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南宁打造“会呼吸”的“绿城”

2017-03-27 南宁日报 规划师杂志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刊发了题为《南宁打造“会呼吸”的“绿城”》的报道,反映南宁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作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设模式。本报今日摘要刊发,敬请垂注。

  正是春暖花开时,南宁市石门森林公园里满山的樱花艳丽无比,一到周末赏花的人便蜂拥而至。一些细心的游客会有一个惊奇发现:公园里以往沉寂的泉眼水量变大,周围还冒出不少新的泉眼。

  “通过对公园及周边小区的改造,一个以公园为中心的区域‘海绵体’初步成形,雨水涵养吸收能力大为增强”,公园负责人如此解释泉眼喷涌的奥秘。

  2015年4月,南宁市在竞争性答辩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两年过去了,《瞭望》新闻周刊在南宁走访发现,通过以新理念、新模式推进“海绵化”改造,示范区内内涝积水、河湖水质等问题逐步改善,城市自然生态得到修复,一个更加美丽宜居、“会呼吸”的“绿城”正在形成。

  臭水沟变湿地公园易涝点减少

  “真没想到,仅仅1年多时间,多年的臭水沟就变成了美丽的湿地公园”,站在公园大桥上看着桥下清澈的河水,在河边居住了几十年的退休人员梁静感慨地说。

  海绵城市试点启动之初,南宁市就将黑臭水体整治作为试点建设重要内容统筹推进。

  那考河是南宁内河竹排江上游两大支流之一。以前,河道沿岸有四十个污水直排口,水质多为劣Ⅴ类,极大地影响了下游竹排江、南湖的水质。经仔细调研和精心准备,那考河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开工建设的水流域治理PPP项目。

  今年3月,那考河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前期检测显示,水质指标已基本满足地表Ⅳ类水水质指标,河道行洪满足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要求。目前南宁市建成区已有43公里河段完成黑臭整治。

  内涝积水是海绵城市需要破解的另一重要难题。南宁以“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为目标,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措施,改善街道、小区路面下雨积水问题。

  去年夏季,南宁经历了多次明显降雨过程,市区监测点最高降水量达100多毫米。其间,滨湖广场、中马路等多个易涝点经改造后均实现雨水快速下渗,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在雨水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等方面情况均明显改观。到今年底,南宁市将完成170个小区的海绵化提升改造和22个易涝点的整治。

  “区域海绵体”让“城市之肺”更有活力

  兰园是一个位于青秀山山谷地带的新景点。近日在这里看到,景区中间一条数十米长、五六米宽的缓坡水道水流不断,底部是一个水面宽阔的人造湖。张晓媛介绍,依地势建成的水道、山间的截水沟植草沟能够吸收自然山体雨水,自上而下通过采用自然土石做护岸、种植水生植物等实现分级缓排、入渗过滤,山体汇流低洼处还设置了截污渗透雨水井,对山体径流的雨水进行截污处理。

  和青秀山改造类似,南宁市因地制宜进行功能分区,连片建设打造了多个区域综合海绵体。

  在石门森林公园片区的改造中,充分考虑公园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将公园及周边小区、会展中心、竹溪立交桥等公共设施约1.6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整体考虑,利用公园接纳超过小区调控能力的雨水,并将引入雨水进行充分净化和调蓄,提升景区湖泊水质水量。在此基础上还继续延伸,与已建成的青秀湖东段工程、青秀山兰园(一、二期)及北门区连成约8.9平方公里的大海绵体。

  通过推进区域海绵体建设等,目前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已建成区域面积达25.2平方公里。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建设进程

  南宁市市长周红波表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不仅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实践,更是城市规划、建设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

  当前,南宁正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作为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力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那考河项目是海绵城市建设与PPP模式结合的一次有益探索。两年建设所需的10个多亿的资金全部由社会投资方承担,建成后初期8年的运营仍由社会投资方负责。政府只需聘请第三方机构,按照此前确定的水质、水量、防洪等考核指标体系对项目定期监测考核,并按效果付费。

  南宁正将这一治理模式推广到其他内河内湖的治理中,确保今年底基本消除建成区内黑臭水体。

  无论在工作机制上还是项目建设中,强化统筹协调都是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在规划先行、出台系列制度的基础上,南宁整合成立了“海水办”(海绵城市与水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制定联席会议、专题会议、例会三级会议制度,并与相关单位建立工作联络单机制,明确跟踪督办、定期通报等措施。

  南宁还注重通过“开放”提升效率。除了在PPP项目中充分发挥社会投资人的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海水办”也通过借调方式吸纳了多家社会规划设计机构的人才。27岁的李临是南宁市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已借调到“海水办”一年多时间,从优化设计方案到协调推进小区海绵化改造,“虽然很累,但工作成就感更强”。

  “让百姓共享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是我们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周红波说。在开展海绵化改造过程中,南宁市还将居住小区的道路、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改造结合到海绵化建设中,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刚开始有些业主不太理解,觉得施工增添不少麻烦,现在不仅解决了积水问题,小区的道路、绿化也得到了完善,业主们纷纷点赞。”53岁的市民潘肖玲说。


:以上图文来源南宁日报,转自中国南宁网,十分感谢作者的悉心编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使用。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规划师》杂志近期好文推荐

【会议】“城围联围棋嘉年华·上海 2017”系列活动之一 “围棋与城市”论坛综述

【规划师论坛2】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宏观治理与地方发展的对话——来自国家四部委“多规合一”试点的案例启示

【规划师论坛1】构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PE】试论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

【PA】安化县冷市镇特色小镇城市设计鉴析

【PR】基于经济、建设、生态平衡关系的乡村类型分类及发展策略

【PR】基于集合理论和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村落更新

【PR】进城务工人员聚居空间与城市区位的关联研究

【PD】内蒙古地区召庙文化景区规划设计

【PD】攀枝花市民商务办公区城市设计的气候适应性探讨

【专题研究6】基于城市联系度的武汉城市圈动态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5】基于 FCD 数据的厦门城市旅游基础设施空间布局

【专题研究4】城市消费行为对商业网点发展的影响研究

【专题研究3】基于智能出行大数据的城市空间活跃区分析及其应用

【专题研究2】基于开放数据的西安城市中心体系识别与优化

【专题研究1】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度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

【PM】市区分权体制下的佛山近期建设规划实践

【规划师论坛6】精明收缩理论视角下苏南乡村空间发展策略

【规划师论坛5】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城镇化地区收缩及规划应对——以东莞市长安镇上沙村为例

【规划师论坛4】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识别分析及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3】武汉城市圈城市收缩现象研究

【规划师论坛2】重视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的“紧 + 缩”发展研究

【规划师论坛1】本期主题:收缩城市与规划应对

【PL】2016年12期总览:本期主题: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PL】2016年11期总览:本期主题:移民城市的规划应对

【PL】2016年10期总览:本期主题:轨道都市的规划建设

【PL】2016年9期总览:本期主题:众创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转载须知

由规划师杂志原创文章请遵循以下转载要求:

微信公众号请于文章发布两天后转载,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