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咪蒙这篇文章我读了5遍!
/ 01 /
就像咪蒙的文章一样,对待咪蒙这个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
有的人会批判她的价值观,有的人会眼红她的粉丝数,也有的人会评价她的容貌……
当然,还有的人会佩服她,比如小林。我很好奇,于是多问了句为什么。
她发给我一篇文章,然后补充道:看完以后你会有所改观。
这篇文章发布于 2016 年 5 月 10 日,题目是《你以为毕业了就不用学习了吗?屁嘞》。
恩,标题一如既往很有煽动性。
接着往下看,内容主要介绍了她的一系列学习方法。
比如对于读书。
首先要划重点,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线、做批注、记下心得。
然后是做复述,在看完书后将其合起来,说说作者讲了什么,学到哪些新知识。
最后是电子化,把精华的部分录入电脑,整理成书摘文档。
在这里,她给了个数字:20多万字。
——这是做的书摘字数。
再比如搜集素材。
这里有个例子:读研时候其他人写论文要几个月,她只花了一周,还拿了省优秀论文奖。
为什么?
因为从大四决定保研开始,就一直在看竹林七贤相关的史料,整理相关的资料,笔记写了七大本。等到写论文的时候,一切只是水到渠成。
等到工作后,也养成了不断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无论是天涯社区、B 站弹幕、淘宝评论,还是厕所小广告,都成为了积累的渠道。
这个我们也会,看到好文章,全部丢到印象笔记里。
但她会多做一步:定期整理,分门别类。
不同的资料放到不同的文件夹,当文章需要某条素材的时候,按关键词搜索,马上便能获取并参考。
这些还算比较通用的,最厉害的莫过于:针对弱点的专项研究。
比如自己写的文章阅读量 100 万,别人改了个标题就 200 万。于是她气不过,专门搜集了上千个好标题,然后归纳、梳理,写了报告,总结了标题的37种取法。
/ 02 /
看完文章以后,我突然想起了小马宋。
他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我是如何从锅炉工做到创意总监的?》。
在文章中,他有提及: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自己很多创意都很局限。
如何破局?
解决方法是:和同事用半个月时间,把德国的一本世界级广告创意杂志 10 年来的作品,全部下载,得到 2 万个顶尖创意;接下来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它们分门别类做成 10 个 PPT ;之后便是不断看。
结果就是,后面再看市面上的大部分广告,发现创意方法都是来自这些经典创意,无外乎变换形式而已。
在后续的工作中,他个人也会保持每天保持着阅读 10 个以上广告案例的习惯。
/ 03 /
再说一个人:阿文。
大家看他的 PPT 作品,总是会惊叹此人脑洞好大。但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在业余时间,他不断地搜集各类牛人的作品,积累各种各样的创意灵感。
类似的案例太多了。
当我们看一个人的成就时,很容易归因于各类外部因素。这并没有错,毕竟人总是在借势。
但是,追根溯源他们自身的努力时,我们会发现一系列共通点:
第一,他们对待工作,不只是完成而已。
如果认定了一项工作将伴随长久,便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全方位积累。这种积累有两个逻辑:
一方面是同行业积累。比如我写文章,就去看看优秀的作品;我写文案,就去看看优秀的广告。
另一方面是高维度的积累。比如阿文做 PPT ,他不是去积累别人的 PPT 作品,而是去看设计领域的创作。
第二,他们有一套逻辑,去拆解工作的内容。
在做积累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痛点:虽然积累了一些内容,但总感觉很难用在自己身上。
这背后涉及的是对工作内容的拆解。比如对于一个经常写稿的人来说,他需要对内容进行分类和拆解:
分类上,是演讲稿,还是书面稿;是新年贺词,还是年终报告……
拆解上,标题如何写,开头如何写,使命感的语句如何写,抖包袱的话术怎么写……
只有明确了场景和具体的板块,才能找到对应的积累方向,也才能归类,方便后期调用。
第三,他们都很坚持,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肯定都会开始下定决心。但事实是,大多数人明天尝试,后天放弃,最后不了了之。
人对学习这件事,永远都是拒绝的。
在这一点上,有一个小建议,在日程管理上使用「双列表系统」,每天给自己两张清单:
一张是今天必须完成的工作。这没话说,领导会督促自己完成。
另一张则是自我成长清单。这里面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要求,比如今天整理五句文案。
总之,「朝正确的方向坚持」,我们都知道是美德,但总是很少的人能做到。
我是小结
最后,用一张图和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文章。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好梦。
好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