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在的财富和内在的财富都面临着危险

阿姜康地 维安正念小站 2019-04-02

修行路上,维安与你结伴同行

我们走的不匆忙,也不缓慢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正念小站


主页君的前言

外在的财富指的是产业、财富、地位。内在的财富指的是内在善德与善巧心态。如果光有外在的财富却没有内在的财富,人生也不会圆满和幸福。获得外在的财富需要正确的方法,获得以后也需要理财来保值或增值,同样的原则也应用于内在的财富。


很多人通过禅修的练习来培育善心,获得了很多利益。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是持续的练习,只要不是持续的练习,就会退到原点,禅师经常说禅修者来练习,从幼儿园开始,练到初中,回家,然后停止练习,下次来继续从幼儿园开始,一辈子都是这样,很少人能够持续不断的进阶,很少人能够到大学这个阶段。


主页君推送此文,祝大家恭喜发财,发内心的财和外在的财!



法的运作,与世间的运作没有多大区别。譬如财富。外在的财富——你的产业、财富、地位——往往因为外在的危险而失去。内在财富——你的内在善德与善巧心态——往往因为内在的危险而失去。


外在的财富面临著三种危险: 水灾的危险、火灾的危险、抢窃的危险。假若没有这三种危险,我们不必花这么多精力照看自己的外在财富。可以把财物随处放置。一旦有了财富,并且把它们当成自己的,我们就得照看它们,把它们放在安全的所在。有财产多的人,必须存在银行,只为了保证安全,因为自己独力照管不及。 
        

我们在田地和果园里的种植的东西也一样。我们必须照料它们,因为它们面临危险。有水灾的破坏、有人的偷窃、有动物闯进来吃。不照料,我们的财富与资产将会失去。
        


同样地,我们必须照料内在的财富: 也就是内在善德与善巧心态。如果我们把它们培育起来,却不继续照料,由于贪、嗔、痴的力量,它们可能会消失。这三毒是我们的敌人。对投生在这个世上的所有人影响都极其大。无论我们是务农、经商、做官,还是做其它: 都受贪、嗔、痴的力量的左右。这三种力量会把有知识的人置于黑暗,把聪明人变成蠢物,使得他们按照错误的方式行事。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教导我们要审慎,约束我们自己,不受这些恶的影响,使它们不能摧毁我们的内在善德与善巧心态,使它们不能破坏我们的知识与智慧。他教导我们照料自己的心,使我们能够警惕贪与嗔,这两样出自。他教导我们警惕这些东西。
       

对凡是来到内心的东西,不能把它当成是你或你的,来加以信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训练心,增长它所缺乏的善法。好比学传统医学的人,要了解了身体的结构部位和四大元素,当疾病在元素匮乏或失调时升起时,他们能够找到正确的医药,补充匮乏的成分。


因此,你必须观想心里的财富,看一看少了什么是缺少信心? 精进力? 念住是否虚弱? 是否定力不足,因而散乱、攀执杂念? 还是缺乏是非明辨? 然后去弥补缺陷。
        

为了增强我们的信心,导师们建议我们信任业力原则和行为的因果。他们教导我们善业和不善业,使我们能够识别正误,我们的心将会倾向于信任善业。
        

实际上,善与恶,遵法与违法,是容易看见的。我们有眼可见,有耳可闻。即使没有研究过法律,也可以观察孰是孰非,防止自己犯法——因为已经有人为我们提供了做错事,果报是什么的范例。 这样,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是善道,什么不是。我们如果选择善道,就是亲进智者。如果我们选择恶道,就是与恶人、愚人为伴
        

为了培育我们对业力原则的信心,我们必须观察因与果。做了善事的人体验到身心自在的果报。做了恶事的人心里没有平静。即使躺著,也不容易安歇。例如,盗贼为了躲避官家不得不藏在林子里。因此可见,行事良善的人,可以问心无愧地自在生活。行事不端的人面临苦。当我们如此思考时,就能够观察到,应该把哪些人或团体作为自己的行为典范。人人都得从范例中学习。譬如拳师得有教练。哪怕恶人也有效仿的榜样。好事坏事,都有范例。因此要自己观看、观察、观想。



阿姜康地-帕跋挲(1902-1984) 阿姜康地1902年出生于泰东北坤敬府一户农家。二十二岁从泰风俗在本地寺院出家,然于乡村寺院惯常习法有所不满。于是1928年在法宗派重新受戒,次年师从阿姜曼的高年资弟子阿姜辛-堪提迦摩,作了游方头陀,在泰东北四处寻找僻静处修行。1955年来到泰寮边境的黎府太父崖洞,以该洞穴为理想所在,在其中度过余生大部分时间。年迈不力登高时,迁至洞下的山脚。尊者作为一位导师,以品德高严,心性温和著称,吸引了大批在家与出家的弟子。圆寂前太父石崖脚下他的住地周围已发展出一座规模可观的寺院。 


近期小站精粹

如果工作与责任太重,没有时间禅修,怎么办?阿姜放禅师的回答是……

如何面对关系中的背叛?德加尼亚禅师的回答是……

对于内观禅修有十一种常见的误解,你中招了吗?

什么是正确的修行?阿姜查禅师的回答是……

身体真的是快乐的源泉吗?身体的实相,每一位佛教徒都需要了解。

咸鱼兄与烦恼对决 | 维安的禅修小漫画系列

最好的禅修就像武功高手追求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 | 维安小参笔记@雪吴敏禅林12.13.17



维安正念小站

分享世界著名禅师的教学指南

讲述修行路上的心灵成长与生活

关注当代佛教女性的澄观静思

正念  智慧  慈爱  中道  安住


获取第一手的禅修资讯

长按二维码关注正念小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