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旅游 +”理念下的巴马县总体规划实践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导语
作者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贺州分院院长助理,城乡规划设计院城乡规划所三室副主任高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贺州分院副院长,城乡规划设计院城乡规划所副所长张强,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设计院城乡规划所三室副主任李承蔚,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设计院副总规划师,城乡规划所总规划师曾爱华在《规划师》2017年第6期撰文,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格局下的城市总体规划通常缺少对旅游发展的全面考虑,对旅游型城市的引导性不强。文章结合“旅游+”理念,提出“一体化”区域合作、“融合型”产业互促、“景区化”空间布局、“多元化”交通引导等规划策略,并以巴马县总体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旅游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旅游+”理念 ;城市总体规划;巴马县
[文章编号] 1006-0022(2017)06-0073-06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B
[引文格式]高鸿,张强,李承蔚,等.“旅游+”理念下的巴马县总体规划实践[J].规划师,2017(6):73-78.
一
“旅游+”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策略
(一)理念辨析
旅游业被业界认为是一个无边界的产业,其大致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与相关产业的融合:通过消费需求的“嫁接”,在发展过程中深度融入相关产业,并不断衍生出新产业;二是产业边界的动态变化:消费需求的多元与变化使得新型产业的边界产生不确定性,旅游产业资源、旅游产业要素和旅游产业运营围绕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动态组合。“旅游+”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生活形态、社会组织形态及先进生产力的集合,依托其拉动力、整合力和提升力,可以在拓展旅游业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与相关行业和领域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从而形成以“旅游+”为先导的各项经济建设新常态,推动城市的整体发展。
(二)意义与作用
将“旅游 +”理念运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方法、重点内容和规划控制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是对传统规划内容体系的优化调整,有助于探索城市总体规划如何引导旅 35 42548 35 15232 0 0 3369 0 0:00:12 0:00:04 0:00:08 3375和城市的融合发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操性。
(1)创新规划理念与规划方法。
以“旅游 +”为引导的城市总体规划在一般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统筹发展、集聚集约发展的内容上,增加了生态优先、特色发展等内容,规划思想以旅游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视人文关怀与生态保护为指导,注重以人为本;规划方法侧重于保护与引导,强调守住生态底线,注重要素组合的优化与完善。
(2)提高规划内容的实用性。
以“旅游 +”为引导的城市总体规划注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重视城市形象、人文特色和生态环境建设;在一般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旅游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的研究与管控,增加了总体城市设计、旅游交通规划及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等内容;以功能更新代替大拆大建,突出旅游服务的核心功能,分层、分区提升服务设施的承载力;增加了旅游服务设施相关指标;落实生态红线,强调旅游容量控制,在用地管控中结合市场需求预留弹性空间。
(三)规划策略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各方面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旅游 +”理念则是一种以旅游需求为引导,渗透城市各方面的融合理念。“旅游+”中的“+”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笔者认为“旅游+”理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运用需从多层面作出响应,形成以“旅游 +”为补充的城市总体规划体系(图1)。
1.“一体化”区域合作策略
规划应积极融入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将城市视为大旅游区中的节点进行统筹谋划;基于“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发展定位,谋划与大旅游区中其他城市在旅游联动、交通互通和设施共建等方面的联动发展。
2.“融合型”产业互促策略
规划应提升产业关联水平,打造“旅游主导、三产联动”的全产业链;以服务旅游为契合点,重点研究生态农业、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何满足旅游业发展所需,创新和丰富旅游业态,并建立以旅游业为带动的共荣机制。
3.“景区化”空间布局策略
规划应以城市为载体建设开放式景区,围绕“旅游服务功能优化”来组织空间布局;以提升服务品质和体现旅游便利化为出发点,合理考虑旅游服务功能的分层、分区布局;利用生态山水基底,营造良好的旅游体验和城市宜居环境。
4.“多元化”交通引导策略
规划应基于“内联外引”的便利化需求,结合城市居民、游客的各类出行方式,采取综合性交通策略。在外部交通方面,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打造多维一体的快速通达体系;在内部交通方面,基于人本交通理念,以公共交通、慢行系统为主导,串联景点及城市功能组团,构建生态低碳交通体系。
二
巴马县总体规划实践
(一)项目概况
巴马县作为广西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聚居着12个民族,总人口约为 27 万,其中县城常住人口为6.6万,城镇化率为32.5%。近几年,巴马县依托优势地理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大打“长寿养生”的品牌,积极发展地区特色种养殖业、长寿食品制造业和旅游服务业,获得了“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中国十佳最美的小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广西优秀旅游县”“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等众多荣誉。2013 年,巴马县地区生产总值达 26 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 25 亿元,同比增长26%;全年接待游客达263万人次,是2008年接待人数的4倍(表1)。
虽然巴马县正处于旅游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但是在城市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总体表现为县城建设滞后于旅游发展的诉求。
(二)规划内容
根据巴马县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文基于“旅游+”理念,从区域合作、产业发展、功能布局和交通规划四个方面对巴马县总体规划展开探讨 ( 表 2)。
1.坚持联动效应,深度融入“一体化”区域合作
巴马县是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整个旅游区还包括东兰、凤山、大化、天峨及都安等地。规划以旅游为切入点,构建“两带三区”的旅游发展大格局,并重点谋划各片区在旅游分工、游线组织和设施统筹等方面的“一体化”机制。
(1)旅游分工。
核心发展区,即巴马县,是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内部联动的枢纽。该区域以长寿养生文化为主题特色,发展长寿养生、休闲度假和长寿探秘等项目,充分发挥辐射集聚和带动作用,加强与东兰、凤山的旅游联动,共同构建以巴马县为核心的东巴凤长寿养生旅游金三角(图2)。
重点发展区,以巴马县为龙头,包括东兰、凤山两县。该区域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长寿养生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共同推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协调发展。
联动发展区,包括天峨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形成了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南北两翼。该区域在核心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的辐射带动下,共同构建桂西北长寿养生旅游圈。
(2)游线组织。
对外,规划加强巴马长寿养生国 际旅游区与百色、河池的联动发展,构建百色—国际旅游区—河池红色旅游线路,重点加强与贵州、云南和广东的旅游联动协作,打造跨省旅游线路。对内,规划以长寿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以长寿养生、休闲度假为主题的巴马—东兰—凤山旅游金三角环线。
(3)设施统筹。
规划提出要大力改善各县城通往主要休闲度假区、重要景区和景点的道路,形成公路网络;保障景区和景点的供电、供水设施,将城镇内或临近的景区、景点的供给设施纳入城镇市政体系统一管理,而距离较远的景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区域联网供水或建设自备水厂。此外,规划根据城镇与景区的距离和景区游客量,在区域范围内协调污水厂、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等配套设施,并考虑区域消防联防问题。
2.以旅游发展为契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规划以“旅游 +”理念为引导,围绕旅游业发展推动三产融合,促进产业间的协作,确定发展重点。
(1)旅游+休闲农业产业规划。
规划以休闲农业开发为重点,紧紧围绕构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需要,积极发展与之匹配的“结构优化、竞争力强、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一是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开发,按照“旅游搭台,农业唱戏,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结合”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巴马县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民俗体验、赏景、采摘及农业科普教育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围绕长寿养生农产品加工企业需求,大力发展火麻、杂粮、龙骨花等特色农产品及富硒农产品;三是大力推进秋冬农业综合开发,以秋冬蔬菜为重点,积极打造“所略无公害大白菜”“火麻杆食用菌”等品牌,配合旅游业完善生态健康产业集群。
(2)旅游+都市轻工业规划。
规划衔接旅游开发,配套发展长寿养生食品加工、长寿养生医药制造、养生养老用品制造及旅游工艺品加工等关联都市轻工产业。其中,长寿养生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包装火麻食品、保健酒和生态茶等精深加工产品,并通过建设企业博物馆、工业生产参观廊道和产品展示厅等设施,开展养生工业旅游活动;长寿养生医药制造产业重点开发养生长寿系列新药,发展壮药和瑶药,捆绑巴马县的长寿旅游来扩大“巴马汤”等瑶医名药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养生养老用品制造产业要培育发展中老年人生活辅助专用品、保健品等,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养生(养老)用品制造中心;旅游工艺品加工业结合地区旅游特色景点以及丰富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特色文化(红色文化等),打造一批层次多样、造型丰富、受众范围广的旅游工艺品,不断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和城乡居民增收。
(3)旅游+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大力推进以旅游服务为龙头,兼容商贸物流、长寿养生服务等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建设。其中,旅游服务业依托现有城镇体系、主要景区和景点打造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区;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以医药健康产品终端化为核心的中转流通、专业物流配送,建立以保健品、绿色食品和养生养老生活用品等为主的长寿养生产品物流中心,并依托物流中心发展物流科学考察游、物流环节展示游等旅游项目,发挥物流业带动商贸业、特色商务旅游发展的作用;长寿养生服务业重点发展养生医疗保健、养生文化健身、养生养老服务和养生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完善健全集疗养康复、保健养生、文化体验、养生地产和长寿论坛等功能于一体的长寿养生服务业综合体系。
3.“全域旅游”引领下的整体功能布局
规划引入“全域旅游”及县城“景区化”理念,将旅游服务功能融入区域整体布局,塑造“生态、旅游、文化、宜居”相融合,突显长寿养生主题的特色城市空间。
(1)组团式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主三副、一轴一带、五组团”的组团式空间结构,以促进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及功能的融合发展。“一主”为定金山公园西侧的行政文体中心,作为县城综合发展中心,承担区域性服务中心职能。“三副”分别为老城综合服务中心、盘阳综合服务中心及巴马旅游集散中心。其中,老城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完善传统商业及生活服务中心职能;盘阳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发展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中心职能;巴马旅游集散中心主要培育商业服务及旅游服务中心职能。“一轴”为沿县城南北向主干道 ( 寿乡大道 ) 形成的主要城市发展轴。“一带”为穿越县城的盘阳河河岸两边的区域,是县城主要的景观和滨水绿带。“五组团”分别为中心组团、盘阳组团、龙洪生态组团、赐福湖度假休闲组团和生态工业组团(图3)。
(2)县城“景区化”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力求将巴马县整体打造为开放式景区 (图 4),规划的“五组团”一方面承担了城市行政、文化及商业等职能,另一方面还兼顾了旅游服务职能。针对各组团承担的不同旅游服务职能,规划在用地布局中对应落实旅游服务设施、接待设施、交通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等的建设用地。
中心组团: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1.5km²,承担县城主要的行政办公、文体娱乐及商业金融等职能。其中,老城片区以保护和改造为重点,结合县级行政办公用地,以及部分城中村的搬迁与置换,通过增加附属合建的小微旅游服务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老城片区的旅游和宜居品质。新建片区以新兴职能的培育与拓展为主,同时强化与老城片区的交通联系,高标准建设旅游服务设施。
盘阳组团: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7.0km²,是巴马县北部门户新区,主要职能包括商务金融、对外交通、文化娱乐和旅游服务等。该组团重点推进国际旅游服务接待平台建设,完善旅游客运站、大型公交首末站和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建,策划高铁旅游商贸区、瑶族文化旅游村等项目。
龙洪生态组团: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6km²,是巴马县的旅游拓展区,主要职能为休闲旅游、商业服务及养生居住。该组团重点配套小微旅游服务设施和部分高品质的一类居住用地,在严格控制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养生休闲、生态度假项目的建设,采取高品质、低强度的开发模式。
赐福湖度假休闲组团: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6km²,是巴马县的旅游核心区,以养生度假为主要功能,打造具有观光游览和商务会议功能的世界级健康养生旅游度假目的地、国家养生度假胜地和国际永久性长寿养生论坛举办地。生态工业组团: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9.6km²,采用一园多区的形式,包括那羊工业片区、民安工业片区和活泉工业片区,重点布局长寿养生食品加工、长寿养生医药制造、养生养老用品制造及旅游工艺品加工等产业,促进养生长寿旅游业发展。
4.动静结合的多元交通系统规划
规划积极建立多元化的现代交通体系,引入智能交通管理机制,从动态交通(快、慢行交通)、静态交通(交通设施)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着重完善服务旅游的交通设施建设。
(1)快速交通规划。
①铁路规划。根据国家铁路网规划,新增桂林—百色高速铁路经过巴马县境内,计划在巴马县北面设客货运站。对接该铁路建设计划,规划围绕客货运站布局高铁旅游商务区,组织联通老城片区的快速通勤交通。
②高速公路规划。为增强巴马县的可达性,满足游客入境需求,对接百色机场,规划设置贺州—巴马高速公路、河池—百色高速公路,并在县城西北部、西南部设置高速公路出入口。
③干线公路规划。为加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内的旅游协作,规划将巴马至田东公路、巴马至大化公路等几条主要对外道路改造升级为一级路,提升区域互通能力。
④旅游快速客运公路规划。规划按三级公路以上标准完善、提升各旅游景区至县城、乡镇的快速客运公路,实现景区与乡镇的交通联网;规划建设一批景区公路,参照绿道系统建设标准,实施沿路景观工程。
(2)慢行系统规划。
规划根据“全域旅游”理念,在巴马县域范围内对自行车出行系统及步行系统进行设计。其中,自行车出行系统结合景区特点、交通组织可行性等,建设四条自行车专用通道,分别为环赐福湖自行车专用道,命河景区—水晶宫景区山地自行车专用道,百鸟岩—坡月、巴盘屯、弄劳屯、坡纳等长寿村—百魔洞的长寿观光自行车专用道,盘阳河流域自行车专用道,并在县城拟建若干条内部自行车通道(图5)。
(3)旅游交通设施规划。
为了促进巴马县的旅游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交通服务能级,规划建设巴马赐福港口、旅游通用机场及若干商务直升机场。
巴马县内共有优良级旅游资源 (三级及以上 )37处,原则上均考虑规划建设旅游专线停靠站(图6),其余景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增设临时停靠站或正式站点。规划在县城及甲篆镇分别设置一处旅游专线客车始末站,作为辐射全县的旅游专线发车集散地。
规划在四条自行车专用通道上设立沿线自行车驿站,在县城及中心 ( 乡 )镇增设自行车驿站,推动县城及集镇区的自行车游览项目发展。
此外,规划在县城及各集镇区与社会停车场合并设置旅游停车场,在各大旅游景区以及大型餐饮、酒店等服务设施周边,增设可满足团队旅游停车需求的旅游停车场。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7年6期
《“旅游 +”理念下的巴马县总体规划实践》
原创不易,请尊重作者的版权
转载到其他平台请后台回复“转载”字样获取转载事宜,感谢!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规划师论坛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沈阳旧城存量土地规划实践
【规划师论坛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优化策略
【规划师论坛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思路与对策
【PM】直辖市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技术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PM】我国乡村规划用地分类标准研究与展望——来自《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实践反馈与思考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