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大乘论38 : 感情重的人心中一定有所畏惧,要行菩萨道就有困难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9.02)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9.20)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慧律法师《唯识简介》全

慧律法师楞伽经(全)

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7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全 )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全)


摄大乘论 38

摄大乘论38
净界法师

请大家打《讲义》第一二三页。我们上一科讲到「庚二、能入」的「处」所,这当中有二个主题:第一个说明悟入大乘止观的处所。

这个大乘止观的处所,简单的说,就是你要不断的如理思惟,这是悟入真理唯一的处所。假设一个大乘行者,平常的功课只是拜拜佛、念念佛、诵诵经,对于佛陀所说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道理从来不加以思惟,那表示说:你根本就没有找到一个悟入真理的处所,你还是在真理的外面徘徊。这样子讲,我们只是在三宝当中,成就一个善根而已;内心当中说要转凡成圣,改造命运,就变成不可能。因为你的思想是由你的命运来主导,没有如理的思惟,你不可能改变你的命运。当然在三宝清净庄严的因缘摄受之下,你暂时不会造业;但是来生就不敢讲,因为你没有产生一种对治的力量。

所以这个对治力就是处所,你一定要产生一个正确的观照力──如理思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悟入真理转凡成圣的门。这个处所、这个门,到底如理思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什么叫如理思惟呢?简单的说就是「于一切法唯有识性」。也就是说,你要能够修习大乘的无分别智,你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要把心中那种对立的思考全部抹平,一切法没有得、也没有失,没有好、也没有坏。那这个法是什么呢?这个法就是因缘法,依他如幻,如此而已,它只是表现一切法的因缘,如此而已,这个叫做无分别智。透过这无分别智,「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刚开始都是这样悟入的。这个地方是把大乘止观的处所,跟行相加以说明。

我们看「庚三」的「能入」的「因」缘:庚三、能入因(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当我们知道大乘止观的行相,也知道处所以后,应该要作什么加行,才能够快速的进入这个门?这当中讲快速进门的因缘。看「问」:
由何能入?

有些人开始在修无分别智,也开始有一定的时间,遇境逢缘不断的调整自己对立的思考。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快、有些人慢?大家都找到门了,但是有些人在门里面就是走得很慢,有些人就是走得比较快,这到底是什么因缘呢?这个悟「入」的因缘有快、有慢是什么道理?我们看回「答」:

辛二、答(分二:壬一总标列;壬二随难释)
壬一、总标列。回「答」当中有二科:第一个「总标列」,第二个「随难释」。先看「总标列」:
由善根力所住持故。谓三种相练磨心故;断四处故;缘法义境,止观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

这个地方,先把前面的观念作一个总结。「由善根力所住持故」,一个人能够悟入大乘止观的门,就是大乘的善根。我们前面说过:大乘的善根,主要就是菩提心跟空正见,你能够依止这二种根本善根来住持,这个住持就是使令你大乘的功德不退转,任何八风的吹动,你的菩提心、空正见的资持,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然只有保持不退转是不够的,要进步,这以下讲到快速入门的三种加行:「谓三种相练磨心故」,你应该以「三种」法门来「磨练」你的菩提「心」,加强你对无上菩提的追求。「断四处故」,就是断除障碍菩提心的四个法。前面是属于增长善根,这个地方是远离过失,这二个都是修练菩提心的重点,一个是生起菩提心,第二个是断除障碍菩提心的因缘。「缘法义境,止观恒常,殷重加行,无放逸故」,这个地方是修空正见,你平常思惟大乘的「法义」。什么叫大乘法义呢?简单的说就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道理,依止这个的道理,「恒常」不间断,以珍「重」、不放逸的心来修行。这个地方等于是有三种的加行,三种的加行,可以使令我们快速的入门。

壬二、随难释(分二:癸一释练磨心;癸二释断四处)
癸一、释练磨心(分二:子一长行;子二偈颂)
子一、长行(分三:丑一初练磨心,丑二次练磨心,丑三后练磨心)
丑一、初练磨心(分二:寅一令住大愿;寅二结名次第)

寅一、令住大愿。前面是总标,这以下是「随难释」。因为快速入门,修习空正见,这个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修习大乘的止观,又要修习菩提心呢?这个一般人容易忽略,所以就「随」顺比较困「难」的部分来加以解「释」。解「释」当中:第一个说明「练磨」其「心」,第二个说明「断四处」。「练磨」其「心」当中有「长行」跟「偈颂」。「长行」当中有三段:「初练磨心,练磨心」,最后「三练磨心」。

看「初」,「初」当中有二段:第一个「令住大愿」,第二个「结名次第」。我们看第一个:
无量诸世界,无量人有情,剎那剎那证觉无上正等菩提。
寅二、结名次第
是为第一练磨其心。

平常修止观的时候,你要想一件事情,你要想:这个世界不只是我这个世界,而是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有世界的依报,一定有人,这个「无量」无边的「世界」当中,有「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他们干什么呢?他们「剎那剎那」当中,都在成就「无上菩提」。这句话简单的说就是:你要思惟在这个时空当中,每一秒钟都有人在成佛,不是一个众生,是每一秒当中都有无量的众生在成佛,每一秒!我们在观内心的时候,总觉得内心很多障碍,总是觉得成佛好象是遥不可及。其实不是的,事实上我们从佛陀大智慧的开导,我们知道在每一秒当中,都有无量的众生正在成佛,这表示成佛不难,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到。这个就是你要成就菩提心的第一个,你要相信成佛是可以做到的。

我相信诸位学习过菩萨戒,菩萨的第一个基本精神──「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就是修菩提心的第一个基本精神。你相信你的内心虽然业障深重,但是它是如梦如幻,这些如梦如幻的因缘把它去掉以后,你的清净本性跟诸佛的本性是没有差别的。换句话说,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是可以做到的,生命真的是可以改变的。这个就是我们《大乘起信论》说的信根本,信根本是信自体性有成佛的可能性,信三宝是信外在的因缘。

我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老和尚的开示,他一生也是修大乘止观,他说:当我们在观心的时候,一开始会看到内心当中有很多的烦恼,当然每一个人的烦恼不同,有些人贪欲、有些人瞋恚、有些人高慢。然后你再观下去,你会发现你的烦恼很多,还不是一个,而且势力强大。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对修无上菩提产生怯弱:唉呀!誓断一切恶,这是怎么断法?那么多的恶!所以诸位要知道,当我们在观照现前一念心识的时候,你不能只是在点状上观察。点状的观察,我看到烦恼,那我怎么可以成佛?你在观心的时候,你要作全体的观察、整体的观察:其实这个烦恼,只是你这个体性上的几个小污点。你整天看那个小污点,你当然不可能成佛,你被这个暂时的作用所迷惑。

那你应该怎么观呢?什么叫观察整体呢?只有一句话──「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要永远的相信一个真理:妄想的本性是毕竟空,而你清净的本性是本来具足的。所以我们在观照内心的时候,我们有时候要看看这个清净光明的心中,墙角是有些垃圾,这个我们要承认;但是你对垃圾太过执取,你就不能成佛,你每次都观察那个点状!所以你要相信──你有成就诸佛功德的可能性。为什么呢?凭什么说这句话呢?凭着就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个真理。所以这个地方你要相信,每一秒中有无量众生在成佛,所以成佛的功德是可能做到的,这就是第一个成就无上菩提的信心,这第一个。

第二个「次练磨心」:
丑二、次练磨心(分二:寅一圆修胜行;寅二结名次第)
寅一、圆修胜行(分二:卯一省己意乐,卯二信有堪能)
卯一、省己意乐。这当中有二段:「一、圆修胜行;二、结名次第」。「圆修胜行」当中分二段:「省己意乐,信有堪能」,我们看论文:
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我已获得如是意乐。
卯二、信有堪能
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
寅二、结名次第
是为第二练磨其心。

我们前面讲到成佛的信心,我们由这个信心,就能够产生行动。所有的行动一定要有信心,你相信这个事情是可以做到的,你相信你心的本性是清净的,所以所有的恶法都可以断除、所有的善法都可以生起。有这种强烈的信心,你就可以去「行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获得如是意乐」,我已真实的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在清净的心中,蕴藏着无量无边的宝藏,等待我去开发。怎么把这无量的宝藏开展出来呢?我应该要发起坚固的誓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所以我们刚开始发起菩萨大愿的时候,所依止的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意乐,刚开始是这样子。

再看下一段,「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

我依止的是这样清净的信心,我只要「少」少的「用功」,不必像以前执着烦恼是真实的,而跟烦恼在那个地方作点状的抗拒,其实你可以不必在那个地方作抗拒。你可以看到心的整体,然后你看到烦恼只是你整体当中的一个生灭的虚妄相,这样子对治烦恼、修习善法的时候,叫做「少用功力」,因为你有善巧,你有大乘的善巧。你没有看到整体性,只是点状的对治,你这个人修行就辛苦了。所以说我们仰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意乐,我们相信这些「波罗蜜」的功德「当得圆满」,总有一天会圆满,「是为第二练磨其心」。前面只是对无上菩提的信心,我相信可以成就诸佛的功德;这个地方从相信转成希望,我希望能够成就诸佛的功德,这是愿菩提心,这个愿菩提心更坚强。

讲到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说明。我相信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菩提心,但是我们是不是经常去检查这个菩提心?到底它是坚固的本质,还是脆弱的本质?就像盖房子,有些房子你盖下去,钢筋水泥,风吹、雨打、日晒不会破坏;有些房子它盖了以后,茅蓬风一吹、雨一打就破坏掉了。所以我们要经常检查菩提心的本质是坚固性的,还是脆弱性的?在《大乘起信论》上说:菩提心的成就有二种因缘:

第一个,你的菩提心是外境引生的。就是你为什么发菩提心?你为什么想要成佛?诶,我看到佛的功德很庄严,看到佛菩萨长得很庄严;或者是依佛、或者依僧;有善知识的摄受,或是刚好就是遇到大乘的善知识,他摄受我、他教导我发菩提心,我就发菩提心。假设你现在心中所依止的菩提心是依外境建立的,这个叫做脆弱的菩提心,你遇到恶因缘随时会退,我希望你能够稍微修正一下。第二种菩提心叫坚固的菩提心,你生起的因缘是经过法义的思惟产生胜解,透过你对大乘佛法的听闻思惟,你相信「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而发起的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就不容易退了,所有的人都不成佛,你还是继续走你的成佛之道。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为什么要「练磨其心」,就是你必须从信心到愿力,当然这个信心就是信根本,来加强你菩提心的本质。

丑三、后练磨心(分二:寅一当获佛果;寅二结名次第)
寅一、当获佛果(分二:卯一举可爱生;卯二例胜善满)
卯一、举可爱生。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当获佛果」,第二个「结名次第」。「当获佛果」当中分二段:第一个「举可爱生」,第二个「例胜善满」。我们看论文:
若有成就诸有障善,于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
卯二、例胜善满
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

寅二、结名次第

是名第三练磨其心。

前面讲我希望能够成就佛的功德,这个地方进一步说:「若有成就诸有障善」,假设有一个人,他内心依止的是有所得的心、不平等的心,他要追求生命的安乐,用贪瞋的烦恼来修习善法,那他不是追求无上菩提。这个人他修行善法是依止有所得的心,那这个善法当然是卑劣的善法;但是他临「命终」的时候,能够假藉这个人天卑劣的善法,去创造一个「可爱」的五蕴「自体」,让自己来受用。他心中依止有所得的烦恼修习善法,尚且可以成就「圆满」的五蕴自体来受用,那我们修菩萨道是怎么回事呢?「我有妙善无障碍善」,我今天依止的是一个菩提心跟空正见(大乘的二种善根),来修习六波罗蜜的善法,也就是说我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时候,我内心当中经常观照「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样的一个善法,经过二种善根的摄受,怎么不会成就「圆满」的佛果呢?这就是「第三练磨其心」。

前面的菩提心是信愿,我相信我可以成就佛的功德、我希望能够成就佛的功德;这一段是我已经开始成就佛的功德,行动,我开始成就行动,已经累积很多的波罗蜜,而且对于已经累积的波罗蜜未来的果报,充满了信心,我相信我这些波罗蜜的「无障碍善」,一定可以成佛。所以这个是信、愿、行,慢慢的慢慢的练磨你的菩提心。

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把大乘的止观跟小乘的止观作一个分别。小乘的止观,它不重视菩提心,它重视出离心,它以出离心来修无常观,它对生命的思考,是从无常当作一个下手的处所。大乘是以无分别智,小乘的空观是修无常观。这个无常观,观察生命是变化的,我昨天跟今天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今天跟明天也不一样,没有一件事情是一样,所以生命是流动变化的,无常所以是苦,所以这个生命是不安稳的,没有一个真实的依止处,所以苦即无我,所以我知道我对生命没有主宰性,没有主宰性,所以生命的本性是毕竟空,就进入到空性去了。诸位想想看,你用无常观来抉择一切法,什么东西都被你否定,你也可以用无常观来观察诸法的功德庄严,它也是生灭变化的,佛的法身以外,其他都是生灭,都是有为相、都是生灭相。

所以小乘的空观,从大乘的角度来说,它空得太彻底,所以我们经常说「偏空」,是全盘的否定。你看大乘的空观多妙,怎么说呢?什么叫大乘空观?简单的说就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个「依他如幻」很妙,它空掉的是你心中有所得的不平等思考,它把你的不平等永远抹平;然后依他如幻,这个依他如幻就是说当你修空观的时候,你不能够空掉你心中的希望跟责任,你对成佛的希望、对众生一分度化的责任不能空掉。所以你看大乘佛法在讲法的时候,绝对避免讲单边的话,你看《华严经》「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呵──)。佛陀讲「空」,他一定要讲「有」来平衡。小乘着有,大乘着空。

所以我们说菩萨道:「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你说一个人修行,他修行只有修一句话,「凡事尽心尽力」,这个人肯定要累死。(呵──)尽心尽力嘛,他的压力肯定很大,我看他迟早会失眠。对不对?那你说一个人,完全「成败交给业力」,那这个人又太消极。所以说,当你把「凡事尽心尽力」跟「成败交给业力」平衡起来的时候,就是你不对成败的思想产生对立的名言,成败交给业力,这是遍计本空。遍计本空就是成败交给业力,得失不是你该想的,虽然成败交给业力,但是依他如幻,你要做你该做的事,尽量做你该做的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思惟大乘佛法的时候,尽量远离空有二边,走第三条路,用中道的思想来思惟大乘佛法。

所以你看大乘佛法说「遍计本空」,它一定告诉你「依他如幻」来平衡。所以你真正通达大乘佛法,你看小乘其实没什么困难。小乘佛法是走单边的思想,跟人天乘差不多,只是人天乘它的单边是走在有相的攀缘,而小乘是攀缘空性,这也是单边的思想。难就难在中道,有所放下,有所承当。我们大乘佛教有一种很悲哀的现象:很多大乘的学者,对大乘佛法慢慢慢慢的失掉信心;他参加小乘的止观,觉得他们讲得很好。其实小乘的止观,是很简单的东西,如果你要修小乘的止观,你只要心够狠就可以了,反正就是一路的否定。但是大乘止观就不是这样了,你要有所否定、有所肯定,你要观察「遍计本空」,调伏你心中的有所得;你又要「依他如幻」,承当你该做的事情。

我们可以这样讲:小乘佛教的相貌,是先甘后苦,先享受后痛苦。为什么呢?小乘是用比较偏激的手段来修空观,很快的就把心中的我执全部消灭掉,最快六生,最晚六十劫(六十劫也不多,大乘要一万劫),你很快就能够进入到阿罗汉;但是你迟早要成佛!当你从阿罗汉要回小向大的时候,你就苦恼了。因为你的心性已经被你搞得不正常了,你的心性已经不在中道,你已经偏了。这种法执要调回来,那你就很麻烦,非常困难,你后半段的路就很难走下去。诸位如果读《维摩诘经》,你会发觉佛陀在《维摩诘经》上,大谈平等中道实相的时候,小乘的阿罗汉每一个人都痛哭流涕,尤其是迦叶尊者,他跟佛陀说:佛陀啊!你现在跟我们讲这种中道的妙法,对我们来说太迟了。为什么呢?我们现在看到佛的功德庄严是不生不灭,是生灭变化的,我根本不生好乐,我没有生起好乐的心情。

所以迦叶尊者说:你要一个定性的声闻发菩提心,比生死凡夫还困难。生死凡夫他有烦恼,他有烦恼就有感情,有感情就有依他起,就有依他如幻,就能够生起菩提心。阿罗汉是灰身泯智,你要他发菩提心,几乎不可能,那得慢慢来。所以你修习小乘法,叫做先享受后痛苦,你先离开三界,但是你要成就功德庄严,那就苦恼了,你一定会后悔。大乘佛法是先痛苦后安乐(哈──),前半段很难走,因为大乘佛法实在是太难了,你要我「犹如莲华不着水」,又要「亦如日月不住空」,你要调伏自己的感情,又要承当责任,这要花一万劫的时间!但是当这个大乘佛法的心准备好以后,这个大白牛车开始启动的时候,后半段就非常顺利了。

你看一个菩萨,他成就到加行位的时候,后面就很快,那个大白牛车一旦启动,其疾如风,初地、二地、三地、四地,顿超。所以我们对成佛之道,你应该想一想,该怎么走?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个实话:我们如果读《法华经》,其实佛陀说小乘法是不得已的,你可以读得出来,佛陀本来是想讲大乘法的,本来是要告诉大家一个中间的、中和的路;但是有些人没有办法接受,他一定要偏激的,佛陀只好为实施权,开设方便。

所以这个地方,刚刚有一个同学问我:大乘的空观跟小乘空观的差别,这个地方顺便回答。小乘的空观,他只有修空观,没有观依他如幻,没有把因缘法保留下来,他把妄想消灭,因缘法也消灭,我们认为他消灭得太彻底,他把菩提的愿力也消灭掉。大乘的空观,他所对治的是心中不平等的有所得的心,但是他对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因缘,他的菩提愿力(菩提心)是加以保留的,就在这个地方。大乘的空观有「依他如幻」来加以调和,所以它前面修空正见、修无分别智,他这个地方以三法「练磨其心」,就是在修空正见的时候,你不要落入偏空,应该以菩提心,把这个心再带动起来。
我们看偈「颂」,偈颂是把前面的文加以重复:子二、颂(分三:丑一初练磨心;丑二次练磨心;丑三后练磨心)
丑一、初练磨心
此中有颂:人趣诸有情,处数皆无量,念念证等觉,故不应退屈。

这是「初」法「练磨其心」,就是说「人趣诸有情」,佛一定是从人间成佛,就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在无量无边的「处」所,在「念念」之间成就正「等」正「觉」,所以你不要害怕,成佛不是那么困难,每一秒钟都有无数的众生在成佛,所以成就佛的功德是可能做到的,这是第一点,你要相信这件事。

丑二、次练磨心
诸净心意乐,能修行施等,此胜者已得,故能修施等。

我依止这样清「净」的信「心」,我希望能够「修」习「施」波罗蜜、忍波罗蜜、戒波罗蜜;这种功德,在一个圣者、一个菩萨开始发了菩提心,产生一种修习波罗蜜的希望,希望能够成就诸佛的功德。

丑三、后练磨心
善者于死时,得随乐自满,胜善由永断,圆满云何无?
你看一个生死凡夫,他依止有所得的「善」,「死」的「时」候尚且「得」到圆满安「乐」的五欲果报;我依止菩提心跟空正见所修的殊「胜善」法,在每一个修善当中,都在对治我的有所得心、对治我阿赖耶识的不平等,那「圆满」的佛果怎么不能成就呢?我相信我已经开始成佛,我的成佛功德在心中已经透过波罗蜜的积集,慢慢成就了。从刚开始我相信可以成佛、我希望可以成佛、我已经开始成佛,用这三个法来加强菩提心。
癸二、断四处(分四:子一断劣作意;子二断异慧疑;子三断法执;子四断分别)
子一、断劣作意。这当中有「四」个法是应该「断」的,第一个「断劣作意」:
由离声闻独觉作意,断作意故。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时候,内心要尽量的远离「声闻、独觉」这种二乘的「作意」。二乘的思想,他生命的规划,就是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他对成佛的功德庄严不生好乐,他对众生的苦也没有承当力。也就是说,他这个人完全没有任何的感觉,你说诸佛的功德有什么好,他没有好乐心;你说众生多么的苦,他也不受你感动,这个叫做「卑劣」的「作意」,这个「作意」是我们应该「断」除的。就是你修空观的时候,你要保持你的菩提作意,这个菩提作意是不能够没有的。我们应该要知道一个观念,其实大小乘的思想是不相容的。小乘人对生命是没有存在任何的希望,没有任何的期待;大乘佛法是要有希望,他有希望成就无上菩提,有希望下化众生。

我们要加以说明的是:菩萨在初学对治烦恼的时候,在法门上有很多地方要共声闻学,是的,在戒定慧对治三界烦恼的时候要共声闻学;但是内心的思想完全不同,我们不能有小乘的「作意」,但是我们应该要共小乘修习一切法。所以这个地方,你不应该产生这种自私自利、自了汉的心态,这个你应该「断」,因为这个生起的时候,你好不容易栽培的菩提心会被破坏。前面是讲栽培菩提心,这个地方是要防止过失。

 子二、断异慧疑
由于大乘诸疑离疑,以能永断异慧疑故。

前面的障碍,是你自己打妄想,由虚妄分别产生的;这个地方的障碍是别人给你的,就是这邪知邪见的恶友。「大乘」佛法有很多的功德、智慧,都是不思议境,它是讲中道的东西,非空非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它完全是离空有二边的一个中道路线;而中道的路线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很多人会产生「疑」谤,小乘的学者、学术界的朋友,都会产生「疑」谤。我们面对于这样一种邪见的思想,要「永断异慧疑」,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解,不要被他们所迷惑。

我自己的成长过程,我觉得愈到末法时代,大乘的善根愈难栽培我看以后一代一代能够修习大乘佛法的人,一定愈来愈少,因为这个障碍太大,就是这些邪见的人太多了。这个时候,我个人的情况,我是觉得:当你遇到很多很多不同的说法,都在冲击你内心那个薄弱善根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你要归依上师。你相信历代传承的祖师──智者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这些绝对没有错,不要被现代的人所迷惑。所以密宗很强调归依上师,他经常用美好的言句来赞叹他的上师,我们中国对这方面修的不够,佛法一定要重视传承。所以我们根据清净的传承,坚定自己的信心,来断除这些恶知识的诱惑。
子三、断法执
由离所闻、所思法中我、我所执,断法执故。

当我们开始听闻大乘佛法,如理作意的思惟大乘佛法,内心当中会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庄严出现,这个时候要离开「我」跟「我所执」。这个「我执」就是说,一个人在修学大乘佛法的时候容易生起高慢,自我的高慢,就障碍自己的进步了;第二个「我所执」,对于自己所修的法门认为是最殊胜的:这种「我执」跟「我所执」都应该断除。大乘佛法应该要广学,对于「法」门的「执」取,《菩萨戒》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去思惟,佛陀说:「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就是说你修行不要依止自我意识,你的所知依、你生命的根源是「如是一心中」,就是把你的生命想象它就是一片的心性,没有一个对立的我相、你相──我或者你的对立,不要这样子想,就是「如是一心中」。在一心中干什么呢?「方便勤庄严」,把这一念心性用福德智慧加以庄严,那就是好的,那就是平等法界。就是说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的不同,它必须要广泛的学习很多的知识,甚至于世间法都要学习,那你这个执着太重,会障碍你的广学,你把你自己的地位提得太高,障碍你的广学。所以我是觉得「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这个是一个妙法。

子四、断分别(分二:丑一长行;丑二颂)
丑一、长行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断分别」就是断除心中的不平等,就是修无分别智。这个我们先说明。「由于现前现住」,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历缘对境,遇到很多现前安住的人事因缘,叫「现前现住」;或者说「安立一切相住」,这个「相」是你自己名言安立的,就是在你静坐当中,你想出很多很多的影像,不管是日常生活的人事、或者你在止观当中的影像,心中都要保持「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尽量不要落入好坏得失不平等的思考,尽量保持离二边的思考,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远离一种有所得的不平等的思考,这种有所得的不平等思考会障碍菩提心。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要经常观察一天当中,你心中都在讲些什么话?这个很重要。不是说你讲出来,不是!当然讲出来也算,就是你心中会不断的讲话。如果你心中的话都是不平等,就是讲一些很偏激的话,那你这个人的感情肯定很重一个人感情重的人,他讲的话就是很不平等:这个人非常好、那个人非常坏,那你的情感还是非常的重。感情重的人,他心中一定有所畏惧,你要行菩萨道就有困难。一个人要去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一个菩萨能够勇猛的去弘护正法、续佛慧命,他必须要无所畏惧一个人要无所畏惧,他内心要经常保持平等、无罣碍,才能够无有恐怖。他为什么无有恐怖呢?他内心就是保持无分别,把得失好坏的分别通通放下,做你该做的事,你心中就不会有恐惧。恐惧就是一人心不平等,才会有恐惧。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要是经常用一种很偏激的语言来诠释事物,你的菩提心会容易受到伤害,所以要断分别。一个人要尽量把情感淡薄一点,多一分的理智,少一分的情感。

丑二、颂
此中有颂:现前自然住,安立一切相,智者不分别,得最上菩提。

我们对于日常生活当中人事的相,或者在修止观当中,由于文字所「安立」的「相」,这些「相」应该怎么办呢?「智者不分别」,不要起好坏得失对立的分别,尽量安住在平等,这样子你才能快速的悟入平等法界,成就无「上菩提」。这四种法──下劣作意、邪知邪见、我执法执跟不平等的分别,会障碍我们的菩提心,我们应该尽量的把它调伏。

这个地方是讲到「戊一、举出悟入」的智慧,「举能入识」。

大乘止观的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大乘止观的智慧,简单的说就是二句话:第一个遍计本空,第二个依他如幻,就这二句话。一个是真空,一个是妙有;一个是有所放下,一个是有所承当。放下的是你心中不平等的概念,承当的是你心中的希望跟责任,这个你要提起来,这就是大乘的空观。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有志于消灭心中的烦恼而修空观,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我现在是很正确的来修习大乘的空观呢?我们也可以用结果来推断你的因地对不对。如果说你大乘的空观修了三年、或者五年,慢慢你发觉这个空观,让你的感情淡薄了,那是有帮助;但是你对人事的因缘愈来愈排斥,内心当中,走入寮房不欲见人,那我敢保证你这个空观错了。大乘的空观,在调伏心中的不平等之后,对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利益的心,一定更有承当力,就是依他如幻这一部分是加强了。

如果你修了大乘空观以后,你对于承当佛陀的事业更加的退却,那我敢保证你因地的时候,那个空观的抉择是小乘的空观,你自己要注意,这就是一个警告的讯号出现。因为你有这个结果,就是你有这个因地。我们一个初心的菩萨,我们可以不采取行动,这个没有人会怪你,度化众生要有因缘,不能强求;但是你心中不能没有那个意乐,你不能没有那种准备,不能没有这样的作意。你说你一辈子都没有做任何利益众生的事情,这个都可以理解,度化众生要等待因缘;但是如果说你连这种心情都没有,那你就完蛋了,你整个大乘善根失掉了,顶多是小乘善根。

所以我们经常要用佛法的思想来「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用大乘的教法来调整自己,看我们是不是很正确的走在大乘的道上。所以我总是觉得一个人修行,你要先了解你自己,不要糊里糊涂到处跑,你经常要了解你现在是什么相貌,虽然我们不能够马上调整自己,但是你了解自己,你就知道应该怎么调整,你就有希望。虽然我们不可能马上调整,但是我至少有一个方向。所以这个地方,《摄论》就是很详细的把大乘佛法的一个功德相,从知见到修行,很详细的呈现给大家作参考,给你自己一个修正的标准。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二个问题: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小乘止观跟大乘止观的不同点?

答:这个我们刚刚讲过了,小乘的空观是一味的出离,所以我们认为小乘的空观是偏一边的;大乘的空观它观遍计本空,但是它又强调依他如幻,它空掉的是心中的不平等,但是保留心中的愿力跟希望。所以这一点是不同。

问:《金刚经》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大乘止观?

答:《金刚经》当然是大乘止观,所以它那个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调伏自己的。诸位要知道:这个止观如果是在调伏你心中的有所得心,那就是大乘止观;如果这个止观是对一切因缘法全盘否定,这个就是小乘止观。比如说:我这一念心中,对常见特别厉害,我总是觉得这个世间是固定的,人也是固定的、事情也是固定的,那你也可以修无常观。但是无常观是在调伏心中有所得不平等的心、这种常见的心,那这也是大乘止观,因为我没有伤害到依他如幻。

总之,小乘的空观叫偏空,它是毫无保留的全盘否定。只要这个空观是在对治你心中的有所得,即使是无分别智也好、无常观也好,都可以当作大乘空观的方便。就是大乘空观,一言以蔽之,它的判定标准就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达到这二个效果,这二个缺一不可。它能够调伏你的执取,但是它不会伤害你的愿力,你对生命的希望,你对虚幻的承当,这个就是大乘止观。所以「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是大乘止观非常重要的二个纲目,第一个遍计本空,空正见;第二个依他如幻,菩提心,不能忘掉你的责任。所以《金刚经》它也是一个内观,往内对治心中的不平等,所以它对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平等的执取,把这四相都把它抹平,当然它是大乘止观。

《金刚经》比较没有讲到依他如幻,但是没有讲,不表示它否定依他如幻。《金刚经》偏重在遍计本空,它认为你要修依他如幻,你找其它的经典,但是它绝对不会忽略你的菩提心。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说明。当然本论讲得很详细,它前面讲到无分别住以后,它用三种法来磨练其心,加强菩提心,断除四种的过失,它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二个都讲到了。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01-28)

摄大乘论28 :诵经的目的是产生观照力,把诵经当功德想是你内心有一个自我

摄大乘论29 :你一直修空观,对因果愈来愈相信,这个空是对的

摄大乘论30 :我们从因可以看果,其实也可以从果看因

摄大乘论31:所谓的生死、涅盘,都是依止一念心识而安立的

摄大乘论32 : 你要是过去的发心有错误,可以赶快作个修正

摄大乘论33 :佛法是不重视结果的,它重视的是过程--就是你的因地

摄大乘论34:如果你看到佛陀的功德没有感觉,这是非常严重的警讯出现

摄大乘论35:若我们活在希望当中,我们永远一无所有,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摄大乘论36 :若一直活在对错当中,你的瞋心永远不能调伏

摄大乘论37 : 你心想这件事对我有好处,便开始不平等,开始在造业了

史文章阅选读一

史文章阅选读二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