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哥特妆乘客遭阻拦 广州地铁道歉了网友却不服?

度一叨 狐度工作室 2019-08-23

地铁部门保障安全的初衷没有错,但个人权利应该受到尊重。暂时背离大众审美的东西不意味着就是洪水猛兽,公共部门不合理的硬性标准该降低,给小众文化一些生存空间。


文 | 酒颜君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自己在广州萧岗地铁站进站时,因化了哥特妆被安检人员拦住不让进站。安检员称,“妆容有问题,太恐怖,请原地卸妆”。事后,她发问@广州地铁:拦下自己是根据国家哪条法律法规?并晒出自己当日的妆容细节让大家来评评理。随后,广州地铁官微作出道歉,表示已提醒业务部门注意。

当事人微博和官方道歉

按说官方道歉,是非已经很清楚,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相关新闻后面的跟帖,压倒性的声音都是“支持地铁做法”。不是支持地铁道歉,是支持地铁让化了哥特妆的乘客原地卸妆再进站。理由不外乎是,虽然怎么化妆是个人自由,但是到了公众场合就不能任性。

这理由初一听也有些道理,毕竟不是在自家客厅,也不是小众的特定文化活动场所,要是突然来一个奇装异服的人,是有可能让别的乘客感到奇怪甚至不适的。可问题在于,如果真要对此加以管理,总得有个明晰的尺度,怎样才算是不可容忍的奇装异服?是安检人员自己说了算,还是大众投票定一个标准?就算真的投票,恐怕也很难取得共识。

至少从网上女子发布的妆容看,并没有夸张到吓人的地步。如果要说哪里不适,可能只是哥特风还属于不能为大众所理解的小众文化,其大致理念是至暗美学。也就是会将代表死亡和苦痛的黑色作为主要装扮色,如黑色的衣服、眼影、口红、指甲等。当天被拦下要求卸妆的女生,正是穿着一身黑洋装,化着浓紫色眼影和深黑的嘴唇。

当事人的妆容细节

可是别忘了,文化和大众审美总是处于变动当中,往前几十年,染黄发涂口红看起来都是“吓人”的,可是现在顶着五颜六色的头发出门也不算多怪异了。所以,如果因为自己看不惯就要求地铁“封杀”,那无异于是大众对于小众文化的霸权碾压。

公共场合不能太过任性自然没错,可这不是我们禁止自己看不惯的人群在公共场合出现的理由。因为穿的太个性,化妆太浓就被限制乘坐公共交通,未免有些太苛刻。换个情况考虑,如果一个人身患白癜风又或者面部残疾,是否也构成“会吓到他人,禁乘地铁”?之前就经常出现一些农民工因为穿着不够整洁干净,乘坐地铁或公交被别的乘客“嫌弃”的事情。这些事看似不相关,其实本质有接近性。稍微夸张一点说,这实际上是以公共场合为名,捍卫自己内心舒服的自利心理。

2018年万圣节期间,广州地铁安排工作人员引导扮鬼者卸妆

当然,容忍也不代表倡导。我们也并不赞同那些暂时还是小众文化的奇装异服,故意搞到极端来乘坐公共交通以挑战其他乘客的承受力。如果有乘客化了很浓的哥特妆,比如弄成受伤流血的惊悚妆容来凸显恐怖气息,这样再去乘坐地铁的话,的确是不太合适。但整体而言,对于这类所谓的奇装异服,可以在宣传上多提醒,呼吁有这些爱好的人,在乘坐公共交通时有所克制,而没必要采取“原地卸妆”的强制管理。

也就是说,舆论可以反对,但是公共部门必须克制。广州地铁的道歉,说明他们也意识到这样的管理有些越界,保障公共秩序是必要的,但不能越界为对个体合法自由言行的侵犯。这不仅是地铁安检管理的问题,也能以点见面地反映一个城市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

因为个性妆容和穿着拦人,广州地铁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7月,也有网友在微博爆料自己在广州地铁三号线大石站被拦,当天穿着是一套不算特别华丽的药箱纯色洛丽塔洋装,地铁安检人员以奇装异服为由不允许其乘地铁。她还称自己穿这套衣服搭过三个城市的地铁,此次是第一次被拦。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容易让人怀疑起广州的包容度?

总之,地铁部门保障安全的初衷没有错,但个人权利应该受到尊重。暂时背离大众审美的东西不意味着就是洪水猛兽,公共部门不合理的硬性标准该降低,给小众文化一些生存空间。多一些宽容,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城市公共空间不会因此变得更危险,而可能是更美好。

关键词


 埃航失事 | 生育问题 | 时健

 聊城假药案 | 安宫牛黄丸 | 非婚生户口

故宫 | 强收幼儿园 | 叶永青抄袭30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