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要义56:即便我們放縱煩惱一千次,但是也敵不過一次的观照
楞严经要义56
楞严经要义56:
净界法师宣讲
讲义117面
辛二、勸真修有益
前面一大科,佛陀讲到我們一念心性,非因緣非自然,即因緣即自然,所謂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后,佛陀讲到应該要真实的去观照,這個道理是让你观照的,不是只是了解而已,你要观照才有力量。為什么观照才會产生功德呢?這以下讲出一個譬喻…
舉例显德
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咒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罗睺母耶輸陀罗,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
為什么要观照才有真实效果呢?這以下讲出它的例子。比方說,摩登伽女這個女众過去生是曾经做一個婬女,所以她本來多生多劫所熏习的煩惱的心是非常的粗重。回到精舍以后,佛陀以《楞严神咒》的力量,來消滅她的煩惱的現行。蕅益大師說:咒力能夠破除邪師,因為它有正氣,而且她听聞佛法如理思惟以后,生起微密的迴光返照,而断除愛欲的种子。所以在整個佛法当中,已经成就一個“性”比丘尼;“性”就是法性相应,或者說是聖道相应的比丘尼。也就是說她整個戒体是一种“道共戒”,因為成就聖道而成就戒体,我們又称為破結使的比丘尼。她本身沒有真正出家,她只是因為“道共戒”,所以叫「性比丘尼」,她能夠入能僧宝之數,但是不是真实的出家众。跟佛陀的兒子罗睺罗的母親耶輸陀罗,她們都能夠在法會当中,同樣的迴光返照,而觉悟到過去生的生死因緣,所謂多生多劫的轮回之因,都是一念的貪愛当作痛苦的根本,也就是一念的攀緣心,才造成這么多痛苦,本來是无一物,何必去惹塵埃?就是一念的攀緣才有這些問題。
結示勸修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云何自欺,尚留观听?」
佛陀就勸勉阿难尊者說:如果你能夠依止現前一念性的微密止观,來修学无漏善,就是我們前面說的正念真如,一种迴光返照不隨分別,那你將來的功德就能夠出離煩惱,甚至於能蒙佛授記,成就初地以上的功德。為什么还自我欺矇,尚且停留在观听当中呢?“观听”指的是六根門頭当中,這种見聞嗅嘗觉知,這种向外的攀緣。
本经很強調「一念熏修」,蕅益大師也強調,一念熏修的可貴,來自於它一种真能破妄。我們舉一個实際例子來說明,什么叫真能破妄,什么叫迴光返照,一念熏修?比方說央掘摩罗尊者,他證得阿罗漢果以后,他老人家去外面托缽,托缽的時候,他到一個長者的家庭,長者很恭敬的把飯菜供養央掘摩罗尊者。但是這個長老就跟尊者說:我們家的媳婦今天生小孩,但是后來难产,這個小孩生不出來,現在非常危急,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一個安胎的法門,怎么樣把這個胎兒順利生出來呢?央掘摩罗尊者說:我從佛陀学佛以來,沒有学到這個法門。這個情況很緊張,就用神通趕快跑回精舍,請問佛陀說:佛陀啊!有一個長者他媳婦生小孩难产,应該怎么辦?佛陀說:你趕快回去告訴他,要他憶念:我從授戒以來,我都是護持不殺生戒的,叫他憶念這件事情。這時候央掘摩罗尊者就秉持佛陀的教法,就回去告訴他。這個女众正在危險的時候,他就憶念,他自從受戒以來,都是很認真的來護持不殺生戒。結果生起一念的悲心,小孩就順利生出來。
我們心中本來是有很多黑暗沒錯的,煩惱會障碍我們的光明,罪业也會障碍我們的光明。但是黑暗最怕的是光明,燈光一亮的時候障碍就破掉。当然這個地方就是你要憶念,就是你的心要产生一种观照,隨著那個東西去观照,你只要生起一种观照,它就會产生功德。西藏的上師曾经讲過一句話說:即便我們放縱煩惱一千次,但是也敵不過一次的观照。說:我過去一直放縱它,又放縱它…放縱一千次,但是只要你有一次的迴光返照,你就可以消滅它。我跟煩惱打仗,我輸你一千次都沒关系,我只要一次成功,我就永远戰胜它。為什么?因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因為煩惱是不真实的,它只就是一念迷情所显現一念的假相。所以一個人觉悟以后,你就永远不會顛倒。
所以佛陀一再強調「一念熏修」,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它是一种真实的力量,妄想在心中雖然纏縛了多生多劫,毕竟它是虛妄的。比方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這個房間有一千年的黑暗,但是你只要一剎那的時間就可以让它光明。這個地方, 佛陀強調因為你的熏修是真实的,煩惱是虛妄的,所以就有出纏、授記种种的功德。這個地方是勸勉我們实際的去修学的功德。
乙二、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观門
蕅益大師把《楞严经》正宗分成六大科,前一大科是「显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這個地方是讲到我們众生本俱,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当下就是隨緣不变,不变隨緣的道理。也就是說前面這一科,把現前一念心性的真实相标出來,就說明了整個《首楞严王》三昧的一個所观境出來了,我們一個修学的目标,我們一個安住的处所“所观境”。這以下的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妙三观門」,就說明了一個能观的智慧,我們应該怎么樣,用什么善巧方便來趨向我們的目标,趨向我們的所观境。前面一科是所观境,這一科是能观智。我們可以這樣讲,前面是一個如如理,這個地方是一個如如智。
解释标題 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观門
显示不生滅,這個“不生滅”就是指的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因為它能夠远離对待,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所以叫不生滅。“本修因”就是当作整個根本起修的真因,因為依止不生滅之真因,才能夠契證不生滅的果觉,依止不生滅当作我們修行的一個依止处。從一個不生滅的心性当中,來修起空假中三观的智慧。那么這三观的智慧,為什么叫妙呢?“妙”是指的不可思议,因為即此一念能念的心中,当下俱足即空、即假、即中三观的智慧,所以叫作“妙”;也就是說依止一心三观而照了一境三諦,最后悟入不二法門,所以也叫作“妙”。
從圓教的角度,從最出初的发心乃至於究竟的佛果,都是以一心三观,來照一境三諦,所以整個圓教都是微妙不思议的法門。這当中以空观來破除煩惱障,成就般若德;以假观來破除业障,成就解脫德;以中观來破除報障,成就法身德。所以在因地叫做三观,在果上就成就三德,而因果相隨順,這就是整個三观的內涵。(分二:丙一、為当机示圓通本根。修学圓通的下手处 丙二、為末世示道場方法 因為末法時代魔障特別多,应該怎么樣來結界,來授持神咒,來破除內外的障碍。前面一科是正修,這一科是破障)
丙一、為当机示圓通本根。
“当机”就是阿难尊者,“圓通本根”就是圓融通達一個修学入門的处所。因為阿难尊者過去生的习氣一向多聞,所以在六根当中,他对這個“聞”有特別的相应。所以佛陀在整個二十五圓通当中,就選擇了耳根圓通,使令他能夠從聞下手,而返聞聞自性,迴光返照,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分二:丁一、歎領述請。丁二、宣示法义)
首先一段是“歎領述請”阿难尊者赞嘆佛陀,赞嘆法的殊胜。而且他表示領會的前面一科的道理,最后請佛陀開示修学方法。
丁一、歎領述請
当机領悟
阿难及諸大众,聞佛示誨,疑惑銷除,心悟实相,身意輕安,得未曾有。重復悲淚,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這段是阿难尊者听了前面一科以后,他的一個心得。阿难跟整個法會大众,听聞佛陀前面所說的,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后,他有以下的功德,他把它表達出來:第一個、疑惑銷除,佛法当中产生真实的信心。在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信心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我們一念心跟諸佛的心是沒有差別的,只是我們有一念虛妄的迷情,就产生虛妄的煩惱,招感虛妄的果報如此而已,所以他对成佛的信心非常的堅定。
第二個(讲到他智慧的理解)、心悟实相。他对這一念心性当体即空,我們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是離一切相的;這一念心性当体即假,它又俱足无量无邊的功德,它是即一切法的;当体即中,他知道這一念心是空有同時,空有无碍,对這一念心的真实相貌,产生了理解,所以感到身心輕安。「身心輕安」蕅益大師說:什么叫身心輕安?因為他能夠調伏麤重障故。我們一般人感到心有千千結,因為我們心中很多的相,向外攀緣以后,得到很多的我相、人相的執取,就感到很粗重。
阿难尊者他真实体悟到,其实相是虛妄的,只有心的性体是真实,所以他把這些相完全放下,就感到很輕鬆、很安穩。而這种感觉是得未曾有,因為他過去從來沒有听過這樣的道理。所以再一次的感到非常的悲痛。這地方的悲痛,是他過去无始劫以來心隨妄转,認賊作父,枉受轮回。一方面頂禮佛足,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他讲出三段的文…
赞嘆感恩
「无上大悲清淨宝王,善開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緣,方便提獎,引諸沉冥,出於苦海!
這一段是赞嘆佛陀的殊胜。「“无上”指的是究竟圓滿,因為菩薩也有悲智的功德,只有佛陀称為“无上”;“大悲”指的是佛陀以同体的大悲的悲心;“清淨”指的是一种智慧。俱足无上慈悲跟智慧的法王,能夠以种种善巧的譬喻跟法义,來開啟我的內心,又能夠以种种染淨的因緣,因為一念的向外攀緣,創造了杂染因緣,也因為一念觉悟的迴光返照,而成就清淨的功德。佛陀以這种向內向外,种种差別的因緣,來鼓勵我生起修学的信心,我雖然无始劫來放縱我的妄想,但是我隨時可以迴光返照,隨時可以成佛。這給凡夫的菩薩很多的信心,方便提獎,來引導我們這种沉淪的众生,出離生死苦海。
這一段是赞嘆佛陀的善巧方便。
修證須門
世尊!我今雖承如是法音,知如來藏妙觉明心,徧十方界,含育如來十方国土,清淨宝严妙觉王剎。如來復責多聞无功,不逮修习。我今猶如旅泊之人,忽蒙天王賜與华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
這個地方是希望佛陀能夠告訴他一個方便的修学法門。世尊!我雖然能夠承蒙前面的如是法音,雖然知道我們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它的体性是清淨本然周徧十方的(這個讲到如实空义),但是它如实不空的作用,卻含育十方如來所成就的四种国土。古德把十方国土,把它判作凡聖同居土,清淨是方便有餘土,宝严是实報莊严土,妙觉王剎是常寂光淨土。一念心俱足整個十法界的依正諸法。如來也多次的訶責我,只有多聞而不生起观照,是不能产生真实受用的,只有信心是不行的,要产生观照;不逮,就是不及,不及真实修习的功德。我跟一切众生就好像在外面流浪的人,整天在外面流浪受著風吹雨打日曬的痛苦,突然間有人送我一個房子來当作一個依止处。受天王(佛陀)送了一個华麗的房子,這房子裡面有很多很多的珍宝,但是要有一個門才能夠进去,才能受用。房子給我了,但是我应該怎么进去,來受用這裡面的功德呢?
求佛指示
惟愿如來不捨大悲,示我在會諸蒙暗者,捐捨小乘,毕獲如來无餘涅槃本发心路。令有学者,從何攝伏疇昔攀緣,得陀罗尼,入佛知見!」作是語已,五体投地。在會一心佇佛慈旨。
這一段就正式的祈請,所謂的三观門。惟愿如來能夠不捨離大悲心,來詳細指示我及法會当中,对整個《首楞严王三昧》圓頓止观,尚且昏蒙不觉者,使令我們能夠捨棄小乘之法,而究竟獲得大乘的无餘涅槃。整個過程当中它最初的下手处,知道這個下手处使令這些初心有学之人,应該怎么攝伏疇昔攀緣,這当然是關鍵,所对治的就是能夠去攝受降伏,我們過去生当中的攀緣。“攀緣”蕅益大師解释,是六根門中念念分別的习氣。六根接触六塵的時候,就产生一种分別、想像,這個人怎么樣,那個人怎么樣,其实都是我們想像出來的。我們自己想像,然后自己去受用自己想像的東西。那应該怎么辦呢?要「得陀罗尼,入佛知見」。“陀罗尼”是总持的意思;“入佛知見”是一种功德相,破除无明證得初地。 蕅益大師說:以“一心三观”的大总持門,來悟入“一心三智妙觉佛果”這個就是「得陀罗尼,入佛知見」。
作以上的言詞以后,五体投地在法會当中,這時候與會的大众,一心一意的期待,佛陀慈悲的開示。這段的经文「歎領述請」它的意思就是說:比方說,前面讲到佛陀送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琴瑟琵琶,一個很好的乐器,這個乐器的確是做得非常的精妙,能夠彈出很好的音声,但是你必須有一個妙指,你要知道怎么彈。比方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心性,我們都知道我們心性,俱足无量无邊的功德,等待我們去開发,但是怎么開发呢?我們要怎么彈才能夠把這琴瑟琵琶,這個音声把它表現出呢?就是最初的下手方便。
這一段古人說:「宁可千世不修,不可一世著魔」。凡是剛開始修学的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你第一步走錯了,你后面再來改,再來懺悔,就非常麻煩,因為先入為主。有一個鋼琴老師,他收学生的時候,他問你一句話:「你有沒有学過鋼琴?」你說你沒有学過,收你一千塊;你說你学過,收你二千塊。因為你学過以后很难教你,你那些不好的手勢都養成。所以我們成佛之道,最好是你一開始就要走对,不要說走得不好再來迴小向大,再來搞來搞去,七弄八弄再上去,那就很不好,你一開始就上高速公路,就上得非常正確。所以這個地方阿难尊者的观念就很对,他了解道理以后,他請佛陀開示,我应該怎么踏出第一步才是正確的,它的道次第是什么。第一步走对,你后面就步步对,你第一步走錯,后面就步步錯了。
丁二、宣示法义
如來正式的宣說指示修学之法,及入門之义。(分二:戊一、经家敘意。戊二、如來正說)
戊一、经家敘意
結集经典的人,敘述佛陀含意。
标所被机
在會安心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觉声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
阿难尊者祈請以后,這時候佛陀的心情是怎么樣?結集经典的人把它描述出來。世尊听了阿难尊者的祈請以后,他生起悲憫心。這地方包括对二种人的悲憫:第一個、一路以來只修学声聞緣觉的小乘之人,他对整個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明白以后,他发了菩提心,迴小向大。第二种人是对初心的菩薩,初发心的也明白這個道理。总而言之,這二种人都是对菩提心还沒有真实很堅固,可能會退转。這指的是在当時與會大众,包括二乘人也包括初心的菩薩。
当來发心 及為当來佛滅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
一方面,佛陀在開示這個法,也考慮到生長末法時代,而发起菩提心的初心菩薩。佛滅度以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我們現在进入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是什么意思?簡单的讲有二种意思:第一個意思,外在的环境是魔強法弱的环境,你所接触的外在人事,都不隨順你修学聖道。你要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你在外面走一圈,对你修道沒什么太大影響,到末法時代,你到外面走一圈以后,对你修行會产生障碍,因為它誘惑的因緣多,障道的因緣多,鼓勵你修道的因緣薄弱。所以從外境的角度,魔強法弱。
第二個從內在的根基來說,障深慧淺,我們之所以會生長在末法時代,去佛久远,表示我們的煩惱障业障很重,智慧的善根也比正法時代、像法時代的人淺薄。從內因為緣的情況之下,構成了末法。
示所說法
開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諸大众:
佛陀為了末法時代,跟前面正法時代的二乘跟初心菩薩,開示整個妙修行路。就是一心三观照一境三諦,來宣示阿难尊者及諸大众。這個地方讲到菩提心,菩提心古德解释有二种:一個“愿”菩提心,一個是“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他基本上只是停留在信解,他的菩提心基本上还沒有調伏心中的攀緣,所以是容易退转的,所以叫「慧自在」。到了“行”菩提心的時候,他的菩提心有无漏的戒定慧攝持,他沒有攀緣心的障碍,所以他的菩提心是堅固的。這以下,佛陀針对這些菩提心还沒有自在的人來发明這以下的道理。就是這個人还搞不清楚狀況,這個家找到了,不知道該怎么辦的。
戊二、如來正說 正式宣說圓頓止观的方法(分:己一、总示因心 。己二、別显修證) 己一、总示因心 先作攏总的指示,因地发心的相貌(分二:庚一、正明二义。庚二、決通疑滯) 庚一、正明二义。正是說明二決定意(辛一、总徵。辛二、別释)
辛一、总徵
「汝等決定发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決定义。云何初心二义決定?」
汝等是包括與會的大众,也包括末法時代的初心菩薩。說:你決定要发起菩提心,你真实的要追求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來修菩薩道,成就无上菩提之果。对十方如來所成就的妙三摩提,“妙三摩提”就是《首楞严王大定》,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一心三观,照了一境三諦。你能夠生起精进勇猛之心,這時候你应該要先明白一個道理。明白什么道理呢?先明白「发觉初心,二決定义」,当你发起觉(菩提)最初的那一念心,你一定要产生二种決定的理解。
什么是「初心二決定义」呢?“決”一种抉擇的意思,智慧的观察;“定”是种決定的理解,不能改变;“义”就是义理。你在剛開始修学的時候,你要去好好的观察這二种的道理,而生起堅定的理解,來当做你修道的基礎,所謂的「道前基礎」。佛陀在讲修行的時候,他先一個总相的說明,道前基礎,好像蓋房子先把基礎打好,然后再蓋一樓二樓。
辛二、別释 個別解释二決定义(分二:壬一、应審观因地发心。壬二、应審詳煩惱根本) 壬一、应審观因地发心在修学圓頓止观之前,应該審查观照,你這一念心是真实的还是虛妄的发心(分二:癸一、总勸審观。癸二、正示審观)
癸一、总勸審观
審观发心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捨声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应当審观因地发心,與果地觉為同為異?
佛陀招呼阿难說:第一個決定义就是,你跟一切众生要真实的捨離二乘的修学方法,而发心修学菩薩乘,來圓滿自利利他的功德,最后成就諸佛所證的,所謂的“圓三諦理”。你应該好好審查你因地的发心,跟諸佛果地的觉悟,是相同还是不相同;你剛開始在因地所发心的是真实的,还是虛妄的?
勸修无生
阿难!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无有是处!
假設我們因地的发心是追求一种生滅心,心本來沒有生滅,但是你心中产生一個相以后,就生滅。你心中去追求外相,追求來生的福報,追求今生的福報,你心中追求一個有為的事相,這個就是一种生滅心。心本來是沒有生滅,但跟相結合在一起就变成生滅,你当作這樣子是一個最初的发心的話,而最后你是追求諸佛一种不生不滅的功德,那是不可能的,因果要相应!有一個西藏上師說,我們整個成佛之道,最初一念发动的力量,是從菩提心发射出來的,你最后的成果还是回到這一念的菩提心。你就知道這個菩提心有多重要,它身為一個整個修学的发射點,最后还是回到這個點,它等於是整個修学的一個根本。有一個人問一個雕塑大師,他就站著看這雕塑大師做雕塑。本來是一個木頭,雕塑大師拿這一個刀子,就這樣左砍一刀右砍一刀,诶!七砍八砍就把這馬的頭劃出來了,二個眼睛炯炯有神;诶!再砍一下,馬的四隻腿也把它做出來了,腳看起來是栩栩如生,最后尾巴也出來了。這旁邊的人就問他說:這本來是一塊木頭,你怎么就能把它做成馬呢?雕塑師說:其实我心中是先有個相,我心中是先有一個馬的相狀,然后才把這個馬雕出來。
我們做什么事,都是心中有一個愿景,你心中設定一個目标以后,你大概所有的修行都往那個方向匯归。你今天是想一個馬,最后你不管怎么做,它一定还是個馬,不可能变成一隻狗。你今天发愿做一個人,你所有的修行,全部都往這方向走。蕅益大師讲:你发心為菩提,一切法趨菩提;发心為名利,一切法趨向名利。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剛開始第一個,你為什么要修圓頓止观,你的目标在哪裡?因為它會構成你未來整個修学的一個方向。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要以不生滅心,來当做你发心的地方。
癸二、正示審观
正式來观察生滅心跟不生滅心的方法,应該怎么判断?什么是生滅?什么是不生滅? (分二:子一、立喻。子二、示法)
子一、立喻
有作必壞
以是义故,汝当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变滅。阿难!汝观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
這以下佛陀讲出一個譬喻說什么是生滅,什么是不生滅。也是因為這樣的一种因果相应的緣故,如是因、如是果的緣故,你应当好好的去观察明了這一切有為的器世間,包括万事万物。只要是可做之法(有為的),他有生住異滅,有生起、有变化、有消失,只要有生起变化消失的,最后一定會变化就會消滅。這些有為的可做之法,到底有什么東西是不滅的呢?你看房子蓋了幾百年后,這個房子消失掉了,一棵樹生起來,沒有多久這棵樹也消失掉,這是生滅法。
无作不壞
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終无壞滅故。
但是我們終究沒有听聞,虛空有爛壞的情況。為什么這樣讲呢?因為虛空是不能創造出來的,它本來就沒有生,自然就沒有所謂的变化,最后也就不會消失掉。這一段,蕅益大師他讲到一個观念:他這句話的观念在「汝当照明」這四個字。蕅祖說:佛法的修学在於內心的觉悟,而這個觉悟一定要你自己去观照,別人不能取代你。你看佛陀說「汝当照明」,你应該要好好的去观察,不是我幫你观察,是你自己要观察,观察什么是生滅的,房子是生滅的、樹是生滅的、但是虛空是不生滅的。一种是可造作的,一种是不可造作的,先把這個观念找出來,而且這個观念是你自己要去观察。
子二、示法
這地方的譬喻就正式的把它显示在我們的五蘊身心,什么是生滅,什么是不生滅。把前面的譬喻,把它显示在身心世界。 (分二:丑一、簡妄生滅相合可作喻。丑二、依无生滅性合虛空喻)
丑一、簡妄生滅相合可作喻 揀別虛妄的生滅它來合前面,可作之法的譬喻。(分二:寅一、指妄总标。寅二、約义別释)
寅一、指妄总标
四大之体
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煖触為火,动搖為風。
這個地方跟前面有关系,就是观相元妄。只要你心中有一個相狀,追求一個我相、追求一個人相,這個都是生滅的。比方說:我們現前的色身,這种堅固之相是地大,包括肌肉筋骨;濕潤之相是水大,包括我們的津液、精血;煖触之相是火大,包括我們的燥熱溫度,动搖之相為風大,包括我們氣息的運转。
糾纏成浊
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觉明心為視、為听、為觉、為察、從始入終,五疊渾浊。
由此四大相互的纏繞,交互的作用而产生一個色身。說:你的內心世界是清淨本然,怎么就有色身呢?就是你一念妄动以后有四大,有四大以后相互的作用,就变成一個色身。有了色身以后就「分汝湛圓妙觉明心」,就产生了區隔,六根的作用就把我們不生不滅的本性相結合,就产生了六根的作用。就分成在眼叫作視、在耳叫听、在身叫觉、在意根叫察。從最初的流转到最后的成佛,就構成一种五重的渾浊之相。我們一念心性,因為一念的妄动而产生第八識的相分(四大之相),而這相分的牵动就产生第八識的見分,而構成一個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識。這就是因為我們追求相狀,就構成一個生滅的開始的阿賴耶識。
寅二、約义別释(分二:卯一、通示浊义。卯二、別解浊名)
卯一、通示浊义 先攏总的解释污浊之义。前面說「五疊渾浊」我們身心世界有五重的渾浊相狀。
法体圓明
云何為浊?阿难!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碍,二体法爾,性不相循。
什么叫做污浊的涵义?阿难!比方說,有一盆清澈的水,這個水的本質是清潔而沒有污垢的,本來就清潔的。蕅益大師解释說:這清潔的水比喻的是「法性的五蘊身心」。
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碍
就在這清潔的水旁邊有一個大地,這大地上有很多的泥土灰塵細沙之類。這是比喻九法界虛妄的五蘊身心。塵土灰沙這一類的東西它的本質是障碍的,也就是說清水跟沙土這二种本質,是不互相隨順的。因為一個是无障碍的,一個是障碍的;一個清淨的水,一個是有障碍的沙土。先讲出這种差別,以下再讲這二個之間的相互作用。
因執成碍
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潔,容貌汩ㄍㄨˇ然,名之為浊。汝浊五重,亦復如是。
這時候有一個人,他把地上的泥土跟灰塵拿起來,就把它投到清淨的水中,這時泥土跟水就混為一体,這時候會产生什么樣的作用呢?塵土失去了它的一個障碍的体性,因為塵土跟水在一起,它多少也能夠流动,清澈的水也失去它清澈的本質,它的容貌開始变得昏暗,变得遲鈍,這個就是污浊的含义。而我們身心世界五重的污浊,亦復如是。這一點在整個修行当中是很重要的,当我們在了解我們身心的污浊的時候,從佛陀這一段经文來看,就是說:所謂的“污浊”是我們本來是一個乾淨的水,后來丟了泥土下去,把二個攪拌以后,水跟泥土混合以后变成污浊;本來是一盆乾淨的水,后來把它丟泥土下去。蕅益大師解释說:其实這個意思就是,清淨的水也就在污水当中。我們的五蘊身心的確很污浊,但是你離開了五蘊身心,你絕对找不到那真实心性,你找不到!因為五蘊身心現在跟你的清淨本性二個混在一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清淨的水当中有泥土,泥土堆当中也有清淨的水。
這話什么意思?我們起的一個貪欲的煩惱,或瞋恚的煩惱,這個煩惱当中其实有清淨的本性在裡面,清淨的本性也有煩惱在裡面。佛陀在讲一個观念,什么观念?從本经的角度,它不強調断煩惱,断煩惱就完了!你看小乘讲断煩惱,大乘佛法非常反对讲断煩惱。小乘佛法动不动就把第六意識給滅掉,你第六意識會起煩惱、會打妄想,我就從現在開始什么都不想。其实不是這樣子,因為你那污浊的水裡面,有清淨的水在裡面,這很容易錯損菩提,大乘佛法是讲「转煩惱」。諸位要知道這個“转”跟“断”是不一樣的,煩惱起來你要转它,转念念佛或者迴光返照,「你從什么地方來?」把煩惱的勢力转到去拜佛,转到对諸佛菩薩的皈依,对众生的悲愿,這個是個“转”字。 這個地方大家要掌握這個思想。
所以為什么我們這個地方讲「不迷、不取、不动」,第一個、“不迷”迴光返照,然后再把這煩惱的勢力转到三宝的勢力去。佛陀解释這“污浊”的意思,蕅益大師說:這一段经文的重點在「清淨的水全部都在污水之中」,你把污浊的水滅掉了,清淨的水也沒有了。佛陀前面在讲理想化佛性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但讲到現实面讲到人性的時候,佛陀說:我們這一念心是「真妄和合」,真中有妄,妄中有真。那我們怎么去转,這以下的方法就很重要,怎么转煩惱成菩提?
楞严经要义50:你跟人家爭对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你已经浪費時間了
楞严经要义51:你的情緒变化很大就是你的心还是在外境上活动,沒有真正安住
楞严经要义52:初学者你对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
楞严经要义53:要站在心性的角度及历练的角度來面对生命,不是用受用的角度
楞严经要义54:你能夠观照達妄本空,修行可以說達到日劫相倍的效果
楞严经要义55:凡事盡心盡力,但面对結果的態度是保持自然,成敗交給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