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师论坛1】“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

2017-04-28 李晓晖 黄海雄 等 规划师杂志
 

  2017年3期主题:棕地再生与城市“双修”

【编者按】

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内部将面临更多工业用地或废弃地再利用和再开发的难题。现有关于城市更新的实践,如城中村、旧工业区改造和环境治理等,均是从局部进行的更新,缺乏系统性,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联动并不足,更新效果并不理想。在此背景下,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促进城市转型升级,一方面将棕地治理上升为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重点支持工作;另一方面,在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城市“双修”被提上议事日程。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棕地再生与城市‘双修’”为主题,在深入探究我国转型期城市“双修”、棕地再生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详细介绍了我国城市“双修”首个试点城市的工作经验,并探讨了城市边缘区、城市生态区的“双修”策略,以及河滩型棕地生态修复的方法,以期对规划师有所裨益。

【规划师论坛1】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

作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晓晖,三亚市规划局局长黄海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所副所长范嗣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缪杨兵在《规划师》2017年第3期撰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一项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综合性工作,是为应对中国城市转型的阶段要求和“城市病”高发的现实问题而提出来的,拥有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视角,以及更为综合、全面、系统的手段。笔者尝试分析“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概念提出的时期背景和阶段特征,与国内外类似概念进行初步辨析,认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内涵、意义与工作要点,并结合三亚的试点,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经验进行梳理。

[ 关键词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转型;城市病;城市更新;三亚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7)03-0011-08

[ 中图分类号]TU981 

[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李晓晖,黄海雄,范嗣斌,等.“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 [J].规划师,2017(3):11-18.

一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出的背景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新技术的推陈出新,全球资源环境日益变化,城市发展快速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年均近一个百分点的速率提高,至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6.1%进入了城市社会;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变,中央提出“五位一体”建设思路和“五大发展理念”,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些均表明,中国城市发展进入了重大转型时期。


(一)中国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新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表示:“21世纪影响世界经济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当今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变革,“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新型城镇化”着力解决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问题,促进包括城乡人口在内的所有人能够公平享受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会与社会福利,城市由注重“物”的合理转向注重“人”的需求在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城市发展表现出以下四个阶段特征。

(1)城市的空间增长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2000 年至 2014 年中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约100%,同期城镇人口只增长了63.2%,多数城市的扩张速度已经超过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失去大规模扩张的需求。城市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过快,不断侵蚀自然底线,建设用地管理日趋严格,城市土地资源愈发紧缺,“追速度、拼规模、耗资源、求扩张”的老路已走不通。在此背景下,深圳于2007年,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空间发展从“增量为主”转向“存量为主”的观点。

(2)城市的空间使用模式从粗放式的规模追求转向精细化的品质提升,资源消耗型、投资导向型的发展方式将逐渐弱化。未来的5~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消费、更多地依靠服务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完善的城市功能、高水平的城市服务、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和精细化的城市治理将成为下一轮城市间竞争的资本。

(3)城市的发展目标从单一目标转向多元、平衡、包容与可持续的综合目标。城市建设长期重视经济效益,容易忽视生态、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导致城市问题的增加和城市欠账的积累。按照世界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追求的目标更加多元、综合,不仅仅关注某一方面,中国应跳出生产主导、唯 GDP 论的怪圈。

(4)城市的经营模式从城市管理转向城市治理。传统的城市管理由政府主导,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维护城市的运营,具有单向性和强制性;而城市治理则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通过协作共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体现出开发性与互动性


(二)中国城市进入“城市病”高发时期

结合城镇化的生命周期规律和西方城市发展经验,一般认为城镇化率为30%~50%时“城市病”进入显性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达到50%~70%时“城市病”进入集中发作阶段。1850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率超过50%的国家,卫生恶化和住房拥挤等问题引发了政府对“城市病”的重视和治理;20 世纪 60 ~ 70 年代,日本城镇化率从60%向70%快速提升,而此时正是东京“城市病”最为严重的时期

自2011年城镇化率突破50%,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病”的高发阶段同时,中国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时间,历经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城镇化历程,显性发展阶段更短,发病的过程大大压缩,“城市病”积累多,矛盾剧烈,爆发更为集中,对城市的环境资源、功能配置、形象品质、社会民生、支撑体系及城市管理等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城市快速扩张侵蚀生态空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使得城市资源枯竭,空气、水体污染愈演愈烈;粗放的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一味追求规模,忽视功能和系统的逻辑;城市发展以经济为优先,牺牲文化遗存,忽视空间品质,追求新奇特的建筑外观;城市公共产品与支撑设施在以经济效益为先的市场原则下投入不足,交通拥堵、下雨内涝等现象不断出现;城市经营重建设轻管理,违法违章和无序建设大量出现。

“城市病”是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系统存在缺陷而影响城市系统整体性运动所导致的对社会经济的负面效应。由此可见,“城市病”不是某一个或几个城市的问题,而是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的普遍性问题;也不是在城市的某个局部出现的问题,而是城市的系统性问题。

2015年底,时隔37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会议提出:“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这是“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概念第一次在中央层面被正式提出,正是针对“城市病”高发的现实问题而提出来的策略,对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指导意义。


二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类似概念辨析

对城市存量空间进行改造、优化和提升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阶段,规划学术界和城市实践中已经有了很多类似的概念、词汇。西方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有了“ 重 建”(Reconstruction)、“ 复兴”(Revitalization)、“翻新”(Renewal)和“再生”(Regeneration)等概念;中国近年来也开展了一些实践工作,如旧城更新、综合环境整治等。

当前提出的“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否是常说的“城市更新”的一种方式?与西方城市发展历程和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已有实践有何不同?有必要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辨析相关概念。

(一)国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西方最早的城市更新运动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面对当时残破的居住环境,政府以公共资金为主体,以推倒重建的方式大规模清除贫民窟。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贫穷、居住分化等社会问题越发显现,政府以带有福利色彩的改造手段实施城市复兴运动。20世纪80年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工业出现了向郊区迁移的趋势,原有中心区开始“衰落”,以地产开发商为代表的市场力量开始主导大规模的旧城开发与更新,直至今日这仍然是大多数城市广泛采用的更新模式。进入21世纪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停止大规模城市更新,总体上进入了谨慎的、渐进的、以社区邻里更新为主要形式的小规模再开发阶段 ( 表 1)。

从国外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看,主要是针对城市发展成熟后面临的“衰落”问题进行的更新改造。在不同时期针对特定阶段、区域出现的特定问题有不同的策略手段。国外更新实践早,历时长,历程连续,体现出较为清晰的发展趋势:逐渐脱离单纯的物质环境改造,更加重视社会意义;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更新参与各方的共识;更新方式从以开发商为主导的大规模剧烈推倒重建方式,转向以小规模、分阶段、社区自组织、第三方参与为主的谨慎渐进式;更加体现人本主义思想,注重人的尺度、人的需要和人的参与;通过局部小微更新带来更大回报,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二)国内城市更新实践历程

国内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总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图1):①20世纪90年代前,主要为个别城市政府对中心区破旧房屋进行整治。②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线城市的城镇化开始提速,随着房改政策的施行,城市更新正式发端,在地产商的主导下带有明显的市场倾向,被学界称为“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城市更新”。③2000年以后,城镇化快速推进,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部分工厂衰败,城市扩张催生城中村,与城市发展需要产生矛盾,城市政府通过功能调整和物质改造促其转型。④2010年以后,城镇化中高速推进,在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等新理念的指引下,形成了一批追求综合效益,突出多元、公平、可持续的更新实践。

从空间上看,中国城市更新实践从一线城市逐步发展到二线城市,2010年之后扩展到全国大多数城市。城市更新从过去的非主流规划,变为当前中国规划实践的重点。从时间上看,中国城市更新实践依次经历了开发导向的保护更新、局部地块的功能更新、城市空间的改善更新,表现为伴随着宏观背景的变化而演化的特点。与西方国家的经验相比,国内城市更新实践演化朝向一个相似的方向:以公共利益为重,维护社会公平;以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寻求经济、物质环境、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新方式强调主体的多元性(包括政府、地产商、公众等)和改造手段的多样性(如保护、整治与拆建等 )。


(三)“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与已有城市更新的异同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与已有的城市更新方法类似,都是以改善亟待发展的城市旧区的经济、物质、社会和环境条件为目的,运用于城市存量空间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与西方国家的经历相比,“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针对的发展阶段和核心问题不同。西方国家很早就进入了城镇化成熟阶段,城乡人口转移达到动态平衡,城镇化进程趋于停滞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状态。伴随老城环境、交通、住房和卫生等条件的恶化,郊区、边缘区的兴起以及小汽车交通的普及,中心城区出现了“衰落”现象。有西方学者特别强调,对于城市更新的认识,重点是要“很好地理解衰退的过程”。反观中国,国内大多城市尚处在城镇化中期阶段,未来依然有大量人口持续进入城市,推动城市发展。这些城市的老城区、中心城区并未发生人口减少并“衰落”的现象;相反,源源不断的人口集聚,推动着地区的活力增长。只是因为城市原有的空间、设施和服务能力不能适应新的人口膨胀而产生了城市问题。“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正是针对这些“成长的烦恼”和“发展的瓶颈”而提出的 ( 图 2)

与中国过去的城市更新实践相比,“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视野高度和覆盖广度不同。“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不同于旧城、城中村、旧工业区改造和环境治理等局部工作,而是站在时代视角,契合城市发展转型阶段的要求,充分体现多元、平衡、包容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不仅仅是拆除重建、综合整治等方式手段的简单应用,而是在国内过去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联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多方面,采用更为综合、全面的手段治理城市系统性问题。

因此,“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可以说是当前中国特色的存量优化综合技术手段,针对与西方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城市问题,是中国过去存量更新手段的进化。

三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定义、意义和工作要点

(一)“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定义

“生态修复”,就是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使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一方面将城市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降到最低;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手段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逐步具备克服和消除外部干扰的能力,促进生态系统在动态过程中不断调整而趋于平衡

“城市修补”,就是围绕着“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目标,采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法,以系统的、渐进的、有针对性的方式,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掘、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维系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使城市更加宜居、更具活力、更有特色


(二)“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意义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对城市的意义,体现在从硬件到软件,从宏观到微观,从显性到隐性的各个方面:①从生态要素局部入手,恢复生态网络系统,重塑已被打破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并结合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绿色健康的活动场所,实现“人工自然,和谐共生”。②催化调整城市产业、人口和空间结构,转变城市增长模式,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使城市“功能完善,富有活力”。③尊重、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强化城市内涵,彰显城市精神,优化城市空间和风貌,突出城市“文化内涵,品质特色”。④遵循“以人为本、公众参与、民生优先、为民所需”的原则,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督机制,依据规划实施,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重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


(三)“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工作要点

1. 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

如上所述,“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针对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城市病”和城市问题而提出的,问题导向是“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基本思路。而且,“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并不独立于其他城市工作,而是共同推动城市在既有方向上健康有序地发展,其工作成效也需要以实现城市发展目标为衡量标准。因此,“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一个着眼现在、实现未来的工作,既要综合分析现有城市问题,以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手段,按轻重缓急予以解决,又要服务于既定的城市发展目标,带来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品质、服务能力三方面的提升。

2. 规划引导与行动实施相结合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首先覆盖面广,包含了规划设计编制、政策法规制定和项目实施管理等多个系统,规划、建筑、交通和景观等多个专业;其次,工作层次深,包含了宏观城市、中观片区和微观节点各个深度;最后,工作周期长,推进工作一环扣一环,近、中、远期逐步见效。因此,“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项目应以总体规划为引领,整合资源,统筹全局,再分解任务逐类逐项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实施框架,有周期、按步骤、持续渐进地实施落实,从而保证目标的正确实现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3.  整体系统与局部重点相结合

城市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城市病”的出现不是城市局部出现问题,而是源自城市整体系统的落后;“城市病”也不是各个独立的问题,而是由多个问题互相关联、互相叠加产生的。为了维持既有城市系统的高效运转和空间品质,城市问题的解决不允许“全面开花”“大拆大建”。因此,“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一方面要求“着眼全局”,系统性、整体性地理清城市问题的产生原因、程度、重点、难点和相互关系,以保证“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又要“突出重点”,简化思路,提高效率,集关键之力突破重点问题,以小博大,发挥示范和催化效用,最终“以点带面,盘活全局”。

4. 政府统筹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治理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发展,是城市政府的本职工作,也是需要发动各种力量、联动各种资源进行的系统性工作;“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搭建的工作框架在未来也可能成为政府的常态化工作,可见政府的统筹是工作开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城市问题的解决和城市的发展与全体市民息息相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施过程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实施效果也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检验,此外“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要求“以人为本”。因此,“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既要城市政府发挥自上而下的统筹作用,又要求呼应自下而上的民生需求,听取公众声音,带动社会参与,优先解决公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改善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环境与服务水平,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5.  技术支撑与行政法规相结合

以科学的方法对城市转型进行设计,“方法”是科学的核心所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一种针对新时期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科学方法,“技术支撑”是保证其过程科学、成果有效的前提,尤其是在不同层面运用城市设计的思路与手段,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风貌,营造空间环境品质;建立对城市生态过程的科学认识,以低扰动、近自然的修复方式,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修复生态网络,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又是一项城市治理工作,全面联动的行政组织体系、明晰的责权划分、详细的工作方案、长效的监督机制、法律法规的支撑是保障“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

四  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

(一)试点背景

三亚从一个边陲渔村快速发展为国内外知名的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三亚在实现飞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率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城市病”也越来越突出。三亚作为一座规模适中、尺度适宜的城市,其发展转型的经验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5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到三亚调研时,针对三亚城市转型的特点和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在三亚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2015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函同意将三亚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三亚也由此成为中国首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历经一年多的工作,初见成效。

(二)主要内容

1. 组织框架

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实践中,三亚建立了“政府统筹负责、技术协同对接”的工作组织框架。其中,以书记、市长为主要领导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体部署和统筹;由技术单位牵头相关各局技术部门成立技术工作组,负责统筹规划设计、提供项目建议、服务项目建设和跟踪项目实施,同时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同对接有关实施操作方面的工作。双方密切沟通,协同对接,共同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 ( 图 3)。

2.  技术思路

三亚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践中采用了城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图4),遵循“总体把握,系统梳理,突出重点”的原则。

(1)在“生态修复”方面,结合对区域生态要素的解析,确定区域生态格局和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域,并通过对历年来生态环境演变情况的分析,确定“生态修复”的重点内容。三亚“生态修复”以山体、河流廊道和海岸带等为重点工作对象,分别提出了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 图 5)。

在山的修复中,项目组针对现状山体被破坏的情况,分别提出生态恢复、基质改良、植被修复和景观美化等山体修复策略;在河的修复中,通过清污除塞、水系贯通解决河道淤塞问题,通过分类分段的修复策略解决岸线硬质化、污水直排等现状问题;在海的修复中,对海水水质进行了综合治理,对岸线植被、岸滩沙滩及海底珊瑚进行了修复。

(2)在“城市修补”方面,项目组以总体城市设计方法为技术主线,通过对城市空间格局中的各类要素进行系统梳理,确定三亚的总体空间结构,以及山、河、城、海相融合的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城市高度形态、色彩风貌,以及城市绿地景观、公共空间和视线视廊等系统的总体要求。三亚“城市修补”以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色彩及立面、广告牌匾、绿地景观、夜景照明、违建拆除六大方面为修补工作重点。

城市空间形态方面,从总体上强化建筑高度管控,设定四级控制区,从人的尺度上强化重要区域的建筑界面、空间形态的管控和指引;在城市色彩风貌方面,以自然景观、历史人文、现状建筑色彩调查为基础,确定城市色彩总体指引和色彩修补的操作措施;在广告牌匾设置方面,结合存在问题,明确禁止、允许设置广告牌匾的位置,以及相应位置广告牌匾的尺度、材质和色彩等要求;在绿地景观方面,完善“山海相连、绿廊贯穿”的整体格局,针对现状绿地问题,从生态性、开放性、系统性的角度分类提出清退、增绿和置换等修补措施;在夜景照明规划方面,梳理问题和现有照明系统,点、线、面结合提出分类指引,重点关注沿海、沿河和重要商业街等地区。另外,三亚通过大力推进违章建筑的拆除工作,修复城市空间,还利给公众(图6)。

3. 实施工作

三亚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推进中,结合当前的突出问题和目标导向,将短期改善与长期管控相结合,综合考虑时效性、民生性、系统性等因素,统筹确定近期工作重点——围绕“一湾、两河、三路、两线”开展工作(图7)。在“山、海、河”与“六大战役”框架下,通过近期18项重点实施性项目来落实和示范“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综合要求,涉及绿化景观、河岸、道路和综合环境等多个方面,包括解放路(示范段)项目、东西河景观提升和迎宾路景观改造工程设计等。这对城市价值提升、功能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综合的效益。


(三)工作经验

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项目实践可总结出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经验:

(1) 规划引领,技术支撑。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都需要规划做引领。三亚通过编制《三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等6项专项规划,从整体上对试点工作进行布局引导,协调规划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建立项目库和建设时序等。“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未来城市特别是老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都应鼓励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特色风貌,提升空间品质。三亚专门拟定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规划设计工作指引》,将城市设计手段贯穿整个规划和实施过程。

(2) 政府统筹,任务成库。

政府的统筹是工作开展的基础,任务的分解是工作推进的前提。三亚建立的“行政统筹负责、技术协同对接”框架发挥了政府自上而下的统筹作用,加强了综合协调能力,结合技术工作组的技术支持,有效地推进了工作。完善的项目计划和责任分工保证了试点工作的实施性与时效性。三亚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引导下,形成作为实施抓手的工作清单,将具体任务分解到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各局、各单位,分项落实责任,保证各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分担,各项目随时跟踪、及时对接,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3) 依法依规,机制保障。

法律法规、相关管理规定等是“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重要支撑。三亚结合地方立法,保障了绿地广场、河道山体等底线性、核心性要素的工作成果。三亚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规《三亚市白鹭公园保护管理规定》对白鹭公园的性质、功能、用地和保护等均提出了法规约束。另外,三亚结合不同工作层面,完善各部门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技术标准和指引导则,包括《三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建设标准指引》《三亚市建筑风貌管理办法》《三亚市建筑风貌技术标准》《三亚市户外广告设计技术标准等》等,作为相应工作实施的管控依据和建设标准。

(4) 社会动员,市民觉悟。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既是一项与市民利益息息相关的过程型工作,也是一个多方互动的工作平台,“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始终。三亚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发放调研问卷,并通过驻场工作、实地探勘、走访座谈,始终保持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主动调动市民参与,了解市民需求;通过宣传会、研讨会、电视媒体、平面媒介和网络平台等向公众推广“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发挥社会效应,形成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力量,努力扩大影响。“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全体三亚市民的共同工作,其成果也是全体三亚市民的共享成果。

五  结语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一项有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综合性工作,拥有更具深和更广的视角,以及更为综合、全面、系统的手段,是为应对中国城市转型的阶段要求和“城市病”高发的现实问题而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工作与综合举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既是物质空间环境的修复修补,也是城市社会、文化和行政等软环境的修补;是实现城市品质提升、风貌形象优化、由量向质转变的过程,也是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促进城市文明进步的动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工作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注重技术方法,又要关注实施策略和机制保障,更要结合法规的完善和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

城市发展路漫漫,城市转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认识到“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既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也是一项全景式工作,它为现有的城市发展理念、规划编制方法和建设管理方式等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亚通过试点,走出了自己的转型之路,生态环境与城市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国内其他城市探索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3期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思辨与三亚实践

论文征稿


《规划师》杂志近期好文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规划师论坛6】山地城市综合管廊布局及选线规划实践

【PR】深圳市生态控制线内社区规划研究

【PR】控规调整论证角色安排与对策探讨

【PR】居民住区活动特征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PR】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剖析

【PD】循水造形——雨洪韧性城市设计研究

【PD】水文化传承视域下城市水利风景区规划探析

【PD】中美比较视角下的北京市步道系统规划探索

【专题研究5】数据如何驱动设计 —以回龙观社区品质提升为例

【专题研究4】街区空间形态对居民步行通行的影响分析

【专题研究3】特大城市中心区街道空间品质的测度 ——以北京二三环和上海内环为例

【专题研究2】基于网络照片数据的城市意象研究 ——以中国 24 个主要城市为例

【专题研究1】图片城市主义:人本尺度城市形态研究的新思路

【PM】三维城市设计平台建设创新模式思考

【PM】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划定顶层设计的思考

【规划师论坛6】荷兰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及横纵协调机制

【规划师论坛5】美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及启示

【规划师论坛4】基于治理能力提升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规划师论坛3】探索科学的空间规划——基于海南省总体规划和“多规合一”实践的思考

【规划师论坛2】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宏观治理与地方发展的对话——来自国家四部委“多规合一”试点的案例启示

【规划师论坛1】构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会议】“城围联围棋嘉年华·上海 2017”系列活动之一 “围棋与城市”论坛综述

【PL】2017年1期总览:本期主题:收缩城市与规划应对

【PL】2016年12期总览:本期主题: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PL】2016年11期总览:本期主题:移民城市的规划应对

【PL】2016年10期总览:本期主题:轨道都市的规划建设

【PL】2016年9期总览:本期主题: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转载须知

由规划师杂志原创文章请遵循以下转载要求:

微信公众号请于文章发布两天后转载,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