸丑学制; 体育教师; 培养培训机构; 特征








儿童体力活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心肺适能和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

周松青, 高淦, 刘小明

摘要:目的:研究体力活动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心肺适能和执行功能在期间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横截面研究设计,对某市学龄儿童(9-11岁)的社会人口学变量、人体测量学变量、学业成绩、执行功能、20米往返跑和体力活动进行测量。结果:体力活动对心肺适能和执行功能产生直接效应,但对学业成绩不存在直接效应;心肺适能和执行功能在体力活动与学业成绩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结论:儿童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可能通过执行功能和心肺适能对学业成绩产生间接作用,侧重发展心肺适能和执行功能的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可能有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体力活动;心肺适能;执行功能;儿童;学业成绩





《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




学科建设的开创性推进——“体育学学科新图景”论坛学术综述

刘娜,李平

摘要:《体育与科学》杂志在几十年的办刊中,一直致力于体育学的学科建设,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体育文化”的概念,从阐释学的视域对作为社会文化形态存在的体育运动做文化阐释学的方法论建设,到2010年后,从“身体认知”出发做“体认范式”的运动行为叙事研究。4月17日《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再次以“体育学学科新图景”为主题,研讨体育学学科定性,探讨了以下问题:(1)以厘清研究对象为标志,“运动行为”叙事方法论为准绳,直面运动行为实践中的真实性,提出——“将思维中才存在的,当成运动行为现实中也可能存在的”——集体无意识的学术谬误;(2)理解“具身认知”如何从“具身认知”与“体认”范式、与“体育课程”设置的关系视角展开讨论;(3)明确身体运动与身体(运动)性认知之间的关系,要从确认身体(运动)怎样存在、怎样“认知”以及如何完成运动指导来阐明;(4)促进体育学科发展,要以人的体育参与行为为本源、构建学科的运动行为研究范式要直面真实的问题,共同拓展体育学的想象力;(5)体育学研究中“实体性与描述性”概念的混用、“体教融合”以及“体认”案例等。

关键词:体育学学科定性;具身认知;身体图式;运动行为叙事;运动行为志;体育学术史







往期回顾 

苏炳添与程志理的训练学对话:苏炳添东京奥运会突破“常理”的训练学反思

微时代体育社群经济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

新思考:“综合型学术访谈录”应该怎样写?

“奥林匹克运动新图景与中国体育发展新理路:多棱镜中的东京奥运会”学术工作坊顺利召开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