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项目汇总
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的检测项目是心肌损伤标记物,包括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和肌红蛋白(mb/Myo)。
1心肌酶谱
心肌酶包括乳酸脱氢酶(LDH1-5)、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MM、B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心肌酶谱能够反映心肌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对心肌炎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①心肌酶谱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判断梗死发生的时间、面积、梗死的扩展及有无心肌再灌注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临床意义比较大的主要是CK和CK-MB,如
CK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总活性升高显著,约在梗死后4~6h升高,24h达峰值,如无并发症3~4日恢复正常;
血清中CK-MB明显增高则多提示心肌受累,与CK总活性增高相比,对判断心肌损伤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般认为血清CK-MB≥6%(即MB占CK总活性的6%以上)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动态监测及疗效观察。
心肌酶谱由于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近年来酶学检査在心梗的地位逐渐被心肌蛋白测定所取代,但由于酶学检查简便,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心肌酶谱检测在临床中仍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心肌炎早期主要是CK和CK-MB增高,其高峰时间一般在起病1周内,以2~3天最明显,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晚期主要是LDH和α-HBDH增高为主。需要指出的是临床上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特别是儿童正常值变异较大所以将其作为儿童心肌炎诊断依据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
2cTn
cTn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坏死时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中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正取代CK-MB成为“金标准”。cTn特别有利于诊断迟到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及心肌炎的一过性损伤。
3mb/Myo
mb/Myo是目前较好的早期标志物,该指标灵敏度高,峰值早,与心电图结合能提高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有效率,肌红蛋白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梗死,但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是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很好的指标,有助于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死或梗死再扩展,如频繁出现增高,提示原有梗死仍在延续,是溶栓治疗中判断有无再灌注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实际上目前临床上对于疑为心肌梗死的患者,多需要根据症状表现、心电图并心肌损伤标志物如CK、CK-MB、肌红蛋白及心肌肌钙蛋白等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有用就扩散」
大家都在看
★★★★★
看完记得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