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城市地标的视线管控思路与方法 —— 以武汉市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为例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导语
作者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区域所总规划师涂胜杰,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刘奇志在《规划师》2017年第3期撰文,黄鹤楼是武汉市最著名的城市地标之一。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对城市地标视线保护的方法,结合历次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的控制要点,详细阐述了武汉市在黄鹤楼视线保护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演进过程,进而通过比较,提出了城市地标视线管控所应关注的重点。
[ 关键词 ]城市地标;视线管控;方法;武汉市;黄鹤楼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7)03-0063-08
[中图分类号] TU984.199
[文献标识码] B
[ 引文格式 ] 涂胜杰,刘奇志.城市地标的视线管控思路与方法 — 以武汉市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7(3):63-70.
一 国内外城市地标视线控制的基本方法
城市地标是集中展示城市特征和性格的重要载体。国内外城市均高度重视城市地标的保护,希望通过全面的视线保护控制,努力彰显城市的标志形象,比较典型的有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战略性眺望景观控制、巴黎纺锤体眺望景观控制及香港维多利亚港视觉景观控制等。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战略性眺望景观控制以著名的地标圣保罗大教堂和国会大厦为眺望对象,选取了公众可达性好的 10处公共场所作为战略眺望点,在眺望对象与眺望点之间设定了景观视廊(ViewingCorridor,指眺望点与眺望对象之间连接形成的立体区域)、广角眺望周边景观协议区(Wilder Setting ConsultationArea,指眺望对象两侧拓展区域与眺望点连接形成的立体区域)、背景协议区(Background Consultation Area,指从眺望点所看到的眺望对象背景所在区域)三类视线控制分区,在各分区中实行不同的高度控制管理,保证市民能在远距离以开阔、舒适的视野欣赏城市地标。
巴黎纺锤体眺望景观控制是针对历史纪念物和风景名胜地的眺望控制规划,有 48 个历史纪念物和风景名胜地被列为纺锤体控制对象。具体做法是将眺望对象两端与眺望点连接成两条直线,而由这两条直线所形成的一个平面与投影到地面的平面形成一个立体范围,即纺锤体控制区域,根据保护地属性与景观特性,分为远景、全景和视廊三种不同的纺锤形控制形式。
香港规划署制定的城市设计指引规定了视线保护景观要素,即山脊线保护、文物建筑保护和观景廊道塑造与保护。其主要运用视线分析方法,选取重要视点,控制视点与景物之间的建筑高度和密度,形成一定的观景廊道,进而进行保护控制。其中,为保证远眺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山脊线景观,设立了8个策略性观景点,根据对每个策略性观景点的视线分析,确立观景廊覆盖区,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保护山脊线景观。
比较这些城市对城市地标观景视线控制的做法可以发现,它们在控制方法体系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基本都采取了“眺望”( 即视线所及范围 ) 的视线控制方法,即在城市内选定若干个视点,要求在该视点下眺望地标建筑,不受到任何建筑遮挡,同时周边建筑对整体景观环境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整体建筑体量和风格统一,这是视觉景观控制的核心方法。之后其他城市所采用的各种控制方法大多是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和演变而来的。
二 黄鹤楼视线控制思路和方法的演进
作为武汉市最重要的城市地标,武汉市对黄鹤楼的视线保护控制一直非常重视,从 1990 年开始基本保持了 3 ~5 年修编一次的频率,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的编制大致可分为初期探索、逐步完善和基本成熟三个阶段。
(一)初期探索阶段的规划编制
1990 年首次编制的《黄鹤楼望江视线控制规划》仅控制了从黄鹤楼望长江的视线扇面,确定以黄鹤楼基座 ( 黄海高程 61.7m) 为视点,看长江江心枯水位 ( 黄海高程 10.8m),视线扇面为黄鹤楼至临江大道紫阳路口和大堤口之间约 124°的区域,主要是以长江大桥为视线中心,保证对江看到汉口江汉关,南部看到汉阳老关,建筑控制高度以不影响看到长江江心为准。此次视线保护规划的控制标准较为严格,视线控制范围内沿江地段的建筑仅可建至2~3层。
1990 年后,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兴起,武昌旧城地区的更新改造需求强烈。针对 1990 年版视线保护规划较为严格这一点,1993 年修编的《黄鹤楼视线保护调整规划》考虑到游客登楼眺望长江时更多地集中在三层及以上楼层,以及长江枯水位期的时间较短,故将黄鹤楼望长江视点提升至第三层 ( 黄海高程 77.7m),望江视线提升至长江江心常水位 ( 黄海高程 17.3m);同时,视线扇面缩小到黄鹤楼至临江大道大成路口和曾家巷之间约 115°的区域,在此范围内可看到对江北部的汉口黄埔路和南部的汉阳钟家村,大体涵盖了汉口及汉阳的中心地区。该轮方案相比 1990年版视线保护规划,提升了望江视点和视线,缩小了视线控制扇面,适度降低了望江视线的控制标准,在保证游客登楼观江总体效果的前提下,使沿江地段的建筑可建至 5 ~ 6 层。另外,由于1990 年版视线保护规划仅考虑了对黄鹤楼望长江视线的控制,而对黄鹤楼本身作为城市地标的被观赏性考虑不足,从该轮方案开始,新增了从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半径为 3km、角度为54°的扇面区域的视线控制,并成为之后历次视线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黄鹤楼周边地区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强烈,为协调与城市建设的关系,1996年修编的《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再次将黄鹤楼望江视线扇面调整为黄鹤楼至临江大道大成路口和大堤口之间约 100°的区域,大致为对江北部可看到汉口江汉关,南部可看到汉阳钟家村的区域,基本涵盖了汉口及汉阳的城市核心地区。
按照以上规划实施,黄鹤楼望江视线及背景环境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由于视线保护规划未被明确为法规文件,实际的保护控制效果多少受到了一定影响。此外,由于规划仅考虑了黄鹤楼望长江和从武昌桥头堡看黄鹤楼的视线保护控制,对黄鹤楼和周边地区的空间景观考虑不够,未将蛇山、红楼及长春观等景观与黄鹤楼作为一个景观整体来统一规划,因此黄鹤楼周边的整体景观环境建设不尽如人意。总体来看,为了兼顾武昌旧城地区的改造,这一阶段的规划在对望江视线的控制上逐渐降低了控制标准,这也充分体现了该时期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的艰难博弈。
(二)逐步完善阶段的规划编制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武汉市开始逐步重视对城市历史人文和自然山水资源的保护,且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这一阶段开展了一系列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彰显武汉名城特色”为主旨的规划编制,提出了要保护武汉市滨江、滨湖的城市特色,重点完善“两江交汇、龟蛇对峙、一桥飞架”的标志性景观,将黄鹤楼、蛇山作为一个整体,形成“龟山—蛇山”一线包括长江大桥、电视塔及晴川阁等代表城市形象的、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高知名度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区;控制黄鹤楼及蛇山与江面、湖面、山体的视线通廊,并形成景观上的呼应,将蛇山整体作为城市开敞空间显露出来。
按照“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要求,针对黄鹤楼周边区域建筑无序、景观杂乱的现实情况,1999 年修编的《黄鹤楼视线及开敞空间保护规划》从多个层次对黄鹤楼及周边区域进行保护控制:①第一层次为黄鹤楼近距离 100m、200m范围内禁止建设与控制建设区;②第二层次为黄鹤楼望江视线保护区;③第三层次为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的背景视线控制区;④第四层次为对主要视廊的控制;⑤第五层次为对蛇山的保护。该轮规划延续了之前重点控制的黄鹤楼望长江和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的视线扇面,着重加强了对黄鹤楼周边近距离的管控力度,同时增加了对主要视线廊道的控制和对蛇山山体的整体保护( 图 1)。
2000年后,为避免武昌旧城地区的改造对黄鹤楼观景视线和整体景观的保护产生影响,进一步规范建设行为,促进更有效的保护,武汉市颁布了《黄鹤楼周边地区景观控制管理办法》,从法规层面强化了管控力度。
2004 年,重新修编的《黄鹤楼视线及开敞空间保护规划》在 1999 年版视线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控制重点和管理要求又细化了规划的管控内容,将视线控制区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缓冲区和环境协调区,并分别明确视线保护与景观建设的控制要求,进一步深化了管控层次和对应的管控要求(图2)。
2009年,随着武汉市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黄鹤楼周边的首义文化区、武昌滨江商务区和汉正街中央服务区等一批城市重点功能区,以及鹦鹉洲长江大桥等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将陆续开始实施,武汉市规划部门又组织开展了对黄鹤楼视线保护和景观控制的研究工作,对黄鹤楼与周边功能区、重要景观标志的空间形态关系、视线对景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当时武汉市初步建成的三维城市平台进行了模拟分析,由于2009年版视线保护规划仅为研究成果,未形成明确的管控要求来指导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管理。
总的来看,由于武汉市政府对城市景观特别是以黄鹤楼为代表的城市核心景观区的建设日益重视,这一阶段的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不仅强调了景观控制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更上升到法规层面实施严格管控,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同时,三维城市技术手段的逐步完善,也为更精确的视线保护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法。根据规划的控制要求,在 2005 年武汉市政府陆续启动的蛇山公园和首义文化区的建设中,集中拆除了侵占蛇山的杂乱建筑,使蛇山显山透绿;针对黄鹤楼周边区域进行了景观综合整治,使黄鹤楼周边的整体景观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凸显了黄鹤楼城市地标的地位。
(三)基本成熟阶段的规划编制
近年来,由于黄鹤楼周边众多城市重点功能区和重要基础设施已逐步开始建设,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的再次调整显得尤为必要。基于此,武汉市规划部门组织开展了新一轮《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尽管之前的黄鹤楼视线保护工作已取得相当成效,但结合新的建设形势和反思历轮规划实际的控制效果,仍有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地方。一是黄鹤楼周边城市重点功能区的集中建设导致一批新的标志性建筑物产生,区域景观要素和格局发生了较大改变,对黄鹤楼的视线保护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区域空间关系的变化。二是从对市民和游客的调查反馈来看,人们对从黄鹤楼眺望城市更多代表性风貌以及在城市更多公共区域观赏到黄鹤楼有着很强烈的诉求,这需要规划回答到底还希望从黄鹤楼看什么、在哪里还应能看到黄鹤楼?三是现有的视线保护规划还存在一定盲区。目前的规划主要侧重对黄鹤楼周边建筑高度进行控制以避免遮挡视线,但对建筑群体形态特别是建筑疏密程度的控制还有不足,从黄鹤楼看周边区域,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大体量、大面宽的高层建筑形成的街墙,削弱了对城市纵深的观景效果。同时,由于对视线背景纵深的控制不足,在视线控制区域外的部分高层建筑也已对现有的经典景观形象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除已完成景观整治的区域外,黄鹤楼周边仍普遍存在建筑屋顶形式和色彩杂乱、绿化与公共开敞空间缺乏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建设的综合管控,形成整体和谐的景观风貌。
针对以上问题,这一阶段的规划旨在协同发挥社会公众和专业领域的作用,通过区域价值判读、景观敏感性认知度量等方面的研究,为推动视线刚性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着重强调社会参与、综合控制和有效管理三个方面。在社会参与上,充分吸取公众意见,作为确定视线控制范围和层次的重要依据;在综合控制上,形成分级分区的控制体系,根据视线的重要程度,确定对应的控制层级,进而形成相应的控制方法体系,力求景观控制的全面和精细;在有效管理上,注重将规划成果反馈到规划执行上的有效性,协调好视线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1.区域价值判读
为防止城市建设活动对黄鹤楼景观意象的保护产生破坏,同时充分评判黄鹤楼对城市发展将会产生的潜在影响,这一阶段的规划在前期对黄鹤楼在城市空间演变中的作用及价值进行了专题研究。
武汉市主城的东西向山系、南北贯穿的长江与汉水交汇形成的十字形山水轴确立了武汉市城市空间的基本骨架,并引导了城市空间的发展脉络。十字形山水轴的交汇区域也成为武汉市最具代表的城市景观意象中心,山 ( 龟山、蛇山)、水(长江、汉水)、楼(黄鹤楼)、桥 ( 武汉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 )是其中的核心景观要素,而其相互之间的空间对景关系将是确定视线保护控制内容的主导因素。此外,随着黄鹤楼周边的武昌古城地区、武昌滨江商务区、汉正街中央服务区和华中金融城等城市重点功能区的建设,以黄鹤楼为中心的视线可达范围内的空间形态将逐步清晰和稳定下来。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功能的布局,对区域整体空间格局进行梳理和预判,进而确定当前已有和未来潜在的景观价值区域并进行全面保护控制,将使规划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并能以此强化城市特色,促进区域旅游价值的提升。
2.景观敏感性认知度量
黄鹤楼具有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全景眺望点和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标志景观的双重身份,规划着重从“望”与“被望”两个层面进行视线控制。在规划开展前,项目组通过媒体问卷调查和邀请多领域专家进行综合评价,对公众意愿进行了广泛调查。从将黄鹤楼作为城市全景眺望点看,从其所处的独特区位应能充分感知“两江交汇、龟蛇对峙”和大江大湖的城市意象,以及沿岸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国际都市风貌;从将黄鹤楼作为城市标志景观看,在周边城市重要公共区域应能通畅地感知到黄鹤楼的景观形象,且黄鹤楼能与周边环境融合形成完整的城市意象。
结合三维城市数字平台和现场踏勘,项目组在虚拟和现实空间进行了多视点、多角度的模拟分析,以决定视线控制的最终取舍。对于市民意愿高、空间上有条件或需局部改造的区域,规划进行整体控制或预控。在视线筛选的基础上,规划综合市民意愿和专家意见,对景观敏感性进行统计排序,确定了视线控制的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登黄鹤楼观长江、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和白云阁望黄鹤楼等市民广泛认可的经典眺望景观,规划将对其进行重点和全面控制,确保“看得美”;第二层级为长江大桥、龟山、南岸嘴公园、龙王庙公园、鹦鹉洲长江大桥、首义广场等重要公共领域及重要景点与黄鹤楼的相互对景视线,规划将对眺望视廊进行控制以保证相互“看得见”;第三层级为黄鹤楼望周边区域的城市形态,规划要保证整体空间的协调(图3)。
3.观景视线控制
(1)第一层级的观景视线控制。
第一层级对经典景观的控制采取了前景纵深结合的综合控制和对景观要素的综合控制两种方法,既要充分展现黄鹤楼的完整形象,又要形成完整的城市意境。
对于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的视线,规划对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半径约为5km、角度为 40°的视线扇面控制区( 包括 30°的核心扇面和两侧各 5°的拓展部分 ) 进行控制,并将其分为前景控制区、背景控制区、广角协调区和背景协议区分别进行高度控制,以展现黄鹤楼最清晰、完整的景观意象。根据现实和虚拟空间的模拟对比,对30°核心扇面的控制可保证人们能欣赏到黄鹤楼的本体、蛇山的整体以及周边核心区域环境,同时该角度也是人体工程学上关注建筑细节的适宜角度,两侧各 5°的拓展区域将在核心扇面与周边背景之间形成视线缓冲。在此视角下,规划依次以长江大桥引桥、黄鹤楼一层基座、黄鹤楼二层平台和黄鹤楼三层屋檐的竖向高程为控制基准,形成以黄鹤楼为中心,由外向内、由远及近逐渐递减的空间层次。在武昌桥头堡至黄鹤楼30°视角内的区域为前景控制区,建筑高度控制最为严格,要求全部低于长江大桥引桥,以完整凸显黄鹤楼及蛇山山体;在30°视角内,以黄鹤楼至纵深 3km 的范围为背景控制区,其中被蛇山遮挡区域的建筑高度不超过山体轮廓,其他区域的建筑高度不超过黄鹤楼基座 (2km 内 )和二层平台(2~3km);在30°视角外,两侧各 5°的视线缓冲区至纵深 3km的范围为广角协调区,建筑高度不超过黄鹤楼二层平台 (2km 内 )和三层屋檐(2~3km);在总体40°扇面内,纵深3 ~ 5km 的范围为背景协议区,规划将针对具体项目确定建筑高度,为保证视线向纵深延伸,规定建筑群体正投影面通透率不低于 40%,并严格管控建筑色调以凸显黄鹤楼的主体形象。同时,为进一步凸显黄鹤楼的空间主体地位,规划对环黄鹤楼半径为 500m 范围内的建筑高度进行整体控制,高度不超过黄鹤楼一层基座以下 10m。之所以背景协议区的控制纵深约 5km,是因为考虑到此处的中南路地区是武昌金融商务功能的重要集聚区,近年陆续建设了一批超高层建筑,在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气,会清晰地出现在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的背景中。这些超高层建筑成为黄鹤楼背景区域明显的空间边界,而其与黄鹤楼之间的区域也是武汉市近年建设的热点地区,已出现连绵的高层建筑,形成连续街墙的趋势,如不加以规范引导,势必会影响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的整体观景效果 ( 图 4,图 5)。
对于白云阁望黄鹤楼的视线控制,规划以公众公认的白云阁望黄鹤楼的经典摄影画面为蓝本,注重黄鹤楼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关系,控制54°视线扇面,保证从白云阁基座望长江江心常水位的视线通畅,在此可观黄鹤楼、蛇山、龟山、长江、长江大桥、龟山电视塔及城市远景的全景,体验到“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独特氛围(图6,图7)。
对于登黄鹤楼望长江的视线,规划对从汉口江汉关至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143°的扇面区域进行控制,视域内的建筑高度控制以能在黄鹤楼三层平台望长江江心常水位为标准,在此可观“两江汇流、龟蛇连绵、三镇鼎立”的壮观景致,感受“极目楚天舒”的宏大气势,体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图8,图9)。
(2)第二层级的观景视线控制。
第二层级对眺望视廊的控制分别根据黄鹤楼望周边和周边望黄鹤楼两种视线方向确定视线控制方式。对黄鹤楼望长江大桥、龟山及首义南轴线等周边主要景观的视线控制,以保证看到被观对象的主体形象和完整边界为依据,进而确定视线廊道和控制高度;对紫阳湖公园、辛亥纪念馆、十八星广场、南岸嘴和龙王庙公园等重要场所望黄鹤楼的视线控制,规划设定了不同廊道控制宽度,并在三维城市平台上进行模拟对比,确定了 15°的视廊宽度,其中 10°为基本视廊宽度,要保证看到黄鹤楼一层基座以上部分;两侧各2.5°为广角协调区,建筑高度以不超过蛇山山顶高程 85.1m 为准。对于以上控制视廊中现状建筑高度不符合控制要求的,在未来改造中需遵循规划要求实施( 图 10,图 11)。
(3)第三层级的观景视线控制。
第三层级对黄鹤楼眺望周边城市形态的视线控制重点在于对眺望视野范围内空间形态的协调。黄鹤楼周边的城市重点功能区将成为区域空间构架的主体,因此规划重点控制黄鹤楼望其核心区地标建筑主体的视线通廊 (50%不被遮挡 ),同时控制建筑群体正投影面通透率不低于 40%,保证视线向纵深延伸;对于重点功能区以外区域,规划采取协议控制方式,与重点功能区的形态进行整体协调(图12)。
4.区域景观协调
除视线控制外,黄鹤楼周边建筑风貌的综合整治也是景观视线保护的重要内容。针对黄鹤楼周边建筑形态及色彩杂乱、总体观感不佳的问题,规划将黄鹤楼周边区域分为核心控制区、中景控制区和远景引导区三个层次分别进行景观建设引导,并在之后各片区开展的城市设计中具体落实。
核心控制区为以黄鹤楼为中心,半径约500m的区域,是视线控制最为严格的区域,将重点对建筑细节进行控制引导。规划加强对建筑屋顶平改坡和屋顶绿化的改造;注重建筑形式、色彩与黄鹤楼主体相协调;打通东西向通江步道和南北向绿化通廊,结合街巷建设绿化网络;规范广告设置并取缔违章搭建。
中景控制区为以黄鹤楼为中心,半径500~2000m的区域,主要为武昌古城地区,将重点对建筑形态进行控制引导。规划结合武昌古城的片区风貌定位,在该区域形成建筑低层低密、分区风格统一的格局;建筑屋顶宜采用坡屋顶形式,建筑色彩避免与黄鹤楼主体色调产生冲突;针对黄鹤楼建筑正投影面的开敞度不低于 40%,应避免形成街墙;规范设置户外广告。
远景引导区为以黄鹤楼为中心,半径约2000m以外的区域,规划重点对外围城市轮廓线进行引导控制。结合周边重点功能区建设,规划通过引导功能区的地标建筑布局和高度控制,形成错落有致、层次丰富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四)视线保护规划编制的总体评价
以上历次规划在视线保护控制要求的演进上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 注重对核心景观的保护控制。黄鹤楼望长江、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和白云阁望黄鹤楼的视线扇面是视线保护规划的重点控制对象,其控制视域经历了不断拓展的过程,且控制方法也一直在不断演进,故以上视线区域成为游客对黄鹤楼感知最深的印象所在。
(2) 视线控制逐步趋于多样化和精细化。从最初单纯控制黄鹤楼观长江的视线扇面到控制主要公共区域望黄鹤楼的视线及背景区域,以及黄鹤楼与周边重要景观节点的视线廊道;从划定单一分区进行控制到细化分区实施多层次控制,以求对空间进行精细管控,都表现出黄鹤楼视线保护工作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3) 集中体现了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的博弈关系。黄鹤楼视线保护工作经历了“严格保护—适当放松—再严格保护”的历程,这也与我国城市快速建设背景下对城市发展与保护的认识不断修正密切相关。
总体来看,在历次视线保护规划的指导下,黄鹤楼视线保护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凸显了黄鹤楼与蛇山相得益彰的景观形象;在规划引导下,通过采取建筑平改坡、立面整治等一系列措施,使黄鹤楼周边景观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三 黄鹤楼视线保护控制与其他视线控制方法的比较
从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编制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武汉市对城市地标视线管控在理念和方法上的演进过程,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地标物视线保护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较为完整的控制方法体系。
(1) 在视线选择上注重公众参与。视线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公众提供感受城市地标的最优途径,进而使公众能进一步认知城市所承载的社会内涵。从公众希望如何看到城市地标到希望如何感知城市地标所包容的城市意象,均是在编制视线保护规划时首要考虑的因素,这也直接决定了视线保护控制的最终结果,同时也是体现众规理念、鼓励公众更多参与城市建设及实现开放式规划的重要路径。
(2)在控制层次上更注重分类型、分层级的精细化管控。由于黄鹤楼本身所处的区位特点,相对于其他城市地标更多地作为被观对象,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将黄鹤楼既作为地标景观点,又作为城市眺望点,分别从被望与眺望两种类型进行视线控制引导。被望层面的视线控制侧重展现黄鹤楼地标本体以及与周边环境一起构成的整体空间形态;眺望层面的视线控制更多的是展现周边的城市特征面貌,并以此引导城市空间架构和天际线的形态。同时,由于公众感受的不同,观景视线在客观上有着主与次的区分,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相应确定不同的保护层级,明确控制要素,根据公众观景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进而形成对应的管控要求,这也是与其他城市视线控制方法的明显区别所在。对于公众认知度最高的重要眺望景观,即经典景观,应细化层次进行全面控制,力求展现最佳景观形象,确保“看得美”;对于其他眺望景观,重点还是保证视线可达,做到“看得见”。按照这个思路,黄鹤楼视线保护控制应首先明确界定出不同保护层级所需要控制的景观要素,一般眺望视廊对应的景观要素要保证视域内黄鹤楼主体的完整,重要眺望视廊对应的景观要素更要追求意境的展现以形成画面感。相应的,在黄鹤楼望长江、白云阁望黄鹤楼和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这三组经典景观的视线控制中,前两组视线控制的重点在于确定表达完整意境所需要的空间区域,进而在眺望点与眺望区域之间形成一个立体空间范围,这与巴黎纺锤体眺望景观的控制方式基本一致;而在后一组视线控制中,由于武昌桥头堡是观黄鹤楼最清晰、直接的区域,在此感知黄鹤楼的细节最丰富,因此该组视线控制也更为注重体现视觉层次及整体效果。借鉴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战略性眺望景观控制的经验,规划将控制区域演化和拓展为前景控制区、背景控制区、广角协调区和背景协议区四类控制区,相对于圣保罗大教堂景观视廊、广角眺望周边景观协议区和背景协议区三层次的控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控制的精准度。其他一般视廊的视线控制主要侧重于眺望点和被观物 ( 区域 ) 之间的视线通达。沿用对重要视廊的控制方式,规划在对望黄鹤楼一般视廊的控制中采用基本视廊区和广角协调区两层次控制方式,保证突出视觉主体并与周围环境协调;而对黄鹤楼眺望周边景观一般视廊的控制要保证看到景观物相对完整的形象。
(3) 注重对全面的观景体验和景观风貌的综合控制。为形成多维度的观景体验,规划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两种观景方式研究了望黄鹤楼的观景视线,前者侧重于研究特征点对黄鹤楼的眺望视线,而后者侧重于研究特征区段对黄鹤楼的眺望视线。特征区段对黄鹤楼的眺望视廊实际可看作连续的特征点对黄鹤楼眺望视廊的集合,连接特征点的包络线即形成完整的控制视域。由于实际规划中需要控制的特征眺望区段与黄鹤楼距离较远,控制结果并没有体现大的差异,为简便有效,最终成果仍表现为眺望点望黄鹤楼的视线廊道控制。此外,对观景视线的控制只是视线保护的一部分,仅保证视线通达并不足以展现地标物所承托的城市意象,对视觉环境的营造同样重要。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经历了从单纯的视线控制到景观综合控制的历程,通过对黄鹤楼周边区域景观风貌的建设引导,使黄鹤楼与周边建筑环境在形态、色彩上形成了很好的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 注意协调与城市动态建设的关系。对于如何协调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方面,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采取了对主控区域进行刚性控制,明确建筑限高并严格管控,对协议区域进行弹性控制,主要规范建筑形态和色彩的方式。协议区内的建设将针对具体建设方案“一事一议”,避免新的建设对黄鹤楼的空间主体形象形成干扰与破坏。例如,在武昌桥头堡望黄鹤楼这一视线的前景控制区、背景控制区、广角协调区和背景协议区四类控制区中,前三类侧重刚性控制,后一类侧重弹性控制。相比之前几轮规划,新一轮规划通过增加控制背景协议区,使视线管控的面积增加了一倍以上,更利于把控城市地标与区域空间环境的关系,同时对建设活动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5) 注重数字三维技术的运用。目前国内众多城市已陆续开展三维城市平台的建设,武汉市在这一方面走在前列,基本建成了可视化的城市实景三维数字平台,可以全视角和动态化模拟建筑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具体形态,为方案优化和规划审批管理提供了直接有效的依据。2014 年版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全过程运用了这一技术手段,首先通过在三维城市背景环境中的视线空间模拟分析,精细地推敲了视线廊道应控制的视角、视高和视域纵深等关键要素,特别是与城市背景建筑的空间关系,其次再结合实景环境的对比分析,极大地降低了对视线控制效果预判的难度,使未来对建设的管控更为贴近真实。同时,规划还通过构建黄鹤楼视线控制区域的三维数字模型,将控制要求直接转化为三维空间指导规划审批管理,实现了规划管理由传统的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变革(图13)。
四 结语
目前我国对城市设计工作越来越重视,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及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等基因。黄鹤楼是武汉市最重要的城市地标,其视线保护规划的编制涉及在城市建设黄金地段对城市重要景观意象进行构建与保护,在国内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规划在保护理念、控制内容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尝试,努力为推动城市设计刚性管控提供科学的管控依据,以解决当前城市设计普遍存在的“编而不用、管而不刚”的问题,所提出的保护路径希望能为其他城市的城市地标保护提供一定借鉴。更重要的是,黄鹤楼视线保护工作自开展以来在规划编制和管理上一以贯之地坚守,才是保证黄鹤楼视线管控空间能整体延续的关键,这也是规划工作者对待城市规划工作所应秉持的态度。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4期
《城市地标的视线管控思路与方法 —— 以武汉市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为例》
征稿函
《规划师》·日照论坛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PL】2016年12期总览:本期主题: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PL】2016年9期总览:本期主题: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3】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
【规划师论坛4】“城市双修”理念下的生态地区城市设计策略 ——以宁波小浃江片区为例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