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S】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空间分布与南宁实证

2016-12-23 林宇 韦国玲 等 规划师杂志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 关键词 ] 

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空间分布;南宁五象新区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6)11-0066-05

[ 中图分类号]TU981

[ 文献标识码]B


绿色建筑是绿色生态城区的核心要素。科学合理的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空间布局要求综合考虑建筑类型、增量成本、环境贡献及地块潜力等规划影响因子。作者华蓝设计 ( 集团 ) 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中心副主任林宇,华蓝设计 ( 集团 ) 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中心韦国玲,华蓝设计 ( 集团 ) 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中心许健光,华蓝设计 ( 集团 ) 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中心梁思斯,华蓝设计 ( 集团 ) 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中心主任张霖在《规划师》2016年第11期撰文,文章通过分析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等,并结合南宁五象新区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规划案例,提出了基于经济最优且兼顾环境效益的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规划策略,以期为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规划的内容与

方法

绿色建筑空间分布是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的重点和难点。2012年4月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了绿色生态城区的基本条件是: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中的一星级及以上的评价标准,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对绿色建筑空间分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绿色建筑空间布局规划倡导生态、环保的核心理念,遵循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经济可行和节能减排的原则,要求绿色建筑与其所处的外部空间环境、市政配套设施等要素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并且需要对应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总体规划目标,结合建筑类型分布、增量成本估算、环境贡献评价和地块潜力分析,明确区域内绿色建筑不同星级比例目标、不同地块绿色建筑星级要求、绿色建筑规划控制指标及具体方案等内容。具体的关键技术路线如图 1 所示。


一、绿色建筑不同星级比例目标制定

绿色建筑的主要效益是节能减排,同样,绿色建筑也因采用与传统建筑不同的设计方法及技术材料而产生相应的初投资增量成本。而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在全寿命周期中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故可以用节能效率最优点作为确定绿色建筑不同星级配比的主要依据。特定区域的绿色建筑不同星级比例目标,主要由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及其环境贡献(通常用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来衡量,即减碳量)两个边界条件决定,通过比选出区域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佳组合,确定基于经济最优的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规划目标方案。

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和环境贡献效果是不一样的。按照目前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数据,依据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基本原理,星级越高的绿色建筑其增量成本越大,而带来的环境效益即减碳量也越高。根据《2015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一星级绿色建筑面积为2.1亿平方米,二星级绿色建筑面积为1.93亿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面积为0.69亿平方米,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比例是 4.4  : 4.1  :  1.5。由此可见,绿色建筑的发展以一、二星级居多,这与一、二星级建筑实施技术难度和经济性成本适中有关。因此,在实际规划中可以通过单位减碳量增量成本,衡量绿色建筑不同星级比例目标的合理性,即在同样减排量的情况下,其数值越低,减排付出的经济投入越小,从而可获得基于经济最优的绿色建筑星级比例目标。


二、不同地块绿色建筑星级分布要求

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规划在确定出经济最优的星级比例目标后,还需要确定不同地块的绿色建筑星级要求,即分地块明确绿色建筑实施要求和控制引导措施,通常可以利用地块潜力评价法来判定。地块潜力评价法是根据绿色建筑的各种生态要求,分析规划范围内土地开发利用的适宜性,通过明确制约因子,利用空间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影响因子叠加分析,从而获得权重赋值的方法。

在地块潜力分析过程中,需要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根据项目的上位规划条件和开发建设模式,筛选出包括生态基底、功能区位、建设方式、建筑类型、建筑环境、地下空间、生活便利、交通便捷、绿地指标及能源分布在内的10个地块布局的影响因子,形成对地块绿色建筑星级分布的规划方法,实现绿色建筑规划的区域协同目标。按照地块星级影响因子的权重赋值的综合得分来评价地块的潜力,可将地块定义为高星级绿色建筑潜力较大地块(即三星级绿色建筑潜力区)、高星级绿色建筑潜力适中地块(即二星级绿色建筑潜力区)、低星级绿色建筑适宜地块(即一星级绿色建筑潜力区)。依据生态城控规容积率分布情况,对各星级绿色建筑的面积、比例进行均值统计和协调。


三、绿色建筑规划控制技术指标落实

绿色建筑规划作为绿色生态城区的子系统,因绿色建筑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技术体系构成,决定了其规划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必须考虑与城市规划控制指标相衔接,以及由规划控制指标支撑绿色建筑技术落实,同时通过绿色建筑空间分布来推动规划控制指标的完善。

具体可以从前期规划入手,在城市总规、控规和土地出让等环节,通过分析生态城区规划指标与绿色建筑指标之间的衔接关系,依托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规划全面落实对应地块的绿色建筑指标,着重在控规阶段明确空间规划、资源利用以及交通组织和生态环境等技术指标内容,保证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策略的量化与落实。


南宁五象新区绿色生态城区绿色

建筑空间分布规划实践

一、 五象新区绿色生态城区概况

五象新区位于南宁中心城区南侧,邕江南岸,辖区范围北起邕江,南接那马组团,西邻水塘江,东至八尺江,规划总面积约为175km²。其中,核心区北起邕江,南至凤凰路,西起玉象路,东至良庆大道,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9km²,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8.05km²,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公益性项目、总部基地、广西体育产业城和蟠龙片区等板块。

五象新区具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区位优势。根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南宁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五象新区的功能定位是集行政商务、文体健康、生态商务、商贸物流、新兴产业和生态旅游于一体,形成“一条滨江公共设施服务带、一条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两个市级商业商务中心、三个复合片区”的功能结构,以建设“门户之城、服务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2014年2月,五象新区核心区获批成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二、五象新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目标、

原则及步骤

1.规划目标和原则

五象新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目的是对绿色生态城区所确定的总体目标在绿色建筑层面进行科学分解,并指导政府及开发机构按照绿色生态规划所确定的目标,进行绿色建筑相关规划设计,为控规指标的提出、用地出让条件及项目实施技术提供技术引导。

规划强调遵循“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的原则,根据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合理确定绿色建筑不同星级比例目标;通过地块潜力分析实现有效的空间分解和技术分解,分地块明确绿色建筑星级实施要求;重点关注宏观规划目标与微观绿色技术要求之间的有效衔接,明确规划控制技术引导措施。

2. 空间分布规划步骤

五象新区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规划思路从城市规划具体指标及要素对绿色建筑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入手,建立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规划目标与城市用地性质、能源系统、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交通组织等绿色生态的协调机制,结合绿色建筑技术适宜性与经济效益分析,提出具体的规划步骤:

(1)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整合绿色建筑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指标内容,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

(2)结合五象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绿色建筑适宜性技术集成体系,计算满足绿色生态城区基本要求(100%达到绿色建筑要求,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不小于30%)的各主要配比组合的增量成本和减碳量,选择出单位减碳量增量成本最低的组合,将该组合确定为经济最优星级比例。

(3)采用对比匹配法选取用于分析各地块绿色建筑星级潜力的影响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绿色建筑星级潜力影响因子进行评分赋值,并对各地块进行赋值分析,依据综合评价确定各组团绿色建筑星级分布要求。

(4)对应各组团绿色建筑星级分布情况,提出规划控制技术引导措施,强化规划阶段与建筑设计阶段的联系。


三、五象新区绿色建筑最优星级比例分析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评分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此外还设置有加分项。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与城市规划内容存在直接相关性和间接相关性,通过对其相关性赋值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相关性的指标和要素分别是雨水基础设施管网规划、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开发强度(容积率)、绿地率、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例和地表综合径流系数、地下空间面积比例、城市通风廊道、公交站点覆盖率、噪声达标区比例等。

在这些指标要素中,因绿色建筑等级不同所实施的技术措施和所产生的增量成本亦不同。根据《2015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统计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增量成本的产生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室外透水铺装、非传统水源利用、场地自然通风优化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我国绿色建筑不同星级的居住和公共建筑增量成本情况如表 1 所示。

各星级建筑减碳量主要考虑运营过程中的减排情况,主要含水耗和能耗两部分。由于在此次规划中水耗的碳排放在整个区域碳排放中占的比例较小,按人均计算后,南宁属于缺水地区。因此,本次分析仅考虑各星级项目减少能耗引起的减排情况。根据五象新区土地利用规划情况,用地类型以居住、商业、工业、文化用地和行政办公为主,建筑类型分为居住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居住建筑主要集中在玉洞片区和龙岗片区,公共建筑主要集中在核心区和龙岗片区。

不同建筑类型各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分析结果表明,当公共建筑绿色建筑星级组合(一星、二星、三星)为5 : 3 : 2时,较适合经济型生态城区;当居住建筑绿色建筑星级组合(一星、二星、三星)为7 : 2 : 1 时,较适合经济型生态城区。综合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的整体情况,绿色建筑一星、二星、三星的适宜比例为6.2 : 2.5  :  1.3。经借鉴国家相关统计数据及国内其他绿色生态城区经验,得出五象新区经济型绿色生态城区在兼顾增量成本与环境效益的同时,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最优的组合比例为 6 : 3 : 1。


四、五象新区各组团绿色建筑星级分布规划

根据五象新区确定的绿色建筑最优星级比例,规划结合地块星级潜力分析,经过赋值计算后进一步对具体组团地块的绿色建筑星级空间分布明确了要求:

(1)核心区项目由于其区位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地价值及末来的增值空间均较大,对增量成本的承受能力较高,因此与非核心区项目相比,应提出较高星级要求。

(2)政府投资项目由于其重要性及示范性较强,应在绿色建筑实践方面肩负更多的责任,提出较高星级要求。

(3)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适用性的影响,居住、办公类建筑在高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方面较为成熟,在同等地块条件下此两类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相比应提出较高星级要求。

综合以上要求,形成各组团不同类型项目的绿色建筑高星级优先度为“核心区政府投资项目 > 核心区办公项目 > 核心区居住项目 > 核心区其他项目 > 非核心区办公项目 > 非核心区居住项目 > 非核心区其他项目”。

根据以上分析,五象新区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空间分布情况如图 2 所示:

(1)绿色先行区,以核心区总部基地和龙岗片区为主要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区域,包含文旅组团在内,主要以执行二星级绿色建筑为标准,鼓励发展三星级绿色建筑。

(2)绿色居住区,在玉洞片区高度集中的居住区发展绿色建筑,主要以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为标准,鼓励发展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

(3)绿色工业区,在那莲大道以南及南北快速路以东、玉洞大道以南的地块,规划用地在以工业用地为主的区域内,主要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4)高品质绿建区,位于五象新区生态条件优良的南端区域,以营造建筑室内外环境为重点,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高品质生活及文娱绿色建筑区域,主要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发展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

此外,通过对五象新区核心区控规中具体地块的布局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对核心区的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进行了细化,分别在自治区重大公益性项目组团、总部基地组团、体育产业组团和蟠龙居住组团中选择执行绿色建筑三星、二星、一星的项目地块,得出核心区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空间分布规划 ( 图 3)。


五、五象新区核心区绿色建筑规划控制

技术引导


五象新区核心区主要包括自治区重大公益性项目、总部基地、体育产业组团和蟠龙片区等功能板块。该区域范围内包含居住建筑、大型公建和高层办公建筑,建筑类型多样化、规模大,其作为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是五象新区绿色建筑布局规划实施的重点。

(1)自治区重大公益性项目组团,位于核心区西南地块,即以政府投资建设的大型公共建筑为主的低强度开发区,区域内包含多个原生态绿地和水系。组团特点为低容积率、低建筑密度。绿色建筑规划主要控制技术有建筑功能集中化设置、低影响场地开发及场地生态补偿、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优化、高性能设备系统应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工业化生产预制构件应用和室内智能监控系统等。

(2)总部基地金融街组团,位于核心区中央地块,即以集中办公用地、高密度商业用地为主的高强度开发区。组团内项目特点为高容积率、高建筑密度。绿色建筑规划主要控制技术有:高利用率地下空间建设、建筑功能集中化设置、高性能设备系统应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工业化生产预制构件应用和室内智能监控系统等。

(3)蟠龙居住组团,位于核心区北面,紧邻邕江河道,生态环境良好,组团内地块涵盖居住、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各类功能,是一个功能配套完善的居住兼商业综合区。组团特点为建筑控制高度由南往北逐步降低,景观视野获得优化,最大化利用了邕江景观资源;组团保持了低密度和适当的容积率开发,降低了建筑对邕江沿岸滨水带生态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规划主要控制技术有建筑物理环境综合优化、公共设施集中化设置及共享、低影响场地开发及场地生态补偿、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环保利废建材规模化应用和建筑一体化遮阳设计等。

(4)体育产业组团,位于核心区东面地块,以政府投资建设的大型体育场馆和商业、居住建筑为主,开发强度适中,区域内包含规划水系和带状绿地。组团特点为容积率及建筑密度适中,生态良好。绿色建筑规划主要控制技术有建筑物理环境综合优化、公共设施集中化设置及共享、低影响场地开发及场地生态补偿、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环保利废建材规模化应用和建筑一体化遮阳设计等。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6年11期

绿色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空间分布与南宁实证

《规划师》11期文章推荐                             

【规划师论坛1】移民城市的基本特征与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2】住房、社区与“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 —基于四大城市群流动人口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规划师论坛3】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融入 问题及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4】城市人口空间重构及规划响应:武汉案例跟踪研究

【规划师论坛5】共同城市:深圳移民城市的空间转型与城市治理探索

【PA】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规划探析 ——以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PM】杭州余杭区多层次规划一张图与数据 更新的实践

【PM】城市开发边界“六步走”划定方法

【PS】南宁五象新区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

【PS】城市绿色低碳产业多维约束的规划方法 —以南宁市五象新区绿色低碳产业规划为例

【PD】基于区域分析方法的淄博高铁站地区空间发展规划探索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