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体真的是快乐的源泉吗?身体的实相,每一位佛教徒都需要了解。

维安 维安正念小站 2019-04-02

路上,维安与你结伴同行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正念小站



主页君的前言

主页君最近都在补坑,这个主题是很久之前做的禅友互动。


之前邀请贤友们从今天早上一醒来到晚上睡觉前,花一天的時間去注意自己,一天當中有多少次和多少行为或举动是為了减轻这个身体的苦?非常感谢很多贤友的积极留言,因为空间有限,不能把所有的留言都分享。


主页君终于把这个总结帖子做出来了(此处不需要掌声,请到文末积极点赞,热情留言)。周日晚安~


随便在大街上逛一下,打开手机电脑电视,满大街都是美女帅哥的图像,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身材特别棒,面容姣好,笑的很灿烂。



媒体一直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完美身材?



每次的维密秀更是占据媒体头条,这一群号称是世界上最棒身材的人,让我们羡慕不已。



很少有人会怀疑这一点——即如果我们拥有了完美的身材,便得到了爱、价值与尊重。毫无疑问,身材最完美的,成为了媒体宠儿,国民老公。



于是,我们开始为完美身材努力着……减肥、运动、整容等等。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拥有了马甲线,一定会更快乐……



但身体真的是快乐的源泉吗? 四念处的修习即是观察身心的实相,通过我们对身心的觉察,我们从早到晚来观照这个身体的行住坐卧和各种活动,便可以对这个问题有更多的了解。


主页君之前邀请禅友从早上一醒来到晚上睡觉前,花一天的時間去注意自己,一天當中有多少行为或举动是為了减轻这个身体的苦? 这些行为发生了多少次呢?



我们先来看看禅友们的留言:


禅友A君:


百分之九十的动作都是为了缓解身苦,剩下的我的理解里多是为了缓解心苦。无论是行住坐卧,我们总在不断变换姿势,移动肢体,都是为了缓解身苦。吃饭喝水,穿衣铺床,刷牙洗澡,清理眼耳鼻分泌物,大小便,也是为了缓解身苦。一些更细小容易忽略的动作,比如打呵欠,清嗓子,吞口水,眨眼睛,等等,无一不是为了缓解身苦。还有一个最显著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从出生开始直到死亡,我们都会被身苦压迫而被迫持续不断进行的动作——就是呼吸。试着呼气后不吸气,或者吸气后不呼气,你很快就能感受到身苦的压迫。也许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日夜不停的呼吸的原因。


禅友B君:


今天忘记这个主题了,真的看到而且记着的只有一次——睡觉翻身。一翻,忽然发现,噢,它想逃避苦。


禅友C君:


今天和几位师兄去福利院看望残障儿童,因为这边的天气非常的寒冷,没有做好防寒工作,为了减少身体的苦受,做的最多的动作就是向上拉衣领,以减少寒风的侵袭。这个动作大约20多次。其次,为了减少饥饿感,花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做饭菜,然后咀嚼吞咽的动作大约60次。去卫生间6次。为了去除身体的污垢,洗浴擦洗身体的动作大约50次,洗头部动作约20次。还有为了缓解口渴喝水3次。晚上躺在床上写功课,为了缓解身体的压迫感,翻身3次,手指打字感觉酸麻木,为了缓解屈伸手指约8次。为缓解眼睛干燥带来的不适,一天中眨眼数次。


禅友D君:


今天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减轻这个身体的苦。早起用破壁机打了豆浆。然后清理房间。洗澡。下午去拜见古琴演奏家,倾听他的琴声和心声。来回用的是滴滴而不是拥挤不堪的公交车。


禅友E君:


呼吸,不间断地进行,应该次数最多了 背部不适,内部肌肉筋骨微动调整, 用手机,多次划屏,写字,次数第二 坐着,走路,拿杯喝水 开车时不停动眼睛,动脚加油刹车,转头观察 运动时觉知 说话时嘴巴开合… 一天下来身体的动作太多了,经常忘记了觉知,其实身体时刻在变动,以试图缓解和处理苦的感觉,不断又要面对新的苦 辛苦啊……



只要你稍稍留意自己的行为,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清理身体以及清洗我们使用的日常用品。但是我们很少会发现以下的行为是为了减少这个身体的苦。


洗头

洗脸

洗澡

洗脚

洗手

刷牙

用漱口水

用牙线

洗衣服、洗床单、洗毛巾、洗鞋等等



如果你的观察更细微的话,你会发现我们像猴子一样,很少能够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我们一天最多的行为,就是各种不停的变换姿势来减轻这个身体的苦。


我们坐了一会儿,就需要挪动一下,等过一会儿,需要站起来走动一下,站久了,一会需要把重心挪到右腿,一会儿又需要把重心挪到左腿等等。但我们很少会发现我们的各种小动作是为了减少这个身体的苦,因为在苦受变的明显之前,我们已经改变了姿势。


只有连绵的正念,才能发现我们在一天的时间内,一直在被身体的苦逼迫着变换着姿势。



我们很少发现,我们一天中有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挠身体来减轻痛苦。身体会这里痒那里痒,我们需要用手来挠来减轻这种不适感,虽然一天中要挠这么多次,但是我们很少会注意到这个动作。



佛陀说,背负着的五蕴是负担。当我们不了解实相后,一定会苦。就好像这个身体出生后就具备,会老、会死、会生病的特性。但是我们似乎觉得这个身体是好的,是健康的,是美丽的。当我们一旦生病或变老的时候,就会很郁闷。


隆波帕默尊者说:“如果接受实相——生命一定会老去,那么等到我们老的时候就不会苦。想到未来一定会老,也不会苦,没有任何苦生起。如果常常觉知身与心,就会知道身体的实相——此身不是我,身体是一堆物质,是苦的聚集,一直被苦逼迫着。如果上述洞见生起,那么即便身体老、病、死,心都不会苦(出处:《心苦,是因为不愿接受事实》)”。



我们就像上图的这位仁兄,一直没有面对身体的实相。主页君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也有惊喜,发现了很多以前不曾注意过的行为也是为了减轻这个身体的苦,具体有:


把头发扎起来

推眼镜

把眼镜取下来

喝茶中不断把杯子放在桌上以缓解胳膊酸

把饼干沾奶茶后吃缓解口腔对饼干碎屑的不适感

遇到太阳强光闭眼睛

呼吸(这个以前主页君还真没注意到,吸气是为了缓解呼气的苦,呼气原来是为了缓解吸气的苦)



吃饭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很少会注意到吃饭其实也是为了减轻这个身体的苦,如果我们没有饭吃,没有水喝,身心就要去经验到巨大的痛苦。看过冯小刚的《1942》就会发现这个身体需要依赖不断的进食,通过进食来缓解苦。


而我们对食物的贪爱使我们忘记了进食是为了对治身苦的事实。



除了清洗这个身体之外,我们还需要做很多事情来减轻这个身苦,主页君观察到的还有:


喷驱蚊水

剪指甲

擦鼻涕

开电扇

挂蚊帐

练瑜伽

倒垃圾

上厕所(平时肯定很少注意,等找不到厕所的时候最能体会)

喝冰水

吃止疼片

喝热水

等等……


隆波帕默尊者在《心苦,是因为不愿接受事实》说,


心变聪明:明白身的实相,洞见心的实相。一旦心变聪明,就没有“想要”生起。比如我们明白身体的实相一定会老,就不会想要永葆青春;或者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某天一定会与所爱的人、事、物离别,假设我们的爱人发生车祸去世,我们会感觉那是正常的,因为一切都是临时的,心就不会苦。因此,何时心有智慧,就会摆脱“想要”,一旦摆脱“想要”,心就契入寂静之乐。

(此文完)


更多的小站禅友互动帖子

所谓高手在民间,正念小站贤友们的禅修故事 | 留言回顾

上期互动 || 测测你的觉知,一个开门的问题

上期互动 ||  哪些是你长期可以坚持的正念练习

上期互动 || 你的觉知质量如何


小站近期热文

与其说我害怕死亡,不如说我害怕的是无尽的出生

关于德加尼亚禅师所教禅法的常见误解,你中招了吗?

咸鱼兄与烦恼对决 | 维安的禅修小漫画系列

内观禅修中的十大误区坑了很多人,你知道多少?(上)

内观禅修中的十大误区坑了很多人,你知道多少?(下)

小心你内在的暴民

精彩抢先看——纪录片《觉者》完整版

“我们是谁?”禅修版!不仅好笑到原地爆炸,更有深刻反思

没有所谓成功的爱情,但愿我们不被爱情所累 | 禅友分享




维安正念小站

禅友精神家园

主页君维安,佛教徒/正念发烧友

师从缅甸雪吴敏禅林德加尼亚禅师

小站记录日常禅修点点滴滴

分享佛教智慧与四念处禅修



你的每次支持

能让主页君走的更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