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法明门论表解09 : 用善心解脱的心理你所到之处都是善的,用恶的念头所感的都是痛苦的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6.01)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6.13)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百法明门论表解09

百法明门论表解09

慧律法师主讲

1991525

高雄文殊讲堂

我坐在那个地方觉得好笑,唉呀!太好笑!就是为一个右转,所以,没有学佛的那种浮躁、那种轻浮、那种不满,每天都过着惩罚的日子,你要先学习寂静,寂静就是善于保存自己的修养,怎么样使你的……令你的心不受到影响,没有寂静的功夫,你谈不上修养,也谈不上超越解脱。

再来看23页的:26第五识五义表

 

 第五识五义表,就是【前五识相似五义:一、俱依色根:五识俱依色法五根。】色法就包括色、声、香、味、触、法的五根。【二、俱缘色境:五识所缘五境,俱为色法。】都依照五根,就是我们肉眼、耳朵的神经系统、鼻、舌、身,所以,第一个是根,第二个是境,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那么,第二个是境就所谓色、声、香、味、触、法。【三、俱缘现在:五识皆不能缘过去、未来之法,唯缘现在。】眼睛看目前,它怎么能够看到过去呢?所以,这个都是缘着现在。【四、俱为现量:五识皆无比量之作用,唯只现量了知所缘。】现在这就桌子,桌子就桌子,眼睛看的就是桌子,这是墙壁,墙壁就是墙壁,现量就是说不是比量,也不是非量。【五、俱有间断:】俱有间断,【五识皆待众缘而起,故起时少而有间断。】

24页,27八识生起诸缘表

  

 ◎八识九缘偈——眼识九缘生,耳识惟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

【八识】,九缘、八缘、七缘,有的五缘、有的三缘、有的四个缘。

就【眼识】来讲,眼识就是眼睛能够见到东西而产生作用,必需借着【九】种条件。第一、眼睛必需有距离:【空】,第二、眼睛必需要有光线:【明】,眼睛必需要有眼【根】,没有眼睛你怎么能够看得到啊,没有这个肉眼的眼根你怎么能够看得到啊,【境】界,没有境界你看什么,当然要有境界,【作意】那就产生心所法,善的或者是恶的或者是无记的;作意,还有依靠【第六】意识,还有依靠【第七】意识,还有【第八】意识,当然,最后一定要有【种子】,没有种子,哪里有眼识,这一定的道理,种子可以说要加,也可以不必加,为什么?一定要种子嘛,没有种子的话,哪里会产生眼识,意思就是眼识有眼识的种子。

【耳识】就借着【八】个缘,就可以听得到,耳朵有【空】,当然,要有距离才听得清楚嘛,要不然,你把这个声音都放在耳朵旁边,像咚、咚、……你是在讲什么他怎么知道,所以,要有距离,可是,听声音不需要光线,不需要光线,你进入一片漆黑的房子里面,你可以随时放这个录音带,也可以听得到,耳朵要【根】:肉耳,耳朵:肉做的这个耳,耳根,耳根要声的【境】界,听了这个声起善、恶念头,【作意】:作意就是五十一种心所里面,可意声、不可意声,听得满舒服的,听得不顺,就起这个贪、嗔、痴,或起这个善、恶的念头,耳识要依靠【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还有【种子。】

【鼻识】呢?鼻子不需要有距离,鼻子有距离,你怎么闻的到,说我这鼻子没有接触到这个香,说:嗯!好吃!好吃!六合路里面的东西炒得香喷喷,然后,这里说:嗯!好吃!有距离,这根本就打妄语,这个鼻子它一定要闻到味道啊,闻到味道啊。再来,鼻子并不需要光线,也不需要有一个隔开、隔阂,这空就是一种距离、一种隔阂,也不能隔开,你要隔开的话,就闻不到东西,不能直接接触到这个鼻黏膜,那不能接触到鼻黏膜,你就感受不出来,鼻不需要光线,哪有这个相续还需要光线的?有光线才闻得到香味,那没有光线就闻不到香味?所以,这个都没有,不必借重着这个。再来,就是【舌识】跟【身识】,都是【七】个缘,舌跟这个鼻是一样的,也不需要距离,也不需要光线,就可以作用,身体也不需要距离,也不需要光线,接触嘛,身识就是触的意思,身识就是接触嘛。【根、境、作意、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种子。】

再来,【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不需要什么空间,也不需要什么光线呐,你随时坐着,你第六意识都可以作用啊,第六意识【根】:意识根,这个意识的根,那就是第七意识,第六意识的根就是指第七意识,这个指第七意识。再来,【境】,第六意识有时候借着境,有时候不必,所以,有时候是自己幻化起来的境界,有时候不必,所以,这个境还是要写下去。再来,【作意】,最多的五十一个心所,统统跟第六意识有关系的,因为,第六意识本身就是意识嘛。所以,第七意识本身就是意根嘛,上面有一个根,第一个就是根。第六意识第三个,意识有“五”个缘,第一个缘就是“根”,意根就是指第七意识嘛,所以,第七意识这里也空起来,第六意识本身就是第六意识嘛,第七意识就是指意识的根嘛,第六意识的根就是指第七意识嘛,所以,第七意识也必需空起来嘛。再来,【第八意识】,第八意识。【种子。】

再来,【末那识】,这个末那识有【三】个缘,这末那识是以……记住!要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见分,那么见分是攀缘相分的,那么,意思就是第八意识本来是见、相二分,还没有强烈地执著,那么,它加上一层执著,就是表示第七意识,所以,第七意识叫做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见分,所以,第七意识的【根】,末那识这个根,这个根是指哪里?仗着第八意识来的,末那识它没有一个第八,末那识的根本从哪里来呀?那就是从第八意识来的,末那识本身就是第七意识。再来,第六意识,末那识它根本就不需要靠第六意识嘛,所以,第六、第七、第八就没有嘛,因此,末那识就是根,就是第八意识,【作意】就是心所,当然,第七意识,这个末那识当然要作意,有一些心所相应。最后那就是【种子】,最后就是种子,一定的嘛!八识一定要有各个……八识的各个识的种子,眼识有眼识的种子,耳识有耳识的种子,每一个种子都不一样,八种识有八种识的种子,所以,末那识借着三个缘。

【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根】,根,这根,种子最后一个根,这个种子就是指无明,无明,这阿赖耶识的根,阿赖耶识从哪里来呀?我们饮水思源,我们追求到最大的根本,为什么是第八意识?第八意识的根本是什么?那就是无明啊,他没有无明,他哪里有什么第八意识,没有无明就没有,所以,这个阿赖耶识的根,那就所谓的种子,这种子就是我们所讲的一切的无明,一切的无明,因为,无明而产生无量无边的种子,所以,第八意识的根就是无始劫以来的无明,生相无明,再来,阿赖耶识的【境】,境就是相分,阿赖耶识当然有境啊。

所以,再来,阿赖耶识的【作意】,它当然有起心动念,但是,它不强烈,但是,还是要作意呀,作意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都不可以缺少的呀,阿赖耶识有阿赖耶识的【种子。】为什么?人有人的种子嘛,要投胎人嘛,八识里面,天有天的种子,投胎成天嘛,猪有猪的种子,投胎成猪嘛,阿赖耶识的种子不一样嘛,种子不一样,所以,你变成人的话,阿赖耶识就转变成我、法二执啦,再来就是眼、耳、鼻、舌、身,你变成猪的话,那就是猪头猪脑的啦,是不是?完全不一样啊,看你第八意识怎么转,然后,末那识就跟着转,然后,再来就是六识就跟着末那识转,所以,你一变成猪的话,或者变成其他的动物,那么那种执著又不一样的了。

【八识九缘偈:眼识九缘生,】眼睛要看到,要能够分别得清清楚楚,要靠着九种条件而生的,眼识九缘生。【耳识惟从八,鼻舌身】这【三】个,是必需仗着【七】个缘,【后三】:后三就是后面的三个,就是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五三四。】五三四就是说第六意识是五个缘,第七意识是三个缘,第八意识是四个缘,叫做后三五三四,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加一,如果再加上一个等无间缘,那么从头到尾再加一个缘,那么眼识就变成十个缘,耳识就变成九个缘,鼻舌身就变成八个缘,意识就变成六个缘,末那识就变成四个缘,阿赖耶识就变成五种缘,但是,因为等无间,并没有加进去,作用一定要连续看嘛、连续作用,没有连续作用的话,它哪里会作用,是不是?所以,若加等无间缘,那就是从头再各加一,从头各加一。

  

28一、三性表解

 

三性,【三性:㈠善】性,或者是【㈡恶】性,或者是【㈢无记】性。

【㈠善】性就是【——能于此世、】此世就是这个世,【他世】就是来世,【俱顺益故名为善性,】俱顺益就是……这个俱顺益的意思就是说什么都对我们有好处啦,比如说投胎成人,那么很好嘛,还不错,天,也满不错,福报大嘛,今生今世能够使我们好处,或者是来世对我们有好的,就是善性【能感乐果。】

那么【㈡恶】呢?【——能于此世、】你作恶,你悭贪不舍,你杀人放火,你胸量狭小,你所过的日子,你就注定要苦恼无量,你就注定的,你就把自己判处死刑,所以,一个内心怀恶的人,你不必让他痛苦,他就会过得很痛苦的日子,一个胸量很大的人,你要让他痛苦也不可能,也不可能,所以,这个恶出自于人而伤害自己、伤害于人,一定的道理,你用善心的解脱的心理,你所到之处都是善的,你用恶的念头来……不但今生今世,【他世俱违损】,作恶多端,当然果报逃不掉,【故名为恶性,】名为恶性,【能感苦果。】所感受到的都是痛苦的,能感苦果。

再来,就是【㈢无记】,这无记比较详细,分为:【⑴无覆无记、⑵有覆无记。覆者,】就是一种遮盖,遮盖。【障、蔽义。】蔽就是一种遮盖,染污的意思,盖住我们的本性:覆,【于善恶二性不可记别,】第八意识就是这样子,第八意识也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是不是?因有善、恶,果为无记,所以,善、恶性不可记别,所以,【无感果之作用,】没有感果,因为别人作用,然后,别人造善、恶,放在他里面的种子,变成了第八意识的种子,是很冤枉的被引导去受这个果报,所以,它没有感果的作用,【不障蔽圣智及本心,】本心就是见,就是我们的本性啊,【故名。】无覆无记,这是指第八意识。

有覆无记那是指第七意识,【其体染污,障圣道智,】障圣道,【不令生起,】不会让我们生起,所以,会障碍这个圣道。那么,【覆蔽依他起心,不令清净,名有覆无记。】因为覆蔽就是……依他起就是缘起里面,缘起,一切缘起法里面统统盖着,没有办法悟到这个空,没有办法进入这个解脱,所以,不令清净,我们一直想要清净,可是,它没有办法,名叫做有覆无记。简单讲,无覆就是不会遮盖圣道,但是,无记就是没有强烈地善、恶,有覆就还会遮盖圣道,但是,它也没有强烈地引导的作用,因为,第七意识遮盖着,但是,它没有作用,它不是像第八意识可以去流转这个生死,它一造业完了就没有了,剩下就第八意识在受苦,所以,这个叫做有覆无记。

二、有为、无为与有漏、无漏之分别

一、有为、无为之分别(诸法之哲学的分类)

为者,造作之义。依因缘而作为,有生灭变化之法,曰有为法,反是曰无为法。有为法为现象界,无为法是本体界。

二、有漏、无漏之分列(诸法之迷悟的分类)

漏者,漏泄义,持烦恼言。谓烦恼自有情六根时常漏泄,能使有情留住生死,流转三界。有此漏者,名有漏法。反是名无漏法。

这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名词。什么叫做有为?

【㈠有为、无为之分别(诸法之哲学的分类)为者,造作之义。】这造作分三个就是身、口、意三种造作,凡是造作离不开身、口、意,身体的造作、口的造作、意念的造作,这都是有为法,【依因缘而作为,】仗着这个因缘法,借着种种条件而产生作用。所以,【有生灭变化之法,曰有为法,反是曰无为法。】其实,也不能讲反过来,有为法当下空性就是无为法,就是于一切因缘法里面不执、不著、无求、无念,这个就是无为法,所以,讲反过来讲是方便讲,而如果这个法变成有为法,要反过来那还是有为法,反来反去还是有为法,所以,就唯识学来讲,百法来讲,这样讲是对的,有为法反过来当然就无为法,恶反过来那就善的嘛,生死法反过来就是不生不死法嘛,这是方便讲。【有为法为现象界,无为法是本体界。】而现象界当体空就是本体界,而本体界起作用,当下就是现象界,所谓现象界就是一切有为法,本体界就是无为法,当下空性的无为法,所以,有为法所谓的烦恼,无为法所谓的菩提,烦恼就是即菩提,当下就是。

【㈡有漏、无漏之分别(诸法之迷悟的分类)漏者,漏泄义,指烦恼言。谓烦恼自有情】;有情就是众生,烦恼是来自于众生的【六根时常漏泄,】跑出来,跑出来,修行就是悟,千万不要让烦恼跑出来,【能使有情留住生死,】继续【流转】欲界、色界跟无色界:【三界。有此漏者,名有漏法。反是名无漏法。】

三、百法有为、无为表

【百法:㈠九十四法】是【有为;㈡六法】是【无为。】

翻开大张的(31五十一心所法、性业)表,29页,这个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统统是心所法,统统叫做有为。翻开前面的16页,16,我看一下(13五位百法事理,别总二门唯识表)。看哪一个表?1414(10五位百法表)比较清楚。

 

我们刚刚看的是51个心所法。再来,看心王有8个,心所法刚刚讲过了51,大表那个,色法11,心不相应行法24,心王、心所、色法、心不相应行法,这个统统九十四位,有为法。然后,最后你看,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这是六种无为法。

三、百法有为、无为表  

好!翻过来25页,【百法:㈠九十四】个【法——】是【有为——】是属于【事相】,是【(现象界)——】它是属于【用——】它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借着缘起,缘起是属于【俗谛。】俗谛,俗谛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立一切法,立一切法,众生是烦恼法,烦恼法。那么,圣者叫做妙有;妙用,这一切的因缘法,六根、六尘、六识,在众生位来讲,统统是让我们烦恼的;但是,就圣人来讲,就是妙用无穷,你烦不了他的,这些对他没有作用的,他就是借着现象界;缘起法来普度众生。你不借重缘起法,这烦恼法,那你怎么办呢?菩萨能够逃离开这个吗?那也不可能啊。所以,九十四个法对众生来讲,没有修道来讲,那是属于烦恼的,依他起性是属于缘起的,俗谛的。

那么,【㈡六法——】的【无为——】是属于【理性】,是属于【(本体界)】,这是哲学讲的,现象界跟本体界是哲学讲的,【体】,体是佛教讲的,【圆成实性】:圆满成就,实就是不虚假的、不是生灭的,【真谛】,真谛就是空一切法,俗谛就是立一切法。【中谛(不二)】:真、俗二谛圆融无碍。26页。

四、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三性关系表  

【诸法:】分成【㈠有为】法跟【㈡无为】法。

【㈠有为】法分成【⑴有漏】跟【⑵无漏】,为什么呢?因为,有为法的话,当下缘起,缘起依他起性,有漏、无漏是属于依他起性,到最后清净才叫做无漏法,才叫做无漏法。所以,有为法分成有漏跟无漏法。但是,【㈡无为】法就只有【无漏】法。

简单讲,【㈠有为】法依他起性,包括了一切。所以,这个【⑴有漏】又包括了【善】的有漏、【恶】的有漏,还有【无记】的有漏,那么【⑵无漏】法:纯【善】,纯善,所以,用这个善字,我觉得并不是很恰当,无漏应该用纯善是净,清净的善,它会让人家误会说行善就可以成佛,错了!行善不能成佛的,行善怎么能够成佛,看哪一种善就对了,你行有漏善,那就人、天,你行无漏善,就对了,就纯净的善,无漏善那就正确了,无所执著的善。

再来,26页的。

五、诸法之道德上的分别表

 

【三性:】就【善、恶、无记】。

再来,【无记——】又分成【有覆】无记跟【无覆】无记。所以,善、恶又分成【善、恶】,有覆无记跟无覆无记。

底下,这个恶跟有覆无记是染的,无覆无记是属于无记性,所以,【善、恶、无记】又变成【染】跟【净】,无记跟善是净的,所以,一目了然,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那么,无记性因为没有强烈地善、恶,所以,它是属于净的。

心所法   

再来,【心所法】,心所法,心所有法,我们前面讲的就是所谓的心王啊。再来是讲:

29心所法具有三义

一、恒依心起…………要心为依,方得起故。

二、与心相应…………触等恒与心相应故。

三、系属于心…………触等若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触等故

【一、恒依心起——】就是永远要跟着心王才起作用,心王就是八识,八识心王就像王一样的啦,这八个识就像王一样,那么这些善的心所,其他的51个心所,就像什么?就像大臣陪伴着他起来,恒依心王而起,【要心为依,方得起故。】要就必需,必需要借着心王为依靠,它才起作用,这就是心所有法,附带的就是了,心王所附带的东西。

【二、与心相应——】当然与心相应嘛,【触等恒与心相应故。】那你不与心王相应,你跟谁相应啊,第一个跟心王同时起来,第二个、你就是必需要与心王相应,不能与心王相应哪里叫做心所法。

【三、系属于心——】它是属于心,【触等若与何心生时,便属彼心之触等故。】与善触、恶触,那都是属于心,看你心是什么心王,与何心生起来。触,所以,触等如果与什么心产生,便是属于彼心的触。

30心王、心所差别表   

 再来,【缘境:总相】当然包括【心王】跟【心所;别相】就是只有【心所。】心所来讲。

总相:心王——【譬如画师】,能够绘画的,【作画先绘轮廓——】先画这个轮廓出来,学过这个美术的,画工的人,画画的人就会知道,先画出轮廓出来,【如心王眼识对境,】心王,因为,眼识也是属于心王的一分嘛,八个心王嘛,心王有八个: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嘛,就举眼睛来对这个境界,这个心王来讲,【缘色为青。】就是属于青色的啦。

再来,就心所——【譬如弟子学画,】弟子跟在后面,跟在师父的后面就是弟子嘛,比如说,弟子学画画,学这个画,怎么样?【后添色彩——则心所于青色分别】,有【浓】的青色,有【淡、】的青色,有【美】的青色,有【丑。】的青色,这个叫做别相。所以,单单青,就是总相包括一切,但是,里面又分浓淡、美丑,那就是别相了,心所也是这样子。单单整体性的观念就是心王,细加分别,那么就叫做心所;这个别相。

好!翻过来,那么这个29(31五十一心所法、性业表)51个心所法,后面会一一讲到,我们在这里不重覆。

31  五十一心所法、性业表

好!再翻过来31页,31页。

32性业释义表

【名】相,【性】跟【业】有所不同。

它的【义】,道理。第一个站在【释义】的角度。

【性——】是【体性,自体之亲作用。】体性,为什么亲作用?强有力的力量。【业——业用,自体之疏作用。】疏就是力量比较小了,业用,自己体性所产生出来的疏的作用。所以,亲、疏是站在用比喻来讲,比如说,这是我的亲戚,这是我的亲戚,我们最亲的人:父亲、母亲、兄弟姊妹是最亲的嘛,手足最亲的,那么疏呢?就是比喻,比如说我们远亲,这是爸爸的姊姊,这是姑妈,姑妈那边的亲戚,例如:姑丈,姑丈的弟弟,姑丈的弟弟,那不晓得要叫什么,不晓得,那就是远亲,离我们太远了,疏就是用比喻的。所以,亲的力量大,疏的力量(小),是这个意思,亲疏的。

【譬喻(一)】。再来,【(性——)如火有暖性】,这个火有这个温和性。但是,【(业——)如暖性】起作用的话,【有燃烧作用。】煮饭、炒菜,你还是要有作用。

再来,第【(二)】个譬喻。【(性——)如桌椅、钟磬】有的【以木】,体质有的用【铜为体。】但是,【(业——)如桌椅、】有桌子的作用,【钟】有钟的作用,【磬】有磬的作用,【各有作用。】所以,我们要了解,性跟业不一样,业应该加一个用:业用。性应该加一个字叫做性体。这样就更清楚了,就是性体、业用。

33遍行五心所表解

遍行  周遍行起义。遍四一切,心得行故。(四一切:一切时、三性、八识、九地)

【周遍行起义。】什么叫做周遍行起?诸位!看底下,【遍四一切,心得行故。】意思就是说【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三性、】;善、恶、无记,【八识、】都要用到五遍行,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九地】就是把三界画归成九地——①五趣杂居地——欲界六个地(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六欲天)、阿修罗)(色界)禅的话,四禅,分成四地——②离生喜乐地、③定生喜乐地、④离喜妙乐地、⑤舍念清净地,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禅分成四地;(无色界:)⑥空无边处、⑦识无边处、⑧无所有处、⑨非想非非想处、分成四地。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144等于9地,好,这什么意思?遍行就是一切时、三性、八识、九地都要用到什么?用到。

第【一、】叫做【触】心所。再翻过来,32页。【二、】一定要【作意】,第【三、】叫做【受】心所,第【四、】叫做【想】心所,第【五、】叫做【思】心所。我再念一遍,触、作意、受、想、思,怎么样?这五种心所必需用在一切时、善、恶、无记性,八个识,九个地,统统要用到这五种心所,叫做五遍行,遍一切时、遍一切性、遍八识、遍九地,就这个意思。

好了!再看第【一】个【触】心所。

一、触

◎根境识三者和合生触。

所以,触的底下,你就写个:心所,触心所,前面八识的关系,我们讲了一大堆了,现在要讲到这个51个心所,心王讲完了,要讲心所了,八个识讲完了,我们现在要讲到心所法了。(未完)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全)

慧律法师百法明门论表解

百法明门论表解01 :一切法都在百法里面,不管哪一个人统统要学的

百法明门论表解02 : 我们没有办法变化所有的物质现象,至少可以变化这个精神状态

百法明门论表解03 : 不要在那些没有信心的人面前说三宝的过失,这个罪很重

百法明门论表解04 :学佛的人要包容, 要是看什么事情都很顺眼那是学佛成功了

百法明门论表解05:没有悟到清净的本性的人,都会透过意识状态扭曲别人的东西

百法明门论表解06 :种子熏习是生灭法,佛法有熏习,但空就不能熏习,佛果不能熏习

百法明门论表解07 : 你不要说别人侮辱我们,要说我们修养还不够炉火纯青

百法明门论表解08 : 若能观心必能入道,只要会让你烦恼的、嫉妒的、恨的统统不对

史文章阅选读一

史文章阅选读二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