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想杂谈】西方特色小镇自组织机制解读

周静 倪碧野 规划师杂志 2021-01-15

欢迎点击以上蓝色字体

关注规划师杂志

作者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城市学博士后周静,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倪碧野在《规划师》2018年第1期撰文,中国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大多为单一的政府主导,而西方国家的特色小镇却往往是以自下而上自组织机制发展而来,拥有以社会力量主导的城镇发展动力机制。文章首先介绍了复杂系统自组织现象的内涵和对社会力的评定标准;其次,以 4 个西方国家特色小镇为例,按照自组织理论体系详细解读了来自个体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对特色小镇转型所起的决定性引领作用和连带效应;最后,提出了一些培育、激发和保护社会力动力机制的建议,供中国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借鉴,旨在促进规划从单一向多元理性、从控制向引导、从机械到有机的模式转变。

[关键词]动力机制;自组织城市;自下而上;社会力;西方特色小镇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1-0132-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C

[引文格式]周静,倪碧野.西方特色小镇自组织机制解读[J].规划师,2018(1):132-138.

一  何为自组织城市和社会力?

城市规划到底可以规划什么、不能规划什么,又如何进行有效的规划,是东、西方学者一直在探讨和反思的问题。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于城镇化和城市更新有着不同的动因、动力机制及手段。相对于中国掀起大规模造城运动(新城新区、特色小镇),西方国家则一贯强调城市的有机性及社会性,在规划体系完善、严谨的欧洲,弹性规划、负面清单规划、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规划、社会参与式规划成为近年来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这些新思潮的共同点是都强调、挖掘来自社会内部自组织的力量

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在社会学中又被称作“自发秩序”,它的核心含义为一个起初混乱的系统经过内部个体元素局部的碰撞和交流演变出整体层面上的一种新秩序的现象。新的系统往往在老系统周而复始的复制中突现(Emergence),这种过程和演变是自发的,变化由内部产生,不受外界作用和控制,通常是由偶然性的波动引起的。复杂系统内部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底层(Local) 个体之间由于信息交换产生行为,互相不断地去适应其他个体行为产生的结果反馈,个体受到正向反馈的激励而扩大效果,最终形成新的稳定状态。这种结果状态是预先未知的、不可预测的。新系统的突现正是自组织现象的关键特征,而自组织现象又是复杂系统的关键特征。

社会正是一个复杂系统。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一个具有自组织特征的复杂系统。Bacon 在《城市的设计》一书中指出,城市的形态是由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多重决策所决定的。在某些条件下,这些决策互相影响形成一种清晰的结果产物,即一个伟大城市的诞生。他认为深入研究及理解人类决策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创造和改造当今的城市。研究有机城市(Organic Cities)的历史沿革会发现,城市形态实际上处于一种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中,而变化往往由社会局部力量发起,是经过内部个体数以百万的决策以及行为和反馈的互动循环产生的结果。而这种内部个体的互动反馈及其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是城市成为一个有进化能力的系统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城市宝贵的社会力 (SocialCapital)。一个社会有多少自下而上的集体决策行为、什么程度的社会参与决策以及什么数量和质量的党派团体、组阁政府都成为衡量社会力的标准

二  西方国家特色小镇案例解读

(一)黑昂外书城(Hay-on-Wye)

1.小镇概况

黑昂外是位于威尔士和英格兰边界的一座古老小镇,总人口约1600人,是诺曼人征服威尔士时留下来的军事小镇,拥有两座11世纪的城堡(图1)。如今,小镇拥有20多家二手书店,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二手书小镇,被威尔士政府认定为国家级书城,是靠市场推广营销打造出来的品牌小镇,被誉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境内最成功的旅游开发项目。这个原本处在英国最平凡地带的、日渐衰落的小镇的华丽转身,为威尔士赢得了在英国及海外的极大知名度。有趣的是,小镇开发的投资主体不是政府或企业,而是一个极具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有识之士。它的成功令很多由政府倾全力打造的不景气的主题小镇相形见绌。

2.一个人拯救一座城

理查德布斯(Richard Booth)是土生土长的黑昂外本地人,是时任市长的侄子,毕业于牛津大学。因为看到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离开故乡来到城市,布斯感到担忧,于是他返回家乡,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商贸活动可以拯救家乡这样处于偏远郊区的弱小经济体。由于继承了市长叔父的房产,布斯利用废弃的消防站开了一家二手书店。之后,他带领小镇里最强壮的人来到当时正值图书馆倒闭大潮的美国,大量购买图书并海运回国。小镇里的其他人也效仿他的做法,购买并翻修镇上破落废弃的物业,相继开设了 20 多家二手书店,餐饮服务及 B&B 住宿等也随之兴起。20 世纪 70 年代,黑昂外便获得了书城(Town of Books)的美誉,被《时代周刊》等知名媒介誉为能与其他欧洲历史文化名城和节庆城市媲美的城市。

除此之外,布斯还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小镇的曝光度。1977 年 4 月,布斯自封为黑昂外的国王,建立了“万神殿”,指定了 21 位世袭的贵族,并发放护照等,通过爆炸性事件吸引全世界的目光;1988 年他创立了书城文学节,每年六月初的 10 天里吸引 8 万多的海内外游客;2014 年,布斯与本地作家联盟合作,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年度文学奖。布斯和书城传奇般的故事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到威尔士的游客必然把书城加入目的地清单。

除了布斯的个人魅力外,他对进入二手书行业时机的把握,以及二手书店相较于零售市场的新颖性,都是书城能够成功的关键。二手书市场所针对的客群是理想型的“高品质游客”,简单的说就是“受过良好教育又有足够的钱”的社会阶层。有趣的是,在小镇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英国旅游局一直保持沉默,到20世纪90年代末都没有把黑昂外及特色二手书商店列入威尔士国家旅游手册,更没有改善通往小镇的交通设施。小镇内部除了增加了供游客使用的停车站和公共厕所,城市肌理并没发生太多变化,这倒很好地保持了历史小镇的原汁原味,并且以书为装饰的设计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

(二)萨尔茨堡(Salzburg)音乐小镇

1.小镇概况

萨尔茨堡坐落在萨尔察赫河畔,是萨尔茨堡州的州府,距慕尼黑约150km,距维也纳约300km(图2)。萨尔茨堡具有跨越几个世纪(14~18世纪)的罗马帝国大主教独立管辖区的历史,拥有北阿尔卑斯山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巴洛克风格历史中心区,于 1997 年被认定为联合国世界遗产城市。萨尔茨堡非常重视国际交流,策划了四季全时段的节事活动。一年一度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是享誉国际的艺术盛典。这里不但有莫扎特等欧洲音乐大师经典作品的演出,而且是古典音乐界新星们展示的舞台,被誉为现代艺术界的奥斯卡。活动期间 15 万人的小镇接待着 25 万人以上的艺术爱好者,而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设立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该城市最成功、最具可持续性的民间活动。

2.名人效应和精英圈的引领

名人是这个小城市的品牌。萨尔茨堡是 18 ~ 19 世纪伟大作曲家莫扎特(Wolfgang Amadé Mozart)的故乡,独一无二的艺术遗产也成为萨尔茨堡不可复制的人文财富。最早,萨尔茨堡的音乐和舞台剧表演是献给皇室和教皇的“奢侈品”,教堂是教会音乐传颂和节庆活动最主要的举办场所。直到莫扎特时期,戏剧和歌剧的舞台被搬到了庄严的萨尔茨堡大学,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兴趣。在这个时期,高雅艺术走进了大众视野,成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

莫扎特对这座城市的影响极其深刻。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就有艺术家建议举办年度莫扎特音乐会。20世纪初期,以莫扎特的名义,小镇集结了一些维也纳中产阶层艺术家,这个社交圈子多个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分别作为发起人,呼吁以萨尔茨堡城市的名义设立节事活动。他们的远见卓识赋予了这个自下而上的社会提案有力的智力支持,对倡议能够获得政府批准起到了关键作用。1917年,维也纳艺术家 Friedrich Gehmacher和Heinrich Damisch为筹建一座剧院而成立了一个名为“萨尔茨堡歌剧院—共同体”的组织;同年,指挥家 Max Reinhardt向维也纳政府提交了利用萨尔茨堡市海尔布伦宫修建歌剧院的备忘录。1919年,奥地利诗人、作家、戏剧家Hugo von Hofmannsthal撰写并发布了萨尔茨堡音乐节设想的草案。诗人Hermann Bahr和作曲家Richard Strauss也积极置身于这项事业中。最终,维也纳中央政府被说服。1920年8月教堂广场上演了伦理剧《Jedermann》,标志着萨尔茨堡音乐节正式拉开序幕

3.意义与使命

一开始,发起人对音乐节的定位单纯从艺术角度出发,即以巴洛克老城为特殊舞台背景打造一个与奥地利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密切相关的、拥有最高质量和非凡影响力的艺术庆典。但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困扰,奥地利发展定位不明,帮助奥地利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哈布斯堡王朝瓦解带来的名誉、身份和认知度的危机成为设立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重要意义。音乐节这类的艺术活动可以帮助人们启动文化自我救赎,重新找回传统、个人价值和国家尊严。艺术传承的理念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鼓舞了人心,使得在纳粹德国统治期间受到重创的音乐节活动能够迅速重启。萨尔茨堡音乐节是世界的、艺术家的,同时也是大众的。比起维也纳“正襟危坐”的艺术殿堂感,这个小镇更具欢乐、亲民感。正如发起人Reinhardt的宣言,音乐节不仅是“富人的奢侈品,也是需要它的人的精神食粮”。

选择在萨尔茨堡小镇开设音乐节,除了因为这里是莫扎特的故乡,还因为这里远离大城市,能使人们远离日常生活带来的焦虑。艺术家们为最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奠定了反现代 ( 怀旧的 )、反大城市的个性。这个完整保存下来的巴洛克山城被发起人设定为一个艺术家和爱好者朝圣之地及收容避难者之地。发起人Reinhardt认为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身负重压,到了晚间也无法释放白日工作的压力。萨尔茨堡音乐节把全世界的人们都带到了萨尔茨堡小镇 — 这个欧洲版图中心的艺术中心(图3)。

4.动力机制及连带效应

萨尔茨堡音乐节之所以可以迅速从一个民间倡议得到落实,除了要感谢发起人赋予它的内涵和愿景,还要感谢发起人利用自己私人关系为萨尔茨堡带来了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家。这一活动都是自发开展的,是政府许可下的民间活动。鉴于音乐节的世界级影响力,国家政府决定对其全额拨款,并对经费预算和决策不加干预,使音乐节理事会没有财政上的顾虑,保持着原始的自发性和独立性。可以说,萨尔茨堡音乐节是由个人 /小团体发起、经营管理,搭建了充分展现新老艺术家个人及小团体魅力的平台。政府组织参与的程度很小,而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明智地将责任和权力留给民间组织,充分发挥了这些个人 /小团体的创造力。


(三)汉道夫(Hahndorf)德国民俗村

1.小镇概况

在南澳大利亚首府阿德莱德市东南方向约27km处、阿德莱德丘陵的中心地带,现存着一个澳洲最古老的德裔聚居地 — 汉道夫(Hahndorf),这是一个静谧绽放的南澳民俗小镇(图4)。人们驾车离开市区仅20~30分钟,就可以见到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小镇,是日间往返游客和周末游游客理想的目的地。随后,汉道夫逐渐被从大都市到郊区猎奇的城市居民发现,使其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间小镇摇身变为南澳著名的旅游名镇,不仅吸引了阿德莱德本地游客,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汉道夫小镇居民拥有强烈的集体价值观,他们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并注重对舶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种集体价值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保护,反过来又促进了小镇的发展。

2.从零起步的移民小镇

汉道夫小镇有着自己的传奇故事。1838 年,38 个逃避普鲁士宗教迫害的路德教家庭乘船来到此地,汉道夫就是以当时该船的船长汉(Hahn)命名的,而道夫(Dorf)在德文中是村庄的意思。他们随后在船长的帮助下,获得了阿德莱德山地区 150 英亩 ( 约 60.7hm²) 的土地,开始定居下来,并陆续建设了德国风格的农舍。由于文化和信仰,路德教徒们倾向于非常紧密的社区关系,因此使汉道夫与英国移民的居住地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到 1840 年,勤劳的移民已使这里变成阿德莱德地区新鲜蔬菜水果的供应中心。随着商业的发展,这个农业村庄慢慢演变成活跃的小型区域商贸服务中心。到 1903 年,农民占比已经从最初的100%降至11.3%。与此同时,车匠、铁匠、酒馆老板、店家和木匠等迅速在主街上聚集,不仅为当地和周边社区的居民服务,还为大量的过境人口服务。到 20 世纪末,汉道夫已经成为这一地区非常繁荣的小镇。

汉道夫村庄的规划和建筑设计非常讲究,传承了欧洲的传统,并全部由移民自行完成。整个村庄采取了“小农场”和“街道式村落”结合的早期德裔居民街区布局方式。民宅均为 19 世纪早期的德国风格建筑,其一方面保持了传统的德国建筑设计风格,另一方面采用了更适应南澳气候的建筑材料,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3.政府的保护性干预

由于自身良好的发展、保存完好的精致小镇风貌及文化民俗特色,汉道夫被认为是南澳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并于 1988 年被划定为遗产保护区,受到南澳大利亚州政府的法律保护。汉道夫遗产保护区规划对保护区中建筑的保护和改造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图5),首要了解的就是建筑的一切信息,包括历史照片、早期税费记录、产权证书、当地出版物和遗产调查登记信息。当地政府将所有信息都完整保存起来,并设有网上查询系统。政府除了制定保护性规划及措施外,不进行直接的干预,民宅的维护由居民负责,公共空间的整修由地方政府负责。由于较早进行了城市遗产保护规划,小镇在名声大噪后,其风貌也没有遭受破坏。游客带动了小镇小型经济的发展,小镇整体保持着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向游客展现出最真实、最地道的人文风情。

4.民间开发

2013 年,在阿德莱德丘陵地区生活和工作了36年的Schirripa夫妇无意间注意到了汉道夫小镇上一个被遗忘的面积巨大的房车露宿营地。他们立刻萌发了通过彻底重建场地,使之成为高质量、多样化的度假胜地的想法(图6)。带着这样的信念和热情,这对夫妇大胆地卖掉了他们经营多年的蘑菇农场,从清除场地垃圾开始,将场地迅速打造成了拥有70台房车,能接待190人的四星级营地。场地风景优美,有着32英亩(约12.95hm²)的缓坡、湖泊和灌木丛,距汉道夫主街和旅游核心区仅800m,场地规划了丰富的功能类型和体验项目,包括会议场所、酒吧、迷你高尔夫球场及蹦极点等。一个家族企业通过过人的远见、信念和勤奋完成的令人称赞的城市废弃空间再利用开发项目,获得了2016年南澳大利亚旅游项目金奖和多个知名旅游网站的好评,也是阿德莱德丘陵地区最大规模、功能混合及高质量的新建旅游项目。Schirripa夫妇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不忘积极赞助当地社会事业和社区发展,通过建立与国家和区域旅游产业协会的联系为地区谋求更多发展可能。

(四)好莱坞—伯班克(Hollywood &Burbank)

1.好莱坞小镇概况

谁又能想到,著名的世界影视之都好莱坞及媒体小镇伯班克也是凭借着个别企业家的投资操作和不知名小企业选址发展而来的城市,它们的发展壮大带有趣味性和偶然性。

好莱坞原是洛杉矶的郊区,在1870年还是一片农田。1886 年房产大亨Harvey Wilcox和夫人在此买下了120亩(约8hm²)的土地,计划建造一座小城,并在此定居。他和夫人一起铺设了一条城市主街,即今天的好莱坞大街,在大街两旁种了胡椒树,开始出售产权,并募资建了两座教堂、一座学校和一座图书馆。到 1900 年,该地已有 500 位居民,并设有了一间邮局、一座旅馆和两个市场,发行了一份报纸,开通了一条单轨有轨电车连接位于该地东11km处、拥有10万人口的洛杉矶。1903年,该地升格为市,参加投票的177位有选举权的居民一致赞同以“好莱坞”命名此地。

2.为摆脱垄断而生的电影之都

好莱坞后来能够发展成为世界影视中心,充满着机缘巧合和个人传奇色。1897~1918年,发明大师爱迪生看准了电影事业的发展远景,与众多电影制造商“对簿公堂”,挑起了电影专利权之争。同时,他利用手中的电影器材“王牌”,将当时美国东部的九大电影公司合并成为托拉斯电影公司,由此控制了整个电影市场。一些制片人为了摆脱爱迪生的垄断,只得另起炉灶。这时,在爱迪生成立电影公司之前,有一家小制片厂 — 长老电影公司已到好莱坞拍片,并快速拍出了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她的印第安英雄》,这部片子使好莱坞知名度扩大;此外,加州距离新泽西州非常遥远,在这里可以不受爱迪生托拉斯电影公司的垄断,因此大批电影制片人纷沓而来,开创基业。其中,爱迪生的死对头卡尔·雷穆也来到好莱坞,并创建了环球公司,成为新的影业大王。与此相反,作为好莱坞发展“催生剂”的爱迪生托拉斯电影公司,仅风光了 10 年,就被美国法庭宣判为非法经营而破产倒闭。自此以后,包括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及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等纽约和新泽西州的电影公司大量迁往好莱坞,标志着美国电影业正式移师好莱坞。

最早的小制片厂选址好莱坞,除了因为此地厂房租金低廉外,还因为这里拥有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设施。一方面,好莱坞日照非常充足,气候宜人,视野宽广,自然风景多样,是拍摄电影的天然场所。另一方面,一条新有轨电车于 1904 年开通,使好莱坞与洛杉矶之间的交通往返时间大大缩短,1910年好莱坞加入洛杉矶,与洛杉矶共享饮水和排水等基础设施。

好莱坞的发展过程具有偶然性,又带有必然性。市场个体的敏锐度、投机性、应变能力以及随后的群体仿效过程,均是政府组织和规划所不能及的。

3.承接产业扩张的伯班克小镇 —媒体之都

伯班克市位于洛杉矶北部,距离洛杉矶市中心区20km,距离好莱坞10分钟车程。伯班克最早是一个以生产甜瓜为主的农业小镇,后来成为世界军用飞机市场领军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所在地,如今被誉为“世界媒体之都”,大量媒体和娱乐产业的总部均设立于此,包括迪斯尼、华纳兄弟、美国广播公司(ABC)、尼克罗迪恩动画工作室和美国卡通频道西海岸工作室等。如果说好莱坞是美国娱乐产业的标志,那么伯班克就是其生产商,“好莱坞制造”大多是在伯班克完成的,伯班克可以视为好莱坞产业在市场机制下的有机外溢(图7)。

伯班克的发展可以说是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从传统农业生产到19世纪末第一家制造业家具公司落户,再到20世纪初莫兰载重汽车生产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军用飞机制造(洛克希德马丁飞机公司 )。几乎是同期,影视企业开始陆续进驻伯班克,华纳兄弟的前身于1920年成为伯班克的第一家影视企业,随后哥伦比亚影业和迪斯尼也相继入驻。到了 20 世纪 60 ~ 70 年代,越来越多的娱乐公司从好莱坞搬到伯班克,并在伯班克的南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媒体集聚区。后来,随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总部搬出伯班克,原来的军用飞机制造基地成为现在娱乐业发展的乐土。目前,伯班克还聚集了多家电影院、剧场和歌舞剧院,提供着世界顶级的艺术表演,而伯班克国际电影节也在业内享有盛誉。

4.边缘城市的典型案例

美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国家。企业出于成本和其他因素的考虑,开始向大城市外延迁徙,催生了美国特色的“边缘城市” ,即企业总部在郊区聚集形成的社区。伯班克之所以能吸引好莱坞娱乐产业在此落地,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条件。

(1) 交通要素。得益于原有飞机制造业的发展,好莱坞—伯班克机场就坐落在伯班克市中心西北部 4.8km 处,开设有飞往纽约的航班,也是这一区域唯一有轨道交通直通洛杉矶的机场。由于伯班克机场距离好莱坞比洛杉矶近,飞国内航线的洛杉矶东北部居民大多就近选择伯班克机场,保证了伯班克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根据年吞吐量,伯班克机场被划分为重要的中等枢纽型商业服务设施,并被纳入“综合机场系统全国计划2017—2020”。

(2) 生态要素。具有洛杉矶“中央公园”之称的格里菲斯公园 (Griffith Park) 就位于伯班克小镇的南部,也是好莱坞、洛杉矶中心城区、伯班克之间的天然屏障。

(3) 人才要素。伯班克作为工业小镇拥有大量的产业技术工人。特别是在机械制造企业外迁后,劳动力市场充足。此外,洛杉矶还为伯班克提供了高端人才,使伯班克通过与洛杉矶的资源互补,实现了共同发展。

(4) 价格要素。伯班克拥有优美的风貌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基础设施完备,兼具低廉的土地、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企业几乎可以“拎包入住”,可免去对城市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的投入。

(5) 产业链自我完善。对于媒体产业而言,创意是核心,交易传播是关键。伯班克作为媒体产业的总部基地,可以说聚集了行业前端和后端的大量资源与人才。在行业前端的策划环节,编剧、制片人、导演和策划等大量人才汇聚于此,孕育了创意源泉;在后端的交易传播环节,良好的传播渠道意味着好的市场基础。伯班克不仅有制作公司,还有美国广播公司(ABC),更有依托互联网的新媒体企业如雅虎,使得媒体业在此形成产业链的闭环,并进入良性循环。

(6)宜居要素。伯班克一直保留着宁静、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且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十分完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时,仅需要10分钟车程就能抵达好莱坞,短时间内不同生活方式的随意切换对媒体人极具吸引力。


三   启示

(一)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

小镇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笔者研究的重点。西方国家的4个案例分别阐述了特色小镇从群众个体引领、精英社圈引领、社区团体引领到企业行为引领的发展模式,意在强调民间和社会力量在小镇起源、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是重要力量并起到决定性作用。4 个案例均体现了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急功近利,有着灵活应变的能力,也经得起时间和风险的考验。个人和个体企业的尝试如果失败,风险只需个体承担;一旦形成了成功的范例,则往往被群体效仿、复制。当同类开发行为或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形成了有机的聚集效应,便形成了品牌,产业链条会继续自我完善,会吸引更多的本地人、返乡人士或外来人员参与到当地的经济活动中。从口口相传到主动或被动的被媒体捕捉,曝光度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小镇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创造真实的历史关联

其实,中国的特色小镇也不乏由社会力量带动发展的经典案例,如北京郊区的爨底下村、陕西的袁家村、杭州的梦想小镇与上海的朱家角等。从中外案例都不难看出,特色小镇都紧紧依托了本地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国内外诸多研究在讨论人造城市和标榜出来的品牌的真实性及内涵时,发现建设者更关注特色小镇物质和经济层面,这一层面的内容是能够被控制和规划的;而很少关注人文和社会活力层面,这恰恰是“筑巢”不一定能“引凤”的关键。4个案例无不说明,特色小镇的活力要素需要社会力量和时间去培育,需要人的要素和经济要素互相作用,带有随机性和偶然性,而非按蓝图发展。

(三)创造和留白成长空间

文化和传统不能被凭空创造吗?自上而下规划的特色小镇就没有成功的前提了吗?这不是绝对的。西方国家对再造历史文化街区和营销文化真实性的讨论已经延续了很久。实际上,历史上很多传统就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有些地区甚至民族的文化标签也是后来创造出来的,如格拉斯哥(Glasgow)、毕尔巴鄂(Bilbao)等欧洲历史老城,都成功地通过城市更新实现了文化升级,塑造了现代、时尚和活力的新形象,成为欧洲的文化之都。而中国特色小镇项目预期不佳的情况更为多见,迫切需要改变和提升规划的方法,尤其是对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的保护、培育和激发,笔者借鉴4个案例,总结出5条建议:

(1)植入活力新元素。从理论上讲,一种新秩序的形成是由一个偶然性的系统波动激发的。有机的自组织城市的发展动力往往来自个体领袖,他们是社会经济变革的激发要素。那么在规划的人工系统中,可以模仿其动力机制植入一个系统波动 — “引爆点”,使规划起到催化剂和加速器的作用。成败的关键在于这个“引爆点”是否契合当地人文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是否可以根植于本地环境。无论是有机系统还是人工系统,一个“引爆点”的植入都是一种风投。控制风险的办法是从小规模做起,不断观察市场反应,及时调整战略,直到达到新文化或新经济成活的临界规模。

(2) 留住 / 吸引人才。从成功案例不难看出,系统突变的偶然性来自于人的作用。一个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或倡议引起了社会其他个体的效仿,最终产生整体效应。那么留住、吸引和培育多元化人 ( 才 ) 和企业,需要当地具备可以认同的文化、开放的经济体制、有品质的硬件环境及“无为而治”的政府。

(3) 让本地人受益。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就业,特色小镇也不例外,促进传统文化和产业的再生与转型,目的也是强化本地经济,增加就业,留住人口。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城市和突出历史风貌的小城镇的城镇化与营销推广策略不同的是,文化旅游小镇的发展策略势必将历史文化遗产和充满活力的新元素结合起来,同时满足居民和游客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需求。

(4) 加强社区联系。通过造城或城市更新,让本地和外来的社会群体在小镇的策划、培育、建设和经营的过程中充分参与、互动,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角度建立起关系网,通过互动拉近居民之间的关系,塑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小镇的社会力造血。

(5) 给予引导和扶持。政府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从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有时政府的不管或默许是对场所精神最好的保护和支持,不作为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作为;有时政府只需通过给予小镇保护性的规划、引导性的战略定位,注入一种范式作为启动,适时赋予其官方的荣誉或称号等,实施这类小规模的干预,就能达到引起社会系统变化的目的。

笔者强调,特色小镇的培育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更好地激活内在的社会力,才能使特色小镇最终形成有活力、可持续发展、有适应和进化能力的有机体。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尝试转换思路,适当降低政府大包大揽式开发的比例,回归更自然的城镇化模式。

来源:2018年01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郭敬锋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8年01期

《西方特色小镇自组织机制解读》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                                          

【规划师论坛5】互联网时代特色小镇要素流动与产业功能优化

【规划师论坛4】特色小镇的全流程规划与实施探索——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

【规划师论坛3】基于 IP( 知识产权 ) 的文化型特色小镇规划营建方法研究

【规划师论坛2】中国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规划师论坛1】“上”“下”结合的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路径

“特色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发展探索”论坛暨 《规划师》·南昌论坛(2018)成功召开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