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L】2016年11期总览:移民城市的规划应对

2017-01-14 GHS 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2016年11期导读

推进实现“人的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任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的年均入户人口将达1 300 万人以上。大量“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加上巨量的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城,意味着我国城市将全面步入“移民城市”时代,“移民化”成为我国城市全面转型的核心特征。然而,面对大规模的流动人口、农民工或新移民,已有城市规划无论在观念、意识、知识储备还是应对技术方面,均面临窘境。为此,《规划师》2016年11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移民城市的规划应对”为主题,针对中国“移民城市”的基本特征、空间融合、空间重构、社会融合及其规划应对进行系统介绍,倡导针对此类城市空间营造与建设的系统谋划,以期为读者们提供有益参考。   


《规划师》2016年11期目录

规划师论坛(Planners Forum)


移民城市的基本特征与规划应对

顾 江 , 李志刚


住房、社区与“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基于四大城市群流动人口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刘志林,冯 叶


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融入 问题及规划应对

宁昱西,吴 晓,顾 萌


城市人口空间重构及规划响应:武汉案例跟踪研究

冯 健,胡秀媚,苏黎馨


共同城市:深圳移民城市的空间转型与城市治理探索

王吉勇



规划管理(Planning Management)


杭州余杭区多层次规划一张图与数据 更新的实践

李东峰,沈 川,胡茂伟


城市开发边界“六步走”划定方法

沈 洁,林小虎,郑晓华,叶 斌,

周一鸣



专题研究(Topic Study)


南宁五象新区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

农佳莹,李毅明,尹锦艳,陈真钰


基于生态策略的南宁五象新区智慧生态城区规划

王 钧,李三奇,关聪聪,吴乐斌


城市绿色低碳产业多维约束的规划方法 ——以南宁市五象新区绿色低碳产业规划为例

郑雄彬,李 响,陈 玉,贾 欣


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空间分布与南宁实证

林 宇,韦国玲,许健光,梁思斯,

张 霖



规划设计(Planning and Design)


生态导向的中堂镇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探讨

王 炎,张建荣


“多维耦合”理念下鲁南临港国际商务区 城市设计策略

倪剑波


基于大流量访客影响的国家公祭场所营造

姜洪庆,陈锦棠


基于区域分析方法的淄博高铁站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探索

魏培峰,张丽梅,张 宁,吴登亭



规划广角(Planning Roundup)


工业项目用地划分及企业取地方法探讨

徐科峰,王 林,朱一荣


精准干预视角下的基础教育设施实施反馈 体系研究

万 昆,黄 宁


空间分离的“景区—城区”融合发展规划策略与实践

邱李亚,夏 青,何邕健,王 义


基于风环境评价的西安市大型居住区规划策略

叶宗强,周 典,徐怡珊



作品鉴析Planning and Design Appreciation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规划探析 ——以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王海鹏,李诗强,李小东,吴亚伟,

顾 浩


“休闲时代”下北海市邮轮游艇及帆船码头 布局规划探讨

关卓然,韩林飞


乡村旅游开发视角下的福溪村保护与更新

袁 媛,龚本海,艾治国,雷维群



随想杂谈(Opinions & Essays)


“超前”与“滞后”:新时期县市城市总体规划问题思辨

唐建平



会议与活动(Meeting and Activity)


名城交通与土地使用协调发展   ——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名城交通学部 2016 年年会顺利召开

祝桂丽



《规划师》2016年11期

论坛内容概览


移民城市的基本特征与规划应对

顾 江,李志刚

[ 关键词 ]移民城市;空间匹配;空间正义;社会融合;地方依恋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6)11-0005-06 

[ 中图分类号 ]TU984

[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城市正在进入“移民城市”时代,其“城市病”方面的表现比普通城市更为明显,对“移民城市”的规划应对成为学界、业界和政界亟待关注的现实问题。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顾江,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志刚在《规划师》2016年第11期撰文,文章基于对国内外典型“移民城市”的系统分析,解析其概念内涵、发展演化规律与基本特征,并以此从规划角度提出应对措施、对策和建议。未来规划应重视空间的联系维度、社会维度和心理维度,转变观念,通过空间资源的调配,积极推动“移民城市”全面转型,使其建成“空间匹配”之城、“空间正义”之城、“社会融合”之城和“地方依恋”之城。



住房、社区与“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 ——基于四大城市群流动人口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刘志林,冯 叶

[ 关键词 ] “乡—城”移民;社会融入;住房机会;社区环境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6)11-0011-05 

[ 中图分类号 ]TU984 

[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公共政策所副所长刘志林,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助理冯叶在《规划师》2016年第11期撰文,利用一项针对全国四大城市群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从移民与本地人的互动频率和城市归属感两个维度,考察我国“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和规模城市内移民的社会融入程度有较大差异,西部地区和中等城市的移民融入程度最好。居住在正式住房的移民融入好于居住在宿舍或非正式住房内的移民,而良好的社区治安、公共空间和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等社区环境因素也有助于移民融入城市社会。建议通过提高住房政策的开放性、加强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完善社区周边设施、鼓励跨群体社区参与,提升城市移民社会融入的意愿和机会;同时,不同区域和规模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流动人口融入的薄弱环节来改善流动人口市民化政策。



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融入问题及规划应对

宁昱西,吴 晓,顾 萌

[ 关键词 ] 进城务工人员;迁居;时间地理学;空间融入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6)11-0016-08

[ 中图分类号 ]TU984

[ 文献标识码 ]A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人的城镇化”,其中以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问题最为关键。作者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2015 级硕士研究生宁昱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晓,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2014 级硕士研究生顾萌在《规划师》2016年第11期撰文,以南京主城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迁居行为为视角,一方面应用时间地理学的技术框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把握其居住迁移特征,以间接反映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融入程度;另一方面则应用矩阵分析法,直接测度南京主城各街道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融入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双线耦合印证,发现南京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城市扩张中存在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不断被压缩、空间融入度总体低下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和融入策略,希望能为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城市人口空间重构及规划响应:武汉案例跟踪研究

冯 健,胡秀媚,苏黎馨

[ 关键词 ]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人口空间重构;规划响应;武汉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6)11-0024-09 

[ 中图分类号 ]TU984

[ 文献标识码 ]B


人口空间重构是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方面,是从“人口空间”视角解读城市并探讨其规划响应的重要抓手。作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武汉市创新岗位特聘专家冯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胡秀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苏黎馨在《规划师》2016年第11期撰文,文章以武汉作为实证研究地区,首先利用人口普查数据,从“区域空间联系”和“城市内部结构”两个层面,跟踪研究了武汉的人口空间重构特征,并探讨了其规划意义和应对策略。研究发现,近年来武汉对外省人口的吸引力有所提升,但上游城市对武汉户籍人口的吸引作用明显,流往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开发具备良好的区域合作基础。武汉在20世纪90年代所出现的很多人口分布变化“异常”现象都得到了缓解,尤其是老城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远城区在集聚人口尤其是外来人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人口增长的重点空间正向外推移,城市向“远域郊区化”方向发展。其次,对武汉人口空间重构的规划意义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若干规划应对措施。



共同城市:深圳移民城市的空间转型与城市治理探索

王吉勇

[ 关键词 ]共同城市;移民城市;城市治理;公共空间;深圳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6)11-0033-06

[ 中图分类号 ]TU981

[ 文献标识码 ]B

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深圳城市空间转型的主导方式,在快速改变城市外貌、加剧资本重组及利益固化的同时,深圳较少关注普通市民,特别是外来移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城市文化认同感和空间转型社会成本等基本问题,削弱了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所具有的城市活力、社会多元性和创新低成本等发展根基,对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作者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王吉勇在《规划师》2016年第11期撰文,文章提出以城市公共空间为媒介,尝试一种日常性、公众性和微介入的空间转型的新路径,实现城市公共空间引导移民城市治理转型—回归城市日常生活、诱发社会“自生自发秩序”、建立空间微更新机制。在共同城市愿景下,以社区和公共空间为载体,探索一种日常性、公众性的移民城市微治理模式。



欢迎关注2016年11期《规划师》杂志,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规划师》微信订阅号(guihuashizazhi)中关注!

        往期精彩内容:        

【PL】2016年9期总目录概览: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PL】2016年10期总览:轨道都市的规划建设

【规划师论坛3】预控与协调:城市水系保护区的划定路径 及管制措施

【围棋与城市论坛】围棋让城市更智慧,城市让围棋更精彩

【规划师论坛2】“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

【规划师论坛1】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述评及其启示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