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人那么厉害,我该怎么办?

浮生若梦 曹将 2021-01-22


这是「曹将会客厅」第 21 篇文章


你焦虑吗?


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朋友的答案都是「Yes」。


也难怪,生活压力大,同龄人跑得快,自己对比起来一无所成。自然心生焦虑,然后越陷越深,堕入自我怀疑的深渊。


那么究竟可以怎么解决?


今天邀请的嘉宾是老朋友「浮生若梦」,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 我是分割线 -


你不是真的焦虑

而是被「焦虑感」裹挟

浮生若梦


/ 01 /


在清晨拥挤的地铁上,照例打开手机微信,浏览公众号文章,想为我碎片化的通勤时间补充一些「精神食粮」,毕竟,再忙再拥挤也不能放弃「学习」。


但是却发现:每打开一篇文章都是迅速地划过去,然后关掉,一连几篇,要么一目十行,要么看不进去,极其没有耐心。


于是,我转而打开「微信读书APP」,看贾平凹先生的《愿人生从容》这本书,却意外地发现,我阅读的耐心极好!在书中,跟着他描绘的山山水水畅游,感受风和日丽或者云卷云舒.......


下了地铁,我就在想,为什么看书我能静下来,而对公众号的文章却越来越没耐心?


后来我想出来一个比喻来解释——吃辣!


对于从来不吃辣的人而言,微辣就能让他觉得刺激和爽,但随着吃的次数越多,就越吃越辣,于是普通的辣已经不能刺激到他了,为了迎合口味,便出现了加辣、加加辣、变态辣.......


我们对于公众号文章的感受也是如此。


微信刚开始有公众号文章的时候,还有很多走文学路线、讲故事的文章,但是随着对爆款文、10W+的追捧,「文章」披上了商业的外衣,套路变成了制胜的秘诀,微信文章带给我们的阅读观感也渐渐变了味,


——都变成了「焦虑味」。



经常都是文章还没打开,看标题就能嗅到满屏的焦虑,比如:


  • 《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 《4个秘诀,让你目标达成率提升300%》

  • 《他用1个月学会PS,如今月收入破万......》

  • 《篇篇10W+,他凭什么能靠写作月入过万?》

  • 《北京,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

  • ...............


这样的文章不仅没能给我们精神上的滋养和熏陶,反而让我们原本匆忙的生活,更添急躁,就像在奔跑的身后,又加了一条鞭子。


不能否认,公众号确实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它就像另一个百度,提供各种资讯,百态人生故事,还有很多技能、技巧的快速获取路径等......


但是文章口味升级到「变态辣」之后,只有两个结果,一是大众越来越麻木,二是大众越来越偏激,从此,文章都得带「情绪」,同时我们的情绪也被消费了。


我们且不讨论这种现象的好坏,只是从这件事上,想谈谈关于「快与慢」的思考。




/ 02 /


有句话叫:有一种贫穷不是真的贫穷,而是贫穷感。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不是真的焦虑,而是手上一刻不离手机,从而被网络上无处不在的焦虑感包围裹挟。


我们花太多时间在繁杂的信息中徘徊,阅读着公众号文章里一个又一个暴富的故事,一个又一个扎心的现实,抑或一个又一个刺激你不得不学习、不得不提升的理由。


好像一切都必须快马加鞭,好像很多技能的获得都有捷径可循,比如「3个月学会xxx、3招教你xxx、xxx的1个秘诀」等等......


看着别人文章篇篇10W+,动不动月入过万,快速学点什么都就能变现,对比之下,自己真是一无是处,工作生活都一地鸡毛。


可是,公众号里鼓吹的焦虑,是我们真实的焦虑吗?




/ 03 /


还记得圣诞节在厦门的那个下午,我站在礁石看一次又一次翻涌的浪花泡沫,发了几年来最长时间的一次呆,回过神后细细反省,我居然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发过呆了。


你呢?是不是也已经很久没有能自然而然地发发呆了?


现在看到小孩子自娱自乐几个小时玩一个看似很普通的玩具,然后旁若无人地自言自语,觉得真幸福呀!


有时候我就在想,有了手机,有了这么多的信息,反而有种「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的恐慌」。


那我们该用什么来对抗这些恐慌和焦虑呢?


我也开始尝试对抗焦虑,总结了几个还不错的方法:


第一,面对那些贩卖焦虑的文章或新闻,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任何现象的成因绝对不止一种因素,而把结果归功于某一点都信息都缺乏辩证、真实,都是为了调动情绪。


比如《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那15亿是不是有连同部分债务的收购?创始人团队不需要分钱?他是不是普通的可复制的同龄人?


第二,找一项喜欢的事情,坚持做,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锚定」。


即使真的觉得工作生活一地鸡毛,如果有一项良好的坚持能成为习惯,就能减缓「焦虑」,觉得自己日子不是在瞎过、白过。


比如,我收入不高,但是我坚持了 300 天早起,每周都运动 3 次以上。找到一件实际发生的、可以持续给自己肯定评价的事情做,是最好减缓焦虑的办法。


因为人焦虑的根源就来自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第三,有空多发发呆,逛逛菜市场,做做饭,增加点「烟火气」。


很多城市人觉得匆忙的根本原因是,钢筋水泥间的生活没有烟火气,除了工作,没有家常。但是当走进菜市场,就能瞬间找回生活的原色,找回家常的感觉,而且看着卖菜的大叔阿姨,就能明白:你我原本普通平凡,踏实才是自在


第四,日程不要安排得太满,少即是多,增加「掌控感」。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所以日程上留出一部分弹性时间,便于调整。很多人觉得自己焦虑,是因为他想要做的事太多,却没评估实际情况,而每次订完计划完不成反而加剧焦虑。


时间管理上有句话叫: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不贪多,一天做好一件事也行!


从容也是一种气度。


愿我们2019年,既能高效工作,也能从容生活!



曹将笔记


浮生若梦给出的方案,如果抽象出来,对应的是:用逻辑打破焦虑、用生活驱散焦虑、用获得感来战胜焦虑。


1.用逻辑打破焦虑。


一个人获得成功,我们需要判断两件事:


第一,判断这件成功的水分。


比如经常看到一个人月入 5 万,这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这两者之间可是有道巨大的鸿沟。例如很多人卖课程,最后拿到手只是营业收入的 2 成到 3 成,还会被拖欠。明确了这一点后,还会焦虑吗?


第二,判断距离和原因。


如果差距小,资源类似,那么会嫉妒;如果差距大,背景天壤之别,那么会鼓掌。很多时候,焦虑的来源,是我们错误地估计了我们的差距。


所以,我们需要明确,两人之间到底还差什么?家庭背景、成长的贵人、校友资源……


如果了解了真实的成功驱动,那自然能让自己承认:本身就不是一类人,没必要去羡慕。



2.用生活驱散焦虑。


当人陷入到某个具体问题时,容易钻牛角尖。比如有段时间自己为粉丝增长而焦虑,当时恰逢假期,去新疆旅游一圈,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景色和生活。在接近零度的夜里看银河时,瞬间觉得,哪里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面对焦虑,适当逃离;这不是逃避,而是更好地归来。


3.用获得感战胜焦虑。


获得感可以来自工作,也可以来自爱好。


前者需要我们做好时间规划和精力管理,聚焦于核心事务,完成它,让自己知道并没有那么差。


后者需要我们坚持去培养,它让我们的生活多一层颜色,也让我们认识更多圈层的朋友。


总之,提升格局,提升自己,便自成盔甲。


我是小结


照例,用一张图来总结今天的文章。



以上。


晚安好梦。


好文回顾

01 我的2018年终总结:改变

02 我的印象笔记使用手册(2018版)

03 如何快速熟悉一个新领域(2018版)

04  不管了,先收藏吧!20个提升效率的神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