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叔遇上木木:情爱的开始总是又香又甜,结局却又苦又辣
主页君最近很少看朋友圈了,但还是在知乎上看到娱乐圈纪委王校长手撕吴秀波的新闻。
各路纪委纷纷发言,怒斥“渣男”。有的也顺道Diss女方,认为女方并不值得同情。
在众多的爆料中,看到女方在11年在微博发的一张照片,看的主页君我心里面真不是滋味。
这张照片,两人初相识,气氛非常轻松愉悦。
不到一个十年,波叔人设崩塌,女方面临牢狱之灾。波叔的老婆和女方的父母也被卷入这场纷争,各自为心爱之人争取权益。
不管后面官司结果如何,这双方都已经是输家,还连累了各自的至亲。
情人变脸成仇敌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亲密伴侣之间除了爱情,还有暴力。给各位小伙伴看一个数据:
从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估计值表明,全世界大约三分之一(35%)的妇女在一生中曾经遭受亲密伴侣的身体和/或性暴力或者非伴侣的性暴力。
全世界有性伴侣的妇女中近30%报告称,她们一生中曾经遇到由其亲密伴侣实施的某种身体和/或性暴力。
全球高达38%的妇女谋杀由男性亲密伴侣所为。
而在木木第一次朋友圈的爆料中,她也提到过,吴秀波曾经对她动过手。
曾经令女方“受益匪浅”的波叔,为什么过一阵子就成为她最深的痛了呢?
答案非常简单,看起来美好的人事物,让你感觉欣喜的人事物,并不一定保证给你带来美好的结果。
烦恼总是开始香甜,结局苦辣。
谁都喜欢香甜吧?尤其是眼前的利益,捡到篮里都是菜,捡了再说,完全随顺于烦恼。
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喜爱快乐、舒服,贪图漂亮、美好,所以很自然会随顺烦恼而堕入低处。
——泰国隆波帕默尊者《如何走上中道》
和网上的正义联盟一起大骂渣男渣女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骂人的瞬间感觉非常的爽快。
但你只要稍微反观内心便会发现,抵制诱惑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需要大量的觉察、明辨和忍耐。
你可以试着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想象一下。
七年前,初相识。
双方都存有好感,想进一步亲近对方。
那个时候,如果要理智说不,必然要忍受相思之苦与得不到之苦,随之还可能伴随失眠或抑郁等负面情绪。而牵手的话,荷尔蒙的释放就能给双方充分的愉悦感。
随手可得的快乐与克制带来的痛苦,你会选择哪一个?
很多人都会选择及时享乐,如同知道自己胆固醇高,还是要吃红烧肉和烤羊排。
我们总是高估了眼前的快乐,而低估了随之到来的危险。
这是人性的弱点。
所以佛陀在他儿子罗睺罗七岁时,就教导儿子行动的时候,要预想其后果。
佛陀教导罗睺罗以自己的意、语、行为镜。换句话说,正如人们观镜以检视脸面之污,让罗睺罗当以自身的行为作为镜子,来检视内心不净之处。
佛陀在《芒果石教诫罗睺罗经》里面的教导可能看起来实在普通,大部分的佛系青年们都没有听说过。大家更喜欢的是读《心经》和《金刚经》,看起来高大上多了。
网上流传波叔喜欢读《金刚经》,女方也曾在微博引用过《金刚经》里的句子。
主页君并不知道女方是如何理解“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如果这句话理解为“万物无本质上的存在性“。事实证明,这句话对女方离开一段不正当的性关系并没有提供明显的帮助。
坦尼沙罗尊者在《空性的诚实》一文中批评过形而上学的空性概念对帮人戒除一个毁灭性的恶习无济于事。他举例道:
你若耽于酗酒,这并非是因为你觉得酒精本身有什么实质性,而是因为在你的估算里,酒精的立得快感之价,重于它对人生造成的长远性破坏。
这是一个普遍原理: 执取与瘾习并非是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一个决策的问题。
我们执取于某些事物与行为,并非因为我们认为它们是什么,而因我们以为它们对我们的快乐能做什么。如果一味高估其乐,低估相随之苦,无论我们认为其终极意义是什么,照样执取。
具有反讽意义的是,空性作为无实质存在的概念,与佛陀本人的空性教说甚少相关。
在最早的佛教文献——巴利经典之中,他的空性教导直接关乎业果、乐痛的问题。按照这些教导理解与体验空性,需要的非是哲学的精致,而是个人的诚实——愿意坦承你的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与随之而生的利害果报。
如果你想通过读佛经来戒掉恶习,读佛陀教导七岁儿子罗睺罗的经文《芒果石教诫罗睺罗经》或许比《金刚经》有用。
祝愿波叔和木木也能早日走出阴影,毕竟人生不能被一次失败而定义。
最后推荐各位佛系好青年好好熟读此经文,享有无过之乐的生活,安详与宁静。
……
你觉得如何,罗睺罗,镜子有何用途?”
“世尊,用于观照。”
“同样地,罗睺罗,对于身业、语业、意业[直译为身体、言语、心意之动作]也应当反复观照。
“每当你想作某个身业(语业、意业)时,应当观照它:‘我想作的这个身业——它会导致害己、害人、或两害么? 它会是一种不善巧的身业,有苦果、苦报么?’ 如果观照之后你了解了,它会导致害己、害人、或两害;它会是一种不善巧的身业,有苦果、苦报,那么那样的身业你绝对不适合作。但是,如果观照之后你了解了,它不会导致害己……它会是一种善巧的身业,有乐果、乐报,那么任何那样的身业,你适合作。
“你正在作某个身业(语业、意业)时,应当观照它:‘我正在做的这个身业——是在导致害己、害人、或两害么? 它是一种不善巧的身业,有苦果、苦报吗?’ 如果观照之后你了解了,它在导致害己、害人、或两害……你应当放弃。但是如果观照之后你了解了,它并不……你可以继续。
“你在作了某个身业(语业、意业)之后,应当观照它……如果观照之后你了解了,它导致了害己、害人、或两害; 它是一种不善巧的身业,有苦果、苦 报,那么你应当对尊师或者一位多闻的修行同伴忏悔、披露、公开。忏悔后,你应当在未来约束自己。但是如果观照之后你了解了,它不曾导致害己、害人、或两害……它是一种善巧的身业,有乐果、乐报,那么你应当安住于清新与喜乐,日夜修习善巧的心理素质。
节选自,巴利三藏中部 61《芒果石教诫罗睺罗经》
. END .
精彩内容回顾
伊能静被质疑为“邪教课程”打广告,如何判断课程是心灵成长还是洗脑邪教?
死于25岁,葬于75岁:佛系青年必看的短片《In the Fall》
内观禅修如何帮助尤瓦尔·赫拉利写出了《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
扫码关注
▼
—心理咨询私人定制—
详情点击下方图片
▼
愿世上所有相同愿景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相遇!我是维安,谢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