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Adv. Funct. Mater.》:在蓝相液晶光子晶体的高精度“活”图案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液晶作为一种电响应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仪器控制面板等各种显示器件。蓝相液晶(BPLC)光子晶体是一种手性向列相液晶,其独特的双扭柱结构使其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选择性反射,产生亮丽的结构色彩。蓝相液晶光子晶体在电、光、磁、热、机械力、溶剂或湿度响应方面具有灵敏的响应性,可以实现结构色彩的有效调控及图案制备。基于蓝相液晶小分子体系的色彩形成必须在液晶盒内完成,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体系的出现为相对稳定的蓝相液晶图案的制备提供可能。但一般蓝相液晶结构色图案的响应和调控需要设计合成特殊结构的响应性分子,而将所合成的响应性分子引入蓝相液晶体系往往会破坏其原有体系的稳定性。另外,目前所制备的蓝相液晶(尤其是聚合物蓝相液晶)图案的分辨率较低,不能满足高精度图案的应用需求。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中心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创新性地发现通过简单地控制墨水(5CB)在疏水蓝相液晶薄膜的可控分散,就能制备高精度的“活”图案:所打印图案的形状和颜色可以随时间可控变化。文章一方面着重讨论了疏水处理对高分辨图案制备的必要性:疏水处理能有效控制墨水的在基底表面的铺展、墨滴之间聚并融合,提高了打印的分辨率。实现了可擦写的高分辨多彩图案的制备如莲花,二维码,蒙娜丽莎肖像画等。文章还讨论了只采用一种无色墨水,在同一透明基底上,通过控制打印层数实现多彩图案制备。更重要的是所制备的图案可以随墨水的可控分散过程,程序化地呈现颜色及形状变化。最后文章借助透射电镜图像及准原位Kossel 光谱证实了所制备蓝相微结构在可擦写过程中的可重构性,证实了该材料的可反复打印性。相对于以前文献报道的程序化颜色变化,该工作的优点是,样品全部基于商用的化学物质不需要任何特殊设计合成的响应性分子,也不需要额外外场刺激,结合喷墨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图案的可设计及高分辨性。该工作对于发展新型的蓝相液晶类光学材料和器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关研究结果以“High-resolution Erasable “Live” Patterns Based on Controllable Ink Diffusion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Blue-phase Liquid Crystal Network”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10.1002/adfm.202110985)。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孟凡姝和共同第一作者郑成林均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是王京霞研究员。感谢江雷院士和日本中央大学池田富树教授对工作指导和支持。感谢国家自然基金(51873221,52073292, 51673207,5137318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17YFA0204504)与中国科学院荷兰研究项目(1A111KYSB20190072)的支持。
图1 蓝相液晶薄膜的制备及图案打印制备的流程图及相关结果表征
图2 所打印的可逆擦写的高分辨图案
图3 所打印的可程序化变色的多彩“活”图案
图4 通过透射电镜及Kossel 衍射证明蓝相液晶结构擦写过程的可重构性
图5. 研究不同浸润性处理基底对所打印液滴的可控分散行为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110985
相关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Adv. Mater.》:在蓝相液晶光子晶体多模式激光器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与中科院半导体所裴为华研究员合作:基于水书写和电擦除的可重写PEDOT薄膜
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王京霞研究员与华理郑致刚教授《Nat. Commun.》:软超材料非扩散相变:从非晶态到简单立方和体心立方结构
中科院理化所王京霞研究员:仿生光子晶体图案综述
北京科技大学杨洲教授课题组在蓝相液晶光子晶体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王京霞研究员与兰州大学郭金山教授合作:在PEDOT光子晶体上水写-电擦多彩图案
中科院理化所王京霞研究员、江雷院士团队:多功能碳点光子晶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实验室在光子晶体超浸润性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等 Matter:实现了纳米孔门控的纳米级动态调控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课题组《ACS Nano》综述:仿生径迹蚀刻聚合物纳米通道 - 用于检测分析物的稳态生物传感器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高强Janus三维多孔膜成为“蓝色能源”的高效捕手
吉林大学姜振华教授与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合作在智能聚合物/氧化石墨烯的异质多孔膜及其离子传输性能方面取得进展
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王京霞研究员与华理郑致刚教授《Nat. Commun.》:软超材料非扩散相变:从非晶态到简单立方和体心立方结构
江雷院士团队Joule:实现仿生纳米多孔膜高效捕获“蓝色能源”
刘静研究员团队、江雷院士和王钻开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一种柔性毫-微-纳米多级刚毛结构,可实现液滴逆重力传输
陈学思、江雷等获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中心项目(13项)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和张锡奇副研究员提出基于量子限域超流体的有序组装反应过程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和张锡奇副研究员:纳米通道浸润性与应用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首次提出“量子限域超流体”概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华伟教授、张德远教授与江雷院士合作:微纳结构表面液体超高速传输新原理
江雷院士:源于自然的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高灵敏聚合物/AIE荧光气体传感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刘洪亮副研究员、江雷院士团队与兰州大学柳明珠教授合作:高性能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取得新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