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36 先是净、寂到一个相当程度后就豁然大悟了,那就叫顿悟

净空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严经讲义下236

圆彰七大即性周遍地大

可是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这种生活方式,我们在大经大论里面去讲求,哪有时间?!这个是佛法将来传播上越来越困难的地方。所以清朝中叶以后啊,在中国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大家都偏在哪里呢?偏在楞严与法华上,有一生专攻法华的,有一生专攻楞严的。为什么呢?这个经不太大。这个是在清朝中叶以后到民国初年。可是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面,我们看起《楞严经》,还是觉得太大了,经文太长了,不容易摄受,不容易受持。那在我们过去所讲的这些经里面,我们觉得在目前最契机的,大家都希望什么?能够短一点,能够少一点,很少的时间啊,我们就把佛法的理论、方法,都能够明了,都能够得到,这是大家最欢迎的。那么像这样的经典呢,不是没有,我们道场过去讲过的,像这个《永嘉禅宗集》、《证道歌》,这个短。我们印的这个本子啊,里面带着注解,去掉注解的话,那永嘉禅宗集跟证道歌也不过就一万多字啊。《圆觉经》短,《六祖坛经》短,《金刚经》短,那么像这些东西啊,都是现代人非常欢喜受持的。

可是这些经,短是短,义理丰富,与那些大经大论相比,毫无逊色,它只是文字简单就是了。因此,在过去啊,有不少的大德们,以一生的精力,用在这些经上。譬如像金刚经,只有五千字,江味农居士啊,在上面用了四十年的功夫。这个圆觉经,也不过是不到两万字,宗密大师,华严宗第五代的祖师,毕生的精力,专攻它。专攻啊,他有成就。他这个专攻怎么个攻法呢?行解相应。你能够解几分,就得几分的受用。这个受用是什么呢?是把你所解的这个理,在日常生活当中啊,能够提得起观照功夫。就像般若经里面所讲的,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才有用场啊。你经虽然念了,念得很多,你自己日常生活要不相关的话,这个就没有用处了,这就不能开悟了。把那些理论能够运用在生活上,以自己生活来证验佛经的理论,这样才能开悟。而悟怎么样呢?这悟的是,天天有悟处,时时有悟处,就跟起信论里面讲的始觉一样,哎,天天都开始觉悟,都有新的觉悟,这才是真正日新又新啊。就这样渐渐地去证实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本来无一物的真心。先是净、寂,到一个相当程度之后啊,就豁然之间大悟了,那就叫顿悟了。所以由渐才能够到顿,这个是修学的方法啊。佛这样告诉我们,我们中国古来这些祖师大德们都做给我们看,我们自己要能够体会啊,要能够相信,要能够践行。而我们现前所走的路,比从前那些路,是近还是远?能不能到达?不可靠啊。

那么有人称过去的是传统佛学,老的,都是老的办法了,现在要创新,所谓是新佛学。你们想想,佛学里头有没有新旧呢?连因缘、自然都没有,哪里还有什么新旧呢?!有新旧,那我们套六祖的话来说,二法啦,二法就不是佛法啊。佛法所讲的是一,不讲二啊。所以我们能够记住这个纲领,才能够辨别真妄,才不会被人欺骗。佛法里头没有诤见,没有这个新旧,没有古今,也没有三世,真正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虽然如是,又不废弃,天天在修行,每一天读经、拜佛、念佛,做种种自利利他的事业,并不废弃。虽然天天在做,心地又清净。这才叫真正学佛啊,这个才叫做通达义理。

那么佛在本经里面给我们揭示出,因缘、自然,这个两种啊,都是妄心计度分别,所以说,【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只是虚妄分别而已,说说而已,是不是事实呢?不是事实。不但你在法性里面找不到因缘、自然这个意思,就是在一切事相当中,也找不到因缘、自然这些事相。那么我要给诸位说了,好,这个扇子,是因缘生的,这是有竹子、有纸、有人工。你这个解释啊,这是对幼稚园小朋友的解释。为什么呢?他无知,他不懂真实义,只能够从表层上解释。真义是什么呢?真义就是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啊,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什么意思呢?循业发现,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生即无生,灭亦非灭。这个意思说得我们的确不太好懂,但是,这是事实的真相。你要了解了这个事实的真相,你在这个一切法里头,得失的心没有了,取舍的心没有了,一切法里头任运自然,不起心不动念。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在一切法里头起心动念,才会起心动念啊。

那么由此可知啊,当一个人没有开悟的时候,这个悟啊,就是入佛知见啊,这个才行。这个七大是如来知见啦,不是我们,不是九界有情的知见,不要说我们凡夫了,权小知见都达不到。没有开佛知见,九法界有情众生都通通用的识心,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么用的是这个。我们要拿前面的比喻呢,就好比前面佛讲的这个水与冰的比喻,就好像水结成冰,九法界有情众生,权教、小乘、六道,这是如水结冰。那么大开圆解,这是讲在教下,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净土宗里面讲得理一心,这是同样的境界。这个时候怎么样呢?冰就化成水了。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啊,一变就变成妙观察、平等性、大圆镜、成所作了。说的是四个啊,四个就是一个,你要执著一定有四个,就错啦。哪有四个呢?六祖不是说了嘛,一才是佛法,二就不是佛法,那哪来四个呢!所以,四是一啊。我们从这一个心性它的功用上,说出这有四个意思,是一个真性起作用。

正如同我们讲这个菩提心,三心,三是一,一是三。要是真有三个心,那就坏啦,那哪有这个道理!我们讲这三心,我平常讲得很浅,我讲清净、平等、慈悲。那么这个三心,你有一个,必定具足三个。你譬如说我心很清净,可是我有不平等,那你这个清净心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这个心清净,没有大慈大悲,不能慈悲一切,你这个清净心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的清净心,一定是大慈大悲,一定是平等一如。你心真正到平等了,必定清净,必定慈悲。你说我心很慈悲,慈悲一切,你的心一定清净,一定平等。一即三,三即一,不会说是三个里头你只得到一个,没有这个道理的。因为它一嘛,一一得就都得了嘛,它不是二。

因此,四智菩提,四就是一。那么我们就从这个念佛人来讲,就是你念到理一心了。你研究教,就一下开悟了,大开圆解了。这个时候就转识成智。转识成智你自己晓得不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会说,哎呀,我转了,还不知道,没有这个道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自己到什么境界了,别人不晓得。功夫比你高的人,他晓得,他看得出来。功夫不如你的人,看不出来。功夫跟你平等的人,看得出来。起码要跟你平等,或者在你以上的,看得出来。在你以下的,看不出来。

那么在这里,我们要记住,那就是如来藏性就是真性。真性里面是本来无一物的,那么你要是起了见之后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你本来就有见,你再起了一个见解,错误的,这是无明。你要说相呢,也错误的,你造业了。相是什么回事情呢?相是循业发现,非有非无。你看眼前相是什么?非无啊,非无就是有啊。虽有怎么样呢?虽有又非有,不是真有。我们讲刹那生灭啊,就是不生不灭。刹那生灭跟不生不灭,是一个意思,不是两个意思。所以我们没办法悟入啊,往往听佛讲法的时候,就把它看成两个意思,不知道它是一个意思。你譬如佛讲这个因缘所生法,我们不晓得,以为真的是因缘生法,哪里晓得,因缘所生法,跟那个不生,是一个意思,不是两个意思,这就是我们不解如来真实义啊。所以佛的意思啊,他都是意在言外,你从言语上去曲解,决定错误的。所以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那你就得如来真实义了你要是在这三个相里头稍稍着一点点,如来的真实义就得不到了。

实际上如来真实义是什么呢?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法界全体。所以不要又错会了,哎呀,如来,那是释迦牟尼佛他的意思,呵呵,他的意思与我有什么相干呢?!他没有意思啊。他那个意思就是讲的整个法界性、全体法相、无边大用,真实义是说这个。那么什么叫心里面不起见呢?这个不起见就是不起心呢,不起心、不动念。我们把话再说得浅一点,那就是不起遍计所执的这个念,不起遍计所执。不起遍计所执啊,那就不是计度所及啦。在一切相里头要能够不执著的话,那就不是言语能够道了,所以经上常讲啊,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达不到,所以叫你离言说相。想象达不到,所以叫你离心缘相。那么这个离的呢,实际上全是离的妄心,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离了妄心所起的作用,就是四智菩提的作用。这个时候,你六根起的作用,妙观察。你在一切万象上起心动念,就是平等性,平等性就是大慈大悲啊。你一切的动作,都是成所作。你的心的自受用,是一片光明,就是大圆镜。大圆镜智是自受用啊,妙观察、平等性、成所作都是他受用,我们才能入这个境界啊。这就是佛法里讲的实相,就是佛法常讲的第一义谛啊。

如果在教下要不能大开圆解,那么我们的知见,必定还是堕落在众生知见。众生知见是什么?【但有言说,都无实义。】那么我们今天在佛法里搞什么?是不是都在搞着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都落空啦。所以我们要晓得佛说法的本意,就是在破我们的执著。那么经里面显然是给我们破,这是就阿难来说的,因缘、自然两种执著。如果我们讲执著的根本,就是人我执、法我执。什么执著,都是从这个两种执著生起来的。果然把这个两种执著看破了、放下了,七大这个境界,就是你自己亲证的境界,也就是我们自己当前的境界。那就是实相的境界了,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了,凡所有相,皆是实相。

那么你们再想想,凡所有相,皆是实相,跟金刚经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一,还是二呢?是一不是二啊!这才恍然大悟啊。如果是二,那就有障碍啦,理事就有障碍,事事就有障碍。实相跟虚妄,是一不是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以佛法里,你仔细去观察,千经万论,讲一法。讲八万四千法,讲的是一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啊,一多不二啊,这是佛法。也正因为事实如此啊,佛说他一生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法。为什么呢?有说跟无说,不二啊。说即无说,无说即说。那么佛说他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法,有人要说他说法,叫谤佛。如果你意思要真通达了,那个佛天天在说法,说无量无边法,说即无说,无说即说嘛。所以你说佛一生一句法没有说,对的。你说天天在说法,也对的。都没错!你要是不懂呢,你说佛说法,错了,你说佛没说法,也错了。所以你真正达义了,那真是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啊,一丝毫障碍都没有。你要是不晓得这个意思,那就处处都是障碍,处处成障啊。这个经文,这真正是讲到第一义啊。

那么现在呢,我得要征求征求同学们的意思。我们这个楞严经呢,是像这种方式,一句一句的细讲,还是我们选讲,不必一句一句的讲。因为这个经,在过去啊,我们已经有两次讲圆满了的。选讲是什么呢?这个经里头精华的部分,我们拿来讲,天天都是很精彩的。譬如像这个七大的这一段,这一段讲完之后,下面这个火、水、风,这个都可以不必讲了,因为地水火风啊,它性质大致是相同的。空,我们可以讲讲,空、见、识,这个都可以讲讲。底下这个三段,就可以不必讲了。那么这样一来呢,进度就快了。

所以这个经文,不必逐句逐字来讲。好在大家都是老同修,都有相当的根底,自己可以看。如果有问题的话呢,这个很重要,有问题的话,你就提出来发问。这样的话,上一次给诸位说过了,我们哪几个人发心研究楞严的,那我们用的这个本子要统一。这个很重要,本子要统一,就是注解的本子要统一,经文当然没有问题。比如我们用圆瑛法师的注解,我们大家都用他的注解。因为你在里头有问题提出来了,你说在哪一章哪一节,我们一看就晓得,这才方便答复。如果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注解呢,这个答复问题就不太方便了。圆瑛法师这个注解啊,它有个好处,它是深入浅出。就是比较上浅,文字上比较浅,对我们现在人来研究楞严呢,有很大的帮助。古注啊,在文字上都比较深。所以我打算呢,我们这个星期六的楞严,星期五的华严,我们选着讲,但是欢迎大家提问题。

那么华严没问题,大家都用清凉大师的注解。楞严经呢,希望我们统一选注子。如果诸位要用我这个本子的话,这个本子现在是没有单行本流通,这是《楞严开蒙》。我们可以影印,哪几个人要学的话,我们拿这个本子去影印,也可以,这个本子也注得非常之好,也注得很浅。那么这是我要征求诸位的一点意思。另外就是《大乘起信论》呢,我们要细讲,因为那个关系太大了。起信论要通达呢,是一切大乘教义都能通达,它真正是一切大乘经义理的精华,所以那个我们要细讲。不但文要细讲,连注都细讲,这个是值得的。还有一个就是《弥陀经疏钞》,我们要细讲。这是帮助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我们细讲。

除了这两部之外,其余的经呢,我都想呢,我们选讲,我们一段一段来选讲。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受这个时间的限制了。你比如说一部楞严经,我们再讲个三个月、五个月,就可以结束了,我们再选一种经典来讲。但是选的经典,我们都选讲。虽然选讲,同学们这个经啊,要从头到尾去自己看,去自己研究,有问题提出来研究讨论,采取这个方法。这样一来,就很活泼了,不必说一部经呢,哦,要好多时间才能讲圆满。也许这样子,同修们研究的兴趣可以能够提高。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解mp3音源下载网址: http://pan.baidu.com/s/1eSrMFSI  (注:复制网址打开后选择下载,并需要用到百度网盘)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30目录(未完)

231 用分析的方法来见到空,不是见到真空,不能见性

232 如果你自己是毫无信心,这就是佛法讲的业障太重

233 这个心量小就是染污的相;心量大就是清净的相

234 你能三世不妄语,这个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自己鼻尖

235  今天举世学佛之人,绝大多数都是迷惑颠倒的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视频目录01~180链接(未完)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30目录(未完)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