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写自己的教育史

2017-01-06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生命叙事研究]


书写自己的教育史

作者|谢云 


        无论对教育来说,还是对教师而言,没有写作都是难以想象的。从教师成长的维度看,专业写作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用写作记录我们的教育生活。“活过、爱过、写过”,据说这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文字会比人的生命更长久。对教师而言,专业写作就是对自己教育生活的记录和刻写。每个教师,从站上讲台到离开校园,可能会讲数千乃至上万堂课,无论教育方式还是教学方法,无论教学过程还是经验得失,都不可能全然相同。记下,就是记录我们的曾经,记录我们的教育生命。


        一个喜欢写作的教师最大的幸福在于,无论时光怎样走远,他都能够让往事在文字中永在,让生命在词语中重现。


        用写作激发我们的职业激情。尽管“审美疲劳”是人的天性和共性,但是今天,教师“职业倦怠”状态频现。我始终觉得:沦陷于繁杂乃至烦琐的事务,满足于平静乃至平庸的状态,不愿意主动探究和创造,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核心原因。


        在我所接触的教师中,那些葆有阅读习惯的人,内心世界往往更为敞亮,那些坚持写作记录的人,精神生活往往更为丰富而幸福。写作,能够让我们把自己从生活的泥淖中抽取出来,让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成为观照和审视的对象,让我们更有成就感和归宿感。


        用写作矫正我们的专业行为。如果说情怀来自于我们的涵养和修炼,理性则来自于我们的思考和发现。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我们既能对自己的专业经验进行更为客观、冷静的审视,又能对自己的专业行为进行不断的矫正和改变。


        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时,我曾深有感触:他在献身教育的35年生命历程里,他始终持之以恒地探索,孜孜不倦地写作:除了我们知道的40部教育专著、600多篇教学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外,他还写下了3700多份观察笔记,记录了几千个学生的成长档案。


        有时我甚至觉得,就凭着这3700多份记录,他就应该成为“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用写作拓展我们的心灵疆界。经由自己的文字,我们可以从眼前的世界进入更多、更丰富的“可能的世界”。阅读和写作,是最好的方式,通过白纸黑字,我们可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穿行,可以同时抵达此间和远方:对写作者来说,在对此间的留恋和对远方的牵挂中,我们的精神疆界被无形拓展和加高。


        一个没有写作习惯的教师,他的生活就是眼前的一切,他的生命也往往单调而沉闷。而一个习惯写作的教师,他总会有更辽阔的远方,更丰富的念想,这样的念想和远方,正是一个教师经由写作拓展出的心灵意义上的“势力范围”。


        我们所写下的每个词语和句子,都可能影响自己的感受和心情,改变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态度。当这些文字被朋友看到,被远方的同仁看到,就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感受和心情,改变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态度。


        从某种意义来说,每个教师都在书写自己的教育史,以每堂课,每一天的教学,每学期的工作,每届学生的毕业。教师要教书,要读书,更要写作,读者不应只有自己一个人!


        (本期文章转自《中国教师报》等网络平台,未经作者同意转发,在此特向作者致谢。)


 

让生命充满激情,叙事从春天开花

作者|郝晓东

 

        撰写生命叙事,让我们与自己经历的活生生的“生活文本”进行对话,增进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并且使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变得丰富多样,生命叙事成为我们改变日常生活单调平庸的重要方式。当叙事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意味着我们会保持一份敏感,随时留心关注、充分关注生命中的故事及其细节,意味着对自身生活的不断探问、反思和意义观照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意味着叙事成了教师改变自我日常生存状态的契机。

        生命叙事是什么,如何写?接下来从三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叙事写作的忌讳

 

        1.随感型。仅是泛泛抒发感想,而没有故事。缺乏对事件的梳理和归纳,缺乏细节刻画。

        2.总结类。写成年终总结,把一年来的大事甲乙丙丁做一罗列,而缺乏对事件的思考剖析,缺乏深刻的认识。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故事缺乏张力。

        3.资料堆砌型。资料过于多,细节过于琐碎,繁杂,常见的是把一年来班级工作等详细罗列,写成了榜样班级总结。或者是把微博等资料不加删减选择复制进来。读起来费时费力。

        4.篇幅太短,随意应付。

        5.篇幅太长,臃肿繁杂。

        6.写成优秀事迹汇报或励志故事,只聚焦正面的、阳光的,而没有全面关照自我。

 

        二、叙事的关键词:故事,意义,张力,真诚


        故事:生命叙事就是讲生命故事,讲生命在成长中不断形成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把一年来的生活作为一个有待解读的文本,让亲历过的生活本身来说话。叙事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自身对生命的理解与解释,克服无意识或不自觉的生命状态。要讲好故事,就要回到历史的情景之中。回到历史的情景之中来叙述那一段故事。重视历史细节的呈现。没有细节,复杂而丰盈的生活就成了干巴巴的、枯燥的抽象叙述,失去了叙事应有的生命的丰盈感和血肉的温情,失去了叙事的灵魂。

        意义:叙事者不是单纯地讲故事,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是在理性的参与下对日常生活作出有意义的梳理与提炼。重新审视生活中司空见惯幽微细节、重大时刻等,发掘背后的意蕴。对自己过去一年来亲历的生活加以梳理,选择,整合,贯通,反思,从而在一种基于自身亲历的现场感的叙述中,把生活的真实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又能在具体偶然多变的事件中透析种种关系,解析现象背后隐藏的真实,从而使自己的生命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力量,探寻到生命的意义。

        张力:叙事要超越单一的,孤零零的小叙事,而提升叙事的意义,就要在更高的、整体性的背景张叙事。独木不成林,一棵树的意义显现是有赖于周围的树的存在的。同样,我们的生命叙事中,单一事件的意义有赖于其他经常性的事件的存在,或者说,把单一的事件放在一个整体中,放在教育生涯的整体之中,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中,意义才会变得不一样,叙事才会丰富起来。

        真诚:叙事不仅要记录生命中光辉、激动的事件,也要记录缺失、失败、沮丧,通过梳理故事进入沉静思考的层面,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站在他者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通过这种梳理和提炼把偶然的事件历史化,平凡的琐事意义化,过去的经历永恒化。


        三、书写年度叙事的价值


        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沉溺于琐碎而平庸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些疲劳、单调、乏味时,我们的生命状态是低迷的,低质量的。如果我们不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之感觉,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之中不能不承受的一种沉重的负担和压力。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适当地从庸常化的生活中找到闲暇的心灵空间,让我们有可能以他者的姿态来反思回味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且把日常生活作为个人发展的源头活水,让我们立足日常生活,又能从日常生活中超越出来,提升我们的生活意义与生命质量。而叙事也许就可能成为一扇我们的心灵通向日常生活之意义世界的门扉!

 

        (《新教育实验2016年度生命叙事征文启事》已经发布,欢迎各位新教育同仁热情关注,积极参与。详情见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征文启事。)



生命事件叙事法 

作者|佚名

 

        所谓生命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以及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它的构成具有一定的条件,而它的特征也体现在其中:

 

        一是自我性。生命叙事强调的是叙事主体对自己的生命故事,及对他人生命故事之自我感悟的个性化表达。所谓个性化表达是指叙事主体用自己的语言或其它方式,表达自己的经历、经验和体验,而非泛泛地叙事,即说他人所说之话或社会性的话语,讲述、解说他人的事迹。生命叙事强调的是叙事主体对自己的生命故事,及对他人生命故事之自我感悟的个性化表达。

 

        二是日常生活性。日常生活是与每一个个体生命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是每一个个体生命都以某种方式从事的活动,是每一个个体生命成长的根基与主要领域。衣俊卿指出:“所谓日常生活,总是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它是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非日常活动总是同社会整体或人的类存在相关,它是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个体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领域的整合构成完整的人的世界。当然,生命叙事强调日常生活性,并不排斥非日常生活,而是将其“融入”在日常生活之中,“融入”整个生命的成长中。

 

        三是生成性。生命叙事不是一种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简单“再现”,而是借助所发生的事情,来理解生命、理解自己、他人或社会。这种理解是一个动态生发的过程。可以说,生成性是生命叙事最具有意义的一个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是由四个因素构成的:语言、时间、反思、想象。


        生命叙事是挖掘个体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重要方式,其本身既是挖掘个体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过程,也是一种道德教育的过程,它体现着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生命叙事有助于个体生命情绪、情感的调节,有利于其道德感的形成;有助于人际道德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个人生命的自我认识和成长;有助于个体生命意义的发现与构建。


 (《新教育实验2016年度生命叙事征文启事》已经发布,欢迎各位新教育同仁热情关注,积极参与。详情见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征文启事。)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生命叙事文章链接}


    如何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生命叙事—— 生命的姿态与精神的出路

    用生命来叙事

    教师与教育叙事

    在书写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生命叙事的诗、思、史

    基于新教育的教师生命叙事个案研究

    生命叙事的体裁与风格

    “叙述”“故事”何以称得上“研究”

    期末庆典——新教育的生命叙事课程

    以精神成长对抗衰老

    坚守并成长

    这一年,相遇如歌

    我是一粒新教育的种子

    四季当歌,且以永日

    和教师一起书写生命传奇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