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式考试化写作,为何是“假写作”?

陈兴才 新读写 2020-09-3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世上有两种写作,一种是真正的写作,另一种是某些中国式考试化写作,这是“假写作”。
01、作文命题总“老生常谈”学生怎会显露真个性?


到现在为止,高考作文命题大多数是披着思维、思辨的皮,让学生来代证观点,这个观点是我出题者给你的,你得去证明它或用故事演绎它。这样的命题如同关学生的笼子,这个笼子则有两层铁栅:

一层是“被立意”——让你思考,但必须思考我给你的意旨;

第二层是“被说教立意”——倘是“好意”则罢了,事实上这些“意”可从命题材料中“思辨”得出,而当写作时,它不过是一个浅显无需费舌的人生说教。


很多时候,我们的作文命题不是去激发、点燃学生一吐块垒的欲望,而是让一群青春的面孔苍老地说教。

“忌浅尝辄止”“要专一”“近朱近墨”“环境的影响”“诚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点与平面(个体与整体)”“内因与外因”“拒绝平庸”“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理想与现实)”诸如此类的种子绵延不绝于今,概括起来就是让学生作“老生常谈”。这样,学生何来表达的欲望,只能说那些不需要证明、只需贯彻和演绎的大道理,这样还谈何真性情和真个性?

此类作文命题,现在不是一两家,而是蔚为大观。虽花头多样但换汤不换药。2014 年江苏卷命题更直接,“青春不朽”,判断已下,你去证明它或说故事演绎它,就是考生能做的事。


这样的命题根本就不是在考察你的生活,调动你的体验,激发你的思考,而是让你来证明我的某种意思,尽管这些意思可能会有两种三种让你选择,但不管有多少种,出发点都让你去证明,像证明一个定理或公理那样,你需要的本领是“操作”好这个证明过程。


不要以为这些命题只是让考试的有效性存在问题,长此以往,它影响了中学作文教学——在中学,以考代教是很难消除的现象,于是这样的命题必然入侵了平时教学,结果就是学生无表达欲望和激情,更无真观点真性情。



02、当今学生最缺独立思考能力而非“鸡汤式智慧”


以上是就学生的写作结果而言的,但背后是老师以及高考作文评价者的纵容甚至是鼓励。

比如有个学生,让他写《细节决定成败》,他会洋洋洒洒,论点论据像模像样,再让他写《大行不顾细谨》,他照样洋洋洒洒,论点论据像模像样。问他,如果让你判断,这两种观点你究竟肯定哪个呢,他说根据文章需要啊。

这就是我们的写作的可悲,与独立的观点无关,与性情无关,甚至与认识也无关,只要能得像样的分数就行,这既暴露出文风之虚假,又暴露出做人之假,这样的写作早已与真实的写作离异。我们希望的作文教学的担当——培养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如何实现?


在我们老师指导下的学生作文充满了“成功学”“苦难学”“发现美学”“于丹式文化口红” 等各种鸡汤式智慧,学生长期地绕在其中,他的写作不需要自己的观点,只要能把这些庸俗哲学圣哲之言进行漂亮的演绎或证明就行,缺少的正是写作本来最应宝贵的东西——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独立的价值判断和自由的思想。

比如,杂文作家狄马在谈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时说过一个现象: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从古到今,我们的“圣哲之言”都特别爱用苦难的意义来给人洗脑从而使之柔顺,使之感恩。但这“苦难”的东西在说教上与人的实际感受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学生浸淫其中的结果就是培养了说空话套话假话的本事。

没有人喜欢苦难,却有无数赞美苦难的诗篇,这是不是很荒谬呢?有一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功人士都喜欢把自己的过去说得一无所有,几乎每一个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告贷无门,最后忍辱负重,不惜觍颜事敌,终获成功。流风所及,甚至一篇普通的中学生作文也总是喜欢讴歌母亲的任劳任怨,含辛茹苦,终将自己拉扯成人。

但母亲的苦难是怎么造成的,谁该对这苦难负责?做子女的在改善母亲的境遇方面做了什么?除非你打算继续让母亲享受苦难,否则,这些现实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

但在这些作品里,现实的苦难远远没有浪漫的抒情重要,不但不重要,好像还该感谢似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苦难,母亲就没有发挥“忍耐”功夫的舞台。


这种考试式文章的功用不明,既非文学性创作,也非社会应用性写作,更非思想性、学术性阐述。从学生的水平来说,他们不需要自己的深度思维,也可以不需要个人的性情,基本是能呈现主流的浅薄价值观,能说众口的话,并把它证明或演绎好,就算是完成了写作任务,无情无思无我、空话套话是学生“无想法”的体现。


这种假文章能够通行,背后是我们的评价观的扭曲。衡文观反映的是育人目的,并直接影响命题者思路;就像人才问题上,你要用什么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察点进而是相应的考核项目。


有时,我们有些老师甚至有意识地就学生对社会的关注进行“劝离”。最可宝贵的作文品质——对社会生活的批评、评点、判断,所谓批判性思维,因了对“负能量”的恐惧,在老师和阅卷者的默契中被“抽绑架离”。思维品质之失,不仅是作文之痛,恐是民族之忧。


考察每年考后流传的满分优秀作文,竟有多篇立意(说教)既定,形式包装,真我退场,有死人有名言有美词,就是无自己的性情和个性,说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并不为过。

有的文章语言不可谓不美,材料不可谓不丰富,但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真见解、真观点。语言形式好本非坏事,坏就坏在性灵被边缘化。


正因为这是一种考试式文章,又因为考试二字对教学的强烈统治,就有了写作教学中的两大问题:

“怎么写”方面,以考代教,只重技法,忽视体验,不重视生活化写作;

“写什么”方面,本当让学生有想法、有担当、会评判的出发点,让位于内容无序、大道理泛滥、主旨鸡汤化。这样两个问题笼罩下的写作,只是考试式写作,而不是真写作。

作者陈兴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原文刊载于《文汇报》2015年1月9日,略有删改。
编辑:青柠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