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新刊速递~《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20年第7期 总第58期
本刊特稿
编者按:五千多年灿烂不熄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艺术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独特技艺,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此,本期专门约请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廷信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袁济喜教授,从技艺和精神两个方面对此加以阐发,并在“本刊特稿”栏目刊发。同时,本期还刊发中国戏曲学院编审赵建新、南开大学教授鲍震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毛巧晖等多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结合不同艺术门类实际撰写的一组文章,以期把这一课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技艺视角下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王廷信
内容摘要: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是一个时代命题。技艺是维护中华传统艺术的本体存在和延续关键。技艺包括知性和操作两个层面。在知性层面,重在培养艺术家“以心感物”的素养及其对创作的认知能力;操作集中于艺术家对创作媒材的认知、对创作工具的掌握及对创作技巧的驾驭。从技艺入手传承传统艺术的资源包括知识和教育两大方面。知识资源包括艺谱、艺诀、艺论,教育资源包括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以技艺为视角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方法主要是模仿与创造,模仿是基础,创造是归宿。模仿与创造均须围绕艺术家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进行,这是决定中华传统艺术传承成效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技艺 中华传统艺术 当代传承 艺术理论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特质及创新性发展/袁济喜
内容摘要:传统艺术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她是在远古生民的生存与创造活动中形成的。传统艺术精神追求人生的自由与解放,在儒、道两家的思想形态中得到孕育与光大,汉代以来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兼收并蓄,富有活力。传统艺术精神具有自我批判、不断创新的功能,在近现代获得重新阐释与发展,成为我们今天艺术精神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传统艺术 人文魅力 艺术精神 “两创”发展
传统艺术精神与当代呈现
■中国戏曲传统精神如何应对时代挑战/赵建新
内容摘要:中国戏曲艺术在近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蕴含的传统精神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从宋元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典传统时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古典向现代的过渡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当下的现代探索时期。面对不同历史时期中的一次次“挑战”,戏曲传统精神积极“应战”,努力探索一种审美与教化相互融合的现代戏曲创作模式,虽然其民间性和民俗性日渐淡化,但对文学性的珍视和继承,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当代中国戏剧人应以富有戏曲程式美学韵味的肢体表演为现代剧场艺术开拓新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艺术目标。
关键词:戏曲传统精神 教化性 民间性 民俗性 文学性 戏曲程式
△豫剧《焦裕禄》剧照(供图:河南省豫剧院豫剧三团)
■中华曲艺如何再创时代新经典/鲍震培
内容摘要:本文从中华曲艺经典的编撰切入,提出了研究曲艺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探讨了曲艺经典的界定标准,重点考量曲艺经典所具有的原创性、地域性、互文性和艺术性特征。新时代下要实现曲艺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注重对传统作品价值的重新发现,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创新题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握时代脉搏,如此才能培育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曲艺新经典。
关键词:传统艺术 曲艺经典 经典化 人民性 时代性
■民间文艺如何在融媒体语境下自我重塑/毛巧晖
内容摘要:民间文艺在融媒体语境下呈现出融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丰富样态,其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场域及审美表征均有所变化。借助媒介话语,民间文艺不再是“遥远的过去”,在传播空间、社会价值、话语表达等多重维度的建构中,承继和延续其精神内核与审美理想。面对全球化的时空观转型与象征性边界的形成,民间文艺跨越时空界限,建构了开放、包容、创新、共享的民间文艺话语体系,唤醒了共同的文化记忆,在对文化认同的重新组合和塑造中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
关键词:民间文艺 融媒体语境 多维建构 文化认同 自我重塑
理论探索
■“电影工业美学”争鸣的理论价值/陈旭光 李立
内容摘要:“电影工业美学”争鸣是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构中的重要内容,凝聚了中国电影学人的集体智慧。这一理论观点的提出,在方法上,从宏大理论转向更为实证的“中间层面”;在范式上,呼应了西方学界从理论到“后理论”的转向;在知识生产上,实现了从电影研究向跨学科研究的衍进。“电影工业美学”争鸣是中国电影学界一次认真的学理性讨论,是学界与业界之间的一次难得的有效沟通。这种真诚的反思、批评与回应凸显了当代中国电影学人务实的学术品格,展示了学术共同体良好的学风以及较为开阔的“知识再生产”意向,也为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例证。
关键词:电影工业美学 中国电影 电影学派 电影理论 后理论 理论争鸣
■网络文学终将突破审美认知的同温层/胡疆锋 须文蔚
编者按:我国网络文学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网络文学日益增多的交流活动则为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本期特刊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锋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台湾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特聘教授兼数位文化中心主任须文蔚围绕海峡两岸的网络文学发展状况的对谈,以飨读者。
△《台湾数位文学论——数位美学、传播与教学之理论与实际》 须文蔚著
■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结构类型及演变逻辑/刘霞云
内容摘要: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结构形态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大致呈现出由简单到繁杂、平面到立体、平行到交错、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宏观归纳与微观分析的方法,以社会文化学及文体学视角考察结构类型的发展及变化流脉,为长篇小说的文体研究及当代作家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参照。
关键词:长篇小说 结构形态 类型变化 文学史 文学评论
人物研究
■沈鹏人文思想的艺术实践及影响/陆祖鹤
内容摘要:沈鹏先生是我国艺术界的学术带头人,也是诗人、书法家和书画理论家。他的人文思想和书(画)诗文的创作情怀及特点,对我国文艺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从沈鹏人文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入手,将其人文方法及其书(画)诗文牵成一线,彰显沈鹏一直以来所倡导和践行的“尚自然”“松束缚”“扬个性”的文艺创作思想,展现其“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融通各艺术手法”等书诗文创作特点。沈鹏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要成为真正的诗人、艺术家,“人文修养”“家国情怀”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沈鹏 人文思想 书诗文 书法美育 艺术融通
△沈鹏临《居延汉简》 局部
■李泽厚音乐美学思想的三大范畴/韩璐
内容摘要:《华夏美学》与《美的历程》构成李泽厚先生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内外篇。作者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千年历史长河中,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演进与时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文化的发展对应相连,展现出中国艺术精神的广博与厚重,同时,李泽厚对中国音乐美学思想有着独到见解。本文将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实践,论述《美的历程》和《华夏美学》中李泽厚音乐美学思想具有代表性的三大论题——和、情、韵,及其在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音乐美学 李泽厚音乐美学思想《美的历程》《华夏美学》
△李泽厚《美的历程》《华夏美学》(来源:豆瓣网)
名家专访
■以情为伴 珠满玉盘——访琵琶演奏家王惠然/采访人:魏薇
王惠然简介:浙江镇海人,1936年出生于上海。国家一级作曲家,柳琴和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指挥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艺术指导、指挥,珠海女子室内中乐团首任艺术总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柳琴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现任中国琵琶研究会理事、珠海市文联顾问、珠海市音协名誉主席、山东济南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新生国乐团顾问。多次出任全国和国际大赛评委,多次成功指挥海内外多家知名乐团音乐会。曾获全军文艺汇演指挥奖。在演奏法上首创“四指轮”的技法;研制四弦高音柳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作品有琵琶曲《彝族舞曲》《江南三月》,柳琴曲《春到沂河》《江月琴声》等,其中《彝族舞曲》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国际大奖、《江月琴声》获第二届“华乐论坛”经典作品奖。2015年获第二届香港国际音乐节音乐教育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教育家称号。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20年第7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的封二
中国文艺评论家
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任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顾问。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及各种横向科研项目十余项。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影视文化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等。发表文化领域著作、文章约620万字;与绍武合作创作电影、电视、话剧、小说、报告文学等约320万字;编辑或主编出版书籍约1540万字;共约2480万字。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特等奖,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一等奖、北京市“师德榜样”等多项奖励。从上世纪80年代倡导“中国影视民族化”到新世纪提出“第三极文化”理论;从上世纪80年代创建“北国剧社”、90年代创立“大学生电影节”到新世纪创办“看中国”项目,始终坚持知行合一、践行学术的大艺术教育理念,彰显中国文化自信,体现了对于民族、国家、时代的担当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的封三
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巡礼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
中央戏剧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历史可以溯源至20世纪30年代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50年4月,中央戏剧学院正式成立,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独立设置的戏剧影视类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是国家确定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总部、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总部和世界戏剧教育联盟秘书处所在地。在八十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致力于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闻名中外的艺术家、学者、教授和作家,为中国戏剧影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通过“艺术学”从一级学科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中央戏剧学院原有的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整合为“戏剧与影视学”,加上“艺术学理论”,学院目前设有两个一级学科,25个本科专业方向,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学院还拥有中国唯一的表演专业领域国家级教学团队、唯一的导演专业领域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唯一的音乐剧表演教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唯一的戏剧影视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中国话剧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导演艺术委员会、国际舞台美术联盟、中国舞美学会、国际舞美组织中国中心、国际舞台美术学生作品交流中心、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中国分会、中国音乐剧协会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小学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戏剧文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电影教育国际联盟所在地。目前,学院“戏剧与影视学”拥有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27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52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19人。
2017年,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被国家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英国QS(Quacquarelli Symonds)机构公布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在艺术与人文类的表演艺术专业排名中,中央戏剧学院首次上榜,位列世界第35名,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一所上榜的表演艺术类专业院校,这也是QS进行表演艺术专业排名以来,第一次出现中国内地大学的身影。此外,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也首次进入艺术设计专业排行榜,位列51-100。在表演艺术专业的星级评价系统中,教学、毕业生就业力、教育设施、包容性等指标上,中央戏剧学院均获得了五星评价。
中央戏剧学院在巩固和深化建设“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同时,利用多年来搭建起来的国内外专业学术平台,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形成“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群,带动“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推动学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形成新的优势,开拓新的境界,最终实现特色鲜明、世界一流艺术院校的发展目标。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7期的封底
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推介
《河北十番乐音乐研究》
作者:崔晓娜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7月
专家推荐意见:著作从乐种学分析的角度,对河北十番乐的构成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互证,为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月刊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 2018中国最美期刊
● 中国文艺评论网全文收录(zgwypl.com/zz/)
●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 维普网全文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END—
审核:胡一峰
美编:木子
【欢迎关注▽】
···要不再看看···
☆“中国最美期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
点“阅读原文”,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