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賜时以光

2016-07-09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教育 读写生活》[1-5期卷首语]


賜时以光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历届年会掠影]与美好相约同行

     [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新教育杂志]新教育之光——借您一双做好教育的慧眼




賜时以光

——《教育读写生活》第3期 卷首语

作者|童喜喜


        人,是故事的产物,通过对榜样的追随,人类的美好得以一代代传承。

        人,又创造着故事,通过一言一行,人类在时光中书写出丰富多彩的传奇。

        哲学家Mcintyre更是干脆宣称:“人在本质上是一种讲故事的动物。”

        叙事是什么?

        简而言之,当然就是描述故事。不同主题的叙事,是以不同中心汇聚素材,进行选择与叙述。但是,在工业革命的进程越来越泯灭个体的差异时,在生活与思考越来越碎片化而将意义解构乃至消解时,叙事因为必须关注叙述对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长度,必须把握叙述对象在此时此刻与其他相关对象联系的广度,成为一种将对象视为整体的思考方式,也就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概念,并成为一种学术思潮,诞生了叙事学。

        教育叙事,则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的个性化表述,不仅让知识具有生命的温度,尤其是教师通过叙事,可以消除这一职业成为传授知识的媒介、导致个人被工具化所形成的疏离与冷漠,重新建构教育的价值感意义感。


        新教育正是在叙事的基础上,提炼出独有的“榜样+底线”的引领方式。从个体而言,意味着自我管理,从易到难的不断挑战。从团队而言,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重视所有个体的不同起点,以底线确保基础,挖掘所有个体的潜力,以最高标准激发。

        所以,我们特别重视教育叙事的写作,并对教育叙事及其写作本身不断进行审视。 

        叙事是一种选编。当一年过去,365天就像365根丝线,你在叙事时不可能把所有的丝线全部进行编织。而你选择了哪几根、拿几种颜色的丝线,本身就已经决定了编织出花纹的色彩。因此,正如描述半杯水时,会有着“半杯是空的”和“半杯是满的”不同,积极的叙事,本身就是选择看待事物的角度,是对自己心灵的暗示。正确的叙事由此成为一种自愈的方法,是对不幸的抚慰,对创痛的疗愈。

        叙事是一种叩问。遭遇是教育。但,不是所有遭遇都真的成为了教育。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一过,教育更是如此。所有外在的一切,只有经过与自己的互动,才能产生教育的功用。当我们对一些人与事深入地思考,进而叩问自己,才可能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养。 

        叙事是一种梳理。对一段时光进行总结,比如,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篇文章?在相对简短的篇幅内,记录有广度的生活。所有对过去的描述,都隐含着对未来的期许,在梳理中,过去和未来凝聚在写作叙事的当下,就会让人对当下产生特别真切而深刻的意义感。 

        叙事是一种统一。碎片化的信息,我们只有在在一个阶段内,把无数信息汇总,在背景下重新整编,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叙事是一种融合。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所有对立的二者,都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如教师与学生,主观与客观,整体与局部,工作与生活,上班与下班等等,没有其中一方,必然另一方也就丧失了存在。但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受到情绪影响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将二者对立。通过叙事的情境再现,对当时的情绪是很好的发泄,对立的双方会部分显露出真实的面目,从而让人不知不觉将两者融合,学会更为全面的思考问题。 

        归根结底,叙事是一种编织。千百年来,我们对生命只有一个单一纬度的评判:将人二元对立,划分为英雄与民众、主角与配角、治人与治于人、引领与被引领,习惯于以结果倒推过程。这一纬度既督促人们追求崇高,也导致对生命意义的认定出现成王败寇的功利化倾向。叙事则为我们增加了一个全新的纬度:从每个生命出发,对每个生命的当下进行审视。在这一纬度上,每一个叙事的个体都会成为主角,都能建构自己的英雄故事。如此二者结合、一经一纬的编织,对生命的价值意义完成了新一轮的建构:既肯定英雄、主角所做的卓越贡献,更从人本的角度指出,人人都是自身主角,人人都可成为英雄,呼吁每个人都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这是叙事的终极意义,应该成为教育叙事者的自觉追求。 

        否则,一切原本并无意义。在我之前,亿万年岁月,早已存在。在我之后,时间长河,仍将川流不息。

        惟独此时此刻,我在这里,我的价值是什么?这才是一切。

        藉由我的出现,藉由我的价值,时光才有意义。国家民族以至人类的历史,正是由一个又一个,书写而成。 

        不是时光赋予我们生命,而是我们的生命,赐时光以光芒。


《守望新教育故事汇]——

        行走读写间

        我在行进,我很幸福

        从一粒“种子”到一树“硕果”

        从传记到传奇——为自己寻找生命的原型

        ......

 


天地一教室

——《教育读写生活》第1期 卷首语

作者|童喜喜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教育 读写生活]

             天地一教室

       


智慧爱

——《教育读写生活》第2期 卷首语

作者|童喜喜


       任何一个美好的词,都是从生活中凝结而诞生,在生活中丰富而发展,同时,也被生活逐日蒙尘,逐渐遮蔽。

  爱,正是其中之一。

  真正的爱,本来就与智慧一体,就和勇气为伴,就以慈悲为魂。可到了今天,现实生活中,却有无数恶,都打着爱的旗号。

  在学校里,爱会成为教师“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控制手段,在家庭里,爱会成为父母“你想怎样就怎样”的无底线宠溺。这样的家庭和学校,这样的爱,以非智甚至反智的面目出现,不仅让人们重新陷入言语的混沌之中,甚至开始混淆着爱与害的边界。

  为此,我们要以“智慧爱”一词,为爱正名。

  何为智慧爱?

  现代西方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其直译“热爱智慧”。众所周知,智慧更多意味着理性,爱更多意味着感性;智慧更强调后天,爱更接近本能。若衍生开去,我们可以把智慧指向科学,爱则意指人文。

  所以,“智慧爱”一词,是将情与理交融,是对爱的进一步细分,是对爱的一种重新定义,其间则暗含着对教育哲学上的终极追求:在理性和感性的两极之间,取得平衡。这一平衡包含着两极,故而称之为完整,对其导致的过程与结局,则可称之为幸福。

  以智慧爱对照当下,将看见应该让我们触目惊心的一幕幕——

  欠缺了爱的智慧,毫无生命的温度。于是,使知识冷硬,使科学僵化,让科技进步却失去灵魂。这种现象,早已被无数人批判。自命不凡的专家群体里,极易见其踪影。

  欠缺了智慧的爱,丧失的是一道智性的堤坝。强烈的爱是情感的洪流,缺少堤坝的约束,要么因突如其来的汹涌而摧毁一切,要么在日复一日的盲目流淌中逐渐干涸。在母爱中,这种表现最为突出。

  如此厘清之后,我们可以说:爱不是教育的底色。君不见,有多少教育之恶以爱为名?智慧爱才是教育的底色。只有智慧爱,才准确地指向尊重、平等等一切教育之根本。


  如何进行智慧爱?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古训代代流传,正因为有太多人从幼年的无限种可能,如同一块逐渐冷硬的铁,到了生命尽头处,最终变得乏善可陈。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是相信教育的力量。这意味着必须真挚乃至赤诚地相信他人。无论对方年岁多大,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必须相信对方生命中蕴藏的无穷潜力,相信这些潜力经过科学的挖掘必然呈现美好,相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转念可以成为人生的全新开始,相信善恶兼备的人性可以锻造得熠熠生辉。

  我坚信,纵然生命已经成为一块冷硬的顽铁,只要顽铁愿意选择纵身跃入熔炉,从选择的那一瞬开始,都可以用智慧爱锻造出新的生命:智慧爱中的爱之烈火,可以让硬铁软化,同时,智慧爱中的智慧之巨锤,能重塑心灵。

  一个人如此,每个人也是如此。

  回望人类并不漫长的历史,已经出现过无数千奇百怪的错误,锥心泣血的教训。就像纳粹军官艾克曼,他把数百万不幸的人们运送到死亡集中营,事后在法庭上反复辩护,称自己作为公民所做的当时国家法律允许,作为军人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自己是齿轮系统中的一环,只是起了传动的作用罢了”。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将此描述为“平庸的恶”,谴责并警醒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这种不假思索盲目服从的恶,一种你我都可能深陷其中却不自知的恶:人们沿着惯性的链条,毫无知觉地铸成大错。

  战争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错,教育也可能成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错。当学校停止补课时,父母把孩子悄悄送进补习班,当父母亲子共读时,教师用家庭作业把学生的时间占满……这样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是成年人对应试洪流未经思考的盲从,并且每个人都将责任推向外在。可怜的是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一个个稚嫩的生命所承受的,又何尝不是父母与教师施加的“平庸之恶”呢?!

  或许,人类能够从“平庸的恶”拯救自身的力量,或许唯有智慧爱吧。

  智慧爱,也是对爱的本义的回归。只有对智慧爱产生至高的渴望与追寻,我们才能在传统之根早被粗暴重创之下,在这个不断被后现代的碎片割裂的文化中,重整家庭的生活港湾,重建学校的知识大厦,直至重筑城乡的精神家园。

  新教育人正为此行动着。

 


        封面图:薛晓哲摄影


师之双翼 

——《教育读写生活》第4期 卷首语

作者|童喜喜


        少有教育探索像新教育实验一样,在实验起步阶段即旗帜鲜明地提出“以教师发展为起点”。这不仅是研究的逻辑起点不同,更重要的是,这一起点从本质上决定了新教育的人本主义取向,从源头处彻底杜绝了将人工具化的问题。也正是这一特质,将教师这一职业从现实的日益平庸化中拯救出来,重新获得生机。

        因此,新教育发轫之初,已将目光聚焦到教师身上。 

        2006年第6期《威海教育》杂志上,发表过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的文章明确指出:当时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专业引领、行动反思、同伴互助这三种流派、观点或取向,专业引领关键是阅读经典,行动反思写就意味着思,同伴互助是交流合作。2009年7月的新教育年度主报告《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中,则将三个方面重新表述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三专”模式。 

        温故而知新。再次回顾已走过的历程,我们将“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中的“教师发展”,突破已有的“教师专业发展”之限,重新定位为“教师成长”,为此提出: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缺一不可,这是教师腾飞的双翼。

        职业认同是指对所从事职业进行的积极肯定。基本的职业认同,是遵守基本的工作规则、行为符合职业的标准和要求。高度的职业认同,是将职业与人生合而为一,将职业视为天命。

        我们通常自豪于中国有着尊师重教的悠久传统,却往往忽视了,传统力量是集体的外部的力量,职业认同则必须来自于个体的内心。当下,一方面,社会外部因为对教育的泛神圣化,对教师的要求也泛道德化,把教育视为不染尘埃的一片净土,把教师拔高为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与此同时,教育内部则因为对压力的抗拒、对现状的迷惘,往往把教育生活等同为庸常生活的一部分,把教师的职业自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这种庸常化和淡漠化,极大消解了教师一职的价值意义。

        正如朱永新所说的:“把教育看得过于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得过于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教育的神圣,寓于平凡之中。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不仅教育,每一种职业都是如此。真正的职业认同,是意识到职业既平凡又神圣的双重性。教师的职业认同一方面是去神圣化,把教师视为职业的一种,从底线层面确保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业规则、行业道德,一方面是从价值意义的层面进行升华,让每一个繁琐的工作点滴,都和“人”紧密相连。 

        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是三条路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       

        专业阅读,即以阅读不断建构与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倡导在专业上采用精深式研读方法。专业写作,即不断记录与反思自己的行动,在记录中反思并提高。专业交往,是以人与人之间交互往来的方式,一则实现知识在整体状态下的个性化传播,即知识呈现出的是通过个体生命整合后的状态,一则通过生命的共振,强烈地实现知识对精神生命的重塑。

专业共同体,是一个关于集体的概念,体现的是一个人融入一群人之中。专业交往,才是关于个人的概念,体现的是以个人为圆心向外扩散,不断汲取各种养分促使自己成长。张荣伟教授特别倡导专业交往这一概念,也有学者从取向上把教师的专业交往归纳为理智、实践反思和生态三种。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专业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知识的生命化共振。我们都知道,在共振频率下,很小的周期振动便可最终产生大幅度振动,同理,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场域之后,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在专业交往中产生的整体共振,会大于个体之和。


        教育无法离开教师。只是,教育是将教师视为活生生的生命、视为受教育者本身,还是将教师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前者也是教师自我发现、自我挑战、成就自我的必然选择。

        教师的工作,不能止步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智识。这种智识是运用已学知识、热爱与探求未知世界的能力,更是将知识化零为整、宏观把握,将知识融入生命、正确运用的能力。“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科学发展越迅速,“人师”的价值意义越会被凸显。教师的天命,是成为“人师”。

        教师如何履行自己的天命?教师如何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成长?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前者隐性、后者显性,二者互相促进,双翼共同作用,使教师成长,使教育发展。从现实到理想纵然距离千山万水,总有一双翅膀担负起这段路途。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怎样评价新教育?

       如何评价新教育?

       为新教育实验者点赞

       风起云涌新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