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广祥我手里掌握的有关大桥的史料很多,要组织好一篇基本全面介绍大桥历史的文字,不免有畏难之心。但,其他乡镇都已经介绍过了,总不能落下大桥,否则怕是有歧视大桥之嫌了;事实上,老夫广祥我非常热爱大桥、羡慕大桥、向往大桥。更何况,大桥在我江都乡镇里,古今的地位怎敢小觑?2016年,国家住建部网站公布了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我大桥镇榜上有名;这是继邵伯镇之后,江都又添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耀至极!
江都政区
大桥镇古名白沙。据说,远古时期,大桥镇地处东海岸边,向东极目远眺,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海岸边滩涂成片,而与众不同的是,大桥镇所在的滩涂,却全是一片白色的沙砾,很是显目。后来,先人们陆续来这里围垦开荒,在白色滩涂上聚集而居,繁衍生息,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村落。因为是在白沙滩上兴起的民居,故起名白沙。而大桥镇镇东马场村一带的群众,至今仍习惯称自己的家乡为大东洋。
在白沙,曾出土过东汉墓葬。隋唐时,已形成规模。据明嘉靖《维扬志图》宋•明地方疆域图标记,宋时白沙改名为大桥山寨,已是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的大镇模样。诗人张若虚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描绘的就是大桥滨江风光。宋淳熙二年(1175)大桥建镇,成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元时初更名为大桥镇,成为扬州东乡的重镇,成了兵马驻扎区与农产品集散地。明时陈瑄开挖白塔河,北通宜陵运盐河,南经大桥镇从三江营长江之夹江入江,成为大桥镇北接运河、南达长江的主航道。因水运畅通,使大桥镇更加繁荣。此时,在大桥镇内辟内河一条,引白塔河水,由三墩桥、青龙桥、包家桥到南坝口,从北、西、南三面绕镇、穿镇而过,形如一条带子,人称玉带河,大桥镇也曾被叫做带水。今此内河已不复存,但沿河如南坝口、大坝、曹家汪、包家桥、青龙桥等地名仍在。清初,大桥镇的玉带河上建起了一座古朴典雅的“永济桥”,但在老百姓的口头上,永济桥还是被喊做带桥,因为它是建在带水之上的。而“大”古音dài,且与“带”同音,所以,在扬州东乡一带,大桥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被叫做“大(dài)桥”的。因为有了一座古朴典雅的“永济桥”后,这镇,才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桥”镇。
1912年建大桥市。1931年撤市设镇。1942年江都县分为江都、邗东两县,大桥镇属邗东县谢桥区。1943年江邗两县合并,大桥镇仍属江都县谢桥区;同年谢桥区撤销,大桥改属曹王区。1947年仁寿、青龙、大桥3镇合并为大桥镇。1958年改设大桥人民公社。1959年析出中闸区域另建中闸人民公社。1961年析出花荡区域另建花荡人民公社。1964年析出新塘大队另建杨墅人民公社。1973年杨墅公社划并大桥镇辖。2000年中闸、昌松二乡并入。2005年花荡、嘶马二镇并入。
前面说到永济桥,它的建造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哩。
永济桥旧照(来自灯火阑珊博客)
古时,白塔河只是从运河流到谢桥镇的一条小水沟,俗称死沟头。明永乐七年(1409年)平江伯陈瑄从总督海运改为执掌漕运,他便开浚了白塔河,把运河和长江沟通起来,大大方便了航运。而白塔河流经大桥镇的一段,则从北、东、南三面穿镇而过,其形如一条带子,便称之“带水”,又名玉带河。这玉带河虽然便利了南北的水上交通,却阻隔了东西的陆路通行。冬春水浅时,人们还可以涉水而过,一旦进入夏秋两季,那江潮汛急,雨暴流湍,只能是望水兴叹“莫能越”,饱受“隔河千里远”之难了。正如史书记载的那样:“始带水往来者皆以船渡,每当秋水骤涨,贫民涉水,恒多失足溺毙者。”更为可恶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又乘机私设关卡下桩档船,强行收费,百姓苦不堪言。
此情况一直延续到清康熙年间。急公好义的名士朱江(1679-1714年)“恻然悯之,乃出重资纹同人捐造石桥。垂成,而人皆背纹。公笑曰:‘造桥以济行人,若既不愿,将何强焉。’时送捐者才十之二三,公并还之,而独肩其费”。朱江独资造桥的事迹,一时成为坊间百姓的美谈。人们有感于他“造桥以济行人”的善举,便命名此桥为永济桥。
永济桥,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单碹独拱石质亭桥,她在扬州乃至苏北一带,恐怕是除莲花桥以外唯一的一座亭桥了。这座石拱亭桥的主体是一个四角飞檐的四方石亭。在桥亭亭心,绘有如意纹饰和八卦图案,寓意平安吉祥;在桥亭的飞檐上,各饰有一个龙头,与檐脊相连,犹如四条飞龙从天而降,前来戏水;在桥亭的飞檐上,各悬一只铜铃,清风徐来,和音悦耳;桥亭的东西两面,铺就石阶,供行人踏级,中嵌垂直条石作小车通道;桥亭的南北两侧,有石栏护围,登桥小憩时,可凭栏远眺。在桥亭的四根石柱上刻有楹联,面东的是“南北赏江湖,潮落潮生终不息;东西达城市,人来人往为何忆”,面西的是“带水绕长堤,凭栏眺望鸥乡远;石栏横古渡,隔岸通行驿路平”。这两副楹联,真实而又生动地记录了玉带河与永济桥当时的自然人文景观。近处:带水、长堤,江潮起落,河水奔流;石桥、古渡,车水马龙,舟楫如梭。远处:云山隐隐,樯帆点点,鸥群阵阵,水田青青。好一幅大桥镇的“清明上河图”。
1956年冬,时任江苏省省长的惠浴宇同志,就专程来到永济桥,“千里”来寻故地(抗战时期曾经在大桥指挥作战过)。他曾一再嘱咐地方领导,要好生保护好这座永济桥。可惜,1966年,因行人推车上下很不方便,在开拓河床时,石桥被拆去,重新建造了一座钢筋水泥桥,成为大桥镇老街上的东西通道。2010年,大桥镇投资500万元正式启动永济桥重建工程。该桥为三孔拱桥,桥两端各建有两只桥亭,桥顶端重现了当年正方型桥亭、四角飞檐、游龙戏水的神韵。仿古的五个桥亭,犹如扬州的五亭桥,让谁见了都赞美,都称之为五亭桥第二。在方便交通的同时,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今日永济桥
明清以降,尤其是清代中晚期以来,大桥镇的商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了扬州东乡的一大重镇。
白塔河于明永乐七年(1409)开凿,以后便成了从江南孟渎河过江至湾头入运河的一条安全而又快捷的漕运通道。后来,镇江里河开浚,漕船不再由此过江,但白塔河却又成了南北货运的捷径。江南的布匹、杂货、窑货、灰粪、竹木排,北方的小麦、黄豆、干果、棉花等特产都经白塔河往返。它们的经过与逗留,促进了沿河商贸发展,大桥成了最直接的受益之地。
为了补充漕军的生计和运粮脚价的不足,清政府曾明文规定: “旗丁驾运辛苦,若就粮艘之便顺带货物,以获利益,亦情理可行之事”,允许漕军官兵北上时随船搭载一定数量的“土宜”,免征税钞,其货物品种包括11大类160多种。
漕军往往利用“土宜”免税的条件,乘机额外捎带其他货物以偷漏税赋,回空漕船也夹带北方“土宜”回程。尤其是到了乾隆二年(1737),清政府为保证漕运,又规定“凡水小之年,竹木之类物品不能过黄河,只准在淮扬一带卸卖”,这样,“沿途下卸,客商买卖”,使得沿线城镇商货更加充足,品种更加丰富,价格也更为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大桥镇作为南北舟船经行、东西商贩往返的逦衢,就显得更具活力。
商业的兴起,促进了集镇的繁华,大桥镇整个镇区约为3平方公里。一条商业主街道从东到西长达四五华里,与白塔河成十字交叉。这条商业街道为条石街,至今依然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实为扬州地区所少见。
老街(来自灯火阑珊博客)
据考,条石街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当年由镇上商铺、寺庙、乡绅、民众出资,从江南选购了近万块花岗石铺筑而成的。每块石块长约3尺,宽亦尺余,厚不足5寸,有序地在街路中间成“目”字形排列。在横铺的条石下面则是用青砖砌成的下水道,各户皆有阴沟与其相通,组成了一个完备的排水系统。这种上面行人、下面排水的中空街道形式,充分体现了前人在街道建筑上的匠心。
老街(来自@江都新闻网)
其时,市井繁荣,商贾云集,经商者千行百业,一应俱全,计有丝绒绣品、鞋帽服装、木材百货、银楼钱庄、南北干果、铁铺粮行、铜锡陶瓷、酱园酒坊、邮讯驿站、医药染坊、茶馆客栈、理发澡堂、刻印裱画、戏院书场等近300家。其中,尤以祥盛、森泰祥布店,天祥香店,福茂南货店及源丰祥布店,美顺五洋店,天福祥南货店,裕成茶食店,恒钜昌酱园,义茂酱园,余钜泰银楼等十余家大商号,闻名于东乡一带。
老街(来自@江都新闻网)
走进条石街,不同格局的民居鳞次栉比,粉墙黛瓦的住宅前后通连,形成了“一宅跨两街”之势。而两侧平房的廊沿又将整个街道挤成“一线天”,远远望不到尽头。然而,就在这窄直的街市中,却深藏着不少古宅大院、经典民居。这里有一进三间两厢、前后六进,具有江南风格的束家古宅;这里也有马头墙高耸、前宅后院七进,旁有垂直通道连接前后的皖南特色的刘家大院;这里还有中西合璧的花厅式建筑黄冈别墅,设有假山小巧玲珑,花台花团锦簇,垂槐已过百年;这里又有四柱五架抬梁、八角莲瓣如意纹石础的楠木厅,无不显现出古镇古街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包容的思想理念。
老街(达克摄)
漫步石板街,景随步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目不暇及,别有一番情致。
从西街出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法源寺及都天庙。
法源寺坐落于大桥镇白塔河西街头镇扬村宣场组,建于明朝(清光绪《江都县续志》载)。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屋宇鳞次栉比,与紧邻都天庙合并有房屋99间半。都天庙无僧侣,由法源寺方丈总管,相传是在开元寺旧址上兴建的。
法源寺大门外,有一条长约百米的宽阔甬道,两旁苍松翠柏成行。大门内植银杏一株,粗可合抱。第一进门上端竖“敕建法源寺”石额一方。门内向南供弥勒佛,背后为韦陀塑像,东西两侧塑四大金刚天王像。与第一进并列有楼一幢,楼上供关帝像,楼下两侧供诸神像。第二进5间为大雄宝殿,中为高大的释迦牟尼佛像,左右两旁分别为观音、普贤佛像,两侧为十八罗汉佛像,殿后为千佛岛。第三进正殿两旁有廊房,东为厨房,西为僧舍,殿后均有厢楼,厢楼均有佛像。第四进5间为客厅,上有匾额数方。屋内桌椅楹联齐全,超凡脱俗。东西侧与客厅相通处有楼3间,后有翠竹万竿,浓荫掩蔽,风光宜人,在竹林前有古树数株。客厅西有屋3间,为方丈、住持住屋,天井中植古桂一株,牡丹数丛。再后有一院,植玉兰一株,大可合抱,还有山茶一株,开花时节红白相间,相映成趣。再后为西厅,上有徐良书“莲社停云”匾额,旁有张春雷木刻楹联:“地识初真隔江山色开门见;源寻来派流水桃花自古闻。”“慧雨昙云清净契无为之旨;金乘珠藏通明入不二之门。”法源寺其规模之大,僧侣之众,为邗东屈指可数。其鼎盛时期,终年香火不断,僧侣多达数十人,且游方和尚挂单不绝于此。每逢初一、十五庙会,四乡民众接踵而至,热闹异常。
法源寺除总管都天庙外,寺庙之间门户连接,有旁门通连。民国时期,曾有北伐军驻法源寺西花厅办公,还在寺西侧建造“中山纪念堂”,亦由法源寺方丈代管。
在我国现代革命史上,法源寺还有过光辉的一页。1926年北伐军曾进驻大桥,开展民主革命,当时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大桥区党部曾在法源寺西花厅办公。此后在法源寺附近还建筑了中山纪念堂,一度交由法源寺僧人代管。1939年陈毅同志渡江北上到大桥镇时,曾亲自拜防过开元寺和法源寺住持,做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留下一段佳话。那时苏北是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顽固派韩德勤的势力范围,他自己不抗日,也不准新四军抗日。为了创建苏中抗日根据地,陈老总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关于“联李(李明扬)反顽(韩德勤)”方针,积极开展各阶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开元寺住持风山、法源填充住持星光等人的向背,对这一带宗教人士的影响很大。陈老总就亲自登门拜访老和尚,动员他们支持新四军开展抗日救亡工作。老和尚对他说:“出家无家、四大皆空、不问尘事。”陈毅同志很巧妙地说:“出家不出国。”国难当头,民族危亡,驱逐日寇,复兴中华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终于说服了老和尚表示赞助抗日事业。临别时陈老总还和僧人合影留念。这张珍贵的照片,现存于郭村保卫战纪念馆里。
都天庙,建于清代,与法源寺东侧毗连,相传为纪念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守一城,捍天下”的著名英雄、民众信仰的“都天大帝”张巡(唐时任御史中丞,睢阳太守)而兴建。
都天庙与大桥顾氏家族(后文有详说)有一段因缘。顾姓原是大桥镇大家富户、书香门第,至顾图河上祖辈时才逐渐衰落。某年汛期,江河暴涨迅发大水,一根上等木料冲淌至顾家花园后身。当夜顾图河的祖父顾宇昇梦见旻天大帝,帝嘱:“要发达,须雕木。”次日,即着人打捞这根水中奇木,并特请高手精心雕塑成都天菩萨,敬供家中,朝夕焚香叩拜。其时顾图河正处于“茅屋数椽久失修,几番经历几番愁”的家境和屡试不第的苦闷之中,但仍攻读不辍,以求取得功名。当年,“人在金陵十二楼”的顾图河,踌躇满志地再次应试,“战罢文场笔阵收”,使他一举成名。他曾赋诗曰:“竹叶色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今霄暂与嫦娥约,明日蟾宫任我游。”其壮年中举之得意,溢于言表。次年(康熙三十三年,1694),京城会试又中一甲二鼎榜眼,授职翰林院编修。自此,顾家再度兴旺发达。为感铭都天庇佑恩德,顾图河出资委托亲属扩建都天庙,与毗连的法源寺合并为99间半。
当然,说到大桥的寺院,人们更熟悉的是一座与杭州灵隐寺、扬州大明寺媲美的开元寺。这是一座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
开元寺
开元寺的建筑有一段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开元寺原建于苏州。因苏州有两座开元寺,佛祖命哼哈二将和四大金刚抬一座到扬州来,当哼哈二将将把开元寺抬到大桥时想歇歇脚,这一歇不打紧,等到后面四大金铡到后,再抬时怎么也抬不起,原来开元寺已歇到这块龙地上,就此生根立足。四大金刚又羞又愧,无颜在此便重回苏州,哼哈二将就留在这里。所以大桥开元寺是抬来的,它平落在地上没有基脚。这当然是神话,但在松软的沙土上建起如此规模宏大的殿宇,这正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高超建筑技术和科学智慧。
开元寺,原名“广陵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开元二年(714)。据民国《江都县新志》载:“开元寺,在县(指扬州)东五十里(大桥镇)。唐时建。……清顺治十八年(1661)迁于傅李桥(今大桥镇三丰村西首)。其地去镇西南里许,寺已荒废不修。”其实,该寺于民国十四年(1925)修建过一次,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折2.7亩,有屋29.5间,其中有二层上下8间的木结构楼房一幢,是一座规模较大、历史较长、闻名遐迩的庙宇。
2015年4月,在几名学生的陪同之下,老夫广祥我到过开元寺。(今年春节,老母亲、儿子也去的)
这个寺是田园式寺庙,坐落乡野,四周是农田,有绿树相衬。山门顶端有“开元寺”三个金字,两侧则有“佛日增辉”“法论常转”八个大字。进入山门回望,可见山门中央“回头是岸”四个大字。进了山门,是一个挺大的院子,左侧有香炉。第二进是天王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满面笑容,袒胸露腹;两侧是六个佛像,人家一般是四大金钢八大罗汉,这里却是六个,有点叫人不解。跨过此殿,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异常宽阔的天地了。正前方,是凝重端庄的大雄宝殿。殿前有两棵粗壮的银杏树,枝叶繁茂,华盖翠顶,这足以说明庙宇的年代了。也许是受过多年香火的原因,这两棵树长得有点神奇。两树间三脚铁鼎一座,上铸“开元寺”三个大字,并记有重修开元寺募捐者姓名及款额,封顶的葫芦用风火铜制成。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大佛像,佛身高大,气魄非凡;背面则是手持净瓶杨柳的观音菩萨像;两侧是形态各异的大佛小佛的大型彩塑,佛像们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整个大雄宝殿构造精良,绚丽多姿。
开元寺(来自南京山上人博客)
大雄宝殿的右侧,便是远处也能够清晰看到的宝塔了。塔高九层,气势恢宏,增加了古寺的庄严气象;翘角挂着的铃儿,在风中传送着清脆的声音,好似风铃。另外还有藏经楼、三圣殿、玉佛殿、碑廊、客堂等,更有一个放生池。这是一个人工开凿的池塘,很大,真的很大哟。里面有鱼吗?不知道。池中央是一座假山,很吸引人的眼球。如果仔细看的话,你还会发现放生池周围的石栏上都刻着图案和文字呢。
开元寺(来自南京山上人博客)
宏伟壮观的开元寺,当时不仅招来了大批香客顶礼膜拜,且吸引了一些文人骚客慕名前来造访,并留下不少诗篇。据乾隆八年《江都县志》记载,唐朝随州刺史刘长卿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冬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作《送侍御之江东诗》对开元寺有所描绘:“迁客投吴越,穷阴淮海凝。中原驰困兽,万里接饥鹰。寂寂莲宇下,爱君心自宏。空堂来霜气,永夜明青灯。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中唐诗人卢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曾官任监察御史、检校户部郎中。他两次登开元寺南楼,作《固寄西岩警上人诗》:“过雨开楼看晚虹,白云相逐水相通。寒蝉噪暮野无岸,古树伤秋天有风。数穗远烟凝垅上,一枝繁果忆山中。何言暂别东林友,惆怅人间事不同。”诗人站在开元寺南楼之上,将晚虹白云、河水江涛、无边原野、伤秋古树,以及那炊烟笼罩的阡陌平畴尽收眼底。晚唐诗人罗隐屡试不中,后投奔吴越王钱鏐,官至谏议大夫,也写下了《广陵开元寺阁上作诗》:“满栏山川漾落晖,栏前前事去如飞。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红楼翠幕知多少,长向东风有是非。”罗隐的诗句将开元寺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开元寺在民国十四年(1925)前虽已“荒废不修”,但每逢初一、十五,前来烧香、还愿的信男信女仍是络绎不绝,寺中和尚靠香火钱度日仍是足足有余。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五月十八、七月三十这三个庙会,仍沿袭至今。在1958年至1964年期间,被全部拆毁。改革开放中,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94年起开始恢复重建开元寺。现在,开元寺已是殿堂生辉、宝塔耸立、梵音远扬、游人如织的大寺院,成了与扬州大明寺、邗江高旻寺齐名的扬州三大名寺之一。
此外,大桥还有大同寺等。
大同寺位于大桥镇樊巷村曹王组,宋淳熙二年(1175)建。庙宇高大,东、西首各三进,两厢一门楼。东首为正殿,首进山门上嵌“大同寺”三字石匾,门内供弥勒佛、韦陀天尊。第二进为大雄宝殿,正中3尊大佛,西侧龙王、关帝、催生娘娘,东侧塑佛像数尊,3尊大佛背后为观音。第三进系楼房,为众僧宿舍,西首三进为偏殿。寺院内古银杏一株,躯干高大,传为明洪武年间所栽。民国县志载:“明成化年间住持僧守能奉召入京,命建国斋,赐紫衣一袭,有遗像在焉(大同寺时分为五,有南北东西中五寺,今唯存北寺,余皆不可考)。”清宣统三年(1911)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在北大同寺旧址上改建杨墅小学。
古街处,离法源寺及都天庙东行不远,是横跨在白塔河上的永济桥——大桥镇标志性、形象性的建筑。此桥前文说过,在此从略。
下得桥来走不几步,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当街横跨的石牌坊。它是清康熙二十年(1681)以孝行感动民众的汤彭年进士为其母所立,向世人彰显着忠孝的美德。
康熙十五年(1676),大桥镇人汤彭年中丙辰科进士。汤彭年襁褓之中丧父,其母年方及笄,从此清心寡欲,独身不嫁,抚育幼子成人。她原聘请一中年塾师课读幼子,但碍于封建礼教,男女授受不清,遂予以辞退,后改聘一老年饱学之士为其子传道授业解惑。汤彭年事母至孝,专心攻读,学问大有长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考中进士。其母逝世后,汤彭年深念慈母终生教子劬劳之恩,特奏请圣上恩准,为母建造贞节牌坊一座。经与当地乡绅、知名人士等共议,将牌坊建在最繁华的中大街西端出口处。牌坊高约6米,花岗石砌成,二柱分立于南北街檐处,整体直面东西,呈跨街之势,供来往行人经过时瞻仰。
逾十八年,康熙三十三年(1694)大桥镇名门望族后裔顾图河中会试一甲二名榜眼。顾图河与汤彭年私交甚笃,可谓莫逆。二人共同商定,在原贞节牌坊顶端置一小阁楼(实为佛龛),内供奉木制观音佛像一尊,一者让行人瞻仰汤母教子成才的功德,二者彰显顾图河考取功名的荣耀,再者了却了顾不忘佛赐恩典的宿愿。牌坊与佛龛兼而有之,一举三得,相得益彰。牌坊与观音佛龛同为一体实为罕见,因其佛龛似庙非庙,非庙亦庙,故有“半庙”之称,列为大桥古镇十三座半庙之序。根据定规,贞节牌坊不可称楼。但缘于其上有一阁楼之故,所以也将其称之为楼,“牌楼口”这一地名遂为大桥百姓所认同,甚至数里方圆的村庄都知道大桥镇有个“牌楼口”。后来,大桥乡绅朱江又在中大街西端白塔河段上建起标志性的永济桥,与贞节牌坊咫尺相对,更使牌楼口远近闻名。
在大桥镇中街,朱家巷口,现东风旅社处,有建于明代的三圣庵。
三圣庵初为朱姓家庵,后为寺庙,前后五进。首进东墙嵌立石碑一块,记述家庵由来,内供土地像。第二进供火星菩萨像。第三进供天官像,上有小楼,供观音。天井内有近400年历史的古柏两株,至今枝叶繁茂,生机犹在。第四进为方椽大厅,上有匾额。大厅建筑构思奇巧,系双梁卷蝴蝶厅。第五进大楼三间,下供佛像三尊,此即西方三圣,故名三圣庵。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圣庵曾设为小学,抗战前印尼曾有道长来此讲学。民国政府曾设警察分局于此。解放后,部分改为旅社,原建筑仅五分之三保持原貌,古柏树仍在。
朱家巷西侧是徐氏宗祠,俗称徐家祠堂。
徐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至道光十八年(1838)建成。主建人为清代经营油麻发家的大桥镇富商徐亮(1782-1846)。
徐氏家族为大桥镇的名门望族之一。徐氏家族先祖徐亮,号访陶,世居大桥镇,经商为业。徐氏弟兄数人,均家道殷实,在本地都有丰厚恒产。
据徐亮五世孙、东南大学退休教授徐益谦介绍,徐氏宗祠前后计四进。大门朝南,门楣上端大理石镌刻“徐氏宗祠”四字,字迹端庄大方,颇有气派。第一进除大门一间外,另有仓房两间、厨房两间。第二进大厅5间,厅内悬挂匾额数方,列祖列宗龛位一排。耳门一座,甬道院墙全。第三进寝室5间。第四进义塾一所,书厅3间,照厅3间。各进之间均有天井隔开,第一进与第三进天井东西两侧各植高大古柏一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枝健叶盛。
自道光十八年(1838)徐氏宗祠建成后,即开办了义学。入学对象为本族生活较为困难的7岁至13岁的子弟(无女学生),入学后免费发给书籍和纸墨笔砚,对极度困难家庭另有月费几十文补助。学生多时有三、四十人,所学科目单一,仅为古文而已。至民国时期新式学堂成立,徐氏宗祠内义塾学生逐渐减少,于上世纪20年代停办。
抗战爆发后,徐氏宗祠祭祖、聚餐俱停,家族各项活动处于停顿状态。房屋亦有所改变,前两进先后拆除,成一较大空地,仅留一人看守门户。第三进大厅一度开办了书场,扬州评话艺人王少堂等数位名家在此说过《水浒》“宋十回”等书目,听书者甚众。继书场之后,办过戏院,扬剧名伶周小培及江都籍艺人筱金兰、筱银兰等都曾在此演出。徐氏宗祠也曾遭到汪伪军骚扰,有部队短暂驻扎。上海某纱厂为避战乱,内迁大桥镇,曾在此设厂,不久即停办。抗日战争结束,徐氏宗祠内设立大桥小学分校,1949年解放后大桥小学正式在此成立。后来,前庭院中4株古柏陆续被伐去,徐氏宗祠亦无踪迹可觅了。
在南后街与董家巷转弯口处(现南后街改称团结街,董家巷与鱼市口、关帝庙巷相连接的这条路统一改名为人民路),则坐落着徐氏住宅。乃清光绪年间为大桥镇名门望族之一徐氏二房所建,俗称“徐二房”。
徐氏故居(来自南京山上人博客)
徐氏二房祖先曾在镇江开设油蔴店,家产颇丰,遂在大桥镇故土购置房产。徐氏家族几房都有豪华恒产,现均已面目全非,唯徐二房住宅保留尚完整。徐氏住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前后4进,明三暗四建筑。大门朝南,临门有3级石阶。东门外约一米处曾有大照壁一座,长约8米,高约4米,上刻有大“福”字,颇有气派,建国后因拓宽街道被拆除。正屋部分,水磨砖砌门,做工精细,有较高观赏价值。按南面正门数起,第一进与第二进为对厅结构。第二进为厅堂,厅堂梁、檩作料好、做工细,雕花槅扇门窗,侧间用直棂纹支摘窗,屋内宽敞明亮。天井由30×30厘米白矾石铺设,整齐、牢固、美观。天井东侧砌花圃一座,种植数种花卉。第三、四进为屋室,其建筑规模、样式与前进一致。
徐氏住宅除第三进现仍为徐姓后代居住外,第一、二、四进已分别为他姓居住。徐氏住宅经省文物局评估审定,于2011年正式命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后街黄冈别墅,系清末民初徐竹楼(地方士绅,曾任商会会长)所建之花厅一幢。因王禹偁曾作《黄冈竹楼记》一文,徐竹楼遂名该厅为黄冈别墅。
黄冈别墅屋宇宽敞,窗明几净,设有厅堂、客座、内室。内有雕花窗槅子、雕刻桌椅,前后厅之间用雕塑窗扇分隔,柱上有卷联。厅前有花园,假山小巧玲珑,花圃花团锦簇。庭院金桂数株,八月丹桂飘香,令人心旷神怡。隆冬来临,梅花点点,与宾客饮酒品茗,吟诗作赋,奕棋作画,别有一番情趣。厅后天井一方,其后住宅数进。
黄冈别墅前厅东侧,有一道花花墙相隔,中有一圈门相通,门东北首四间下房是厨房,专门用来招待客人膳食。
民国间,黄冈别墅内办过小学。解放后,辟为农中、机关食堂,后又建镇中心幼儿园、成人学校。现花厅正屋依旧,但已面貌全非,院内仅存垂柳一株。
黄冈别墅附近楠木厅,为清咸丰年间某盐商所建住宅的厅房。该住房前后四进,一门楼(门楼内东西亦建有房屋两间,中有过道,连接前进正屋)。正屋的第二进即为楠木厅,其中三进、四进均为居室。三进为两层楼房,四进为家仆及屋主所居住,该住宅至清光绪末年为举人袁济川所购买,房权遂易姓。
楠木厅为硬山式,面阔13.9米,进深7檩、8米,屋脊高5.3米,明间五架抬梁,4根楠木漆金柱直径约0.33米,柱下置高0.48米的八边形莲瓣如意头纹凳式石础。瓜柱均雕成荷叶云纹墩,脊瓜柱两边装山雾云,檩下两头丁头拱托替木。厅内窗明几净,南檐原置轩廊,厅前右侧植桂树一株,佐以花圃。
中大街东端刘家大院,是刘厚之宅第,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堪称邗东古民居之冠。
刘氏故居(来自南京山上人博客)
刘家大院坐北朝南,前门出喧闹的大桥镇明清石板长街,后门枕中后街(现为劳动巷),故有“一屋跨两街”之说。大院长150米以上,宽30米,后花园有3个篮球场大小。院内马头墙林立,清一色的青砖黛瓦,天井四周均为红色雕花窗槅,建筑风格形同皖南民居。
刘家大院有三大特色。一是规模大,在当地无任何民宅能出乎其右。二是宅第深。前后七进,多重院落,融为一体。主屋东侧建下房,两屋之间有2米多宽的巷道,长达三四十米。三是风格别致。打破江淮“前院(园)后宅”的建筑格局,将花园建在宅后,这在当地并不多见。
刘家大院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屋主为刘天奇(1878-1936),字厚之,当地群众称其为刘厚,邗江县新桥人。幼年家境贫寒,饱受不能读书之苦。民国九年(1920)前来大桥经商,开设济源钱庄(亦称刘厚记钱庄),随后着手购置房产。民国十三年(1924)从李姓等数户居民手中购得临街及后进房屋,予以拆除翻建,建成刘家大院。
刘家大院
刘厚之在大桥口碑极好,群众对其都乐于称道。他于民国十六年(1927)出资办起了养田义学,兴建教室十间、厢屋八间,免费招收学生入学,并免费发放书籍簿本及文具用品,还免费供应午餐。购田140亩为学田,收租所得解决上述经费问题。直到他去世数年后,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日寇侵占大桥,养田义学才停办,其间受益学生约2000人。他还委托大桥知名士绅童希陈开办敦善堂等慈善机构。
刘家大院与革命事业有一定渊源。民国二十八年(1939)一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三支队渡江北上,由江南经新老洲直抵大桥,司令部最初设在刘家大院。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渡江来大桥地区视察,曾下榻在刘家大院。大桥镇第一个党支部在刘家大院成立。1956年,江苏省省长惠浴宇来大桥视察,在刘家大院召开了各界人士座谈会,当晚也留宿刘家大院。刘厚之的外孙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即是刘家大院后裔中的佼佼者。解放后,大桥镇党委、政府曾多年在刘家大院办公。
老街上,又会看到人称“狮子府”的顾家祠堂。
据民国十四年(1925)《江都县续志》载:“狮子府……,顾书宣太史图河故居,今为顾氏宗祠,以门前有石狮故名。”
大桥古镇有七大姓,顾姓就是其中之一。在大桥镇童兴村红旗组的当地文化名人、老纪委书记顾仁家中,至今保存完好一卷清代康熙年间的圣旨,长186厘米,宽31厘米,是曾经表彰祖先顾九金任庆阳府同知时守边有功而奖敕,除此之外,一本《顾氏宗谱》成为顾家另一件祖传珍宝。因为宗谱是线装本,所以厚薄不一,记叙年代“从元末至民国初年”,时间跨度约600年,较为完整地记录了顾氏始祖自迁徙江都之东以来的历史演变和子孙概略。据宗谱,大桥顾氏家族是元亡时从江南姑苏迁来聚族而居的。到顾河图父辈顾九锡时,已经是第六代了。由于重视子女教育,以诗书传家,顾家一族成了大桥东乡一带的书香门第。
顾氏宗谱
顾九锡(1628-1680),字一卤,号临邗,又号思淡、邗上钓者。康熙癸卯科(1663)岁贡,考授儒林郎,任盐运司运判,敕授文林郎,著有《春江草堂集》《移愚斋笔记》及《经济类考约编》12卷。顾九锡自幼好学嗜古,工诗善文,是饱学之士。在任职盐运司时,他立志编出一部“经济类考”的类书,“灏闻天下,浃洽于典故子史者,非特一朝夕已”。为人平和,乐善好施,在乡里很受人尊重。去世时,大司寇徐健庵为其墓志,投挽章者数百人。宗观云“莫道雄文无荐者,千秋大业有谁争”,是言其著述之丰与影响之深;邓孝威云“朋侪师郭泰,乡党称彦方”,孙豹人云“一瘦岂堪同野鹤,千家曾免作枯鳞”,均言其生前助人之隐德,可见其在家乡的声望。
顾图河(1653-1706),字书宣,一字花田,顾九锡之子。14岁时补诸生,康熙癸酉科(1693)乡试时举人,甲戌科(1694)会试钦点榜眼,考授文林郎,翰林院编修,后任提督湖广学政。
顾图河与皇上交谈
提到癸酉科乡试,还有一段奇闻。当时,十八名是顾图河,十九名是姜宸英,二十名是查慎行。后来,这三人都成了翰林。
参加甲戌科会试时,康熙帝在阅览应试者的“对策”时,对顾图河的《治河策》一文极为赞赏,并说“必淮扬人也”,遂召见垂询治河方略。顾图河镇定自如,呈述精当娴熟,康熙帝对他很为赏识。
顾图河在京期间,还任日讲起居注官,南书房行走等职。相传顾图河为皇子师,课读认真。一日,康熙帝至御书房,适逢顾图河与皇子恳谈学习之重要。顾图河说:“读者尧舜君,荒者桀纣王。”康熙闻之甚悦,后钦赐“尊训堂”匾额,以示慰勉,也有要小皇子要能遵照师训之意。“尊训堂”匾额,后悬于大桥狮子府顾氏宗祠中。
顾图河对汉魏六朝以及三唐两宋之作,无不手自批注。有朋友投赠之作,他也再四吟味。由于博采众长,他的诗作自成一家,诗集问世甚为流行。不仅康熙常常询问他的诗作情况,诸多学者都口诵手抄他的诗作。至今,上海等图书馆收藏着他的诗卷。正是由于声名大噪,顾图河与当时的同乡史申义(字蕉饮)齐名,获“维扬二妙”之赞誉。
其实,顾家一门渊学。
顾九锡之弟顾九金,字师禹,号笃庵。康熙乙卯科(1675)举人,考授吏部主事,后任甘肃庆阳府同知。庆阳在甘肃省最东部,地处陕、甘、宁交界处的董志塬腹地,既是边陲与内地交通的要冲,又是贸易幅辏之地,经常发生骚乱。顾九金在任期间,多次除暴安民,抚缉有功,曾得到康熙帝的殊奖。其德政著于志书。
顾图河次子顾同根,字友训,一字友于,号丰缘。自幼酷爱读书,很有文才,诗心赋手,不愧父风。同时,亦有名声,“居乡间,名在州郡;居庠序,名在京师”,博得许多前辈的青睐。“诸公多欲资入太学”,但他考虑到长兄荆树早夭,便以“母老诸弟幼”推辞了,只是“恒居家”,与二弟让训、三弟钦和在春江草堂里“朝夕讲诵,怡怡如也”。即使后来自己“虽教授”,但为照顾家庭,亦“不出百里”。康熙六十年(1721)选高等诸生入太学,顾同根依然“避不入试”,可见其不庇父荫与孝悌的品德,“人皆服其高”。雍正四年(1726)冬顾同根逝世,不少人都由衷叹惜。后来,安徽桐城学派代表人物方苞为其志墓。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是清代桐城学派的领袖人物。康熙三十八年(1679)举江南乡试第一,康熙四十五年(1686)中进士第四,到乾隆时官至礼部侍郎。《方望溪先生全集》是他的代表作。方苞在《顾友训墓志铭》中,称许了顾友训的文才与声誉,叙述了他的操行,追叙了自己与顾友训相识交往的过程。对顾友训的辞世,方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自吾师之卒也,海内士大夫已叹其积而不施”,至友训“则强志博学,而未尝一见其锋颖,故闻者莫不痛惜”,于是铭曰:“孤与嫠遑,顾思母之,甍恨无涯,惟数之奇,一至于期。”
顾图河三子顾一木,字饮和。自幼好学,又有志向。他曾打算统诸史之文自成一书,便按照自己的设想一直编录不休,最后绝笔于南史,去世时年仅27岁。其事迹亦载于县志。
顾图河的裔胄顾宝珊(1845-1894),族谱名宽珊,字海林。因在家庭堂弟兄十三人中排行第六,故画界同仁亦称他为“六兄大人”。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启蒙与熏陶,尽管少无师承,由于长期积淀的文化底蕴,加上自已深入细致地观察与反复不断地探索,竟然由冥悟而获得了艺术创作的灵感,泼墨画成了《春江草堂图》,是继著名画家朱珏之后的又一幅《春江草堂图》,一时引起轰动。以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触及山水、花鸟等画作。尤其是泼墨蟠桃与松鼠,流传最广。
狮子府位坐北朝南。门前是古老的石板大街,有高与檐齐的一对大石狮子,此石狮刻凿精细,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石狮子后面是着染朱漆的木栅栏,木栅栏两侧置太平缸数只。木栅栏的后面为一雕花着彩的高大木质门楼,门楼上端竖匾额一方,上有康熙御笔“钦赐榜眼及第”蓝底镂金的大字,庄严而壮观,官家府第由此透出气息,这在苏北一带是为少见。
门楼后面有二十余步的石铺敞院一方,植梧桐两株,沿石阶踏级而上至顾氏宗祠正屋。正屋三大间,青砖黛瓦,木柱驮梁,内设供桌圈椅及祭祈等所用物件。正屋中央设祖宗龛一座,上悬康熙御笔“尊训堂”匾额。两侧则挂有先祖列宗的挂谱。它物不多,静洁而肃穆,清静而庄严。
上个世纪的大跃进年代,狮子府被拆掉木门楼,砸破门楼上端的匾额,祠堂改建为民宅,那一对硕大的石狮子也不知被移至何处。但是,大桥狮子府的名声,仍然响在人们的心中。
回首悠长的老街,在深远的历史长河里,在古老的文化传承中,孕育并走出过许多才士贤达。除了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榜眼顾图河、晚清画家顾宝珊之外,乾隆年间的著名画家张春雷,安源煤矿创始人李寿铨,著名律师、“远东军事法庭”检查官顾问鄂森,著名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日本前首相中曾根的同窗好友、著名经济学家朱绍文,首任中国学联主席、驻外大使谢邦定,全国人大代表、机车专家顾懋林,著名电影艺术家、教育家、导演赵明……他们都曾在石板街留下过童年的印记。
大桥老宅
张春雷,字安甫,又字樵云,自号华阳山樵,乾隆(1736至1795)时诸生,屡试不第。耽吟咏,精书、画。画梅法金农,花草树石,老逸苍秀,尤长画博古图。善篆刻,工稳秀丽,为陈鸿寿所赏,因以篆隐名其居。毛秋伯以为善学陈鸿寿者。卒年七十。著瞻云书屋诗赋、香月山房诗存、画解随笔、画论、题画草等。
李寿铨,字镜澄,祖籍丹阳,清咸丰九年(1859)出生于大桥镇。他是萍乡煤矿创始之人,又是同盟会会员、南社诗人和萍浏醴起义的组织者之一。自幼丧父,在母亲的教养和熏陶下,刻苦发愤读书。后为当道所赏识,被吸收到扬州著名的安定书院和梅花书院任教授。执教之余,李寿铨接触了西方新思潮,对极少数有识之士引进西方技术兴办邮电、矿山等的主张产生共鸣。1898年3月萍乡煤矿开办,李寿铨任机矿处长。因矿局设在安源地方,又俗称为安源煤矿。
李寿铨
鄂森(1902—1970),又名鄂浚,别号占弓,扬州广陵区头桥镇九圣村人。国际法法学教授。13岁全家迁至大桥镇,就读于大桥镇小学。1945年8月,鄂森先生应聘任上海社会局第一处处长,半年后辞职。1948年2月,经人推荐,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五个月后辞职返沪任教。1949年后,担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教务长、院务委员,同时兼任上海市面粉工业同业公会主任秘书。1956年后,先后任上海市工商联史料科科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鄂森雕像
束星北(1907—1983),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与鄂森同乡,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人。1916年,束星北入江都大桥镇小学读书,在那里生活学习了五年,是首届毕业生。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讲课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晚年,为开创我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今存其故居。故居为清代后期所建,座北朝南,现存四进,硬山式、明三暗四结构。西侧有四间杂用房。占地约580平方米。全部隔扇门窗,古朴雅致。
束星北
束星北故居
顾懋林(1914—1982),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6—1947年赴美国芝加哥机车厂学习,回国后即从事铁路工作。解放后,相继在上海铁路局岗山铁路工厂、铁道部机车车辆设计处工作。1954年,调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任设计科副总工程师、客车设计科科长职。由他主持领导设计的国际列车是我国第一次自己设计制造的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从而改变了我国国际列车靠进口的状况。
一语以蔽之,大桥不但经济繁荣,而且人文昌盛。
又,大桥镇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镇内的三江营更是长江下游的五大江防要塞之一。三江营是扬子江、小夹江、太平江三江汇合之处,旧称三江口。清朝时期,这里驻有一个水兵营叫三江营,于是人们就用兵营名称代替了地名。
革命战争时期,三江营发生过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1938年6月,新四军军分会副书记、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坚决执行中央向北发展的方针,在建立苏南茅山根据地后,就为渡江北上做准备。因三江营地理位置独特,这里就成为新四军渡江北上的首选目标。1938年9月,隶属新四军一支队、由管文蔚领导的挺进纵队二支队,在方钧的率领下,从新老洲渡过夹江,攻克了三江营。
1939年1月,挺进纵队再次攻打江中岛屿扬中县以后,三支队在司令韦永义、政治处主任惠浴宇的率领下,270多人从江南聂家滩乘7条木船渡江,经新老洲来到江都县大桥地区,设防于扬子江北岸一带的三墩桥、网子桥、桑家庄、王家井、花家荡、焦家荡等地。同年5月,陈毅从荷花池渡江,在三江营宦家码头登岸,韦永义、惠浴宇等亲自迎接。10月下旬,由叶飞率领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与管文蔚领导的挺进纵队合编,番号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管文蔚任司令员,叶飞任副司令员,张藩为参谋长,吉洛(姬鹏飞)为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团。1940年1月,新四军挺进纵队除二团留守江南外,其余都渡江进入大桥地区,并在大桥老街的刘家大院设立了新四军指挥部。此时,进入大桥地区的新四军已有2000余人。
新四军挺进纵队进入江都大桥地区,引起了日伪军的极大恐慌。1940年2月初,日伪军从扬州、高邮等地调集兵力到大桥“扫荡”,妄图消灭立足未稳的新四军。2月7日,这天正逢农历除夕。一团三营冒着大雪,连夜在大桥镇周边焦家荡、王松桥、曹王寺一带设下口袋阵。次日拂晓,正是农历大年初一,日伪军400余人进入了新四军的伏击圈。战至下午2时,共击毙日伪军数十人,缴获步枪20余支、轻机枪1挺,新四军大获全胜。“新春大捷”是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的第一仗,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打出了新四军的赫赫声威,苏北抗日民心大振,为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留下陈毅与法源寺方丈促膝谈心的佳话。
在统一战线、团结抗战的旗帜下,大桥人民积极拥护新四军。当地爱国民主人士张寿白、袁希伯、马宅山、田山、佘祝山等,纷纷加入抗日行列。袁希伯每天捐出百块大洋,以解新四军燃眉之急。佘祝山慷慨解囊,不仅帮助新四军采购军需物资,还多次掩护新四军干部脱险。军民同心,轰轰烈烈的抗日,奏响了北上抗日的“东进序曲”,为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埋下了一大伏笔。
新四军挺近总队司令部遗址
南临浩浩大江,北望苏中平原,一座“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纪念碑1949年始建于三江营戎家巷(现为三江营村),1982年迁现址(江都港西侧不远处),1999年原中闸乡人民政府予以改建。区划调整后,2008年大桥镇人民政府在现址重新扩建。碑下安葬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二十军一七九团在渡江战役以及抗击英国“紫石英”号军舰中英勇牺牲的85名烈士。碑身上为“三江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1个金色大字,碑座上刻有“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第一站”的字样。纪念碑后面是纪念馆的展厅。展厅不大,但展示的内容极具地域性。从1938年新四军指战员第一次跨上了三江营的土地,到1942年2月初发生在大桥地区的“新春大捷”,再到“紫石英”号事件……无一不是紧紧围绕大桥地区布展的。展厅内安放着一块斑驳的石碑——解放三江营烈士纪念碑,上书“为民除害洒鲜血,烈士英名传千古”14个鲜红大字,以及48位烈士的姓名。这是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前,一七九团全体同志为在解放三江营战斗中牺牲的战友竖立的,算是纪念馆内展出的唯一一件文物。
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碑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大桥镇已是沧桑巨变。十里沿江,道路纵横,塔吊林立,厂房连片。古镇新城,楼群耸立,环境优美,莺歌燕舞。 随着沿江开发的深入推进,大桥这座千年古镇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和活力。有扬州诗人庞春明作诗赞道:“广陵城外有大桥,古镇风情媚生娇。佳宾云集仙作客,水色连天看今朝。”老夫广祥我不会吟诗,但不能不由衷地感叹与赞美:强哉,大桥镇!富哉,大桥镇!美哉,大桥镇!
今日大桥镇
【声明】
本文旨在供读者知晓家乡历史,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我的工作只是整合汇总,整合自顾仁、朱毓麒、朱绍明、程自祥、钟万庆、黄炎庆、渡明等先生的文字及“南京山上人”、“灯火阑珊”、达克等先生的照片,另有部分文图无法追溯作者,于此向有关作者及网站表示真诚的谢意!如果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联系,我会及时审核处理。更多大桥镇及家乡史料,大家亦可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