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亮剑”不合格研究生严进严出是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赵碧报道
“高校清退不合格学生”最近频繁进入公众视野。近日,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
就在此前,延边大学发布公告称,拟清退136名攻读硕士和博士的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学位并毕业。
记者注意到,高校清退研究生并不罕见。那么,这次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高校集中对不合格学生“动真格”?研究生培养是否有望迎来“严进严出”新纪元?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又该如何进行?
“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是被退学主因
延边大学日前发布的《研究生退学决定公告》中,对该校136名研究生送达退学决定。其中,包括14名博士、122名硕士,这些学生被退学的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
该公告提到,延边大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中发现很多研究生存在学习年限届满未毕业或结业的情况。
就在2019年3月,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随后,合肥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大学加入清退不合格学生行列。
从去年以来,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的研究生数,相信已经远超我们看到的数字。
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有一个共同和普遍的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根据国家对学籍的要求,研究生学籍一般是3年到6年。
“硕博研究生都有学习期限。一般来说这个期限是足够的。但是总是有学生有各种原因超越期限。”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高永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近期被清退的学生中,很多学生超过学校规定。比如,在延边大学公布的清退学生名单中,有一名学生2005年入学,近15年都没毕业。(北京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公告中体现的博士延期率!)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也曾在去年两会期间提到,我国博士按期毕业率比较低,2012年的时候40%的人无法按期毕业,目前这个比例可能达到了65%,从年限上来看,3年博士最长8年毕不了业。
另外,选择延期、仍未完成学业,面临清退风险的可能性不容乐观。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日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下,研究生实际毕业生数低于预计毕业生数,并且两者之间差距不断拉大。2018年,研究生预计毕业生数为77.3万人,实际毕业生数为60.4万人,超过两成的研究生延期毕业。其中,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无法正常毕业。
在高永安看来,设置学习期限是必要的。尽管有的学习期限不够长,例如博士8年大概可以毕业,一般人都可以正常毕业,但是总有人有意外,希望可以适当放宽。对高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执行规定。
“清退,既是对学生前途的负责,也是对其他同学的公平。”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社会学博士刘成晨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每年的招生指标都是有限的。那些偏离研究生学习的学生,是现实版的‘南郭先生’,他们长期占用着高校的教学资源,这对其他潜在入学者是不公平的。”况且,学历不一定是社会竞争的最大筹码;合适,才最重要。
严进严出严格培养
高永安透露,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一直默认大家都能毕业。“我们的学生也确实都把毕业当成大事,所以延期毕业、不能毕业的是很少数。这就像一种暗示,仿佛进校门难,毕业容易。这样的集体误读是有原因也有历史的。”
在刘成晨看来,众多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释放出了“严进严出”的正向效果,明确了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政策导向,预示着高校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严抓,对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将会加大力度进行。
去年年初,某明星博士学位事件,将高校在研究生学位授予上存在的问题拎出水面。随后,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上述通知指出。刘成晨表示,最关键的应该是“导师”这一环节。
有教育人士提出:首要明确导师的第一责任人身份,提前发现、提前预判、提前分流,对学生严格进行考核、筛选和淘汰,从而提升考核质量;其次要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学术不端的机制,加大对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露头即查、一查到底、有责必究、绝不姑息,实现零容忍。
记者注意到,在学位论文方面,去年以来,不少高校加强对研究生论文的审核要求,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学校增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提高;在明星论文抄袭事件后,高校对人文社科方面也愈加要求严格。
与此同时,高校也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虽然之前教育部已有明文规定,不合格的学生被清退也有制度的硬性规定。比如有的“超过最长学习年限”,自然该被清退。不过,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对清退研究生工作尽可能地“小心谨慎”,担心学生无法毕业或导致负面影响。
在刘成晨看来,不合格的研究生,混日子的研究生,不仅耽误自己,困扰导师,浪费学校的各种资源,而且对社会发展也没有益处。严进严出,是一种正确的导向,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让研究生更加合格优秀,就应该如此。
“不过,目前我们的学术造假、以及'混学术'依然存在。”刘成晨表示,在“严进”方面,研究生招收很多时候是通过考试,虽然也有一些高校采取“申请-考核”制,但仍以“考试论高低”,并且面试环节造假的情形较轻。但是在“严出”方面,将学生“退学处理”,还要考虑人情社会、熟人社会、“面子”等因素,外审机制与匿名化评审就显得很重要。
有学者建议,我们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尤其是博士培养,大多是”开头松、中间松、毕业严”的一个模式.应该在中间过程也严格起来,让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学问上关心学生,在思想品德上、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影响学生。
“高校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最重要的是摒除形式主义,大包大揽。”高永安认为,要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对于学生,清退不一定是不好的结果,如果个人发展很好,也不必留着学籍不上学。
还有一种情况,一些研究生被不正当方式卡住无法毕业.比如高校要求博士生在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很多人无法完成而延期毕业.高永安建议:“学校先把自己的不合理规定清退了,保护学生求学和学习真知的权利,鼓励学生自信自强和蔑视腐朽权威的品格。”
另外,刘成晨表示,结合社会整体性来说,高校供给侧的改革在于,让研究生能够对得起“研究生”这三个字。需要警惕的是,“以教育理念的牺牲换得具体的实惠。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思维加上资本与权力的通吃特性,会大幅度拉低我们的研究生质量。”因此,对于高校而言,更要把“教育”而不是“利益”放在第一位。
截止2019年底,法大共培养39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附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截止2019年底,法大共培养39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附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非升即走”高校人才选拔机制写入教育部简报,青椒们,你们还好吗?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2020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2020年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公告(法学2人)
2020年河南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500余人公告(附各单位职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