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大伍广朋课题组 Angew:一类开环聚合活性远高于双功能催化剂的双组分有机硼硅催化剂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4-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由路易斯酸主催化剂与亲核助催化剂结合组成的双组分催化体系(binary catalyst)已被广泛应用于环氧烷烃开环聚合、环氧烷烃/二氧化碳共聚、环氧烷烃/酸酐共聚反应,用于聚醚、聚碳酸酯、聚酯等多种聚合物的合成。然而,双组分催化体系存在一个显著的缺点:即在低催化剂负载条件下,由于熵增带来的稀释效应,导致其催化活性明显下降。这种稀释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动力学上催化反应速率对双组份催化剂的两种组分浓度呈二级关系。与之相比,将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两个部分通过共价键整合到一个分子中,制备双功能催化剂(bifunctional catalyst),则可以有效降低催化剂的熵不利效应,保证低催化剂用量下的高反应活性。近年来,双功能的催化剂设计理念在席夫碱和卟啉等有机金属催化体系中(Acs Catal. 2022, 12, 11037−11070)和非金属的有机硼催化体系(Acc. Chem. Res. 2021, 54, 4434-4448)中都得到了广泛验证和应用。


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伍广朋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双组分有机硼硅催化体系,其开环聚合活性远高于双功能有机硼氮催化剂。他们用硅原子替换了其课题组近年开发的双功能有机硼氮催化剂中心的季铵盐(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6910-16917),制备了一种以硅原子为中心双组分有机硼催化体系4/DMPAX(图1)。当用于催化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时,发现这类硅中心的双组分有机硼催化剂4/DMPAB表现出罕见的远高于双功能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图1)。在单体和催化剂比例为10000/1和50000/1的条件下,双组份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分别是双功能催化剂的7.3倍和15.3倍。

 

图1. (a)烷基硼1, 2和季铵盐DMPAX组成的双组分催化体系;(b)季铵盐中心双功能催化剂3;(c)本工作报道的以硅原子为中心双组分有机硼烷/季铵盐催化体系4/DMPAX;(d)在相同聚合条件下(10000/1,硅中心双组分有机硼催化体系4/DMPAX的催化活性为双功能催化剂3b的7.3倍。

 

图2.双组份和双功能催化剂在不同底物比例下的聚合活性对比


一系列的对比数据表明双组分催化剂表现出反常的高催化活性和抗稀释效应(图2)。结果表明:在不同催化剂浓度下,双组分4/DMPAB催化剂的开环聚合活性均高于双功能催化剂3。在50000: 1这种极稀的聚合反应浓度下,仍能保持原始值29.2%的催化活性。相比之下,双功能催化剂仅保持8.7%的催化活性。

 

图3. 双组份催化剂可能的聚合反应机理


为了解释这种双组份催化剂反常的高催化活性和抗稀释效应,作者通过19F核磁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数据分析和对比实验表明:具有一定缺电子性的硅中心能够和硼原子协同活化环氧丙烷单体,并作为中转站穿梭聚合物的链末端(图3)。研究发现4/DMPAC双组分催化体系具有两种引发途径。和以季铵盐为中心的有机硼氮催化剂相比,硅原子比氮原子具有更大的原子半径和更合适的电子密度,使得4/DMPAC在链增长阶段形成了相比于双功能催化剂更加松散的桥连结构(),进而表现出比双功能体系更高的催化效应。


最后,作者通过简单改变引发剂的种类,利用这一双组分催化剂分别制备了双羟基、三羟基和四羟基封端的多功能聚醚多元醇(图4)。

 

图4. 利用双组份催化剂制备的双羟基、三羟基和四羟基封端的聚醚多元醇及表征


博士研究生徐逞锴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伍广朋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信息和链接:A Binary Silicon-Centered Organoboron Catalyst with Superior Performance to That of Its Bifunctional Analogu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312376


相关进展

浙大伍广朋/杨贯文课题组 Macromolecules封面:有机硼氮催化体系的理性升级用于高效制备脂肪族聚醚

浙大伍广朋/杨贯文团队 JACS封面:可逆切换聚合构建富氧嵌段共聚物高分子

浙大伍广朋课题组 Angew:模块化有机硼催化剂制备可化学回收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

浙大伍广朋课题组 Nature Synthesis:有机硼氮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精准共聚合

浙大伍广朋课题组 Macromolecules:磷系模块化有机硼催化剂制备聚醚、聚酯和二氧化碳聚碳酸酯

浙江大学伍广朋课题组 Angew:一锅法制备三嵌段富硫热塑性弹性体

浙江大学伍广朋课题组Acc. Chem. Res.封面论文:可模块化设计的高活性有机硼催化体系及其催化转化

浙大伍广朋研究员课题组Macromolecules:环氧烷烃和一氧化碳共聚合制备聚羟基脂肪酸酯

浙大伍广朋研究员课题组《应用化学》封面论文:聚碳酸环己撑酯光刻胶显影工艺优化

浙江大学伍广朋研究员课题组Angew:环氧化物和环状酸酐共聚制备高分子量聚酯

浙江大学伍广朋研究员课题组Macromolecules封面论文:双功能有机硼催化剂用于β-丁内酯的可控聚合

浙大伍广朋研究员课题组JACS封面:大风车结构有机硼催化剂用于全交替共聚二氧化碳和环氧氯丙烷

浙江大学伍广朋研究员团队:利用双功能β‑二亚胺锌催化剂正交构建丙交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浙大、芝大、复旦合作《Adv. Funct. Mater. 》:二氧化碳基正负电子束光刻胶

浙江大学伍广朋研究员Angew: 可规模化制备、可循环、耐热性良好的非金属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环状碳酸酯的高效制备

浙江大学伍广朋研究员JACS: 无金属、可规模化制备、具有空前聚合效率的二氧化碳共聚物催化剂的创制

浙大伍广朋研究员《Trends in Chemistry》综述:二氧化碳基嵌段共聚物的现状与未来

浙江大学伍广朋研究员和徐志康教授课题组为多酚/多胺液相共沉积注入新活力

浙江大学伍广朋研究员:二氧化碳基嵌段共聚物的设计合成及组装

浙江大学伍广朋研究员在可降解自愈合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浙江大学伍广朋研究员和徐志康教授研发团队:链转移法制备二氧化碳基嵌段共聚物的反应活性、嵌段效率和纳米结构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