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开不了悟,毛病就是在博闻强记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师主讲楞严经讲义下150
剖妄出真
所谓解,就是开悟。悟个什么呢?悟人我不二,生佛不二,众生与诸佛不二,性相不二,是万法皆如啊。天台讲的,百界千如,那个百界千如啊,就是万法皆如,就是万法不二,这叫开悟,这个叫解啊。所以我们讲信解行证,诸位千万不要把那个解当做,哎,解大概是经的道理都懂得了,那就坏了。刚才给诸位说了,经没有道理嘛,你要是懂得了,那不就生了邪知邪见了嘛。
解,就是见到诸法实相啦!所以佛说的一切经,给诸位说啊,就像那个指路牌一样啊。禅宗里面把它比作什么呢?比作指月那个手指。哎,经典就像手指一样,指的什么?月亮。啊,月亮。月亮在天上啊,月亮不在指头上啊。你要把指头当做月亮,那不就错了吗?!所以怎么能够把经典,哎呦,经典,这个字怎么讲法,这一句怎么讲法,这一段怎么讲法?哦,我都解了,这个经啊,我都懂了。胡说八道啊!您看开经偈里面,“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啊,在这个经的外面,这个经是一个手指,真实义在天上呢。
啊,那个信解行证,这个才叫解。解了以后,刚才给诸位说的,般若智慧开了。你的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像释迦牟尼佛,入舍卫大城乞食,天天就是日常生活啊,你看,须菩提看出苗头出来了,嗨哟,赞叹“希有,世尊”啦。为什么稀有呢?举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依般若智慧做理论的依据,所以才妙啊,才稀有啊。那个妙的稀有,稀有在哪里呢?再给诸位说得明白一点,一切不执著,一切不分别,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是第一稀有啊。这叫修行!所以悟了以后,修什么?就修一个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一切境界里面,绝不动心,绝无染着。样样都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并不是不接触,接触,而不动心;接触,而了了分明。像六祖大师,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八万四千智慧啊,他不生烦恼啊。我们凡夫,行,行不妙,为什么呢?生烦恼。眼见色,生烦恼;耳闻声,生烦恼。六尘接触六尘境界,生八万四千烦恼啊。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八万四千智慧,那怎么不妙啦?!这真是稀有啊!就这么个道理。你要真正悟了之后,悟了之后,嘿…你就生智慧,不生烦恼,这就是开悟了。如果还生烦恼,不生智慧,没开悟!那不是悟的相啊,悟的相一定生智慧,法喜充满!
那么这个是讲的修因。悟后起修啊,就是这个修法。那么要从本经地位上来说呢,初住菩萨以上。从初住到等觉,都是在修因呢,到如来地啊,才证果。所以这个修,叫妙修行路,然后才能成就妙修之果。那么由此可知,这部经,所说的理论、道理、方法,完全都是趣向如来藏的。我们就比喻说,这是高速公路啊,你找到这个门路,成佛这就快啦。佛的意思正是说,跟阿难与这些大众宣说离言说、离境界,直趣菩提妙行的大道。但是,最怕的啊,就是你这个毛病,习气不除啊。习气是什么呢?就是强记多闻,这是毛病,这是习气。阿难在世尊之会上,确确实实代表了后学大多数人,通犯这个毛病。只晓得强记,只求多闻,那么这个样子怎么样呢?一天一天,增长了名言习气,而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啊,就造成了一种障碍。
那么我说了这些,就是,这个事情是麻烦事,怕的诸位听了之后,好了,那从此以后我就不要再记了。这就是众生的习气毛病啊,处处著相啊。告诉你,有著不得,好,就著空了。啊,不著有了,不著有,著空了。告诉你,空著不得,好,著不得,就著有了。总是两头著。啊,你要不记,我叫你背经,你就背不出来啦。为什么呢?不记嘛,背不出来啦。记,不对啊;不记,也不对。现在在目前背经,给诸位说,要记。实在记不住,记不住就不要记,不要勉强。你看这个方法,多妙呢。如果能强记,这一部楞严经,两个月就背会了,这是最好的。不能强记,背个半年一年,能背下来,也不错。
为什么叫你背呢?这个背,诸位要记住,不是强记,不是多闻。背经的目的,是开智慧,我一再给诸位说,三学三慧啊,一次完成。这个法子,妙极了啊!因为你背诵经典的时候,你心里面不会起妄念,不会起恶念,诸恶莫作啊。心里还想坏主意,那个经怎么能背得成功呢?!那一定背错了嘛。要背得不错的话,心要静,心要专,所以是诸恶莫作。经典是佛的言语,善中至善,背经就是众善奉行。你看,戒律啊,具足了。这个法子妙啊。戒律,一点都不欠缺,三聚净戒,圆圆满满,都在其中了。所以这个话听了的时候,你能够说不惊、不怖、不畏,很稀有啊。啊,那一般持戒的,“那这样的时候,我戒都不要修了,那还得了吗?”他先就害怕了,就恐怖啦。为什么?他不了解这些道理,三聚净戒那些条文,干什么的?都是叫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我们这个背经,已经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这个戒律就具足了。背经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不但是修定,再给诸位说,无量三昧,也统统具足了。这个无量三昧,在此地不必解释啊,我们在华严经里面讲得很多啊。无量的三昧啊,就在背经里头具足了。
那个经文,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个字没念错,一个字也没念颠倒,字字分明,就是般若具足了。你看看,戒定慧,就在背经上,就具足了。可是这个里头啊,你可不能说是,哎呀,这一句怎么讲,那一句什么意思?你一动这个心啊,通通没有了,戒没有了,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所以诸位要晓得这一点,当你背诵经典的时候,你要想经里头什么意思,怎么讲法的时候,或者是背的时候,哎呀,我悟出个什么意思出来了,那真是妄想啊。不是这里说的时候,没有意思嘛,你怎么会悟出个意思出来了呢?那个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啊,你有了意思,不就出了一物了吗?!
那么我都是教给诸位啊,走开悟的路子,真正呢,是从经典里面所说的生信、开解、修因、证果。佛在此地责备阿难尊者,博闻强记,是毛病,是习气,是要不得的。我们今天,还能干这个事情吗?!你们诸位要是从这个地方体会到了,你就晓得我给你讲的话是真实的,我说你们在我讲堂里面听经,有受用。你们听我广播,受用要差一点。为什么呢?讲堂里面讲的,没有一丝毫预备啊。讲经之前,连经本都没有看过啊,这是你们现在大家都晓得的。讲完了,你看看,那个夹子一夹,你们都给我收起来了,再讲的时候,再拿出来。你能听到一点真东西。那个广播电台,现在他要我写出来,呵呵,这一写啊,就落在意识里头了,就要想想,哎,这句话怎么讲法?这就不行了,虽然在文字上深了一点,意思上隔一层。讲台上虽然是胡言乱语,乱七八糟的,意思很真。言语是乱七八糟的,你要记录下来,没体系,不成文章啊,可是意思很亲切,直接的。我教诸位是走真路子。
那么奢摩他微密观照,这个道理啊不能够明了,就是博闻强记,病就在这个地方。那么说到这里啊,我又要教给诸位了。这个学佛啊,经,可以多看,可以多听。但是,不要求多。有一个求多啊,就坏了。随缘啦。譬如我们这个讲堂,哦,讲的东西不少,好多个课目,哎,你遇到了,这个缘很殊胜,都可以听,这些经都可以看,不求就得了嘛。没有求的心,有一念求的心呢,就错了,那就落在名言习气上去了。
那么还有一点呢,你要记住,我所给诸位讲的,处处是启示你,刚才讲了,生信、生解、修因、证果的道路。真正用功怎么用法呢?就是我给你讲的,背经啊!!!照我那个方法去背,从头到尾不起一念,你就这么背下去,你要能背上三千遍,像法达禅师一样,你也就开悟了。我们看看《高僧传》、《居士传》,从前开悟的人那么多,他凭什么?都是用的这个方法。我们现在学佛的人,这么方便,开不了悟,毛病就是在博闻强记,毛病在此地啊。这是众生啦,多生多劫的习气,譬如说这一部经吧,那个意思不懂,念起来枯燥无味,不想念。为你讲解,就是提起你的兴趣,听过一遍了,大意懂得了,就可以了,不必再要去深究,大意懂得就可以了。然后就用工夫,把自己本性里面的楞严悟出来,比起死守释迦牟尼佛的楞严经,那要高明太多啦。要走这个道路。
那么还有一点值得的,也得要深究,一方面用功,一方面深究,那是为什么呢?为了弘法利生,讲给别人听的,这有必要,要深究。如果不是发心讲这部经的,你要在这个里面深究,就错了。实在讲的时候,讲经,深究这一步经典,在初学的时候,是有必要的。可是真正要能讲呢,还是要从自性里头悟出自家的楞严,那个讲了才有味道。啊,所以这个录音带,你们在讲堂听经的这些同修,还用得着录音带吗?!如果再要录音带,听一遍,再听一遍,那你就比阿难还不如,你走的是强记多闻的道路。录音带给什么人呢?给没有机会到我们道场听经的人,给他们的,便利于他们的。我们现在这是,也有几个同修发心,我们真正为了便利别人。所以这些东西,是给没有机会到道场来听经的。这诸位一定要晓得,就是说,要走开悟的路子,真正的学佛,不要学假的。钻在这个名言里面的时候啊,就是这个名字相,言说相里头啊,那是搞假的,不是搞真的。
那么什么叫奢摩他呢?实际上这些名词,前面都讲过的。怕诸位忘记了,在此地啊,略略再提一提。奢摩他,就是自性本来具足,清净心元。奢摩他原来天台家呢,翻作止观的止,那微密观照,就是观呢。所以,天台家呢,是用三止三观来解释楞严经的奢摩他三摩禅那。那么交光大师啊,不同意天台的看法,他有他的道理,因为天台的三止三观,是用的意识,而楞严经里面呢,交光大师提出的舍识用根,他不用意识。那么换句话说,交光大师的看法,这个奢摩他三摩禅那,比天台的三止三观,要高得太多了。因为那就是,三止三观是用的意识心,而他是用的根中之性,他是离心意识,完全是自性里面的性定。自性里面的般若观照啊,叫微密观照啊,那么这是本具的照寂。古德解释是,离妄绝相,叫做微;即相无相啊,叫做密。那么本经这个十番显见,最后这一章,讲到见见非见呢,那真是微密观照。乃至后面所讲到七大周遍,正是离妄绝相。
微密观照,就是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现前,那么这是我们通常讲的真智慧。真智慧现前之后,才谈得上真修,智慧没有现前,那谈不上真修啊。我们这个修行,等于说走路啊,没有上这个轨道,还在摸索,好像是迷失方向了,这个道路还是没走得对。譬如说我们到南部去走高速公路,没上高速公路,都在旁边转,找不到从哪里上去,这就是没见性之前的情形。见了性了,就等于上了高速公路了,那是一直平坦的大道了。那么由此可知啊,开智慧多么重要。如果我们疏忽了开智慧,这个修行,就得是要走迂回的路子,要吃很多的苦头,要惹很多的麻烦。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